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良辅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顺治为什么一死孝庄就杀了她

吴良辅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顺治为什么一死孝庄就杀了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166 更新时间:2023/12/5 21:19:3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吴良辅孝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吴良辅是深得顺治皇帝憧憬爱的太监。在顺治皇帝死前五天,还将吴良辅送到寺庙中剃了头发出家当和尚,然而,顺治皇帝一死,顺治的母亲孝庄太后便召回了吴良辅,就地正法。那么,吴良辅究竟是做了什么,为顺治皇帝这么护着他,而孝庄太后却偏要他死呢?其实,孝庄太后非杀吴良辅,是因为吴良辅做了两件事情。

正史《清史稿》中记载,清朝还在关外的时候,本来朝中是没有太监这一说的,管理皇室事物的叫做内务府,然而入关之后,便也学起了汉人的做法,选了太监入宫。到顺治皇帝的时候,吴良辅建议将内务府改为十三衙门,被顺治皇帝采纳。除此之外,顺治皇帝也做出规定,严谨宦官干政和结交外官。

可是因为吴良辅深得顺治皇帝的喜欢,于是有很多朝廷官员都贿赂他希望能在皇帝面亲帮自己美言,以此获得提拔。后来因作弊案被告发,所以私收贿赂的吴良辅也受到了牵连,按照当时清朝律法,罪该处死,然而顺治皇帝害怕牵连众多便只象征性处置了几个人,而吴良辅也因顺治的保护免于罪责。

后来孝庄太后便是因为这两条罪责而用康熙皇帝的名义,在顺治死后处死了吴良辅。当时的康熙还是刚登基的小孩子。与此同时,孝庄还废除了吴良辅建议的十三衙门,重新改为内务府。其实说起来,这两项罪责都是小事情,孝庄一定要杀吴良辅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孝庄觉得吴良辅教坏了自己的儿子,害的顺治帝早逝。

除此之外,还出于清朝政治体制的考虑,所以吴良辅必须得死。孝庄太后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一生辅佐了三代帝。她对清朝入关之后建立的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满汉共主政治体制除了不少力,其中,对于太监的问题,她有着非深入的思考。明朝之所以灭亡,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因为宦官干政。

而孝庄太后绝对不允许清朝也出现这样的事情,所以才严厉打击像吴良辅这样的宦官,即便吴良辅被顺治皇帝送到寺庙保护了起来,但她依旧要通过惩治吴良辅而杀一儆百,给太监们一点颜色看看,而孝庄的做法也是很有成效的,几乎整个清朝都没有出现过宦官干政的现象。吴良辅要怪就怪自己当初多嘴顺治提了个建议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项羽自信过头错失天下的三个原因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可以成就他的事业,也可以损伤他的事业。项羽的性格中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过于自信,刚愎自用。自信是人性的一个优点。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什么事情也完不成,因为有自信,你才能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去克服在实现人生目标过程中的所有困难和障碍,所以,没有自信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你的自信

  • 揭秘李世民最爱的两个女人得宠原因竟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一生共娶妻十五位,一位长孙皇后,十四位后宫妃嫔。李世民最爱的女人,当属正妻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比李世民小两岁,在她十三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李世民。图片来源于网络长孙皇后共育有三位儿子,四位女儿,长孙皇后生下长子李承乾时,李世民十分欢喜,当他成为皇帝时,毫不犹豫地立李承乾为储君。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一同

  • 历史揭秘:咸丰死前不杀慈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十年九月初五( 1860年10月18日),英国军人纵火焚烧圆明园。此刻,大清帝国的咸丰皇帝早已不在北京城,他已较为安全地逃往塞外的热河行宫。热河(承德)虽可苟安,但帝国南方有太平军,北方有洋鬼子,烂摊子一大片。更为严重的是,咸丰离驾崩已然不足一年,他首先要考虑的是皇位继承的问题。咸丰只有一个儿子

  • 趣闻:称霸清朝的慈禧曾一直斗不过慈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慈安皇太后,俗称东太后,简称慈安,死后谥为孝贞显皇后。提起慈安,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慈禧,长期以来,慈安给人一种过于忠厚老实,缺乏政治才干,事事依赖慈禧的印象。实际上,这样的看法未免有失偏颇。真实的慈安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过良好教育。特别是她成为中宫皇后的10年中间,清王朝遭遇了网络配图空

  • 北朝17位帝后出家名为出家实际上为了享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很难将高高在上、享受荣华富贵的帝后与孤独寂寞、陪伴青灯古佛的尼姑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封建王朝中,却有多位早年出自尼庵或是晚年遁入空门的尊贵帝后。而且在北朝的中后期,大概100多年之中,仅历魏、齐、周11帝,竟然有17位帝后出宫为尼,实在是世所罕见。这成为了我国佛教史和北朝发展史上的

  • 神秘预言:武则天当皇帝的全过程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据说早在唐太宗初期,社会上就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谶语:“唐中弱,有女武代王。”意思是说大唐王室中道衰弱,会出现一位女主武王代掌天下,后来武则天当皇帝。当时负责天文研究的太史令占测的结果是:“女主昌。”这个占测的结果和那条秘谶很相吻合,唐太宗为此心里就总是安定不下来。网络配图当时正处于贞观之治,朝廷之上有

  • 鲜为人知!“郑和下东洋”携臣服表回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郑和下西洋已为世人熟知,但郑和下东洋却鲜为人知了。近两年来,海内外许多郑和研究学者开始注意郑和航海对全球的影响,而且对七下西洋的航海领域提出了补充与扩展。郑和为何下东洋?郑和下东洋的主要使命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明朝建立前后,倭寇猖獗,边患频仍。明太祖朱元璋一怒之下,断绝中日交往,实

  • 慈安:一个比比慈禧还要厉害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晚清历史上,有一个一直受到忽视而实在不能忽视的角色,她就是和慈禧共同垂帘的东太后慈安。在人们的印象中,慈安的身影似乎可有可无,她的存在仿佛就是个错误,她的垂帘更像慈禧的一个道具,至多也就是个令人同情和可怜的角色。其实,这是个致命的误读。她是个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物,可惜正当盛年就突兀离世,倘若不是慈安

  • 借鉴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收人收心收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的管理真言可用“屈己纳谏、任贤使能、恭俭节用、宽厚爱民”16字来总结。在今天的中国,有很多企业家、管理者非常推崇唐太宗的管理之道和个人魅力,他们推崇唐太宗李世民为中国历史上排名第一的CEO,并将他的管理之道借鉴运用到现代管理中来。网络配图一、选才对人才的重视、尊重和培养是唐太宗成功兴国的首要策

  • 清朝最苦命公主的人生沉浮:屡次改嫁 女儿诈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个女儿。 14岁初嫁布占泰,丈夫与父王反目成仇,她怀着布占泰的骨肉被接回娘家;18岁再嫁额亦都,平静的生活没维持几年,大她33岁的丈夫便先她而去;27岁三嫁继子图尔格,幸福的生活刚刚露出笑脸,她竟因女儿的过失被逼离婚并被革去和硕公主名号……网络配图她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庶妃,由于是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