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顺治和康熙相比 孝庄对两人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顺治和康熙相比 孝庄对两人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970 更新时间:2023/12/19 19:29:25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顺治康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顺治帝是豪格多尔衮两大势力妥协的产物,而且顺治帝坐上皇位之后不过是傀儡而已,一切都要听多尔衮这个摄政王的。

多尔衮惧怕后宫干政,因为相比于自己这个摄政王,孝庄太后似乎具备干政的天然法统,所以他人为隔绝了孝庄和顺治帝,让他们无法经常见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母子情感上的疏离。

但顺治帝也是一个不甘心被摆布的少年天子,孝庄太后为了保住儿子的位置,也只能两头妥协,尽力维持二者之间的关系,甚至有种说法说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由此我们可以猜测,即便孝庄太后没有下嫁多尔衮,但为了保住顺治帝的位置,她也一定做过一些貌似暧昧的事情。而这种态度自然会让正处在叛逆期的顺治帝十分不满。

而且,孝庄太后和顺治帝之间还有三观层面的冲突。孝庄太后倾慕满蒙文化,对于习学汉文化的宗室子弟,她都本能地讨厌。而顺治帝又恰好是一个对汉文化十分倾慕的满洲皇帝,所以两人之间会经常爆发激烈冲突。

也正因为如此,加之孝庄太后本人也是蒙古人,所以她似乎更希望顺治帝能够效仿太祖太宗,通过联姻去巩固满蒙联盟。于是,孝庄太后做主,连续两次将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的女人塞给顺治帝做皇后。

而顺治帝似乎与孝庄太后介绍的女人总是过不到一起去,第一任皇后被他废黜并打入冷宫,第二任皇后入宫后不久,顺治帝就开始独宠董鄂妃,甚至差点再次废掉皇后。

从亲子关系的角度看来,顺治帝小时候对孝庄太后缺少依恋,支撑亲密关系的依恋感未能形成。而在顺治帝成年后,孝庄对顺治帝的干涉又太多,这当然会迫使顺治帝利用一些事情反抗来自母亲的干涉。

而孝庄太后最开始对康熙帝其实并不是特别看重。我们都知道康熙帝小时候得过天花。《康熙王朝》为了演绎这段祖孙情,虚构了孝庄不惧传染,日夜陪伴小康熙帝的情节。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孝庄根本没有陪伴,而是下令把他扔到一个寺庙里去避痘,说是避痘,其实就是变相等死。陪伴着康熙帝的,只有孝庄的婢女苏麻喇姑

但后来在机缘巧合下,康熙帝在传教士汤若望的极力推荐下,登上了皇位,孝庄才逐渐对康熙帝产生了感情。 而孝庄对康熙帝的教育,更侧重于引导和从旁帮助,而非直接干涉,所以祖孙之间的感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深厚。

更重要的是,孝庄太后对康熙帝是绝对有再造之功的。首先,康熙帝能登上皇位,没有孝庄拍板,是很难想象的;其次,孝庄帮助康熙帝度过了少年时期的种种艰难。擒鳌拜、平三藩,这些事情看起来都是康熙帝的雄才大略,但背后若没有孝庄在扶持和帮助,康熙帝是很难度过这些艰难的。

可以说,没有孝庄的大力扶持,就没有日后大权独揽的千古一帝康熙。康熙帝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对孝庄的感情不仅仅是祖孙情这么简单,更兼有感激的情绪在里面。

孝庄去世时,康熙帝悲痛欲绝。他饱含深情地说:

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

但孝庄从对待儿子的强烈干涉,到对待孙子的甘心扶持,她的转变到底到底从何而来呢?有时候,隔辈亲这话其实还真是有一定道理。我们总会看到一些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就像火药桶,一点就着,甚至冷若冰霜,从不交流。可一旦这些父母当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以后呢,那对孙子孙女又是那么地宠溺和宽容,简直是判若两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秀怀王朱见澍的封地在哪?他死后为何会被运回北京安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秀怀王朱见澍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国之后,一直奉行封建诸王的国策。虽然明代的亲王从开国初年的戍边大将,逐渐成为中后期的朝廷负担,但亲王必须之国,那是朝野上下的共识,不容任何人来质疑和挑战。自从永乐朝以后,亲王一旦之国,除了极个别的特例以外,基本就和皇帝死生不再相见

  • 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历代名相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有史以来,名公巨卿,车载斗量,不可胜数,然而能载誉青史,众口相传,妇孺皆知者,寥寥无几。当然,并非每一人都会追求身后之名,或许应该说,相比于实实在在的权势和享受,大多数人对于身后虚名,其实是无所谓的。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奋斗于仕途的生命短暂的人们,也有少数幸运人士,成为了标志性人物,让后人难以

  • 吴良辅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顺治为什么一死孝庄就杀了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吴良辅和孝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吴良辅是深得顺治皇帝憧憬爱的太监。在顺治皇帝死前五天,还将吴良辅送到寺庙中剃了头发出家当和尚,然而,顺治皇帝一死,顺治的母亲孝庄太后便召回了吴良辅,就地正法。那么,吴良辅究竟是做了什么,为何顺治皇帝这么护着他,而孝庄太后却偏要

  • 项羽自信过头错失天下的三个原因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可以成就他的事业,也可以损伤他的事业。项羽的性格中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过于自信,刚愎自用。自信是人性的一个优点。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什么事情也完不成,因为有自信,你才能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去克服在实现人生目标过程中的所有困难和障碍,所以,没有自信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你的自信

  • 揭秘李世民最爱的两个女人得宠原因竟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一生共娶妻十五位,一位长孙皇后,十四位后宫妃嫔。李世民最爱的女人,当属正妻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比李世民小两岁,在她十三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李世民。图片来源于网络长孙皇后共育有三位儿子,四位女儿,长孙皇后生下长子李承乾时,李世民十分欢喜,当他成为皇帝时,毫不犹豫地立李承乾为储君。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一同

  • 历史揭秘:咸丰死前不杀慈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十年九月初五( 1860年10月18日),英国军人纵火焚烧圆明园。此刻,大清帝国的咸丰皇帝早已不在北京城,他已较为安全地逃往塞外的热河行宫。热河(承德)虽可苟安,但帝国南方有太平军,北方有洋鬼子,烂摊子一大片。更为严重的是,咸丰离驾崩已然不足一年,他首先要考虑的是皇位继承的问题。咸丰只有一个儿子

  • 趣闻:称霸清朝的慈禧曾一直斗不过慈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慈安皇太后,俗称东太后,简称慈安,死后谥为孝贞显皇后。提起慈安,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慈禧,长期以来,慈安给人一种过于忠厚老实,缺乏政治才干,事事依赖慈禧的印象。实际上,这样的看法未免有失偏颇。真实的慈安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过良好教育。特别是她成为中宫皇后的10年中间,清王朝遭遇了网络配图空

  • 北朝17位帝后出家名为出家实际上为了享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很难将高高在上、享受荣华富贵的帝后与孤独寂寞、陪伴青灯古佛的尼姑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封建王朝中,却有多位早年出自尼庵或是晚年遁入空门的尊贵帝后。而且在北朝的中后期,大概100多年之中,仅历魏、齐、周11帝,竟然有17位帝后出宫为尼,实在是世所罕见。这成为了我国佛教史和北朝发展史上的

  • 神秘预言:武则天当皇帝的全过程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据说早在唐太宗初期,社会上就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谶语:“唐中弱,有女武代王。”意思是说大唐王室中道衰弱,会出现一位女主武王代掌天下,后来武则天当皇帝。当时负责天文研究的太史令占测的结果是:“女主昌。”这个占测的结果和那条秘谶很相吻合,唐太宗为此心里就总是安定不下来。网络配图当时正处于贞观之治,朝廷之上有

  • 鲜为人知!“郑和下东洋”携臣服表回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郑和下西洋已为世人熟知,但郑和下东洋却鲜为人知了。近两年来,海内外许多郑和研究学者开始注意郑和航海对全球的影响,而且对七下西洋的航海领域提出了补充与扩展。郑和为何下东洋?郑和下东洋的主要使命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明朝建立前后,倭寇猖獗,边患频仍。明太祖朱元璋一怒之下,断绝中日交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