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许诺给耿精忠投降的承诺 康熙最后为什么要处死她

清朝许诺给耿精忠投降的承诺 康熙最后为什么要处死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06 更新时间:2024/1/20 5:18:33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耿精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三藩之乱,清朝劝降耿精忠时,曾经许诺:“仍受爵”。

耿精忠见信,麻溜的投降了。

可是,耿精忠最终还是被凌迟处死了。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得到许诺的耿精忠

康熙十五年,王辅臣归降。清军增兵江西,连续取胜后,长驱直入,攻入福建。

为了加速战争进程,康熙命大将军杰书“以时事晓谕耿精忠早降”。

杰书写信:与其被杀,不如率众归降,仍受王爵,保全百万生灵。而且,郑经和你有仇,你应该当咱们一起进剿郑经!

耿精忠见信,干了两件事。

第一件,擦屁股。

他杀掉了一直被他囚禁,“知道得太多”的范承谟(程之子),“饰词免死”。

第二件,投降。

他于九月十九日剃发待罪,并派人把“总统将军”印献出,迎清军入福州。

康熙“言而有信”,仍留他靖南王爵,令他率大军征剿郑经,图功赎罪。

此外,追随耿精忠叛变的曾养性等将领,也仍然留在军中为将。

看起来,耿精忠是又能“续命”了。

不安的身边人

可没那么简单。

想要图功赎命的,可不只是耿精忠一个人。

他身边的人,也想要图功赎罪。

告状,跟耿精忠划清界限,是图功赎罪的最佳选择!

他藩下参领徐洪弼告状:耿精忠投降后,仍然想要谋逆!

他的弟弟耿昭忠为了洗刷清白,也跟着来告状!

康熙“留中未发”。

“留中未发”,只是没必要和这些人解释而已。

在另外一道谕旨中,康熙道出了暂时不诛的原因。

康熙之计

吴三桂死后,当初亲笔写信承诺“可保(耿精忠)王爵”的杰书请诛耿精忠。

康熙回道:现在广西、湖南、四川都平定了,贼党引领要归正者不只千百。马上杀掉精忠,会让他们寒心。要想办法让他自请来京,事情就好办了。

宜令自请来京,庶事皆宁贴——《清史稿.列传.卷二百六十一》

耿精忠,杀是要杀的。

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杀,影响全局。

要设个局,让他自己来京城!

设局,就是要慢慢来。

1、分其权。

耿精忠投降后,领兵与清军一起进攻郑经,驻于潮州。其弟耿昭忠坐镇福州。

杰书原本令人替代耿精忠领军,康熙怕打草惊蛇,制止了。

康熙在等待时机。

康熙十七年春,康熙把告状的耿昭忠诏入京城,又以耿家祖、父还葬为名,让耿精忠回到福州。

如此,耿精忠的部队被分置于福州、潮州,此为”备多力分“之计。

2、劝其自请入京。

杰书奉命劝告耿精忠,要他自请入京。

耿精忠不傻,拖着不去。

到康熙十九年,吴三桂败局已定。

吴三桂气势盛,大清还要忌惮一下影响,只能“劝”。吴三桂败局已定,再拖下去,“抗拒从严”,没有任何意义。

于是,耿精忠自请入京。

不过,康熙为了稳定局势,还是让耿精忠大将马九玉领兵。

3、控制。

耿精忠到达京城后,康熙当面把参他的文件交给他,让他自己去刑部解释。

耿精忠的兄弟耿昭忠、耿聚忠为了撇清责任,又上书,要求杀耿精忠。

但是,康熙为了稳定局势,仍然“慢慢来”。

一方面,康熙表示:等徐鸿弼来,当面对质。以此避免过度刺激耿精忠部将。

一方面,康熙让耿聚忠去福州,安抚所部。

慢火烧,一烧就是一年,时机逐渐成熟。

4、诛杀。

康熙二十年,吴氏被彻底平定。

同时,马九玉也顶不住压力,自请解除兵权。

三藩,没了。

这下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台官上奏:查清楚了!依律,凌迟。

这个时候,康熙还不忘展现其仁德,“上欲宽之”。

明珠等人表示:这哥们罪太深,还是要凌迟!

于是,耿精忠与他的部下曾养性等人,一起被凌迟了。

凌迟后,范承谟的儿子范时崇割其肉祭奠其父。

不过,耿精忠的兄弟耿昭忠、耿聚忠等人倒是活了下来,后来隶汉白旗,死后还得了谥号。

耿氏在福建经营多年,即使在其叛乱归正后,其实力依然很强。

加之耿精忠反复无常,康熙不除掉他,心中怎能安稳?

大乱之时,许诺其待遇,只是权宜之计而已。

大乱之后,耿尚这些大凶都不严惩,大清拿什么来震慑天下?

耿精忠,必须除掉。问题仅仅是怎么除掉。

康熙撤三藩时,魄力虽大,但操之过急,动作过大,激成大乱。

处决耿精忠时,他步步为营,手腕已十分老辣了。

看来,耿精忠,正好给康熙练了把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每提起末代乱世的悲惨时,崇祯皇帝的女儿又是什么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提起末代乱世皇家的悲惨时,总会想到崇祯皇帝对他女儿说的那句话:"汝何故生我家"。这句话真是道尽了末代皇室的悲惨命运。但是,很多知道这句话的人却未必知道后来这个女孩的命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崇祯皇帝说这句话的对象,是他的女儿长平公主。当时,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

  • 长平之战时,秦昭襄王为何会让王龁领兵出征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长平之战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前284年,秦、燕、赵、魏、韩五国组成联军共同讨伐齐国,此时,楚国又趁机落井下石,使得齐国几近亡国,而后虽有田单以即墨复国,但是齐国已然遭到重创,国力大损,霸业瓦解,从此跌落了天下霸主的神坛。从这之后,天下进入了秦赵争霸的

  • 朱棣迁都是因为形势所逼 朱棣真的是不得不而为之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棣迁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国都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天下最繁华的地方。自秦朝到唐朝,大一统王朝的国都一直在长安和洛阳二地交替,盖因此时华夏大地的农耕发达地区都处于黄河流域,人口集中,长安和洛阳都在此条东西轴线上。唐末地方军阀混战,长安和洛

  • 刘邦生前难道没有预料到,吕后会迫害刘如意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生前难道没有预料到,吕后会迫害刘如意吗?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刘邦在世时,就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吕雉的威胁。其一、刘邦在生前把赵国这个兵多将广的国家分封给了刘如意,并且让影响力很强的周昌做刘如意的辅佐,目的就是为了借此保护刘如意免受来自吕雉的毒害,可见刘邦生前已经预料到吕雉将来

  • 范雎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范雎为秦国统一作出巨大贡献,为何却没能得以善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秦国在秦始皇的统治下,最终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以一国之力向天下剩余的所有诸侯发动了统一战争,历经十年苦战,最终实现了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大一统,也对中国之后几千年的历史造成了深

  • 宋神宗对宋朝有哪些作为i?一位颇欲有所作为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宋神宗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顾予不武姿,何日成戎捷”这是宋神宗的一首诗,从中不难看出宋神宗的大志向。确实,宋神宗跟他父亲英宗一样,也是一位颇欲有所作为的君主宋神宗幼时,便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立志“雪数世之耻”,到十多岁时,神宗就“慨然兴大有为

  •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曹操杀杨修的理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杨修之死说法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是杨修仗着聪明擅自揣测,惹怒曹操。如果是这样的话,杨修到底有多聪明,曹操为何还下令动手,如果不是的话,曹操为什么还要杀他?杨修的才能也是非常可以的,杨修在当时是有名的文学家,杨修的才华也是公认的,尽管没有多少作品留下来,但并不影响杨修的才华。杨修虽然说才华出众,但

  • 赵匡胤防住了所有对手 最后却忘了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匡胤对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传位给弟弟这个事儿,赵匡胤表示,我没有,我不是,别瞎说。赵匡胤生于927年,960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了皇帝,这时候他的职务是殿前督点检,年近34岁,还是虚岁。到976年的时候,赵匡胤才49岁,虚岁50岁,没有任何生病的记录,也

  • 历史上的史思明,安史之乱的二把手,真正的奸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史思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关于唐高祖李渊,有一个很隐讳的事情,后世很少提及。根据《尚书故实》记载:“高祖太武皇帝,本名与文皇帝同上一字,后乃删去,尝有碑版,凿处具在。”意思是说,李渊的名字叫“李世渊”,曾有碑刻可以证明。这就很奇怪,李世渊和李世民本

  • 同样都是亡国之君 宋徽宗和崇祯差距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宋徽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宋徽宗是一个喜欢晚上溜出皇城,偷偷去青楼住包厢的著名大书画家、风流皇帝。同时,他又属于干坐在米面堆积如山的粮仓中,活饿死了自己的蠢货。我们把他与明末崇祯帝对比。同为亡国之君,徽宗却是真给崇祯提鞋子都不配的。为何要这样比喻,原因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