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什么是封禅泰山?宋真宗又为何被骂?

什么是封禅泰山?宋真宗又为何被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652 更新时间:2023/12/19 18:13:47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宋真宗

澶渊之盟对于北宋而言,虽然带有屈辱意味,但却是时代背景的大势所趋,其中亦不乏稳定国势的积极意义。

不过,在寇准等人促成澶渊之盟后,以宰相王钦若为首的派系却一度企图颠覆盟约的成果。

某天下朝之后,王钦若独自向宋真宗谏言道:“澶渊之役,百姓都深以为耻,可陛下却认为寇准有功无过,这一点臣实在是疑惑不解。”

宋真宗说道:“宋军不是已挡住了辽军的进攻,保住了领土吗?寇准在前线指挥得当,自然是大功一件,这有什么难以理解的?”

王钦若换了一副激愤的嘴脸,说道:“寇准一直在教唆陛下御驾亲征,结果陛下亲征非但不能打胜仗,反而要以万乘之尊与敌人盟约,这难道不是一种屈辱吗?这屈辱都是由寇准一人引发的,他简直罪无可恕!”

宋真宗被这么一说,便默不作声了。良久,他对王钦若说道:“既是如此,那么将来寇准再说什么,我不听就是了。”

在顺利地颠覆了寇准在真宗心中的印象后,王钦若便开始着手破坏澶渊之盟的成果了。他对宋真宗说道:“就连民间的匹夫也知道国仇家恨,难道陛下就眼睁睁地看着大宋屈居人下吗?”

宋真宗被挑出了真火,问道:“那你觉得朕应该怎么办?”

王钦若明知宋真宗最不想打仗,干脆说道:“杀到辽国!活捉辽帝!”果不其然,宋真宗听罢立即哑火,一语不发。

王钦若早已料到宋真宗的反应,他借坡下驴般地说道:“如果陛下真的体察民情,不愿意发兵,臣觉得陛下可以进行封禅大典,这样自可收回民心,让四海归服。”

这下轮到宋真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自己又没有舜禹汤的功绩,怎么能腆着脸封禅呢?

对于古代皇帝来说,封禅可谓是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

一国之君,亲自来到泰山,封土建坛,祭祀上苍。自古以来有资格封禅的,皆是千古圣君。作为一名职业皇帝,宋真宗自然有这样的远大理想。不过,自秦汉以来,想要封禅就得满足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天降祥瑞。只有祥瑞出现,皇帝才能借着这一由头进行封禅。

谁知,王钦若早已为宋真宗谋划好了:“陛下的功劳完全足以封禅,现在所缺的不过是祥瑞罢了。臣以为,自古以来所有天降祥瑞之事,全都是人为的,并不是天降之物。不论是《河图》还是《洛书》,里面记载的东西只是圣人所编的神道罢了。想要天降祥瑞轻而易举,只要陛下自己编一个,谁敢说是假的?”

宋真宗一听,深以为然。

于是,他便抽了个日子对文武百官说道:“朕近来做了个梦,有个老神仙对朕说,今年春天在京城摆个道场,便会赐下三篇天书。朕前段时间让人布置了道场,昨天晚上朕又梦到了神仙,说今日便有天书降临。”

说罢,宋真宗便带着文武百官出宫,来到承天门挖出了早已埋好的帛书。只见两丈长的帛书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受封命,兴于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文武百官心领神会,立即跪在地上诣阙请愿。就这样,宋真宗顺理成章地进行了封禅。

这场封禅大典,真可谓要多隆重有多隆重。连宋太祖宋太宗都成了配享,泰山祭台正中央,端端正正地摆着天帝的牌位。负责祭礼的官员毕恭毕敬地献上天书,置于天帝的牌位前,由宋真宗带头祭拜。紧接着,大臣宣读文牒,一众大臣争相跪拜。

这场荒诞不经的封禅大典,再次向世界展现了天朝上国之威,也让辽国君臣的嚣张气焰有所收敛。不知是因为从澶渊之盟里捞足了便宜,还是这场封禅让辽人见证了大宋的国威,终宋真宗驾崩以前,辽人果真没有再南侵。

这场由宋真宗、王钦若自导自演的封禅大戏,就这样暂时结束了。不过封禅虽然已成为过去式,宋真宗却就此沉迷道教,开始一而再再而三地“以神道设教”,满朝奸佞之徒也借机“争奏祥瑞,竞献赞颂”,将好端端的朝堂弄得乌烟瘴气。

或许是大宋王朝命数未尽,饶是宋真宗与大臣们这番折腾,进行着这种自欺欺人之举。可即便如此,宋朝的国祚并未受到影响,真可谓怪哉。

那么,宋真宗有资格封禅吗?

所有去封禅的帝王都没有资格封禅,因为,封禅是一种劳民伤财的祭祀活动,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活动本身实际意义极小,甚至可用毫无意义来形容。古代帝王主要是通过封禅自我炫耀,威服地方势力。然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做人是这样,治国又何尝不是?君主使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自然威风八面,又何必靠封禅来显示?封禅之类夸耀君主自己的活动多了,人们只会觉得这个君主爱慕虚荣,一个爱慕虚荣的人有什么真正的威风可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勤政皇帝的一天怎么过:明成祖朱棣的日程表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在位时间,一个月日程表模板,明史朱棣本纪

    永乐帝四更起床 五更早朝一夜,罗马皇帝提图斯(Titus,39—81)与他的几位挚友一起进餐时,他意识到,他整天没有为任何人做善举。就在那时,他说出了他的不朽隽语,“朋友,我又少了一天了啊!”网络配图明朝的永乐皇帝,驾崩于1424年8月12日,自从1402年7月17日登极以来——近乎八千零六十二天的

  • 朱元璋一生自负且生性多疑,却唯独听马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自古红颜多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朱元璋26个儿子的最终下场

    朱元璋,私生活糜烂,动用公权强抢很多美艳女子,并且还爱嫖娼,最不能忍受的却是抢功臣陈友谅的妻子,而且连政治对手的女子都不放过。他虽然这么荒淫无道,但是历史上很少有留下朱元璋这点的骂名,那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朱元璋除了好色有个底线之外,还有他的马皇后。马皇后是何许人也?为何朱元璋的事情跟她有很大关系

  • 刘秀之妻阴丽华为何能成为后世娶妻的标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秀历史上真的爱阴丽华吗,刘秀和阴丽华之间的爱情故事,娶妻当得阴丽华全诗

    阴丽华,出生于公元5年,是新野人氏。其一生堪称传奇,她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原配夫人,被后人尊为一代贤后。图片来源于网络阴丽华所在的阴氏家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是管仲的后人。阴家是当地有名的望族,生长在这个家庭之中,阴丽华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小阴丽华便非常聪慧,又有着艳丽的容颜。那时家境潦倒的

  • 怕老婆的隋文帝出轨成“自由”一词的首创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杨坚怕老婆吗,历史上朱元璋怕老婆吗,怕老婆的男人出轨是什么心理

    按常理,皇帝不应该怕任何人,按照古代的宪法而言,普天之下,都是他的土地,土地上生存的所有人,又都是他的子民,他用得着怕谁?撇过宪法,即使翻遍其他所有的律典,皇帝杀别人的合法条款可以找出成百上千条,别人杀皇帝的合法条款却找不出一条。所以,从法律角度而言,不怕任何人的皇帝才是正常的皇帝,一旦怕起某人来,

  • 揭秘那些嫁给亡国之君 命运悲惨的皇妃们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最后的皇妃,历史上弘历最爱的女人,一生嫁给6个皇帝的女人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做皇帝的妃子可以锦衣玉食,地位显贵,然而每个朝代,总有那么些妃子,后悔嫁给皇帝,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些皇帝是亡国之君。跟着他,后半生的日子,真的是颠沛流离啊。北周消灭北齐以后,皇后冯小怜和穆黄花连同北齐后主高纬一同被押进了长安,颠沛流离的生活这就开始了。网络配图进了长安

  • 项羽为什么不想东山再起 坚持要在乌江边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被谁打到乌江边,项羽为何乌江自刎,项羽如果回到江东能东山再起么

    垓下之战,项羽惨败,突围至乌江边时,亭长劝他渡江回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他说了两句重要的话,一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一是“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结果在乌江边自刎,年方31岁。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会放弃希望?原因就在于他对失败的看法。胜败乃兵家常事,重要的不是他有多失败,而是他怎么解释。网络配图心理学家威

  • 刘备急着讨伐东吴 不只是为关羽报仇还为了啥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打东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刘备为了关羽打东吴,关羽死的时候刘备为什么不救

    如果要给《三国演义》里提及的城市列一个受关注排行榜,荆州恐怕要位列第一,其他诸如许昌、邺城、洛阳、成都、建康等都得往后面站。因为在决定东汉末年各方势力的进程中,荆州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围绕荆州发生的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刘备也得以咸鱼翻身。蜀汉与东吴以荆州为争端的矛盾也决定了两国势力的此

  • 刘备的父亲是谁?刘备自我介绍的皇族身份是否属实?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是谁的后裔,刘备的身世背景,诸葛亮的父亲

    很多人听过刘备在汉献帝面前自我介绍是其的皇叔,并条理清晰的说出祖上十八代的家谱,但如今被关注的却是刘备的父亲是谁?他的身份是否能站的住脚?读《三国演义》,“皇叔”刘备的身份好像毋庸置疑,完全是一位经世治国的正派人物、他虽然家道中落,却根正苗红。刘备为什么自称皇叔呢?他有着怎么样的身世?刘备的父亲是谁

  •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为什么没有株和珅九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嘉庆皇帝杀了几个兄弟,嘉庆杀和珅电视剧,嘉庆传奇杀和坤第几集

    嘉庆帝为什么要杀和珅呢?一个皇帝要处置一个重臣的时候,往往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臣之权威胁到了皇权。和珅在乾隆朝时,深得乾隆信任,权力滔天。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和珅能就此止步,老老实实当一个听话的臣子,嘉庆有可能还会放他一命。可偏偏和珅,不止想当乾隆朝的权臣,还想要在嘉庆帝时继续维持自己手中的

  • 左宗棠口才过人还会讲故事 堪称第一炒作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左宗棠下棋的故事,每天讲一个故事练口才,少儿口才讲故事训练

    今日网络时代,炒作无处不在,其实古人也很重视炒作。唐代的杜甫就是一位炒作高手,他一生给李白写诗数十首,以显示自己与名人不一般的关系,而李白只回了他一首打油诗。到晚清之际,文人士大夫更是崇尚清谈,好论时事、兵事、外事,以显示自己的高明,炒作之风盛极一时。但这些手法在一个人眼里,却只是小儿科,他就是左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