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也是杀兄弟夺取江山 李世民和胡亥名声差距为什么那么大

李世民也是杀兄弟夺取江山 李世民和胡亥名声差距为什么那么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30 更新时间:2023/12/28 22:23:58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世民胡亥,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秦二世杀掉了兄弟姐妹,被后世称为是暴君,遗臭万年。李世民同样杀掉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还杀掉了他们所有的十个孩子。但是却被后世称为明君。这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是秦二世有幸和李世民见面,他肯定不服气,觉得这是上天对他的不公平。

我认为,虽然两人都杀了兄弟及所有侄儿,但是杀掉以后,善后事情处理得不一样。李世民明显把善后事情处理好了,但秦二世完全没有处理好。这话怎么理解呢?

秦二世杀掉兄弟和所有侄儿以后,他继续在寻欢作乐的路上一路狂奔,完全没有进行善后处理。而且,由于他的寻欢作乐,大权落到了赵高身上。接着赵高派人把他给杀掉。再接着,赵高又被子婴给杀死。再接着,农民起义军攻下咸阳,整个秦朝宣告灭亡。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秦二世杀掉兄弟姐妹后,又出现了一连串的衰事,直到把整个国家搞丢了。所以,肯定不可能有人说秦二世的好话。如果他没失国,可能大家会悄悄地说,毕竟秦朝的法律太可怕了,谁要是说,肯定会死得很惨。但是他死掉了,秦朝也灭掉了,所以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且大家还会把秦朝灭亡的原因,归结在秦二世身上。

(李世民剧照)

李世民则不同。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兄弟姐妹以后,善后事情是处理得极好的。那么,李世民做了哪些善后的事情呢?

一、宽恕。

李世民杀掉李建成、李元吉以及他们的孩子们以后,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宽恕。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那些手下,李世民几乎都没有杀。这些手下中,还曾经前往攻打秦王府,威胁李世民的家人,但是李世民都不予计较。

不但不予计较,而且李世民还给他们官做。李建成最主要的谋臣魏征,李世民对他还相当重视,让他也成为自己身边最重要的谋臣。

李世民的这一波操作,显然与秦二世是完全不一样的。

二、纳谏。

李世民最得后世肯定的,就是他的纳谏。

古代君王,皇权制的威严是很大的。皇帝最容易独断专行,要让他听取别人的意见,是非常难的。这里存在的,实际上就是一个皇帝的权力和大臣的权力之间的平衡问题。皇帝想要保住自己的权力,他们就很难听取大臣的意见。所以,从古至今,善于纳谏的皇帝是凤毛麟角的。

李世民能够听大臣的意见,给予大臣们一定的权力,他当然能够得到大臣的支持,以及普遍的赞扬。这让他在后世,获得了广泛的好名声。

(魏征剧照)

三、勤政。

李世民与秦二世比较起来,在行为上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李世民很勤政,但是秦二世花天酒地。

勤政当然是皇帝最大的优点之一。就算这个皇帝笨一点,但是他很勤政,因此也能得到大臣的普遍颂扬。

雍正皇帝获得皇位,是得到后世的质疑的。但是大家对雍正的批评并不多。显然就是因为雍正很勤政。他一生都在批阅奏章,最后差不多是劳累而死的。

四、仁政。

秦二世实施的是暴政,李世民实施的是仁政。

仁政和暴政,是古代对皇帝的一种二元评判。如果宽厚待人,关心百姓,倾听疾苦,这种就被称为仁政。反过来,如果残暴不良,滥用皇权,性格残暴,就称为暴政。

仁政是获得普遍颂扬的,而暴政获得的则是普遍批评。这也是李世民和秦二世获得后世不同评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贞观之治)

五、成功。

这一点,也是秦二世和李世民的区别之一。秦二世把国家弄丢了,李世民则创造了“贞观之治”。这个“贞观之治”还是后世的政治样本。所以两人的待遇,当然就是不一样的了。

六、史书。

还不得不说的一点是,李世民在当了皇帝以后,对史书是进行过篡改的。显然他在史书中删掉了不少不利于自己的东西。包括整个玄武门政变,李世民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受害者。所以后世看到的,都是对自己有利的那些东西,因此对他的负面评价,也不会很多。

而秦二世把自己弄死了,把国家都弄丢了。后世要怎么评说他,就怎么评说他,他完全没有发言权,他当然就不会获得好的评价了。

(参考资料:《史记》《新唐书》《资治通鉴》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什么是封禅泰山?宋真宗又为何被骂?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为什么要去泰山封禅,封泰山禅梁父什么意思,泰山封禅的读音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宋真宗。澶渊之盟对于北宋而言,虽然带有屈辱意味,但却是时代背景的大势所趋,其中亦不乏稳定国势的积极意义。不过,在寇准等人促成澶渊之盟后,以宰相王钦若为首的派系却一度企图颠覆盟约的成果。某天下朝之后,王钦若独自向宋真宗谏言道:“澶渊之役,百姓都深以为耻,可陛下却认

  • 勤政皇帝的一天怎么过:明成祖朱棣的日程表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在位时间,一个月日程表模板,明史朱棣本纪

    永乐帝四更起床 五更早朝一夜,罗马皇帝提图斯(Titus,39—81)与他的几位挚友一起进餐时,他意识到,他整天没有为任何人做善举。就在那时,他说出了他的不朽隽语,“朋友,我又少了一天了啊!”网络配图明朝的永乐皇帝,驾崩于1424年8月12日,自从1402年7月17日登极以来——近乎八千零六十二天的

  • 朱元璋一生自负且生性多疑,却唯独听马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自古红颜多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朱元璋26个儿子的最终下场

    朱元璋,私生活糜烂,动用公权强抢很多美艳女子,并且还爱嫖娼,最不能忍受的却是抢功臣陈友谅的妻子,而且连政治对手的女子都不放过。他虽然这么荒淫无道,但是历史上很少有留下朱元璋这点的骂名,那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朱元璋除了好色有个底线之外,还有他的马皇后。马皇后是何许人也?为何朱元璋的事情跟她有很大关系

  • 刘秀之妻阴丽华为何能成为后世娶妻的标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秀历史上真的爱阴丽华吗,刘秀和阴丽华之间的爱情故事,娶妻当得阴丽华全诗

    阴丽华,出生于公元5年,是新野人氏。其一生堪称传奇,她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原配夫人,被后人尊为一代贤后。图片来源于网络阴丽华所在的阴氏家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是管仲的后人。阴家是当地有名的望族,生长在这个家庭之中,阴丽华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小阴丽华便非常聪慧,又有着艳丽的容颜。那时家境潦倒的

  • 怕老婆的隋文帝出轨成“自由”一词的首创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杨坚怕老婆吗,历史上朱元璋怕老婆吗,怕老婆的男人出轨是什么心理

    按常理,皇帝不应该怕任何人,按照古代的宪法而言,普天之下,都是他的土地,土地上生存的所有人,又都是他的子民,他用得着怕谁?撇过宪法,即使翻遍其他所有的律典,皇帝杀别人的合法条款可以找出成百上千条,别人杀皇帝的合法条款却找不出一条。所以,从法律角度而言,不怕任何人的皇帝才是正常的皇帝,一旦怕起某人来,

  • 揭秘那些嫁给亡国之君 命运悲惨的皇妃们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最后的皇妃,历史上弘历最爱的女人,一生嫁给6个皇帝的女人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做皇帝的妃子可以锦衣玉食,地位显贵,然而每个朝代,总有那么些妃子,后悔嫁给皇帝,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些皇帝是亡国之君。跟着他,后半生的日子,真的是颠沛流离啊。北周消灭北齐以后,皇后冯小怜和穆黄花连同北齐后主高纬一同被押进了长安,颠沛流离的生活这就开始了。网络配图进了长安

  • 项羽为什么不想东山再起 坚持要在乌江边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被谁打到乌江边,项羽为何乌江自刎,项羽如果回到江东能东山再起么

    垓下之战,项羽惨败,突围至乌江边时,亭长劝他渡江回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他说了两句重要的话,一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一是“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结果在乌江边自刎,年方31岁。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会放弃希望?原因就在于他对失败的看法。胜败乃兵家常事,重要的不是他有多失败,而是他怎么解释。网络配图心理学家威

  • 刘备急着讨伐东吴 不只是为关羽报仇还为了啥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打东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刘备为了关羽打东吴,关羽死的时候刘备为什么不救

    如果要给《三国演义》里提及的城市列一个受关注排行榜,荆州恐怕要位列第一,其他诸如许昌、邺城、洛阳、成都、建康等都得往后面站。因为在决定东汉末年各方势力的进程中,荆州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围绕荆州发生的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刘备也得以咸鱼翻身。蜀汉与东吴以荆州为争端的矛盾也决定了两国势力的此

  • 刘备的父亲是谁?刘备自我介绍的皇族身份是否属实?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是谁的后裔,刘备的身世背景,诸葛亮的父亲

    很多人听过刘备在汉献帝面前自我介绍是其的皇叔,并条理清晰的说出祖上十八代的家谱,但如今被关注的却是刘备的父亲是谁?他的身份是否能站的住脚?读《三国演义》,“皇叔”刘备的身份好像毋庸置疑,完全是一位经世治国的正派人物、他虽然家道中落,却根正苗红。刘备为什么自称皇叔呢?他有着怎么样的身世?刘备的父亲是谁

  •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为什么没有株和珅九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嘉庆皇帝杀了几个兄弟,嘉庆杀和珅电视剧,嘉庆传奇杀和坤第几集

    嘉庆帝为什么要杀和珅呢?一个皇帝要处置一个重臣的时候,往往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臣之权威胁到了皇权。和珅在乾隆朝时,深得乾隆信任,权力滔天。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和珅能就此止步,老老实实当一个听话的臣子,嘉庆有可能还会放他一命。可偏偏和珅,不止想当乾隆朝的权臣,还想要在嘉庆帝时继续维持自己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