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急着讨伐东吴 不只是为关羽报仇还为了啥

刘备急着讨伐东吴 不只是为关羽报仇还为了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91 更新时间:2023/12/6 15:19:40

如果要给《三国演义》里提及的城市列一个受关注排行榜,荆州恐怕要位列第一,其他诸如许昌、邺城、洛阳、成都、建康等都得往后面站。因为在决定东汉末年各方势力的进程中,荆州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围绕荆州发生的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刘备也得以咸鱼翻身。蜀汉与东吴以荆州为争端的矛盾也决定了两国势力的此消彼长。在三国后期,西晋与东吴的对峙,其实就是在荆州地区的对峙,对于西晋而言,拿下荆州就如同拿下东吴;对于孙皓而言,保住荆州就是保住东吴。

网络配图

可以这么说,三国始自荆州,又结束于荆州。

荆州是刘备的翻身之地,他真正的事业是从这里出发,然后向西发展,夺取益州,接着又在公元219年夺取汉中,汉中是四川向北方嵌进去的一把匕首,从西南一隅向长安挺进了关键的一步,进可以攻击关中,染指中原,退可以作为战略高地,阻击敌军。如果历史定格在那一刻,蜀汉在当时,其势力已经超越东吴,接近北方的曹操集团。一个地跨东西,遥接南北的大国迅速崛起,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思想正在变成现实。

然而,天意捉弄人,正在蜀汉集团往上走的时候,东吴却抽走了蜀汉脚下的楼梯:荆州。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刘备从此无荆州。荆州的丧失,使诸葛亮再也无法有效地实施他的北伐中原战略,他的六出祁山战略,其实就是一个跛脚鸭计划,原因就在于失去了荆州方面的配合。荆州是蜀汉向东部踏出去的一脚,被吕蒙削断之后,诸葛亮的北伐任凭有多少能耐都走不稳,“隆中对”里面早就讲过:“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网络配图

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在关羽死后,刘备急于要兴师讨伐东吴,在大部分人极力反对的情况下,仍然固执己见,兴师动众,千里南下,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夺回荆州。如果将伐吴之战停留在为兄弟报仇的层面,那就是你太不懂刘备了。创业不容易,保业不容易,身经百战,饱尝了失败滋味的刘备,深深地明白,一旦荆州分公司失去,蜀汉就失去了一条腿,成了跛脚鸭,之后的北伐战略完全就是水中月,镜中花。

刘备伐吴,是为了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是一时血气,是具有战略眼光的。然而,吊诡的是,刘备早干吗去了?就在关羽攻襄阳,陷入南北两面作战的时候,他干吗去了?为什么坐视不救。

这里就让陆逊的话来说出刘备的苦衷:“缘山截岭”,“自当罢于木石之间”。此语道破刘备没有及时救关羽的真实原因:四川与荆州之间被山岭截断,路途不畅,刘备出来一趟不容易,光是爬山都要累死他们。

网络配图

一来路途远,不能及时救兄弟,二来手忙脚乱,被耽误了。蜀汉有一位不太知名的将领,名叫廖立,他很敢于讲话,直接指出刘备在荆州没有摆平的时候就贸然发动北伐,结果在定军山一带筋疲力尽的时候,根本顾不上荆州,关羽只好自己保重。廖立的观点很明显:先稳住荆州,然后再图谋北上发展。由此可见,刘备保荆州是对的,然而就是在节奏上没把握好而已。由此可见,凡是战略步骤,格局对未必结局好,问题是要有统筹兼顾,节奏不能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备的父亲是谁?刘备自我介绍的皇族身份是否属实?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是谁的后裔,刘备的身世背景,诸葛亮的父亲

    很多人听过刘备在汉献帝面前自我介绍是其的皇叔,并条理清晰的说出祖上十八代的家谱,但如今被关注的却是刘备的父亲是谁?他的身份是否能站的住脚?读《三国演义》,“皇叔”刘备的身份好像毋庸置疑,完全是一位经世治国的正派人物、他虽然家道中落,却根正苗红。刘备为什么自称皇叔呢?他有着怎么样的身世?刘备的父亲是谁

  •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为什么没有株和珅九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嘉庆皇帝杀了几个兄弟,嘉庆杀和珅电视剧,嘉庆传奇杀和坤第几集

    嘉庆帝为什么要杀和珅呢?一个皇帝要处置一个重臣的时候,往往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臣之权威胁到了皇权。和珅在乾隆朝时,深得乾隆信任,权力滔天。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和珅能就此止步,老老实实当一个听话的臣子,嘉庆有可能还会放他一命。可偏偏和珅,不止想当乾隆朝的权臣,还想要在嘉庆帝时继续维持自己手中的

  • 左宗棠口才过人还会讲故事 堪称第一炒作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左宗棠下棋的故事,每天讲一个故事练口才,少儿口才讲故事训练

    今日网络时代,炒作无处不在,其实古人也很重视炒作。唐代的杜甫就是一位炒作高手,他一生给李白写诗数十首,以显示自己与名人不一般的关系,而李白只回了他一首打油诗。到晚清之际,文人士大夫更是崇尚清谈,好论时事、兵事、外事,以显示自己的高明,炒作之风盛极一时。但这些手法在一个人眼里,却只是小儿科,他就是左宗

  • 助刘邦夺天下的韩信为何被安上谋反罪名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怎么夺韩信的兵权的,韩信是刘邦杀死的吗,楚汉盟约刘邦背信弃义

    韩信(?~前196),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自幼熟读兵书,怀安邦定国之抱负。因家境贫寒,常食不裹腹。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楚霸王项羽,但不受项羽重用。后又投奔汉王刘邦。初始刘邦看不起貌不惊人,曾受跨下之辱的韩信,经丞相萧何力荐,才始拜韩信为大将。

  • 刘邦派人寻找项羽墓 为何想掘坟鞭尸泄愤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墓发掘了吗,项羽墓为什么不挖,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

    刘邦曾派人寻项羽墓,欲掘坟鞭尸以泄愤。楚汉战争的时候刘邦就和项羽不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刘邦竟然在项羽死了之后派人寻找项羽墓并掘其坟墓只为泄愤,世界上有很多的名人都做过掘坟盗墓之事,他们都是谁呢?下面小编带你看看吧。网络配图反秦武装力量最强的有两支部队,一是首举义旗的陈胜领导的农

  • 揭秘真正灭亡秦国的并非楚国人而是赵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是什么时期,赵国和楚国,楚国为什么被秦国灭亡

    赵高出生于赵国,是赵国贵族的后代,可以说生活上无忧无虑,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28年,秦兵灭掉赵国,赵国的王公大臣及贵族也都沦为俘虏,赵高也不例外。从此,赵高结束了他的悠闲生活,过上了备受折磨的囚徒生活。终于,赵高没能逃脱他父亲的命运,被拉往蚕室,进行了宫刑。也就是在这时,赵高暗下决心,一定要报此大

  • 刘伯温为何会让自己不得善终惊惧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伯温为什么怕朱元璋,刘伯温之死的真相终于揭开了,刘伯温为什么没有善终

    刘伯温是元末明初的军事政治家,他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网络配图刘伯温年轻时写的诗,抑扬顿挫,豪气非常,让人读了热血沸腾。但是功成名就后,他反而屡屡哀叹穷病衰老,昔日的豪气荡然无存。设身处地一想,也很容易了解他的难言之隐

  • 战国名将李牧为何会死在无名小卒之手中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50名将,战国赵国名将韩徐为,战国四将之首为何是李牧

    李牧早期在北方一举歼灭匈奴骑兵十余万人。接着又乘胜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远远逃走。其后十多年,赵国北边稳固,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的城邑。图片来源于网络前233年,赵将扈辄为秦将樊于期所败,丧师十万。秦又自北路进攻赵的后方,形势危急,赵王命李牧为大将军,率兵南下反击秦军,在宜安(今河北蒿城县西南

  • 名将廉颇为什么被称为赵国最老顶梁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廉颇和李牧,廉颇为什么能进四大名将,廉颇长平之战

    绝大部分人对于廉颇的印象,来自于“将相和”这个历史故事,读历史典籍多一点的,则来自于《史记》里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传颂千古的故事,更多地突出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大度,至于对廉颇的印象,则不免有点负面:傲慢,暴躁。尽管他也能知错就改,但毕竟在气度上输了蔺相如一层。另外,我们对于廉颇在军事上的印

  • 项羽火烧阿房宫背后竟隐藏着什么惊天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阿房宫是项羽烧的,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火烧阿房宫多久

    项羽为什么火烧阿房宫?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这么出名的建筑,项羽为何痛下杀手烧掉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阿房宫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那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