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靖难之役朱棣篡位后,那些藩王的下场如何?

靖难之役朱棣篡位后,那些藩王的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44 更新时间:2023/12/14 7:42:1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靖难之役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发生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至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的“靖难战争”,是明朝第一场皇室内战。开国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打“奉天靖难”和恢复“洪武旧制”的旗号,从北平起兵造反。历经三年苦战,最终把他的侄子朱允炆赶下了皇位。

朱棣之所以造反,是因为朱允炆上台后对明朝藩王采取了严厉的打压措施,那么燕王夺位之后,在建文朝饱受打压的藩王们结局如何,朱棣又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实质上朱棣对于藩王们的防范之心和朱允炆是一样的,只是他在政治上更为成熟,手段更为圆滑而已。笔者今天就来逐一介绍明初的这些藩王在永乐朝的命运。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初十日,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朱元璋奉行的是“亲王戍边”的国策,亲王们拥有三护卫官军,驻守在帝国的各个军事要地。在朱允炆接手之时已经就藩的亲王名单如下,他们和皇帝的亲属关系如括号内所示:

秦王朱尚炳(堂弟),封国西安。晋王朱济熺(堂兄),封国太原。燕王朱棣(四叔),封国北平。周王朱橚(五叔),封国开封。楚王朱桢(六叔),封国武昌。齐王朱榑(七叔),封国青州。蜀王朱椿(十一叔),封国成都。湘王朱柏(十二叔),封国荆州。代王朱桂(十三叔),封国大同。肃王朱楧(十四叔),封国甘州(今甘肃张掖)。辽王朱植(十五叔),封国广宁。庆王朱栴(十六叔),封国韦州。宁王朱权(十七叔),封国大宁。岷王朱楩(十八叔),封国云南。谷王朱橞(十九叔),封国宣府。

以上合计十五位亲王,而尚未之国的在京亲王还有8人。

鲁世子朱肇煇(堂弟),韩王朱松(二十叔),沈王朱模(二十一叔),安王朱楹(二十二叔),唐王朱桱(二十三叔),郢王朱栋(二十四叔),伊王朱(二十五叔),靖江世子朱赞仪(堂侄)。

对于这些在外亲王,朱允炆和他的智囊团有过一个结论:“诸王年长皆握重兵,久将难制”。而燕王朱棣,则被认为是刺头中的刺头,必须有理由要铲除,没有理由制造理由也要铲除。为了对燕王极限施压并逼迫他造反,朝廷先后将周王、齐王、代王和岷王废为庶人。而湘王不甘被羞辱,携王妃自焚而死。

而在朱棣起兵之后,宁王和燕王合兵一处,并肩作战。辽王和谷王则放弃封国,撤回南京。至此,在外亲王仅剩秦王、晋王、楚王、蜀王、肃王、庆王六人。而建文元年二月,朱允炆册封弟弟朱允熥为吴王,朱允熞为衡王,朱允熙为徐王。那么在朱棣靖难成功之后,这些宗室的命运如何呢?

永乐时代:温情面纱下的戒心

朱棣发动的“靖难战争”,无论他如何为自己洗白,正如刘伯温之子刘璟所说:“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因此其统治的合法性和正统性,是朱棣最为在意和纠结之处。为了标榜自己是太祖信徒,朱棣必须给予藩王们在洪武朝所受到的特权。但是鉴于自己的造反经历,朱棣又不得不对藩王们做出必要的防范。但是当务之急,还是先进行清算和平反。

废黜、横死、贬斥:

建文帝的两个弟弟,吴王朱允熥和衡王朱允熞先是在七月份分别被降封为广泽王和怀恩王,随即在十一月被废为庶人,罪名是“不能匡辅其兄”。对于尚未成年的徐王朱允熙,朱棣先是将他降封为敷惠王,随其生母吕氏一起迁居懿文太子陵园。借着在永乐二年三月改封朱允熙为瓯宁王,以奉懿文皇太子之祀。但是永乐四年年底,16岁的瓯宁王在一场莫名的府邸火灾中受惊成疾,最终薨逝。

辽王朱植由于在靖难时站队建文朝廷,战后自然受到了打击报复。辽王在付出了原有的广宁三护卫的代价之后,才得以迁国湖广荆州。即使如此,依然在永乐十年被削去护卫及仪卫司,止给军校尉三百人备使令。

对于牺牲自己,撕下建文朝廷“仁义道德”假面具的湘王,朱棣内心充满了感激。所以他在登基之后不久,就派人在荆州为湘王和湘王妃重立衣冠冢。湘王死后,朱允炆赐了一个恶谥“戾”,朱棣改谥其为“献”。

惟我太祖高皇帝第十一子湘王,纯孝哲。遇害于苫块之间,穷苦沉抑。皇帝嗟悼无已,询咨群言,褒谥曰献,治其祠坟。—《湘献王神道碑文》

太祖第九子赵王朱杞早夭,故而湘王也可伦序为第十一子。

至于在建文朝被废的四位亲王:周王、齐王、代王和岷王,自然一一得到了平反和复封。其中周王和齐王被监禁于南京,代王监禁于大同,岷王监禁于漳州。

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周王和齐王复爵。七月二日,下诏重修周、齐二王府宫殿。九月底,齐王复国青州。永乐元年正月,周王复国开封。

至于代王,朱棣在七月份召他来朝并给他平反,又诛杀了在大同城内负责监禁代王的都督陈质。岷王也在十一月从漳州来到南京,并重新复国云南。

宁王全程参与了靖难战争,按理应该得到最高的封赏,至少当年朱棣跟他说过“事成中分天下”的话。但是由于宁王护卫实力强大,深受朱棣忌惮。最终宁王的封国从大宁南迁至南昌,所属营州三护卫被改编。

谷王虽然在战争初期站队朝廷,但他在六月十三日打开金川门,是朱棣攻克南京城的头号功臣。因此战后谷王获得了“岁增米三千石”的奖励,封国也从宣府南迁至长沙。

对于建文朝未受牵连的其他在外及在京亲王,朱棣也进行了普天同赏。比如秦王朱尚炳的弟弟朱尚烐封兴平王、朱尚灴封永寿王、朱尚炌封安定王。晋王朱济熺的弟弟朱济熿封平阳王、朱济熇封广昌王。同时鲁世子朱肇煇袭封鲁王,靖江世子朱赞仪袭封靖江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典韦如果和赵云单挑的话 两人谁更加厉害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典韦和赵云哪个厉害,王者荣耀典韦和赵云哪个厉害,王者荣耀赵云和典韦单挑谁厉害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云和典韦,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文鸯与姜维。前言:相信大家都知道赵云是何许人也。但是在三国演义里还有一个英雄人物相信大家是耳熟能详了,他就是典韦。典韦相貌魁

  • 刘禅投降前为何会感叹,魏延不死蜀汉不灭/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禅投降后写下三个字,刘禅为什么不抵抗就投降,魏延不死蜀汉不亡

    大家好,说起刘禅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魏延,字文长,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受刘备器重。他为蜀汉的建立、发展、壮大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功臣,在诸葛亮去世后,被诬陷为“乱臣贼子”,被灭三族。魏延死后,蜀汉仅剩姜维一员大将,独木难支,于公元263年被邓艾和钟会所灭。有人说,如果魏

  • 陈平为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朝贡献了哪些计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夺取天下的原因,刘邦是如何得到天下的,陈平盗嫂

    对陈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陈平(?一公元前178年),阳武户牖乡(今河南原阳县)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曾任西汉丞相。他为刘邦夺取天下,建立大汉贡献六大奇计。1、巧施反间计,离间楚国君臣。公元前204年4月,楚汉战争到了白热化阶段。楚军加强攻势,断绝了汉军

  • 天下第一虎将:李存孝的一生有多么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经典传奇鬼谷子,李存孝打虎的故事,李存孝打虎是真的吗

    乱世之中,每一个王朝走向终结,都会有一代名将名流千古。熟悉古代名将的人,应该听过这样一句话:“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话一直流传至今,常常出现在演义小说中,话里面的四个人分别是:项羽、李元霸、李存孝、金台。今天说的就是唐末五代之时的名将李存孝。907年唐朝灭亡,随后五个短命的王

  • 曹操收了三个养子,他们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孙策的后代全被孙权杀光,孙权最后的结局是什么,电视剧周莹养子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顶级的枭雄,不可否认的是,曹操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从东汉末年开始,曹操就已经崭露头角了。东汉末年,曹操讨伐董卓,这时候的董卓之乱爆发,彻底的标志着天下大乱,东汉皇室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从此走向了没落。小说三国演义的出现,让后人们对三国这段历史有了深刻的了解。现如今,根本三国的事迹改编出

  • 武则天晚年为什么需要男宠 其实这才是武则天的高明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为什么要找男宠,武则天的男宠,男主是男宠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则天养男宠,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就不得不提武则天,在男尊女卑的时代,武则天能参与皇位争夺,成功登基,足以说明她的个人能力,关于她的史料、书籍、影视作品众多,这样一位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自然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武则天出身名门,父亲官至工部尚书,十四岁时

  • 面对夏侯楙大军的围困,赵云为何感叹道“死于此地”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云为什么扎一下就会死,关羽如果走大路会失败吗,关羽失荆州为何无人搭救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赵云的故事。三国乱世中,有着诸多名声璀璨备受后人追捧的名将,其中最为符合国人心中武将印象的就应该是赵云了,一部《三国演义》中,对于忠勇无双的赵云更是花费了诸多的笔墨,其中最为耀眼的就是长坂坡之上,赵

  • 李显成功上位之后 武则天最后一年过的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最终让位李显,武则天和李治是什么关系?,武则天死后李显当了几年皇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显上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不仅仅夺了大唐的江山,就连生物规律在她身上都被违反了,在她古稀之年依然对房事“性”趣满满,招了几个男宠,还设了个控鹤监来招纳男宠,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掌握权力的武则天精力充沛,身边的人都“不觉其衰”,根本

  • 武则天临死前为什么把皇位还给李家 其实道理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则天还政,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作为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一生非常传奇,在后人对武则天进行评述的过程中,曾有这样一番言论:“若非仁杰擎天力,李鼎将移属武媚。”对于武则天的政治统治来说,狄仁杰这位优秀的臣子,在其中起到的意义也是非比寻常的。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皇帝的权力

  • 东汉末年的“建安七子”指的是哪些人?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建安七子的故事。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