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人韩德让,辽国托孤大臣之一,还能让萧太后下嫁于他

汉人韩德让,辽国托孤大臣之一,还能让萧太后下嫁于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33 更新时间:2024/1/27 13:02:10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辽朝大臣韩德让的故事。

在辽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改革家,他本是汉人,却深得辽国皇帝重用,成为托孤大臣之一,并让辽国太后萧绰下嫁,力行改革缓解辽国矛盾;身患重病,辽国圣宗皇帝和皇后像子女一样侍奉他;在高粱河之战战功卓著,坚守幽州,为辽国胜利创造了条件,迫使赵光义乘驴车逃窜。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他就是韩德让。

韩德让的祖父韩知古本是契丹人俘虏到辽国的奴隶,但因其才能得辽国重用。其子韩匡嗣,也就是韩德让的父亲能征善战,更得辽国皇帝重用,战败也未被辽国皇帝深究,仅被降职。

到韩德让这里,韩家经过三代发展已经成为辽国最大的世家之一,韩德让的兄弟也都身居要职。

公元976年,通过夺侄儿之位成为皇帝的赵光义在灭北汉后,觉得自己无所不能,飘飘然的便向辽国发动了进攻。起初,辽国军队始料不及,在面对宋军的绝对优势之下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比如岐沟关守将刘宇,他见宋军人数众多还未开战便已经投降;涿州的辽军在面对宋军的优势兵力面前很快就败下阵来。

很快宋军的兵锋直达幽州,赵光义在这里遇上了韩德让。守城的军队多是汉人,装备和打法与宋军大同小异,且很多人无心恋战。面对宋军十万大军的四面围城,不可能坚守太久,但韩德让临危不惧,对内安抚城内汉人,对外亲自登上城楼指挥作战,坚守了15天之久。

最后,等来了辽国援军,旋即配合援军内外夹击,杀得宋军片甲不留,赵光义凭借一辆驴车逃回汴梁得以身免。因为这一战让宋太宗赵光义有了“高粱河车神”的“美誉”,也让韩德让有了升官的机会。此战之后,韩德让成为了辽兴军节度使,几年后迁升南院枢密使,成为汉臣中权势最大之人。

公元982年,辽景宗驾崩。临终前,韩德让与耶律斜轸受命成为顾命大臣。为了笼络韩德让,保住权势,萧绰委身下嫁,并对韩德让说我的儿子就是你的儿子,要求辽圣宗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韩德让。在生活上,萧太后和韩德让通吃同住,同坐一辆马车,对于韩德让的一些嚣张跋扈的行为也是一再纵容。比如,涿州刺史耶律虎古,对韩德让无礼,韩德让将他击杀,萧太后并没有追究。

一个被统治民族出身的人,杀死统治民族的皇族,并没有被追究,在任何时代都是很难想象的。除此之外,契丹贵族胡里室误将韩德让撞下马,立马就被萧太后下令斩首……

统和四年(986年),宋朝认为太后下嫁大臣,君不君,臣不臣,将会陷入内乱。便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被打得屁滚尿流,名将杨业战死,史称“雍熙北伐”。

除了在军事上的功绩外,韩德让还有很多改革方面的成就。

韩德让改革之前的辽国,民族矛盾严重,汉人官员受到打压和监视,不能参与重大决策,“凡军国大事,汉人不预”;实行南北面官制,由北宰相府和北枢密院掌管契丹人,南宰相府和南枢密院则掌管汉人。汉人只能在南院做官,不能在北院做官,契丹人则可以在南北两院做官,并且南院的重要官职多由契丹人担任。韩德让改革之后,汉人可以担任南北宰相府的府宰,到辽国灭亡一共有八人担任北府宰相,十六人担任南府宰相。

韩德让的改革缓解了辽国内部契丹和汉族的矛盾,推动了辽国的封建化,使辽国国力达到顶峰,在随后的战争中迫使宋朝求和,达成澶(chán)渊之盟。宋朝每年要给辽国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公元1009年,萧绰病逝使韩德让深受打击,一病不起,辽圣宗和他的皇后对韩德让精心照料,但没过多久,韩德让还是撒手人寰了,辽圣宗亲自为其举行国葬,与萧太后合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建安三神医之一的董奉,后世为何称颂他“杏林春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建安三神医,刘理为什么字奉孝,闽南信仰的三太子

    东汉末年的建安年间,我国曾诞生了三位杰出的医学家,他们精湛的医术,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尊称为“建安三神医”。张仲景作为建安三神医之首,被后世誉为“医圣”,撰写的《伤寒杂病论》《金匾要略》等医学著作,受到了后世医学家们的重视与推崇;华佗的医术全面,精通内科、妇科、儿科、针灸等各科,尤擅外科,被誉为“外科

  • 秦琼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他当时在干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叔宝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秦叔宝在哪,秦琼参加玄武门之变吗

    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太宗以是益重之,叔宝亦以此颇自矜尚。——《旧唐书·列传·卷十八》这是《旧唐书》中秦琼战场勇猛表现的评价。秦琼和程咬金在唐太宗册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时,胡国公秦琼位于末位,位于卢国公程咬金和鄂国公尉迟恭之后。对于这样一个排位,很多人认为是因为秦琼没有参加

  • 严颜能力出色,他在投降刘备后为何会销声匿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坑了颜良,张飞放严颜,新三国马超第几集投降刘备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严颜的故事。说起三国的老将们,蜀国就有两位,一位是五虎上将黄忠,另一位是被张飞击败的严颜。两人都是老年才有名气,但不同的是黄忠从荆州跟随刘备后一直在建立战功,最终拜将封侯,成了古代名将之一,然严颜虽然能力

  • 乾隆的两任皇后为什么最后结局都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延禧富察皇后结局,乾隆为什么不废继后,乾隆最后一个妃子

    乾隆是一代风流皇帝,有人说,康熙打江山、雍正守江山、乾隆却在“玩江山”。事实也的确如此,乾隆不像他老爹雍正,一辈子守在宫里,他喜欢游山玩水,屡下江南。而乾隆的两任皇后,全是在陪他下江南时落了个悲惨结局,这和乾隆的风流有无关系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经过近年来电视剧的影响,几乎人

  • 身为嫡长子本可以顺利登基,他却甘愿让出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李成器可能很多人陌生,提起李隆基,普遍很熟悉,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明皇、唐玄宗。李隆基并不是其父亲李旦的长子,他排行第三,被称作三郎。而他的大哥就是李成器,别人为了皇帝争的头破血流,李成器却选择主动让出皇位继承人的位置给弟弟三郎李隆基。按照古代的皇帝继承制度,李成器比李隆基更优先继承皇位,除了是皇

  • 李斯被腰斩的时候 朝中大臣为何没有人求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斯腰斩7个惨,俞鸿图被雍正腰斩,李斯为啥斗不过赵高

    对秦朝李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迁根据李斯写作的几篇文章,描述了一个相对丰满的李斯人物形象。从中可以看出端倪,李斯这人不是很地道,不怎么待人见,是一个坏人。司马迁对李斯是贬斥的,言语间讥讽。《史记.李斯列传》开篇写道,李斯年轻时看老鼠而有感悟,厕中之鼠吃脏东

  • 皇太极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不高,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太极能力强吗,皇太极为什么那么爱海兰珠,历史上的皇太极是个怎样的人

    皇太极的知名度要比他的儿子福临,孙子玄烨要差得多,比他的后辈胤禛、弘历差的更多,和他的父亲努尔哈赤也有很大的差距。但对于清朝入主中原,统一天下来讲,皇太极绝对排在前三,个人感觉是第一。而清朝皇帝的庙号中,出现了三祖一宗,一宗就是太宗皇太极,三祖有它他的父亲清太祖努尔哈赤,他的儿子清世祖福临,他的孙子

  • 陶谦刘表对刘备敬重,给他驻守地盘,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援助陶谦,刘表为什么把荆州给刘备,刘备为什么救陶谦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陶谦刘表给刘备驻扎的地盘,看中的是刘备的人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兴平元年,曹操借着陶谦谋杀了自己父亲曹嵩的名义,再一次出兵攻打陶谦,其目的就是为了一战击败陶谦,并就此占据徐州,继续蚕食河南地区。由于陶谦对徐州的统治并不算强,加上其麾下没有太多作战能力强的将领,

  • 把被俘的明英宗带回北京的杨善,真的是靠空口白牙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自成如果打败清军,明英宗为什么被俘虏,明英宗被俘虏怎么回来了

    明英宗朱祁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起杨善,堪称是时势造英雄的典范。这位跟随朱棣一起靖难的革命元老,在仕途上几十年原地打转,因为所有人都认为他只会夸夸其谈,实干能力一点没有。正统十四年的土木堡,成为了大明帝国的滑铁卢,当朝皇帝朱祁镇御驾亲征,竟然让瓦剌人给生擒

  • 刘备称王称帝两次大封百官,都没有赏封赵云的理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画像,为什么刘备一定要杀死刘封呢,刘备什么时候称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赤壁之战争结束后,赵云追随刘备平定荆南四郡,刘备以战功升赵云为“偏将军”,领桂阳刺史。此时刘备帐下只有三个将军,一个是关羽的荡寇将军,一个是张飞的征虏将军,还有一个是赵云的偏将军。而偏将军以前是关羽的头衔,不难发现这个时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