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戊戌六君子处死时,清朝百姓有多冷漠?

戊戌六君子处死时,清朝百姓有多冷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271 更新时间:2024/1/15 22:58:3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戊戌六君子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富丽堂皇的阿房宫,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只能成为一场空。岁月如梭,时光的脚步不会停下,历史总是在推动着社会和人类前行。时至清朝末年,随着西方列强将中国大门打开的同时,西方文化也传入到中国,此时许多有识之士便开始了变法运动,例如维新运动,即便这场运动没有成功,但是却激起了知识分子进步的决心,他们希望改变中国的现状,投身于中国的革命事业中。

当年,鸦片战争激起了很多中国人的热血,面对西方列强的炮火,他们明白要西学东渐,于是洋务派开始有了洋务运动,主张组建新军。怎奈当时清朝国力太弱,无法与其他国家相抗衡,最终在甲午战争之后,签订了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之后,梁超、康有为等见到中国的惨状,于是开启了维新变法,然而维新变法很短暂,仅百日之后便失败,之后又出现了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他们用铿锵有力的态度和誓言希望挽救中国,然而最终这六君子却被处死。据悉,在戊戌六君子处死的时候,百姓竟然都纷纷叫好,还给刽子手赏钱,这又是为何?

古代的封建社会制度,统治者往往使用各种手段压迫百姓,固化百姓的思想。鲁迅曾经表示:先觉的人,总是会被小人和群众所排挤和压迫。戊戌六君子无疑就是先觉的一批人,他们不被当时的百姓所肯定。在那个时代,百姓的知识水平有限,没有更开阔的眼界和格局,对于外界事物更是一无所知,而教育权利却被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所垄断。

在这种境遇下,普通的老百姓自然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加之清政府操控,百姓思想愚忠,不能接受外来的新思想。然而,以戊戌六君子为代表的先知者们,却接受到新知识的灌溉,拥有伟大的理想,他们希望自己带领百姓走上一条光明之路,但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

在维新变法之时,有不少知识分子受到影响,这些人经过波折后,走上正确的革命道路,因此在我们的史书中曾写道:戊戌变法,是一场具有启蒙意义的爱国主义地进步运动。这明确地概括出维新变法和戊戌六君子所倡导的思想的意义。

戊戌六君子中的代表谭嗣同,他一生的事迹令人钦佩。谭嗣同是湖南人,自小饱读圣贤之书,却不愿被腐朽的思想所束缚。在那个时代下,谭嗣同的思想是叛逆的,于是1989年他参加了戊戌变法,主张开报社、办学堂,并且著“仁学”一书,然而变法运动失败后,他不幸被捕,在去世之前写下了千古绝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是那个时代进步人士的代表,他也是诸多变法之人的缩影。有人曾说:聪明的人想让自己去适应时代,愚笨的人则想去改变时代,而历史往往是被愚笨之人所改造的。这里的愚笨之人,是指不为了贪图名利、不为了自身享受,愿意舍己为人,舍小家,创造新时代的领头羊。

无疑,戊戌六君子就是这种愚笨之人,他们愿意放弃利益,舍弃荣华富贵,也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做出正确的决定,又希望改变当时中国人愚笨的思想,去创造历史,改变中国的现状。

历史总是被少部分人改写的。尽管在大时代下,大多数百姓都是顺民,很少有人呐喊出革命的口号,但正是这些少数愚昧又勇敢的人,他们能够跳出自我的小圈子,牺牲自我,让中国人有进步思想。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带领中国发展的领跑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几千年历史中,那些朝的兴衰如大梦一场,即便有很多朝代非常兴盛,然而站在今天的角度回顾过去,一切只像是大梦一场,历史的脚步总是在向前行进,而推动历史进步的,往往是那些敢于挺身而出的一小部分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克烈·唆鲁禾帖尼为何被称为“四帝之母”?四个儿子都做过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克烈·唆鲁禾帖尼(1192年?-1252年),大蒙古国(蒙古帝国)皇太后,克烈氏,是拖雷的正妻,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的生母。元宪宗蒙哥和元世祖忽必烈都做过大元(大蒙古国)的帝王,旭烈兀在西亚开创了伊儿汗国,阿里不哥1260年在蒙古本土被部分宗王贵族推举即位,并和忽必烈争位达四年之久。由于她

  • 南宋中兴四将指的是谁?他们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南宋中兴四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南宋的中兴四将都分别是谁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能被称为是南宋中兴四将的人都是非常给力有实力的人了,所以这四位到底有谁呢?南宋中兴四将常规人选南宋中兴四将分别是:韩世忠、张俊、岳飞、刘光世。南宋中兴四将

  • 洪秀全被杨秀清打了40大板的起因是什么?只因一个马夫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秀清为啥不杀洪秀全,杨秀清与洪秀全的才能的比较,洪秀全为什么镇不住杨秀清

    洪秀全被杨秀清打了40大板的起因是什么,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1853年,杨秀清以洪秀全“旷工”为由,强行让洪秀全“下岗”,并当着众人的面,脱了洪秀全的裤子,打了他40大板。这件事被称为“天京事件”的导火索,但是这件事的起因,只不过是因为一个马夫没有跪迎杨秀清的大爷而

  • 汉人韩德让,辽国托孤大臣之一,还能让萧太后下嫁于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金国的汉人宰相,金国人怎么对待汉人,历史上的韩德让与萧太后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辽朝大臣韩德让的故事。在辽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改革家,他本是汉人,却深得辽国皇帝重用,成为托孤大臣之一,并让辽国太后萧绰下嫁,力行改革缓解辽国矛盾;身患重病,辽国圣宗皇帝和皇后像子女一样侍奉他;在高

  • 建安三神医之一的董奉,后世为何称颂他“杏林春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建安三神医,刘理为什么字奉孝,闽南信仰的三太子

    东汉末年的建安年间,我国曾诞生了三位杰出的医学家,他们精湛的医术,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尊称为“建安三神医”。张仲景作为建安三神医之首,被后世誉为“医圣”,撰写的《伤寒杂病论》《金匾要略》等医学著作,受到了后世医学家们的重视与推崇;华佗的医术全面,精通内科、妇科、儿科、针灸等各科,尤擅外科,被誉为“外科

  • 秦琼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他当时在干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叔宝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秦叔宝在哪,秦琼参加玄武门之变吗

    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太宗以是益重之,叔宝亦以此颇自矜尚。——《旧唐书·列传·卷十八》这是《旧唐书》中秦琼战场勇猛表现的评价。秦琼和程咬金在唐太宗册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时,胡国公秦琼位于末位,位于卢国公程咬金和鄂国公尉迟恭之后。对于这样一个排位,很多人认为是因为秦琼没有参加

  • 严颜能力出色,他在投降刘备后为何会销声匿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坑了颜良,张飞放严颜,新三国马超第几集投降刘备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严颜的故事。说起三国的老将们,蜀国就有两位,一位是五虎上将黄忠,另一位是被张飞击败的严颜。两人都是老年才有名气,但不同的是黄忠从荆州跟随刘备后一直在建立战功,最终拜将封侯,成了古代名将之一,然严颜虽然能力

  • 乾隆的两任皇后为什么最后结局都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延禧富察皇后结局,乾隆为什么不废继后,乾隆最后一个妃子

    乾隆是一代风流皇帝,有人说,康熙打江山、雍正守江山、乾隆却在“玩江山”。事实也的确如此,乾隆不像他老爹雍正,一辈子守在宫里,他喜欢游山玩水,屡下江南。而乾隆的两任皇后,全是在陪他下江南时落了个悲惨结局,这和乾隆的风流有无关系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经过近年来电视剧的影响,几乎人

  • 身为嫡长子本可以顺利登基,他却甘愿让出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李成器可能很多人陌生,提起李隆基,普遍很熟悉,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明皇、唐玄宗。李隆基并不是其父亲李旦的长子,他排行第三,被称作三郎。而他的大哥就是李成器,别人为了皇帝争的头破血流,李成器却选择主动让出皇位继承人的位置给弟弟三郎李隆基。按照古代的皇帝继承制度,李成器比李隆基更优先继承皇位,除了是皇

  • 李斯被腰斩的时候 朝中大臣为何没有人求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斯腰斩7个惨,俞鸿图被雍正腰斩,李斯为啥斗不过赵高

    对秦朝李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迁根据李斯写作的几篇文章,描述了一个相对丰满的李斯人物形象。从中可以看出端倪,李斯这人不是很地道,不怎么待人见,是一个坏人。司马迁对李斯是贬斥的,言语间讥讽。《史记.李斯列传》开篇写道,李斯年轻时看老鼠而有感悟,厕中之鼠吃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