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真的是在装傻吗 刘禅一句话让诸葛亮明白了是在装傻

刘禅真的是在装傻吗 刘禅一句话让诸葛亮明白了是在装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34 更新时间:2024/1/19 22:45:2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刘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这是《三国志》中关于诸葛亮的评价。

诸葛亮

人人都知道,诸葛亮是股肱之臣,却不知他一直如履薄冰;人人都知道,刘备器重诸葛亮,刘禅遵从诸葛亮,却不知蜀汉两任君主,一直戒备着诸葛亮。诸葛亮因为恪守为臣之道,才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得以善终。

对比刘备吹嘘自己是汉室宗亲,诸葛亮的身份则更加高贵,诸葛亮的祖辈就是官宦世家。诸葛氏在东汉时期,就是琅琊郡的名门望族,出过许多东汉重臣。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担任过西汉时期的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担任过泰山郡丞的职务。

刘备所谓汉室宗亲的身份,只是他自吹自擂,并没有实际的证据。诸葛亮到了青年时期,才名享誉整个荆州,隐居山中等待良主。此后,如丧家之犬一般的刘备,得知了诸葛亮的才名,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

在这段时光内,刘备是信任诸葛亮的,对他委以重任。此后,在赤壁之战、占据益州等过程中,诸葛亮均立下大功。章武二年,刘备为二弟关羽报仇,东征东吴失败。刘备败退白帝城,病入膏肓,请来诸葛亮托孤。

这时的诸葛亮位高权重,是蜀汉的丞相,掌握着蜀汉一大半的权势。诸葛亮带着刘禅来到白帝城后,看到奄奄一息的刘备,痛哭落泪。刘备也担心诸葛亮,会篡夺自己儿子的权势,于是假装说道:“刘禅没有当君主的才能,爱卿有治国的大才,刘禅能辅佐就辅佐,不能辅佐,你就自立为主。”

诸葛亮惊出一身冷汗,赶紧跪下磕头,毕恭毕敬地回答: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得到诸葛亮的这番承诺,还不放心,把李严和诸葛亮一同任命为托孤大臣。李严是东州人,他带领的东州派,同诸葛亮带领的荆州派针锋相对。刘备把李严提拔上来,就是为了制衡诸葛亮,让刘禅得以稳定帝位。

刘备白帝城托孤

刘备对诸葛亮有多不信任?到了刘备去世的时候,蜀国五虎将均被封侯,只有诸葛亮这个丞相一直没有侯位。从刘备晚年到刘禅在位,可以说诸葛亮如履薄冰,既要为蜀汉效力,还不能引起君主的芥蒂。

刘禅登基后,把国家军政大权交给了诸葛亮,但是同样以李严制衡诸葛亮。刘禅看似痴傻,其实很聪明,他当了甩手掌柜,诸葛亮就要舍生忘死为他效力。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在北伐途中,病逝五丈原。

李严

诸葛亮临终前留下遗嘱,在记载中: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诸葛亮命令薄葬自己,而刘禅却以丞相功劳大为由,将诸葛亮风光大葬。诸葛亮能够安然终老,还是因为他曾经同刘禅有一番对话,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在诸葛亮出征前,刘禅曾经询问过诸葛亮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封赏丞相的后代?

刘禅

诸葛亮回答刘禅: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诸葛亮回答刘禅:“自己家中有桑树八百棵,有十五顷田地,子孙后代能够吃饱穿暖,就已经满足了。如果自己去世后,家里还有多余的钱财,就是对不起先帝和陛下。”这番话一出,刘禅明白了诸葛亮的心意,对他没有戒备心。

刘禅这个问题抛出来后,诸葛亮明白刘禅并不傻,而是在装傻。刘禅在位四十二年,这个在位时间,比历史上许多君主都要长。如果刘禅真的痴傻,他不会在位这么长时间,蜀汉早就被人推翻了。

诸葛亮的回答,最终让刘禅满意了,刘禅才最终对相父放下心来。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后,刘禅不顾诸葛亮的遗命,将诸葛亮给风光大葬。诸葛亮死后,刘禅任命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担任平尚书事。

诸葛亮病逝

诸葛瞻迎娶了公主,承袭了武乡侯的爵位,可谓风光无限。诸葛亮恪守为臣之心,对刘备、刘禅两位君主忠心耿耿,解除了他们的芥蒂,最终得以善终。诸葛亮的忠诚,带给了子孙后代安定,让他们得以平安度过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同样都是权臣当道 汉宣帝能夺权成功,汉献帝为何却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宣帝和汉献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命运类似的皇帝,但他所处的历史大背景不同,皇帝自身的性格不同,最终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而西汉的汉宣帝和东汉的汉献帝都曾遇到权臣当道,大权旁落的时期,但最终汉宣帝取得了统治权力,开创了”孝宣之治“;而汉献帝

  • 曹操看不上的一个小兵,最后成了蜀汉重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与那些四世三公相比,曹操的出身就很是自惭形秽了,为此他就憋出了一个大招:任人唯贤。事实上他当时抢占地盘的难度,比起孙权、刘备这些人要大多了。要知道他所处的北方,大小诸侯林立,然而他还是能够荡灭各路诸侯,成为北方的老大,这自然离不了他在选贤任能方面的功劳。然而就是这个有着宽阔胸襟的一代枭雄,竟然只因为

  • 曹丕杀了曹睿的母亲,为什么又传位给曹睿?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自从汉武帝杀母立子开了个头,后世便有不少皇帝效仿,但曹丕的杀母立子,与汉武帝的情况显然是完全不同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武帝是在立年幼的继承人时,担心继承人的母亲掌握朝政,如同汉初的吕后一样作乱,因此杀其母,立其子为皇帝,再安排辅政大臣辅助,汉武帝的初衷是担心“母壮子少”,母

  • 她刚出生就差点夭折,29岁竟然当上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老百姓的生活都远不如那些王权富贵,尤其是在旱涝年间,老百姓经常会因为家中揭不开锅而“易子而食”。在公元前45年,住在长安城外的一户农家中,诞生了一个小女婴。由于家中贫苦,女婴的父母决定把女儿狠心抛弃。可是三天后,孩子的母亲忍不住来到这里看自己的孩子,结果发现自己的女儿还活着,顿时高兴不已,赶

  • 多尔衮不愿杀的一个人:左懋第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左懋第是南明时期的一位民族英雄,他从小都非常喜欢读书,很早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当地的百姓们都称呼他为才子。本来以为高中进士之后,仕途应该是很宽阔的,但是没想到他一直都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他的一腔爱国热血也没有施展的地方。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南明被清兵攻占了,崇祯帝不愿意南迁,在

  • 被迫执掌大权四十年的太后:褚蒜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垂帘听政,大家一般会想起慈禧太后。其实,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太后挺多的。在皇帝年幼时,实际掌握政权的往往都是太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有的太后会趁着垂帘听政时,扩大自己的势力,将皇帝取而代之。代表人物武则天。还有的太后,帘子垂下就不肯收起来,死了才作罢。典型人物慈禧。而还有的太

  • 同样是开国功臣,常遇春为什么能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在北京博物馆中有这样一张画像,画像中的人穿着龙袍。但是他并不皇帝,而是朱元璋的功臣,?他就是常遇春,是明朝的一个开国大将。可是他为什么会穿上龙袍呢?明朝的开国功臣都被朱元璋给杀得差不多了,他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待遇?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纵观朱元璋长达十五年的建国历程,他求才,重才

  • 他是赵云的发小,还曾和张飞单挑,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发生在刘备镇守新野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夏侯惇、李典、于禁、赵云和张飞。原文如下:夏侯惇只顾催军赶杀。于禁、李典赶到窄狭处,两边都是芦苇。典谓禁曰:“欺敌者必败。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倘彼用火攻,奈何?”禁曰:“君言是也。吾当往前为都督言之;君可止

  • 伊尹的出身是怎样的?他曾经是个奴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伊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伊尹(公元前1649一公元前1550),姒姓,伊氏,名挚。尹不是名字,而是右相的意思,因伊尹后来作了商朝的右相,所以人们叫他伊尹。他是夏末商初的政治家,商朝开国元勋,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伊尹,出生在伊水流域,在很小时侯,就被卖到有莘国

  • 吴国刺客要离为了刺杀庆忌,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吴国刺客要离为了刺杀庆忌,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公元前515年,公子光在专诸的帮助下成功刺杀吴王僚夺位,但是僚的儿子庆忌还活着,有人自告奋勇刺杀庆忌,更是提出了一个旷古绝今的计划。公子光夺位后,称吴王阖闾。为了报楚王的杀父之仇,在吴国的朝堂上,伍子胥又向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