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杀了曹睿的母亲,为什么又传位给曹睿?

曹丕杀了曹睿的母亲,为什么又传位给曹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630 更新时间:2024/1/15 13:24:51

自从汉武帝杀母立子开了个头,后世便有不少皇帝效仿,但曹丕的杀母立子,与汉武帝的情况显然是完全不同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汉武帝是在立年幼的继承人时,担心继承人的母亲掌握朝政,如同汉初的吕后一样作乱,因此杀其母,立其子为皇帝,再安排辅政大臣辅助,汉武帝的初衷是担心“母壮子少”,母亲没人制约,做出祸乱朝政,淫乱后宫的事来,从政权的稳定角度来看,汉武帝的作法没有问题。

而曹丕显然不同,曹丕即位皇帝的第二年,在公元221年下诏赐死甄氏,然后在临死前,也就是公元226年才立曹睿为继承人,曹丕杀母与立子之间有5年的时间差,因此与汉武帝是不同的。

曹丕杀了继承人的母亲,又传位给他儿子曹睿,难道不怕他儿子曹睿记恨吗?

老实说,曹丕虽然有10个儿子,但是能担当皇帝大任的,恐怕也只有曹睿了,不管曹睿是否记恨这事,为了江山社稷着想,只有立曹睿为继承人。

其实真说起来,曹睿是一直记恨这件事,就是曹丕赐死曹睿的生母甄氏这件事,但是为了皇帝位,曹睿还是表现得很正常的样子,不敢对曹丕有丝毫的怨恨,否则也轮不到曹睿来做皇帝了。

曹丕赐死甄氏后,立郭女王为皇后,郭女王由于没有生育儿子,曹丕因此将甄氏的长子过继给郭女王为养子,曹丕去世,郭女王就是郭太后。

曹睿的怨恨,从曹丕死后曹睿对郭女王的态度就能说明一切,相传郭女王是被曹睿逼死的,而且郭女王的死状与曹睿的生母甄氏一模一样,尸体都是被发覆面,以糠塞口,也就是说曹睿为了生母而逼死养母。

说到这里,就必须解释一下,曹丕为什么要杀甄氏?

曹丕纳甄氏为妻是在公元204年,曹操攻破了邺城,俘虏了袁绍的家属,当时18岁的曹丕见到了美若天仙袁绍儿媳妇甄氏,曹丕立马纳为妻子,甚至不惜将自已的原配任氏休掉,甄氏跟了曹丕之后,为曹丕生了一子一女,长子曹睿和女儿东乡公主

两人度过一段幸福时光,但好景不长,曹丕这个人继承了其父亲曹操好色的基因,在纳了郭女王为贵嫔,并接收了汉献帝刘协进献的两个女儿及李贵人、阴贵人之后,曹丕对甄氏的兴趣显然分散了。

对于女人来说,活着无非就是为了争宠,而郭女王是曹丕在213年纳为贵嫔的,郭女王不仅长得漂亮,而且颇有谋略,据说曹丕继位为太子,很多谋略出自郭女王之后,对于郭女王,既有容貌,又有谋略,恐怕是任何帝王都会喜欢的女人。

这样一来,女人们就开始争宠了,曹丕之所以赐死甄氏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曹丕宠幸其它女人,甄氏说了一些恶毒的话,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曹丕已经贵为一国之君,国君是不可能被诅咒或者怨恨的,因此曹丕赐死了甄氏。

二是当时曹丕正宠信郭女王,而郭女王为了自已得宠,而诬陷了甄氏,在曹丕耳边说了甄氏的坏话,导致甄氏被赐死。

至于说什么甄氏和曹植有染,才会被曹丕赐死的,这种理由牵强得连标点符号都不能让人信服,古代家风甚严的,这种事就算有一点点苗头,都会被严历处罚,而且也不可能有曹植和甄氏私自相处的时间。

再说了曹丕是什么人?如果真有这事,曹植就是十个脑袋也不够砍,但是历史上,曹丕虽有压迫曹植,但是始终没有杀他,说甄氏和曹植有染估计是为了丑化曹丕的,其实这事真没有。

既然是曹丕逼死了甄氏,甄氏死的那一年,当时的曹睿已经18岁了,算是成年人,不可能对自已母亲是怎么死的一点也不知道,曹睿这个皇帝,从他后来的表现来看,是个颇有心机的人,但是为了皇帝位,估计他知道生母是怎么死的,也得忍气吞声。

终于等到曹丕去世后,曹睿即位做了皇帝,而他做皇帝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追封他的生母甄氏为文昭甄皇后,可见曹睿对自已母亲还是相当重视的,最后他就母亲的死怪罪于郭太后,因而逼死了郭太后。

对于曹丕,曹睿当然也有怨恨,但是只能藏在心中,毕竟曹丕是他父亲,而曹睿的皇位是来自于他的父亲,他不可能否定曹丕,也不可能有曹丕有任何表面上的不敬之处。

而曹丕到了晚年病重之际才立曹睿为太子的,至于曹睿会不会恨他,曹丕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人之将死,社稷为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她刚出生就差点夭折,29岁竟然当上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老百姓的生活都远不如那些王权富贵,尤其是在旱涝年间,老百姓经常会因为家中揭不开锅而“易子而食”。在公元前45年,住在长安城外的一户农家中,诞生了一个小女婴。由于家中贫苦,女婴的父母决定把女儿狠心抛弃。可是三天后,孩子的母亲忍不住来到这里看自己的孩子,结果发现自己的女儿还活着,顿时高兴不已,赶

  • 多尔衮不愿杀的一个人:左懋第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左懋第是南明时期的一位民族英雄,他从小都非常喜欢读书,很早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当地的百姓们都称呼他为才子。本来以为高中进士之后,仕途应该是很宽阔的,但是没想到他一直都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他的一腔爱国热血也没有施展的地方。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南明被清兵攻占了,崇祯帝不愿意南迁,在

  • 被迫执掌大权四十年的太后:褚蒜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垂帘听政,大家一般会想起慈禧太后。其实,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太后挺多的。在皇帝年幼时,实际掌握政权的往往都是太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有的太后会趁着垂帘听政时,扩大自己的势力,将皇帝取而代之。代表人物武则天。还有的太后,帘子垂下就不肯收起来,死了才作罢。典型人物慈禧。而还有的太

  • 同样是开国功臣,常遇春为什么能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在北京博物馆中有这样一张画像,画像中的人穿着龙袍。但是他并不皇帝,而是朱元璋的功臣,?他就是常遇春,是明朝的一个开国大将。可是他为什么会穿上龙袍呢?明朝的开国功臣都被朱元璋给杀得差不多了,他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待遇?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纵观朱元璋长达十五年的建国历程,他求才,重才

  • 他是赵云的发小,还曾和张飞单挑,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发生在刘备镇守新野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夏侯惇、李典、于禁、赵云和张飞。原文如下:夏侯惇只顾催军赶杀。于禁、李典赶到窄狭处,两边都是芦苇。典谓禁曰:“欺敌者必败。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倘彼用火攻,奈何?”禁曰:“君言是也。吾当往前为都督言之;君可止

  • 伊尹的出身是怎样的?他曾经是个奴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伊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伊尹(公元前1649一公元前1550),姒姓,伊氏,名挚。尹不是名字,而是右相的意思,因伊尹后来作了商朝的右相,所以人们叫他伊尹。他是夏末商初的政治家,商朝开国元勋,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伊尹,出生在伊水流域,在很小时侯,就被卖到有莘国

  • 吴国刺客要离为了刺杀庆忌,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吴国刺客要离为了刺杀庆忌,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公元前515年,公子光在专诸的帮助下成功刺杀吴王僚夺位,但是僚的儿子庆忌还活着,有人自告奋勇刺杀庆忌,更是提出了一个旷古绝今的计划。公子光夺位后,称吴王阖闾。为了报楚王的杀父之仇,在吴国的朝堂上,伍子胥又向吴王

  • 为了赵国的和平,李牧采取了哪些措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牧(?一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邢台)人。战国末年赵国最杰出的将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深受士兵和老百姓的爱戴,被封为武安君。战国时期,北方匈奴部

  • 朱元璋称帝后,为何“禁蒲姓者不得读书入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闽书》《宋元通鉴》等史料都提到,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禁蒲姓者不得读书入仕。”可见,朱元璋对这个“蒲姓”是很痛恨的。那么,是什么原因,朱元璋要对“蒲姓”做出这样的限制呢?这件事,要说到南宋末年的蒲寿庚。蒲寿庚的先祖非汉人,而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南宋初年,蒲寿庚的先世徙居广州,因总理蕃客贸易,

  • 雍正继位后,老十四为什么能逃过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清朝历史上雍正能够登上皇位,实属是意料之外。康熙帝末年几个有实力的皇子之间形成几股势力明争暗斗,但是经过康熙爷整治,老八,老九和老十四成为最终留下来的一股势力。他们本以为失去了竞争对手就可高枕无忧,没想到的是老四半路杀出,最终登上皇位。雍正登上皇位以后,势必要对自己的对立势力肃清。老十四作为与他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