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大肆封王,他不怕藩王造反吗?

朱元璋大肆封王,他不怕藩王造反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04 更新时间:2024/1/7 13:08:48

受古代封建帝专制的影响,除了太子之外,尽管其余皇子可以获得一定的封地,晋封王侯,但其所掌握的权力却始终都受朝廷的掌控。并且,随着历朝历代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对于这些个藩王,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处理措施,有的甚至是将他们囚禁在京师重地,要么就直接找个什么借口将他们革职查办。总之,在权力的问题上,不存在任血缘关系和情感的融入。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尽管皇帝在关于藩王的处置问题上比较狠绝,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旦藩王的权力过大,很容易就会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削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但并不是所有皇帝都能狠下心来,对自己的血亲痛下杀手,所以在对待藩王的问题上,也有不少皇帝选择将他们困在自己身边,好吃好喝的供着,既能够有效的控制藩王作乱,又保全了皇帝的名声,可谓是一举两得。

然而,在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其大明政权后,却反其道而行之,将自己其余二十多个儿子,不仅都封了王,且还都远离京师,甚至还选出了其中的九个儿子用以镇守边关要塞,后来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便是这九个藩王之中的其中一位。然而,世人皆说朱元璋是个政治老手,既然如此,他又为何会犯下这看似致命的错误呢?为何他不仅没有将藩王囚禁于京师重地,反倒将其尽数赶出京师呢?

其实,从明朝献记载中来看,和自己的儿子比起来,朱元璋明显是不信任外人的。因此,他将自己的儿子封王后都撤离京师,也是为了巩固大明朝刚刚打下来的江山社稷,以此来避免权臣的出现。要知道,一旦臣子的权势过大,很容易就会威胁到皇权统治,而在明朝建立之前,宦官乱政也好,外戚干政也罢,都是兵权与皇权脱离的必然结果。因此,为了避免自家江山会被外姓势力所操控,朱元璋将藩王镇守各地,也是为了能够有效的震慑群臣,一旦皇帝的权力受到威胁,各路藩王便可在第一时间进京勤王,铲除奸佞。

当然了,太祖爷朱元璋毕竟是搞政治的一把好手,自然也会考虑到藩王的权力会对皇权造成威胁的问题了。所以,尽管明朝的藩王镇守各地,却都要接受来自朝廷的密切监视,这主要就表现在藩王的身边总会有一个高官要职是皇帝亲自指派的,目的就是为了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以避免谋反的苗头出现,就比如朱元璋曾规定,各地藩王每三年才准回朝廷进贡一次,除此之外,只要没有圣旨特召,擅自进入京师重地的藩王,都会以谋叛罪论处。

尤其是到了了朱棣永乐年间,藩王除了优渥的经济条件外,不仅没有行政权,就连一直以来被施以种种限制的兵权,也被朝廷所完全剥夺。

因此,明朝统治者之所以命令藩王远离京师,既是为了防止皇权受到外姓势力的威胁,同样的,为了避免藩王的权力过大,朝廷也制定了种种条例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可谓是各有利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朝有哪些鞠躬尽瘁的少数民族将领?他们有着怎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对唐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历史上的中原王朝历来一直自诩自己是天朝上国,因此对于周边的少数民族一直怀有戒备的心态。一直抱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里时刻提防着。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历来的中原王朝,特别是汉人建立的王朝对于少数民族都抱有不信任的态度,也鲜有少数民

  • 同治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死因真的是因为天花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同治皇帝之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都知道,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 建王朝,而在清朝的皇帝中,同治帝的死因,一直是史界和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根据正史记载,同治帝年仅十九岁就去世了,而死因则是由于得了天花,最终不治身亡。与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十分快捷不同的是,古

  • 多尔衮死后被掘坟鞭尸 顺治又是怎么处理他的两个孩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摄政王多尔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严格来讲多尔衮是有两个孩子,分别是独生女东莪格格与养子多尔博。多尔衮死后顺治帝把他掘墓鞭尸,他的女儿与养子都受到不同牵连。(睿亲王多尔衮)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在古北口外狩猎的大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行猎时坠马跌伤而薨逝,年仅三十

  • 楚怀王真的只是个傀儡吗?大家其实低估他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楚怀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过去读《史记》,我总觉得楚怀王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但最近我发现我有点低估他了。首先,楚怀王在项梁兵败被杀的紧要关头表现出了巨大的勇气、长远的目光和大作为。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个人观点。首先第一点,楚怀王在面

  • 分析朱元璋和刘邦的身世、成就与对后世带来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时期,经常把自己和刘邦相比较,但是很多的后人都觉得,朱元璋虽然是一个影响历史的皇帝,但是相对于刘邦来说,更多人都记得刘邦,对朱元璋却有着很多是是非非的评价,其实纵观这两个人,关于他们的事情和传言,有很多,有的可能是后人的盲目增

  • 窦漪房:阴差阳错的情况下被宠幸,最后成了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窦漪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阴错阳差”,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上天的天意,古人们都十分迷信,遇到任何事情,都会首先找寻上天的旨意,当然,在大家看来,这都是无稽之谈,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巧合,是一个相当奇妙的东西,比如,洪秀全本来是一个文人,立志报国,当大官,却

  • 朱元璋的儿子那么多 他们为何没有人和朱标抢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当朱棣的马蹄踏进南京城时,建文帝朱允炆的下场已经无可挽回,皇宫燃起的烈焰中,建文朝的忠臣们,以悲壮的方式与他们的君王一起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无论朱棣将“靖难之役”包装得多漂亮,也改变不了他谋逆夺位的事实。于是有人感慨,建文帝太嫩了,

  • 荀顗:父亲是曹魏谋士,自己成了西晋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辅佐曹丕的谋士,曹魏第一名将,曹魏和北魏有关系吗

    他是曹魏第一谋士荀彧的儿子,最后成了西晋开国功臣,此人是谁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荀顗,西晋开国元勋,曹魏太尉荀彧的第六个儿子。荀彧的儿子大多早逝或者夭折,其中较出名的只有荀顗和荀粲了。荀顗是个极孝顺的孩子,年幼时就有好名声了。因父亲被任命为中郎,司马

  • 康熙晚年发生夺嫡的悲剧 康熙为何没有处理好皇位的争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为什么会出现九子夺嫡,康熙九子夺嫡整个过程,康熙没有参与夺嫡的儿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和皇太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皇帝他年纪轻轻就立下皇太子,经过两立两废之后,再也没有立下皇太子,由于他没有明确太子,就在他的晚年上演了争夺的悲剧,引发了他们之间的不合,那么康熙皇帝为什么没有处理好诸多皇子的皇位的争夺,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公元172

  • 从哪里可以看出,刘秀看似怯懦实则拥有大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志的智体现在哪些方面,我脸上流露的是智慧的疑惑,后退也是一种智慧

    对刘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光武帝刘秀是刘邦的一脉的旁系,刘秀翦灭群雄、建立后汉王朝,开创了“光武中兴”的盛世。可是谈到刘秀人们往往会想到他的怯懦,老实说刘秀其人确实比起他兄长刘演确实有些文弱!刘秀也常被兄长所取笑,刘演倾尽家财广交天下名仕,而刘秀只知在家事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