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庶离开刘备后,他真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吗?

徐庶离开刘备后,他真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615 更新时间:2024/1/19 2:45:05

说起三国谋士徐庶,很多人熟知两个俗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通常人们认为这两个事有关联,徐庶被迫离开刘备,为母亲的安危投奔曹操,从此一言不发、一计不献,留下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佳话。

果真如此?也许事实出乎你的意料。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1、徐庶在三国中算几等谋士

按《三国演义》说法,徐庶是一等谋士。曹操问程昱:“徐庶才华和你比怎样?”程昱答:“十倍于我。”程昱和荀攸、贾诩均是曹操核心谋士。徐庶才能竟十倍于程昱,令人咋舌。可是演义毕竟是演义。其实徐庶的才能仅限于:他看好诸葛亮并向刘备作了推荐。

据《蜀志》记载,诸葛亮耕读南阳,自比于管仲乐毅时,只得到两个人的认可,一是崔州平、一是徐庶。刘备兵屯新野,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将军不想见见吗?''此后就发生了三顾茅庐的故事,这种识人眼光也被后人所感叹:“近来世上无徐庶,谁向桑麻识卧龙”。

因为推荐诸葛亮,两人还是好朋友,所以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徐庶也跟着来了。那么,此后他给刘备有过什么战略性建议和规划吗?真没有!《三国志》甚至将徐庶忽略到不给他单独列传的地步。徐庶究竟算几等谋士,我们的心里应该有答案了。

2、徐庶为什么离开刘备

据《三国演义》描述,徐母被曹操所捉,程昱向徐母献殷勤,得以模仿徐母的笔迹,伪造家书一封。徐庶看后只好泪别刘备:我离开你实在是为了老母亲。今后纵然曹操以死相逼,我也终身不给他献一计。所以,才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这段演义明显取自《蜀志》和《三国志》的记载。只是徐庶离开刘备时说的话不一样:我本来想和将军你共图霸业,凭的是一片热心。现在老母亲被捉,内心方寸已乱,再留下来也无益于事,请让我就此别过。话里没有“终身不给曹操献一计”的说法。

那么,徐庶果真因为母亲离开刘备?来看下他离开前发生了什么:刘备初得诸葛亮,曾引发关羽和张飞等人不满,刘备说了狠话:我有孔明如同鱼有了水。随后刘表死,刘琮降,无处安身的刘备一路南逃。世人都等着刘备被曹操彻底铲除,孙坚也开始坐山观虎斗。

于是,徐庶以老母亲被捉而离去。在大老板最难时离开,怎么说都有些不够意思。但把上述两事合并起来,不难理解徐庶的苦衷:好友卧龙先生能干出什么名堂还是未知数,目前来看关张等人都不买账,面对曹操的大兵,刘备能否逃过一劫也很难说……

好了,徐庶为何离开?我们可以尽情换位思考一下了。

3、徐庶进曹营为什么一言不发

《三国演义》说是因为身在曹营心在汉,所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只是小说家言,在正史中,除诸葛亮列传里两次提到徐庶之外,对他进曹营后的记载几乎没有。据考证死前他被封为御史中丞,这是一千石的官职。作为御史大夫的副手,徐庶能算核心谋士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曹操核心谋士里,荀彧是尚书令、万岁亭侯;荀攸是陵树亭侯;贾诩是太尉、魏寿乡侯;郭嘉是军师祭酒、洧阳亭侯;程昱是车骑将军、安乡侯……次一等比如华歆、钟鹞、满宠王朗毛玠杨修许攸等人也多数生前封侯。

不可否认的是,徐庶进曹营时,正是曹操谋士和良将如云、人才鼎盛时期。仅凭诸葛亮好友身份,徐庶能进入曹营核心谋士层?在曹操排军布阵时,徐庶有资格和机会发言吗?即使有一两个机会说上几句,曹操能听得进去吗?

所以,合理的解释是:作为诸葛亮的朋友,后人想当然认为徐庶也是个大人才。身在曹营后悄无声息,一定是有原因的。结合他为了老母亲投奔曹操的经历,就编出“终身不给曹操献一计”的戏码,并成为《三国演义》中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4、徐庶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徐庶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据《魏略》载,徐庶年轻时“少好任侠”,有侠气、喜欢用武力说话,曾为私仇杀人。用白土涂面,披散着头发逃亡。被官兵捉到,受感奋和教化而放下屠刀,换上读书人的衣服,克制自已的行为,改变志向,一心做学问。

从“问题少年”变成读书人,与诸葛亮交好并向刘备作了推荐,这是徐庶最拿得出手的业绩。母亲被曹操活捉,而跟随刘备是信任好友诸葛亮,如今见诸葛亮受排挤,刘备又自身难保,就转投曹操。但曹营人才如云,徐庶一生都没有显山露水机会,终老只做到一千石的御史衙门次官。

以上大体就是徐庶的人生经历。《三国演义》受抑曹扬刘的主观影响,刻意给徐庶这个疑似变节之人,安排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节,实在是为了小说剧情的需要。

一部《三国演义》演绎了无数似真似假的历史故事。比如徐庶等三国人物的本原,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下有了不同解读。

这或许是三国历史让很多人着迷的原因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怎么死的?连史书都不愿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腾飞五千年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后代被杀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图片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毛主席写的《沁园春·雪》里面的,这句话的意思主要还是说,历史上那么多的英雄人物,很多都是差了一些文学的才华,而成吉思汗,一代英雄人物,却也只懂得拉弓射大雕,这并非是贬低成吉思汗,主要是后面讲述的是,这些人已经成为过往,真正要属建功立业还要看我们当今的人们。我爱历

  • 李自成和张献忠死后,他们俩的妻子结局怎么差别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和张献忠是明末赫赫有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但是他们也同时有着另外一个身份——皇帝,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朝,差点统一全国,在西安和北京两次登基,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皇帝,而张献忠虽然只是割据一隅,但是也在成都建立了大西国,成了大西皇帝。这两位草莽出身的皇帝的结局,是正史或者野史中经常涉及和讨论的话题,即使

  • 李渊退位时说了一句话,16年句句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渊退位后生活是怎么样的,李渊和李世民有什么关系,李渊被迫退位

    李世民在唐朝、乃至在中国整个的历史上都是一位非常有名气的皇帝,这不仅是因为李世民和武则天的故事,更是因为李世民创下了大唐盛世,让百姓们过起了安居乐业的好生活。不过也有很多人对李世民的评价是不怎么好的,这主要就是因为李世民得位的手段不正,是踩在自己兄弟和父亲的头上,才登上皇位的。而当初李世民逼迫自己的

  • 戴梓以一己之力拉动清朝火器水平 戴梓最后为什么会被康熙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戴梓和康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上下五千年,在此期间,许多人都发明出了很多先进的物品。东晋时期的火药,唐朝的雕版印刷术,战国的指南针,西汉的造纸术,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许多先进的发明,都带领一个国家走向了历史的巅峰,而且也让其在

  • 李世民参加李建成的酒宴,“吐血数升”真的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李世民在李建成府中喝酒中毒这件事,《资治通鉴》有这样的记载:“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扶之还西宫。上幸西宫,问世民疾。”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同时,《旧唐书》也有类似的记载:“后又与元吉谋行鸩毒,引太宗入宫夜宴,既而太宗心中

  • 水贼出身的江东猛将:揭秘蒋钦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水贼什么意思,东江纵队出了几个将军,徐恩曾葛寿芝

    “江表十二虎臣”中,蒋钦蒋公奕,当属存在感比较弱的。小说《三国演义》中,蒋钦和周泰,是活跃在长江附近的水贼,孙策到袁术处讨要父亲的部曲,招揽贤能的时候,二人率领部下前去投奔。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孙策为夺取江东,跨江东击扬州牧刘繇,在混战中,蒋钦当头一箭射死刘繇

  • 袁绍率30万大军攻曹操,最后啥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袁绍为什么会败,袁绍官渡之战败的原因,袁绍失败真实原因

    话说官渡之战前夕,曹操有一天正患了头风病,躺在床上,他的部下截获了袁绍发往各州郡的檄文,那檄文为陈琳所写,曹操命下人把檄文念给他听,当曹操听到檄文上把他的三代都骂了个遍,曹操惊出一身冷汗,头风病马上就好了。接着曹操又收到快马回报,说袁绍正集结30万兵马往黎阳进发,欲进攻他的许昌,收到此消息后,曹操更

  • 李元霸武功高强,他一生中最怕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罗成为什么怕宇文成都,宇文成都怕李元霸,李元霸打的罗士信吗

    隋唐初期是我国历史上相对来说比较动乱的时期之一,隋朝虽然有很多制度都非常的先进,但是其二世皇帝隋炀帝苛捐杂税,农民负担严重,因此最后隋朝的江山开始出现动乱。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而其中最为强劲的势力当属太原起兵的李渊了。在乱世之中,书生也许不是很出彩,但是武功高

  • 此人临死前自报籍贯,皇帝立马赐他免罪金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中国古代的草根皇帝,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朱元璋。的确如此,朱元璋本是一介平民,但通过自己的奋斗,逆袭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中必然付出了很多艰辛与努力。当时,他毕竟刚即位,天下还未太平,各方势力都在盯着自己。所以朱元璋疑心也很重,在他看来,每一个人似乎都是自己的威胁。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

  • 揭秘:汉初三杰为什么只有张良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相信大家都知道,小流氓出身的刘邦能打败项羽,建立汉朝,汉初三杰功不可没。刘邦在庆功宴上也曾坦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而这三个人,韩信被吕后诛杀,萧何靠自污自保,唯有张良功成身退。为何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