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成梁与戚继光齐名 李成梁是如何保护辽东地区的

李成梁与戚继光齐名 李成梁是如何保护辽东地区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852 更新时间:2024/1/26 7:32:44

对明朝李成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戚继光齐名的明朝有名的大将军李成梁,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万历年间,南戚北李的名号,可不是浪得虚名。李成梁终其一生保护辽东地区二十多年平安、繁荣,虽然晚年重新上任后,有些不足之处,可也不能抹杀他对大明朝做出的巨大贡献。

如果说他治军涣散确实难以苟同,因为他治理军队一向纪律严明,涣散之说从何而来呢?

李成梁,字汝契,号引城,辽宁铁岭人。生于1526年,卒于1615年,少年时的李成梁就英勇不凡,在同辈中便显示出大将之风。本身是个读书人,可是奈何家贫,40岁从军。从军后在军营屡建战功,一路从参将开始被提拔。隆庆元年,任职副总兵,镇守辽阳城。四年后,又被升迁为辽东都督佥事。从副总兵到督佥事仅仅用了四年时间,此升职速度比同他齐名的戚继光都早了五六年,堪称明朝第一人。

明朝后期,辽东戍守边关的将士贪污腐败,将士们士气低迷,军队战斗力极弱,经常遭到蒙古、女真部的侵扰。李成梁之前,已经有三位将军死于他们的刀下。李成梁镇守辽东后,招募有志之士,迅速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对抗蒙古和女真的侵犯。这支队伍把明军火器与蒙古骑术充分结合,每人配备三匹战马和一把三眼神铳,战斗力相当强悍。部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在征服蒙古和朝鲜战役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被称作李家军,又称李成梁的“家丁”。

不管世人如何称呼,李成梁对这支部队确实爱护有加。不仅给他们发双饷,如果战死还有丰厚的安家费。所谓双饷就是除了朝廷配发的军饷外,李成梁还自掏腰包另外再给发一次。从这也可以看出李成梁对这支部队是相当倚重的。

这支部队也从来没让李成梁失望过,隆庆五年,蒙古来犯,苏成勋击败蒙古军。不久,蒙古土蛮大规模入侵,李成梁带领副夹击,断首尾,并且杀入大营,斩了两名部长,其余大小将领近六百人。事后,李成梁被晋封为署都督,世代承袭千户,是何等的荣耀。

万历元年,李成梁在击败蒙古后,准备修筑扩建宽甸六堡。宽甸六堡是辽东地区最大的马市,这里既可以为李成梁敛财,又可以监视建州女真,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宝地。开始建州女真都指挥王杲野心勃勃,想垄断抚顺马市,竟然明目张胆在马市上杀死了大明的备御裴成祖,明朝十分气愤,取消了贡市。

李成梁开始准备征伐王杲,正在筹谋中时,第二年,王杲竟然集结鞑靼土默特、泰宁等部来犯辽东辽阳沈阳等地。王杲这一举动彻底激怒李成梁,随即李成梁便派兵直借端了王杲老窝古勒寨。至那以后,李成梁便彻底控制了互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战役中,李成梁俘虏了努尔哈赤和他的弟弟舒尔哈齐,并且为了拉拢女真,对他们的处置很宽厚,只是把他们留在身边当了仆役。后来努尔哈赤也心甘情愿为李成梁效命,发誓只要李成梁李家军存在的一天,女真绝不反叛,誓死效忠李成梁。由此可见,李成梁在管理家奴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人格魅力的,就连努尔哈赤这样野心勃勃的人,都甘愿臣服于手下。

事实证明努尔哈赤还不算食言,他确实在李成梁在世时,还算安分守己,并未作出觊觎之事。可是他的誓言只是忠于李家,并不是忠于大明,所以在李家倒台后,他便开始建立后金,与大明正面对峙。有人说大明的灭亡时李成梁养虎为患,可是这天下并不是李家的,李家也同样是为大明朝效力镇守辽东地区,他镇守的二十多年里,辽东地区国泰民安,百姓富庶,视为大功一件。

虽然后来他的家奴反叛大明,那也是在他死后,过不在他,而在大明。是大明朝在他死后没有能力接管辽东地区,致使女真部做强做大,这种罪过如果非要全部算在一个死人身上似乎有些牵强,不能令人信服。

那么李成梁到底有没有错误之处呢,答案也不是完全否定的。毕竟李成梁在二次上任接管辽东总兵的时候,也曾做过不少错事。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纵观李成梁的一生,功还是大于过的。至少在他首次镇守辽东的时候,辽东二十多年确实十分安定,百姓在不受外敌侵扰的这些年里,安居乐业,辽东的经济再次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这份丰功伟绩是决不可抹杀的。

可是他的家族制度管理,也的确为大明朝后来的接管埋下了隐患,但这种隐患不是不可以根除的,所以大明的灭亡,归根结底还是国家的内部统治出现重大问题,让清朝钻了空子。任何朝代的更替决不能归功于一人,亦不可简单地归罪于一人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皇帝临幸妃子真的要翻牌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皇帝成长计划2怎么临幸太后,临幸,清朝皇帝翻牌子

    关于皇帝临幸妃子,我们在影视剧中常常看到这样一幕:皇帝会通过翻牌子选择妃子同房。牌子,即绿头牌,上边写着妃子们的姓名。每天晚膳时,敬事房太监将绿头牌放在盘子里供皇室挑选,凡是备幸的妃子,都有与之对应的牌子,皇帝看中哪个,就将牌子翻过来。然后,太监就先行通知妃子准备相关事宜。皇帝拥有无上权力,后宫佳丽

  • 与徐达齐名的开国猛将,常遇春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梁山战死的正将顺序,如果晁盖不死,徐宁在梁山上教授众人

    明初多名将,而且大都出自朱元璋账下。在众多猛将中,有两位最为耀眼,一位是被封魏国公的徐达,另一位是鄂国公常遇春。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二人在帮助朱元璋打天下中,一主一副,相互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谓“一时瑜亮”。二人又有所不同。徐达以谋略立身,常遇春则以武功扬名。常遇春出身于贫

  • 曹操不惜亲率大军征讨马超,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马超投降刘备以后有什么功劳,马超临终前对刘备说了些什么,马超被谁劝降归顺刘备

    潼关的地理位置究竟有多重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之。超等屯潼关,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根据以上记载,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三月,马超、韩遂为首的关西军阀都怀疑曹操

  • 同为汉武帝爱将,霍去病与卫青的坟墓为何挨在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武帝宠爱霍去病,卫青与霍去病的坟墓,汉武帝对霍去病有多好

    咸阳兴平的茂陵巍峨浩大,相对于咸阳北塬上的其他帝王陵更为显眼,常常给人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东看骊山,北望唐昭陵,南屏秦岭,渭水滔滔而过。从风水上看,茂林实在是绝佳之地,在众多皇陵中更是显的尤为独特。当然,除了风水布局,茂陵的独特还在于有大量的陪葬墓,而且其中的两座极具象征意义

  • 杨玉环入选四大美女,为什么赵飞燕不能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飞燕是美女吗,四大美女没有赵飞燕,赵飞燕不是四大美女之一吗

    提起四大美女,大家都知道是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位女子。当然,这是现代人的共识,也是清代人所确定的标准。其实不同朝代,人们对四大美女的评选是不同的。先秦时期,有两美之说。两美,即毛嫱与西施。毛嫱,大体与西施处于同一时代,相传为越王勾践的爱姬。《管子》说:“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此后,在两

  • 狄青是什么出身?他为何能在重文轻武的北宋朝廷中显赫一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狄青为枢密副使文言文翻译,狄青出奇兵文言文翻译,北宋为什么重文轻武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狄青是什么出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省汾阳)人。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于嘉祐二年(1057 年),北宋名将。狄青出身卒伍,因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屡立战功,逐渐获得升迁,最后官至枢密使,作了北宋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在

  • 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是谁?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谁十二岁当丞相,秦朝第一任丞相是谁,邹忌的结局

    在古代政治体制中,皇权与相权是相互对立,而又不可分割的整体。皇位委托丞相管理天下,对其充分放权;丞相为百官之首,在政治体制中处于核心地位。皇权集中则相权分割,皇权弱化则相权集中,这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造成了君臣之间关系的紧张,从长远来看,皇权是至高无上的,相权只能走下坡路,自元代步

  • 后宫嫔妃十年没身孕,大臣居然出了一个馊主意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本宫不死,尔等终究是妃,皇上为什么不让舒嫔有孕

    我们常说,古代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这句话至少说明两个意思:一是说后宫女人数量多;二是说女人们都是佳丽,而且颜值都很出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因为这两层关系,古代妃子想要在后宫佳丽中脱颖而出,要么是贤良淑德,要么是容貌出众。贤良淑德自不必说,这是古人一贯的追求标准。容貌出众就不好说

  • 札木合为何没有抓住机会,一举消灭成吉思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吉思汗和札木合,成吉思汗手握凝血代表什么,铁木真和札木合结局

    札木合有两次机会可以消灭成吉思汗,他为何放弃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札木合和成吉思汗都是草原英雄,两人都是当时最有资格成为草原霸主的人物。在成吉思汗的一生中,札木合是他最好的兄弟,也是最大的敌人。从札木合和成吉思汗之间的竞争来看,两人刚刚反目成仇的时候,札木合兵强马壮,更占据

  • 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是不知道大汉气数已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为刘备做的贡献,诸葛亮草船借箭尽办糊涂事,诸葛亮辅佐的谁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三分天下,各占其一。魏蜀吴之间互相攻伐,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地盘更大一些。其中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得益于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的诸葛亮。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过程当中,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在选择机会。他们纷纷投靠自己所认为的明主,只不过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