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邓艾灭蜀后,其居大功,为何最后还会含冤而死?

邓艾灭蜀后,其居大功,为何最后还会含冤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95 更新时间:2024/1/19 4:33:11

邓艾已经立下灭蜀大功,为何他还含冤而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景元四年(263年),钟会率主力部队和姜维对峙于剑阁,而邓艾却另辟蹊径,偷渡阴平,穿越七百里原始森林,来到蜀汉腹地,降江油,破绵竹,一直到达了成都城下。后主刘禅看到大势已去,于是开城投降,邓艾接受了刘禅的降书顺表,他已经立下灭蜀的不世之功,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封妻荫子,然而他却含冤而死。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邓艾在灭蜀后,干了这三件蠢事,导致他最后含冤而死,依据相关史料,分析如下。

第一件蠢事:骄傲自满,不懂自保

从公元219年,曹操失去汉中算起,到公元263年,已经过了44年,经过了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五个皇帝。这44年中,曹魏一直把夺回汉中,踏平蜀汉作为头等大事,双方连年打战,互有胜负。现在,连曹操、曹丕、曹叡、司马懿都没实现的愿望,却被邓艾实现了。灭蜀,邓艾抢得了头功,建立了不世之功,足以载入史册,名垂千古了。

古代很多像邓艾一样建立不世之功的主帅,头脑是非常清晰的,他们想的不是怎么邀功,而是怎么自保,避免被皇帝猜忌,怎么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如王翦身为四朝元老,公元前224年,他带领60万大军伐楚,不断向秦始皇请求封赏,还希望秦始皇把公主嫁给他。

王翦这样做,是为了自保,为了打消秦始皇的顾虑,自己只是为了荣华富贵,没有别的想法。他在灭燕后,急流勇退,告老还乡,无论秦始皇怎么劝,他都没有再次出山。显然邓艾没有王翦这样的觉悟,他在灭蜀后,没有思考自己的退路,还在沾沾自喜,最后自食恶果。

第二件蠢事:贪天之功,遭人嫉妒

“独乐了不如众乐乐”,曹魏灭蜀,邓艾头功,可是其他将领也有很大的功劳啊。如伐蜀主帅钟会,他和姜维蜀军主力对峙于剑阁,牵制住了蜀汉的主力部队,这才给邓艾创造了偷渡阴平的机会。如果蜀汉主力没有被钟会牢牢牵制住,姜维随时都可以分出精锐部队,回援成都,围歼邓艾疲惫之军于蜀汉腹地。因此,蜀汉不是邓艾一个人灭的,而是和钟会及所有伐蜀兵将齐心协力灭的。

此时,邓艾不该贪天之功,而应该积极邀请钟会进入成都,两人共同治理成都,交接蜀汉的投降事宜。可惜的是,邓艾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自以为在钟会前面灭了蜀汉,自己的功劳远远大于钟会的,有点瞧不上钟会。

第三件蠢事:僭越分官,遭到猜忌

以上两件蠢事,曹魏实际掌舵人司马昭都能忍受,而第三件蠢事,触犯了司马昭的底线,被其抛弃。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从发动高平陵之变后,架空了曹魏皇帝,先后成为曹魏权臣。可是曹魏还有很多忠于皇室的大臣,时常叛乱,如淮南三叛。因此,司马昭最害怕的就是武将拥兵自重,打着郭太后的旨意,讨伐自己。

邓艾在接受后主刘禅投降后,擅自“依邓禹故事”,以天子的名义,任命蜀汉官员。如他封刘禅为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邓艾不但分封原蜀汉官员,还“以师纂领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领蜀中诸郡。”邓艾曾对原蜀汉官员道:

“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

殊不知,邓艾的言行为自己埋下了祸根。邓艾只是司马昭派出伐蜀的将领,此时已经灭蜀,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下一步,邓艾需要请示上司司马昭,而不是擅自处置蜀汉官员。这被政敌钟会抓住把柄,向司马昭进谗言,将其拿下,装入囚车,送入洛阳处置。邓艾此时才醒悟,仰天长叹:“我是大大的忠臣啊,居然沦落到了这种地步,想当年白起的境遇,被我遇见了。”《魏氏春秋》中记载如下:

艾仰天叹曰:“艾忠臣也,一至此乎!白起之酷,复见于今日矣。”

总结:邓艾在灭蜀后,有点飘了,在巨大的胜利面前,没有把持住自己。他犯下了以上三个错误,尤其是最后一个,僭越分封原蜀汉官员,触犯了司马昭的大忌,变成囚徒,在钟会作乱被杀后,也没有幸免,被田续所杀。这个教训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公元267年,议郎段灼上书,为邓艾打抱不平。又过了几年,公元273年,晋武帝司马炎下诏书说:“艾有功勋,受罪不逃刑,而子孙为民隶,朕常愍之。其以嫡孙朗为郎中。”(《三国志》)这算是为邓艾平了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汉朝的一段“暗黑历史”,差点葬送了大汉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盘点我国盛世大治,汉武盛世绝对占有一席之地。汉武帝在位时期,反击匈奴、开通西域,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繁荣富强,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司马迁简要概括为“内修法度,外攘夷狄”,中华帝国版图主体部分得以奠定。对于盛世,我们不作过多讨论,有关的记载实在太多。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汉武盛世和汉武帝其人。感兴

  • 北宋总是被西夏吊打,他到底差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11世纪中后期,北宋朝廷遇到一件极为窝囊的事情:经济繁荣的北宋屡屡被实力欠佳的西夏王朝吊打。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康定元年(1040年),西夏军在三川口全歼北宋刘平、石元孙之部,兵临西北重镇延州城下;康定二年(1041年),西夏军在好水川地区,再次击败宋军,宋军将士战死万余人;庆

  • 大多数诸侯国君主的称号都是“公”,为何唯独楚国是“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春秋时代,存在着这样一件让人感到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大多数诸侯国君主的称号都是“公”,比如著名的春秋首霸齐桓公,仁义君主宋襄公,但唯独楚国另类:楚国的君主称号是王:典型的有楚庄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一切要从西历公元前的1046年说起。这一年,周国纠集传说中的“

  • 吕雉从贤妻变成悍妇 吕雉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老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吕雉,汉高祖刘邦的老婆,中国第一位载于史籍的皇后、皇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史称吕后或高后。后人对吕雉的印象如何呢?性格刚毅、有心计、善权谋,残忍冷暴,专权篡位,心狠手辣堪比蛇蝎。一谈到吕雉,世人的评价大都

  • 明末清初将领李成栋简介:投降清朝的他为何又被清军追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李成栋(?-1649年),字廷桢,号虎子,陕西人,一说辽东人,一说宁夏人,明末清初将领。李成栋少时跟随高杰为盗,号“李诃子”,后随高杰归附明朝,累官总兵,驻守徐州。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顺治三年(1646)二月,叙投诚功,赐冠服、玉带、鞍马。博洛封征南大将军,由浙江

  • 杨秀清要杖责洪秀全40大板 杨秀清三天后为什么“主动”登门道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杨秀清和洪秀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太平天国史的朋友都知道,杨秀清权势显赫,能力强悍,但人际关系却非常糟糕,得罪了包括洪秀全在内的所有“首义王爷”,最后被大家联合杀死。杨秀清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具体表现就是动不动就“上帝下凡”,杖责韦昌辉、秦日纲等“首义王爷”,甚

  • 施琅提出攻打日本的计划后,康熙为何会否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康熙的文章。施琅曾经是郑成功的部下,精通海战,在1683年以福建水师提督身份收复台湾。收复台湾不久,施琅向康熙上书,建议政府打造水师,一举消灭日本,以免中国沿海像明朝嘉靖时期那样,再次受到倭寇侵扰。可是康熙皇帝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否决了施琅的建议。很多人为此感到遗憾

  • 杨秀清被洪秀全弄死之后 杨秀清的弟弟为什么还给洪秀全卖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洪秀全和杨秀清,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在《李秀成自述》中对杨秀清评价说:"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民心佩服。"太平天国应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知名度最高的农民起义,而且当初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可谓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许多备受压迫的老百姓们一

  • 刘盈的皇后张嫣,她的一生有多悲剧?百姓为什么称她为花神?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张嫣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古代女子最重妇道女德,把贞洁看得比命还重要,其后也就有了贞洁烈女的说法。历史上曾经出了不少贞洁烈女,这其中就有汉朝皇后张嫣,张嫣之贞烈可谓史上少见。历史上有两个张嫣皇后,一个是汉朝有名的“花神”张嫣皇后。一个是明熹宗的贤妻张嫣皇后。这

  • 蔡京身为北宋六大奸臣之首 蔡京最后为什么会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北宋蔡京,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被称为北宋六大奸臣之首的蔡京,是有才华的。他能力出众,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他年轻时就是一个滑头,左右逢源,在司马光(保守派)和章惇之间两头讨好,十年间易如反掌,没有被识破。当时有见识的人,便指出了蔡京的奸猾。宋徽宗即位后,蔡京的权利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