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汉朝的一段“暗黑历史”,差点葬送了大汉

揭秘汉朝的一段“暗黑历史”,差点葬送了大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943 更新时间:2023/12/28 15:43:17

盘点我国盛世大治,汉武盛世绝对占有一席之地。汉武帝在位时期,反击匈奴、开通西域,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繁荣富强,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司马迁简要概括为“内修法度,外攘夷狄”,中华帝国版图主体部分得以奠定。对于盛世,我们不作过多讨论,有关的记载实在太多。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汉武盛世和汉武帝其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人们常说,天下事有其利则必有一弊。盛世有时候是繁荣是表象,但剥开表层,深入内核,你会发现些许悲歌,甚至有点血腥和残忍。

兵连祸结,国家财政危机,百姓受尽困苦

汉武帝推行诸多改革,其中之一便是强化国家力量,通过军事征伐手段,对外开疆拓土。汉武帝在位期间,南拓闽越、北伐匈奴、经营西域、通西南夷、东定朝鲜,连年征战,旷日持久,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一方面,人口锐减。每场战争背后都是巨大的伤亡数字。“初,汉两将军大出围单于,所杀虏八九万,而汉士卒物故亦数万,汉马死者十余万。”(《匈奴列传》)。在对匈奴作战后期,汉军深陷战争泥沼,三次出征匈奴均遭惨败,其中在最后一次征讨中,主将李广利兵败投降,七万大军全军覆没。巨大的伤亡数字背后是无数士卒的抛尸疆场。汉代《铙歌十八曲》之一的《战城南》开篇写道:“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其惨状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人口的锐减,经济缺乏动力,国家很快出现了财政危机。加之,战争是烧钱的机器,战争使国库日益空虚起来。汉朝博士狄山认为“兵者凶器,未易数动。……今自陛下举兵击匈奴,中国以空虚,边民大困贫。”同时,《平准书》也有记载“赋税既竭,犹不足以奉战士。”说明当时的财政危机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为了化解危机,汉武帝又任用桑弘羊等实施经济改革,甚至不惜动用武力从豪强、商人手中夺取财富,导致社会矛盾一触即发。

穷奢极欲,大兴土木

我们常说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其实汉武帝不遑多让。汉武帝登基之初便开始建造陵墓,征募工匠,徭役数万人,前后历时53年,几乎动用全国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晋书·索綝传》载:“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汉武帝晚年命人扩建建章宫,规模宏大,“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三辅黄图》)。建章宫跨城筑有飞阁辇道,城内有太液池、三神山,还铸造铜人,掌捧铜盘玉杯,承接雨露。建章宫出手不凡,耗资巨大更是数不胜数。此外,汉武帝还广储后宫,有夸张说法有1万八千人之多。这些都说明汉武帝专制,满足私欲的一面。

敬鬼神之祀,大搞求仙活动

武帝虽然好儒,但也深受黄老思想影响,“尤敬鬼神之祀”。受方士李少君的诱导,汉武帝派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以致“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相效,更言神事矣。”(《史记·孝武本纪》)。李少君之后,汉武帝又迷信少翁、栾大、公孙卿等方士,搞出了很多荒唐事情。汉武帝46岁的时候,先到黄帝冢祭祀黄帝,又礼登太室山,后出海去求所谓的蓬莱仙人,最后封禅泰山封禅。《史记·封禅书》载:“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莱,终无有验。而公孙卿之候神者,犹以大人迹为解,无其效。天子益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然终羁縻弗绝,冀遇其真。自此之后,方士言祠神者弥众,然其效可睹矣。”皇帝每次出巡都会劳师动众,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内部夺权,引发政治惨案

汉武帝在位后期,宫廷政治诡异多变,因为汉武帝的介入,直接酿成了当时最大的政治惨案。征和二年,汉武帝居住在建章宫时,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其罪行有二,一是用巫蛊咒武帝,二是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被下狱致死,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也牵连被诛。这案并没有结束。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案,动用酷刑,众人惊恐之下胡乱指认,数万人竟然因此受到牵连。当时,江充与太子刘据不和,便借机陷害太子。刘据恐惧,便起兵杀江充,遭到汉武的镇压,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因此自杀。武帝幡然醒悟后,又夷江充三族,大行狱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巫蛊之祸牵连数十万人,诛杀数万人,在上层社会造成了极大恐慌,酿成了难以平复的政治危机。巫蛊之祸后,汉家继承人难有起色,西汉王朝步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拐点。

关于汉武帝的暗黑历史,司马光评价的比较尖锐,“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事实的确如此,汉武帝时期仍有大量农民破产流亡,齐、楚、燕、赵等地甚至爆发了不同规模的农民起义。比较庆幸的是,汉武帝晚年并不昏聩,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悔恨,其后“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治国路线也得以改变。这是汉武的高明之处,也是汉武盛世为人称道的原因。所以,司马光又接着评价道“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这不仅是汉武帝的个人之幸,也是大汉帝国之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北宋总是被西夏吊打,他到底差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11世纪中后期,北宋朝廷遇到一件极为窝囊的事情:经济繁荣的北宋屡屡被实力欠佳的西夏王朝吊打。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康定元年(1040年),西夏军在三川口全歼北宋刘平、石元孙之部,兵临西北重镇延州城下;康定二年(1041年),西夏军在好水川地区,再次击败宋军,宋军将士战死万余人;庆

  • 大多数诸侯国君主的称号都是“公”,为何唯独楚国是“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春秋时代,存在着这样一件让人感到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大多数诸侯国君主的称号都是“公”,比如著名的春秋首霸齐桓公,仁义君主宋襄公,但唯独楚国另类:楚国的君主称号是王:典型的有楚庄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一切要从西历公元前的1046年说起。这一年,周国纠集传说中的“

  • 吕雉从贤妻变成悍妇 吕雉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老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吕雉,汉高祖刘邦的老婆,中国第一位载于史籍的皇后、皇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史称吕后或高后。后人对吕雉的印象如何呢?性格刚毅、有心计、善权谋,残忍冷暴,专权篡位,心狠手辣堪比蛇蝎。一谈到吕雉,世人的评价大都

  • 明末清初将领李成栋简介:投降清朝的他为何又被清军追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李成栋(?-1649年),字廷桢,号虎子,陕西人,一说辽东人,一说宁夏人,明末清初将领。李成栋少时跟随高杰为盗,号“李诃子”,后随高杰归附明朝,累官总兵,驻守徐州。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顺治三年(1646)二月,叙投诚功,赐冠服、玉带、鞍马。博洛封征南大将军,由浙江

  • 杨秀清要杖责洪秀全40大板 杨秀清三天后为什么“主动”登门道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杨秀清和洪秀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太平天国史的朋友都知道,杨秀清权势显赫,能力强悍,但人际关系却非常糟糕,得罪了包括洪秀全在内的所有“首义王爷”,最后被大家联合杀死。杨秀清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具体表现就是动不动就“上帝下凡”,杖责韦昌辉、秦日纲等“首义王爷”,甚

  • 施琅提出攻打日本的计划后,康熙为何会否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康熙的文章。施琅曾经是郑成功的部下,精通海战,在1683年以福建水师提督身份收复台湾。收复台湾不久,施琅向康熙上书,建议政府打造水师,一举消灭日本,以免中国沿海像明朝嘉靖时期那样,再次受到倭寇侵扰。可是康熙皇帝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否决了施琅的建议。很多人为此感到遗憾

  • 杨秀清被洪秀全弄死之后 杨秀清的弟弟为什么还给洪秀全卖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洪秀全和杨秀清,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在《李秀成自述》中对杨秀清评价说:"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民心佩服。"太平天国应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知名度最高的农民起义,而且当初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可谓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许多备受压迫的老百姓们一

  • 刘盈的皇后张嫣,她的一生有多悲剧?百姓为什么称她为花神?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张嫣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古代女子最重妇道女德,把贞洁看得比命还重要,其后也就有了贞洁烈女的说法。历史上曾经出了不少贞洁烈女,这其中就有汉朝皇后张嫣,张嫣之贞烈可谓史上少见。历史上有两个张嫣皇后,一个是汉朝有名的“花神”张嫣皇后。一个是明熹宗的贤妻张嫣皇后。这

  • 蔡京身为北宋六大奸臣之首 蔡京最后为什么会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北宋蔡京,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被称为北宋六大奸臣之首的蔡京,是有才华的。他能力出众,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他年轻时就是一个滑头,左右逢源,在司马光(保守派)和章惇之间两头讨好,十年间易如反掌,没有被识破。当时有见识的人,便指出了蔡京的奸猾。宋徽宗即位后,蔡京的权利和地位

  • 司马懿只有三千人马,为何敢发动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司马懿发动兵变时,身边只有三千人马,为何还能成功?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在这场兵变前,司马懿已经被大将军曹爽架空了。作为有名无实的太傅,司马懿名义上没有掌握什么兵马。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将军曹爽,则执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