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莽女儿嫁汉平帝两年后守寡 被父亲安排相亲大怒

王莽女儿嫁汉平帝两年后守寡 被父亲安排相亲大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46 更新时间:2024/1/22 5:58:56

公元13年某日,汉平帝遗孀、史称孝平皇后的王氏正在寝宫休息,忽有侍者传报:医生来了。待觐见毕,王氏发现,来者并非医生,而是成新公孙建的世子孙襐假扮的,名为问疾,实如相亲,不由大怒,当着孙襐的面,将身边的人挨个鞭笞,惨叫声中,孙襐只好灰溜溜告辞。问题来了,孙襐的贼胆子为何这么大?王氏发飙,是杀鸡儆猴吗?这一切还得从王莽的畸形父爱说起。

王氏,王莽之长女,八岁时,由父亲包办,嫁汉平帝为后。有人可能要质疑了,皇帝娶妻,大臣包办,骗谁呢?确实,一般情况下这事儿不会发生。然则汉平帝很不一般,从遥远的中山国来到长安即皇帝位时,他才九岁,母亲、舅舅一概不准随行,估计奶妈也没让带,几乎孑然一身。在长安,内有王政君垂帘称制,外有王莽秉政弄权,他一小娃儿焉能婚姻自主?

包办就包办吧,汉平帝再傀儡,名义上还是皇帝,王莽此举也还是为了女儿的归宿考虑,起码看起来父爱拳拳。虽然史书揭露道:“莽欲依霍光故事,以女配帝,……因以自重”,意指王莽将女儿当成了政治权重的一枚棋子,但是善良的人多半不信,一个父亲怎能这样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从婚礼来看,参与权要之多,赏赐朝野之厚,史书记录之详,也是绝无仅有的,足以彰显王莽之如山父爱了吧!别急,请继续往下读。

《汉书》载曰:“后立岁余,平帝崩。”也就是说,王氏八岁结婚,不到两年,老公死了。怎么死的?又是一段公案!如果确如《汉书》所言,是死于心脏病复发,倒也罢了,说明王莽没有做对不起女儿的事儿;偏偏《资治通鉴》又说:“冬,十二月,莽因腊日上椒酒,置毒酒中;帝有疾。”联系到次年发生的“孟通浚井得白石丹书”一事,王莽下毒的嫌疑,诚然不小。——毕竟汉平帝斯年15岁了,如果有大臣提出让他亲政的动议,王莽还真不好对付。

是不是王莽毒杀的汉平帝,我们暂且不去纠结,反正王氏还小,还不到十岁,还谈不上未来、前途、幸福等,对她而言,父爱或许很廉价,给块糖,她就能扑过来甜甜的叫爸爸,什么老公、皇后等角色,她大概是不会在乎亦无知无觉的。做了不到两年的皇后,然后孺子刘婴当太子,王莽称摄皇帝,她又莫名其妙且非常荒唐地做了三年皇太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的,许多事情,她明白了,原来父爱离自己真的很远,很不对劲。

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受大位,改国号为“新”,王氏的末代皇太后也做到头了,降为定安公太后。她的心情如何,对父亲的态度如何,《汉书》有句话值得琢磨,“自刘氏废,常称疾不朝会。”她年纪虽小,身份贵重,伪朝廷开个大会小会,需要她撑门面,但她经常诈病不去。这种行为,既是对畸形父爱的无声抗议,又是对伪朝廷篡汉的极度不满。父女间如此僵持数年,王莽对女儿也没辙,“莽敬惮伤哀,欲嫁之”。敬,源于女儿的身份;惮,是害怕畏惧之意,可见王氏的刚烈;伤哀,对一个父亲来说,包含了后悔的意思,女儿少年守寡,闺房寂寞近十年,完全拜他所赐,该做出补偿了,他想重新给女儿选个婆家,于是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王氏其年十八,用今天眼光看,她与平帝的婚姻,一如小孩过家家,恐怕不能当真,改嫁也应该;但是古人重礼仪,三媒六证,上过花轿就得算数,年龄大小并不重要,此谓守节,何况她还是前朝皇后、皇太后?!王莽能够有这样的想法,能够有改其封号为黄皇室主的做法,主动物色推荐佳婿,无疑也是出于父爱,可惜他选错了人,更看低了女儿的固守!

孙建是王莽的故交加拥泵,新朝建政功臣之一,其长子孙襐,仪表不俗,风流俊俏,王莽认为门当户对,是女儿之良配。然而此君品行十分不端,纨绔之名,早著于长安,此其一也;其二,即便他是个好小伙子,王氏也不会同意改嫁。鞭笞侍御,不过是巧妙表达,传递给父亲的也就一句话:生是刘家人,死是刘家鬼!所谓知女莫若父,如此不懂女儿,王莽这个父亲做得实在不咋地!

公元23年,王莽被诛,新朝玩完,王氏“自投火中而死”,年二十七岁,临死前遗言:“何面目以见汉家!”我个人以为,她完全对得起汉家,身为玩偶而知道义,已属不简单,身为女流而重节操,更愧煞须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人父者,当铭记这段历史,避免悲剧再次重演。(赵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普有何德何能:赵普为何能当大宋十年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陈桥兵变的重要策划者,赵普还促使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导演了一场古今权术家叫绝的“杯酒释兵权”的悲喜剧。不凡的谋士遇见了不凡的皇帝,有功于社稷的赵普顺理成章地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并且一干就是十年。有功的武将们虽然都回家了,地位虽然更加煊赫了,善造阴谋的老谋士、胥吏出身的赵普在太祖高举的

  • 宋太祖死因:宋太祖真的死在了自己弟弟的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咳动陈桥兵变,黄袍力口 身,建立了北宋王朝。宋太袓赵匡胤为了使宋长治久安,制定 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杯酒释兵权"尤其成为历史上和平解 除了功臣之军事力量、掌握安全主动权的佳话。他奠定了北宋 数百年的"袓宗家法",然而,他年刚50 ,正要大有作为之 时,却突然驾崩,正史

  • 洛阳兵变:隋唐史上一代枭雄王世充的血腥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李密的捷报一封接一封地飞到了东都。皇泰主和他的大臣们高兴得合不拢嘴。只有王世充一个人不高兴,他愤愤地对对自己的部下说:“元文都等人都只是些光会动嘴皮子、耍笔杆子的刀笔吏。咱们怎么能和李密讲和呢?你们想啊,我们与他们打了这么多年,杀了他们那么多的人,他们也杀了我们很多人。这样的仇恨比大海都深,怎么能够

  • 信陵君:最虚荣富二代如何提前让魏国走向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国家对他而言,仅仅是一个玩物,在他的心目中,自己的名声比国家利益重要。尽管从大势来看,魏国的灭亡在所难免,但是,信陵君愚蠢且狂热的虚荣,无疑让魏国提前接受了亡国的命运。如今的中国,富二代满天飞,尤以纨绔败家子弟居多。其实在历史上也不乏纨绔富二代,他们不仅仅败家,更有甚者败国,战国时期的超级富二代信陵

  • 埃及艳后究竟有多漂亮 为何众多君王都喜欢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克里奥佩特拉七世是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位女王。在历史书上,她被人描绘成一个才貌出众、聪颖机智、颇具手腕、心怀叵测的女人。她在公元前51年登上王位,根据父亲的遗愿与自己的兄弟托勒密十三世共同执政。在后人的记述里,这位埃及绝世佳人凭借其倾国倾城的姿色,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君王纷

  • 一代权臣年羹尧:极致荣宠却仍逃不过命丧黄泉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近些年来热播的古装影视剧中,以历史中的年羹尧为原型,讲述宫廷斗阵,官场黑暗,权利斗争的例子不少,特别是在《雍正王朝》和《甄嬛传》中,作为手握重权的王公大臣,虽然战功赫赫,但却也是飞扬跋扈,贪婪成性。在雍正还未登基之前,年羹尧还只是陕甘提督,专门负责军队的后勤工作。后在血洗江夏镇一案中,帮助雍正皇帝

  • 蒋琬是蜀汉的第几任宰相?宽厚豁达的宰相蒋琬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丞相诸葛亮刚刚去世,他非常看重的两位能臣——魏延和杨仪为了争夺兵权在汉中发生火拼,最后魏延寡不敌众,被杨仪所杀。蒋琬和杨仪都是丞相府的长史,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杨仪随军出征,筹度军粮,谋划分部,想都不用想,一会儿就把这些事情做完了,诸葛亮把杨仪和魏延当作他的左膀右臂,而蒋琬留守成都丞相府。虽然诸葛

  • 死于缺心眼的三国一流名将颜良:颜良因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当大将首先要智勇兼备,武艺好,只是一个因素,两军对垒,能不能出奇制胜,靠的是胆识和谋略。袁绍手下大将颜良死就死在缺心眼上。颜良很厉害,也深受袁绍本人的器重,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真的是不费吹灰之力,可惜毙命于关羽之手,实在让人可惜。颜良很厉害,河北四名将之首,与文丑、张郃等人齐名,看看张郃最

  • 鬼才郭嘉之死才促成三国鼎立?郭嘉的重大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第一谋士郭嘉,破吕布,败袁绍,平定北方……其智谋堪与诸葛亮媲美!郭嘉21岁的时候,在朋友田丰等人的鼓动下,投奔到袁绍帐下。袁绍当时被称为“天下英雄”。他对郭嘉等人极为敬重,厚礼待之。但数十日一过,郭嘉便看出袁绍不懂得用人之道,非成大事之人。于是,郭嘉毅然离袁而去。郭嘉是在袁绍最风光的时候离开他的

  • 还原最真实的三国群雄之袁绍:四世三公官渡落寞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一个本应在群雄割据的东汉末年历史上大放异彩的名字。一个拥有着“四世三公”显赫家世的官宦才俊;一个雄踞冀、并、青、幽四州的诸侯霸主;一个统辖数十万兵马的东汉朝廷“大将军”。然而,这位东汉末期势力最大、实力最强的一方诸侯,却随着一场关乎生死的“官渡大战”而迅速落败,最终在忧愤惭羞中命赴黄泉,所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