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睿宗为何两度退位?唐睿宗两度退位的历史之谜

唐睿宗为何两度退位?唐睿宗两度退位的历史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591 更新时间:2023/12/10 11:16:15

唐睿宗李旦,先是在哥哥李显被废之后,当上了皇帝,后被武则天赶下了台,当了太子。然后,等李显回京之后,又禅让了太子之位。当武则天被赶下了台,李显当了皇帝,李旦被封为相王。当李显死后,李旦终于又当了皇帝,可是自己的妹妹太平公主跟儿子李隆基的权力之争,让这个经历多次政治风云的人不想再参与其中,最终只好禅让皇位与儿子李隆基。也有人说,是李隆基强迫唐睿宗李旦退位。那么,历史上的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唐睿宗李旦这两次被废,真的就那么简单吗?武则天在其中又使了什么样的手段?李隆基又做了些什么?唐睿宗李旦是唐高宗李治最小的儿子,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于龙朔二年六月一日出生于长安城含凉殿,当年十一月封为殷王。后来依次被封为豫王,冀王,相王等。唐睿宗李旦开始名字叫做“旭轮”,之后去旭叫做“轮”。仪凤三年,徙居洛阳,改名旦。

弘道元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于洛阳去世,遗诏命太子灵柩前即位。因此,唐中宗李显即位。李显就是李旦的哥哥。李显继承皇位之前,哥哥李忠被废。接着,相继被立为太子的同母长兄李弘和二哥李贤先后被废死。他亲眼目睹两个哥哥的下场,因此在执政的母后武则天面前恭敬小心,从不多说一句话。因此,初期他的太子位较稳。开耀二年正月,他的长子李重润出生,高宗十分欢喜,在重润满月时改年号为永淳,还将他立为皇太孙。李显极力避免与母后冲突,因此成为武则天儿子中第一个顺利即位的太子。唐中宗李显即位后,忘记了母亲还是极有权力欲的,先皇遗诏也明确说:“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处分。”一天,中宗想要任命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裴炎坚决不同意,唐中宗发怒说:“我就是把天下交给韦玄贞,又有什么不可以呢?难道还吝惜一个侍中的职务?”裴炎惧怕,就报告给了武后,于是密谋废立皇帝。

武后把朝臣召集至乾元殿,命令军队入宫,下令废中宗为庐陵王。中宗问:“我有什么罪?”武太后说:“你想把天下交给韦玄贞,怎么说无罪呢?”于是将中宗囚禁于别处。然后立豫王李旦为皇帝,王妃刘氏为皇后,永平王李成器为太子。废皇太孙李重照为庶民,改年号为文明。唐睿宗李旦住在偏殿,朝政大事都由武太后决定。不久,被废的中宗被安置在房州。五天后,又转到均州。来年三月,又迁到房州。一住就是十五年。期间,发生了许多变故。他被囚禁不久,弟弟李旦上表逊位,武则天登上皇位,李唐宗室子弟大多被杀戮。又发生了扬州徐敬业等人的兵变。不久,宗室琅琊王冲、越王贞等相继起兵。他们都打出反对武则天,匡复庐陵王的口号。这样让李显担忧被母后所害,于是惶恐不安。听说朝廷有使节到房州来,就想自裁,幸亏与之共患难的韦氏加以安慰,才安然无恙。

圣历元年三月,武则天突然把庐陵王从房州接回来。称庐陵王有病,需来洛阳休养,实际上是让李显重任太子。中宗为搞好与母后的关系,决定与武氏联姻。于是将女儿永泰公主嫁予武则天的侄子武延基(魏王武承嗣的儿子),幼女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长安元年九月,皇太孙李重润和永泰公主夫妇对武后宠信的张易之、张宗昌兄弟表示不满,结果二张反而告他们诽谤朝廷。重润与永泰夫妇被迫自杀。面对二张的威胁,太子李显与弟弟李旦和妹妹太平公主经常往来,暗中计议对策。长安四年,武则天病居迎仙宫,除了二张,外人不得入内。神龙元年正月,张柬之等人起兵发动政变,占领玄武门,斩关而入,进入迎仙宫,杀死二张。相王李旦也率南衙禁兵加强警戒,配合这一行动。武则天于是先传令太子李显监国,次日传位,隔天中宗复位,并大赦天下。于是论功行赏,李旦加为安国相王,拜太傅,同中书门下三品;妹妹太平公主加镇国太平公主称号,表彰拥立之功。张柬之等人也加官晋爵。

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李显懦弱无能,结果朝政大权落到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原来发动政变恢复唐朝的功臣、宰相张柬之也被他们贬官驱逐,太子李重俊被杀。韦皇后效仿原来武则天的做法,让自己的兄长韦温掌握大权,对于女儿安乐公主的违法卖官鬻爵也不加制止,大加纵容。景龙四年(710)六月,中宗被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改立少帝李重茂,改元唐隆。起初,宰相十几人集体商议并由上官婉儿执笔的中宗遗诏是由韦后以皇太后临朝称制,而以时为安国相王的睿宗加太尉参谋辅政。后来,韦后的党羽认为不应该用相王辅政,实际上是韦后想仿效武则天把持朝政,把唐睿宗李旦当作了一大障碍,是对曾经做过大唐皇帝和皇嗣的睿宗心怀疑忌。

睿宗在先有中宗顾托遗志,而韦后自怀私心剥夺其辅政权力的时候,他也从没有正面争锋,一如既往地恭俭退让,避免遭到已经把持了朝政的韦后的陷害。这说明唐睿宗李旦在躲避政治斗争漩涡的冲击时,具有寻常人不曾具备的高超本领。由于倒行逆施,韦后最终走上了末路穷途。唐睿宗李旦的三子李隆基、妹妹太平公主等联络禁军将领拥兵入宫,将韦后诛杀,废黜少帝李重茂,拥立睿宗重新登基,史称“唐隆政变”。根据史书记载,在这场宫廷政变成功后,王公百官上表,认为国家多难,应立长君,认为唐睿宗李旦众望所归,推举他即位。在少帝下诏让位的时候,睿宗依旧上表推让。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他才勉强同意。唐隆(710)元年六月二十四日,睿宗即位于承天门楼,大赦天下,李隆基也因功被立为太子。

但由于唐睿宗李旦优柔寡断,不愿和太平公主发生正面冲突,总是忍让。而太平公主则认为是自己给了他做皇帝的机会,功劳巨大,所以她掌握了朝政大权。随着自己势力的强大,太平公主的野心也膨胀起来,想像母亲那样也做做女皇。太平公主的主要对手便是太子李隆基,开始她没把他放在眼里,觉得他还年轻,但后来了解了李隆基的英勇果断之后,就开始防范他。她制造舆论说,李隆基不是长子,没资格做太子,更不能继承皇位。太平公主的目的是要废除李隆基的太子身份,为自己以后做女皇帝开路。到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怕在这样下去,李唐江山又大乱,于是毅然把帝位让给了儿子李隆基。只是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权: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唐睿宗李旦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在公元713年的七月三日,唐玄宗李隆基果断地先下了手,亲自率领兵马除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手下骨干几十人,将倾向太平公主的官员全部罢官废黜。唐玄宗终于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当年,唐玄宗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王莽女儿嫁汉平帝两年后守寡 被父亲安排相亲大怒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3年某日,汉平帝遗孀、史称孝平皇后的王氏正在寝宫休息,忽有侍者传报:医生来了。待觐见毕,王氏发现,来者并非医生,而是成新公孙建的世子孙襐假扮的,名为问疾,实如相亲,不由大怒,当着孙襐的面,将身边的人挨个鞭笞,惨叫声中,孙襐只好灰溜溜告辞。问题来了,孙襐的贼胆子为何这么大?王氏发飙,是杀鸡儆猴吗

  • 赵普有何德何能:赵普为何能当大宋十年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陈桥兵变的重要策划者,赵普还促使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导演了一场古今权术家叫绝的“杯酒释兵权”的悲喜剧。不凡的谋士遇见了不凡的皇帝,有功于社稷的赵普顺理成章地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并且一干就是十年。有功的武将们虽然都回家了,地位虽然更加煊赫了,善造阴谋的老谋士、胥吏出身的赵普在太祖高举的

  • 宋太祖死因:宋太祖真的死在了自己弟弟的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咳动陈桥兵变,黄袍力口 身,建立了北宋王朝。宋太袓赵匡胤为了使宋长治久安,制定 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杯酒释兵权"尤其成为历史上和平解 除了功臣之军事力量、掌握安全主动权的佳话。他奠定了北宋 数百年的"袓宗家法",然而,他年刚50 ,正要大有作为之 时,却突然驾崩,正史

  • 洛阳兵变:隋唐史上一代枭雄王世充的血腥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李密的捷报一封接一封地飞到了东都。皇泰主和他的大臣们高兴得合不拢嘴。只有王世充一个人不高兴,他愤愤地对对自己的部下说:“元文都等人都只是些光会动嘴皮子、耍笔杆子的刀笔吏。咱们怎么能和李密讲和呢?你们想啊,我们与他们打了这么多年,杀了他们那么多的人,他们也杀了我们很多人。这样的仇恨比大海都深,怎么能够

  • 信陵君:最虚荣富二代如何提前让魏国走向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国家对他而言,仅仅是一个玩物,在他的心目中,自己的名声比国家利益重要。尽管从大势来看,魏国的灭亡在所难免,但是,信陵君愚蠢且狂热的虚荣,无疑让魏国提前接受了亡国的命运。如今的中国,富二代满天飞,尤以纨绔败家子弟居多。其实在历史上也不乏纨绔富二代,他们不仅仅败家,更有甚者败国,战国时期的超级富二代信陵

  • 埃及艳后究竟有多漂亮 为何众多君王都喜欢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克里奥佩特拉七世是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位女王。在历史书上,她被人描绘成一个才貌出众、聪颖机智、颇具手腕、心怀叵测的女人。她在公元前51年登上王位,根据父亲的遗愿与自己的兄弟托勒密十三世共同执政。在后人的记述里,这位埃及绝世佳人凭借其倾国倾城的姿色,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君王纷

  • 一代权臣年羹尧:极致荣宠却仍逃不过命丧黄泉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近些年来热播的古装影视剧中,以历史中的年羹尧为原型,讲述宫廷斗阵,官场黑暗,权利斗争的例子不少,特别是在《雍正王朝》和《甄嬛传》中,作为手握重权的王公大臣,虽然战功赫赫,但却也是飞扬跋扈,贪婪成性。在雍正还未登基之前,年羹尧还只是陕甘提督,专门负责军队的后勤工作。后在血洗江夏镇一案中,帮助雍正皇帝

  • 蒋琬是蜀汉的第几任宰相?宽厚豁达的宰相蒋琬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丞相诸葛亮刚刚去世,他非常看重的两位能臣——魏延和杨仪为了争夺兵权在汉中发生火拼,最后魏延寡不敌众,被杨仪所杀。蒋琬和杨仪都是丞相府的长史,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杨仪随军出征,筹度军粮,谋划分部,想都不用想,一会儿就把这些事情做完了,诸葛亮把杨仪和魏延当作他的左膀右臂,而蒋琬留守成都丞相府。虽然诸葛

  • 死于缺心眼的三国一流名将颜良:颜良因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当大将首先要智勇兼备,武艺好,只是一个因素,两军对垒,能不能出奇制胜,靠的是胆识和谋略。袁绍手下大将颜良死就死在缺心眼上。颜良很厉害,也深受袁绍本人的器重,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真的是不费吹灰之力,可惜毙命于关羽之手,实在让人可惜。颜良很厉害,河北四名将之首,与文丑、张郃等人齐名,看看张郃最

  • 鬼才郭嘉之死才促成三国鼎立?郭嘉的重大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第一谋士郭嘉,破吕布,败袁绍,平定北方……其智谋堪与诸葛亮媲美!郭嘉21岁的时候,在朋友田丰等人的鼓动下,投奔到袁绍帐下。袁绍当时被称为“天下英雄”。他对郭嘉等人极为敬重,厚礼待之。但数十日一过,郭嘉便看出袁绍不懂得用人之道,非成大事之人。于是,郭嘉毅然离袁而去。郭嘉是在袁绍最风光的时候离开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