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清朝末代皇太后慈禧肖像留下的千古之谜!

揭秘清朝末代皇太后慈禧肖像留下的千古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49 更新时间:2024/1/27 2:47:37

哪个慈禧更真实?

荷兰人华士·胡博用他的两幅慈禧油画肖像,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百年谜题。这两幅画,容貌的细节不同,精神气质更是迥异,这是什么原因呢?哪幅画更接近晚年慈禧的真实面貌呢?

如果慈禧知道这位画家还另外为她画了一幅肖像,她还会对他说“Good”吗?

当一位荷兰画家把他绘制的肖像小样交给慈禧审阅的时候,太后出人意料地用英语评价道——“Good!”

这是1905年曾经真实发生的一幕。慈禧讲出这句英语并不奇怪,此前,她曾多次问过当时担任外务部右侍郎的伍廷芳,英语中“好”字怎样说。慈禧也曾向伍博士问过其他一些英语词汇的发音。不过,也许由于潜意识的作用,她从来没有问过英语里用得最多的两个词汇——“谢谢”和“对不起”。不管怎样,说“Good”,证明慈禧对这幅画十分满意。然而,对画家来说,令客户满意的作品,一定是最真实的么?至少,这位叫做华士·胡博(Hubert Vos)的画家心中,大概不作如是想。如果说“Good”的慈禧太后知道他此时心中打的主意,只怕会改用满清十大酷刑来招待这位客人。因为,这位荷兰画家还另外为她画了一幅肖像,太后并没有见过。

如果到颐和园参观,在德和园里可以看到一幅镶嵌在落地镜框里的油画,高234.5厘米,宽144厘米,画中的慈禧坐在硬木靠椅上,透视合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显得保养极好。2007年专程从荷兰赶来修复这幅油画的文物专家安娜·范·格里文森评价道:“几乎可以感到太后脸颊上脂粉的质感。”在很长时间里,人们都认为这是慈禧的油画肖像中最为真实准确的一幅。能得到这样的评价,与华士·胡博的艺术造诣是分不开的。

华士·胡博,本名Hubert Vos,1855年生于荷兰,在中国期间一度用名胡博·华士,但被清朝官员提醒在中国姓应在前,于是改而自称华士·胡博。他是荷兰最出色的肖像画画家,曾为荷兰女王、朝鲜国王、李鸿章袁世凯等绘制过肖像。他是欧洲最早开始重视有色人种肖像画的艺术家,也是唯一为慈禧画过像的男画家。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德和园里这幅画,并不是华士·胡博为慈禧所绘的唯一肖像。1906年,他在巴黎画廊展出了另一幅慈禧的画像。画中的慈禧完全没有德和园所存油画中的慈祥温和,而是带着咄咄逼人的表情。展出中曾有报刊评价此画——“最佳处就是双眼,让人直视片刻就不得不闪避开,仿佛这位东方的太后就在你的面前,肆意燃烧着她的权势和淫威。”这幅画现存于哈佛大学福格美术博物馆。

颐和园和巴黎画廊,哪一幅肖像才是慈禧的真容?

那么,这两幅画中,哪一幅更接近真实的慈禧呢?华士·胡博虽然曾两次访问晚清的中国,但是他见到慈禧并为其画像的机会,只有一次。

华士·胡博第一次到中国,是1899年。说来这次旅行颇有些浪漫,那是他环球结婚旅行的一站,他娶了夏威夷公主凯克拉尼(当时夏威夷在一位女王的统治之下,还没有并入美国)。在中国,他曾经为庆亲王奕劻、李鸿章、袁世凯等画像,并曾提出想为慈禧和光绪画像,但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不过这几张画还是为他带来了机遇。1905年,慈禧命人邀华士·胡博来中国为自己画像,其原因据说是因为看到了胡博为奕劻所绘肖像,十分欣赏。

1905年6月,经伍廷芳邀请,胡博来到北京。从6月20日开始,共画了四次,但他并不知道绘画的地点。他的记述称,是从兵部衙门随同伍廷芳和载振前去画像的,“走入城关,看到荷塘环绕花园,乘小船进入,而后在殿宇中等待太后的到来。”后人估计,胡博作画的地点是中南海,在当时慈禧经常居住的仪鸾殿附近。胡博回忆当时“光从左侧射来”,这正是巴黎展出的那幅画很鲜明的特征。在这里,胡博画出了肖像的小样,而后在酒店将作品完成,在获得酬劳后离开中国。三年后,慈禧死去,胡博再不曾见过这位太后。

由此可以推断,两幅画像,描绘的都是1905年的慈禧,时年69岁。显然,在巴黎展出的那幅慈禧肖像,更为符合这个年龄。

也有与此结论相反的证据。首先,现存当时慈禧的照片中,其形象与德和园的画像更为接近。颇有人回忆慈禧晚年保养得法,显得比真实的年龄年轻。不过,考虑到当时的照片都要经过严格的修版,真人与照片相差很大的现象并不罕见。其次,在胡博的回忆中,绘画现场宝座后面是竹林图案的帘子,慈禧身边有盛放苹果的盘子,两边还有孔雀毛大扇。这些,都与德和园画像的背景更为一致。

然而,胡博在回忆中讲到,他最初试图绘制的慈禧肖像,是“希望画成背景较暗,略带神秘色彩的图画”。在巴黎展出的慈禧肖像正是如此,一条龙在背景中似隐似现。也许这幅画才是胡博心中理想的创造?

慈禧并不想要一张完全真实的画像

不妨再看看胡博关于绘画过程的详细描述。他说,在巴黎展出的慈禧肖像,是离开中国后参照他在北京所画小样绘制的。这个小样显然不是慈禧审阅过的那个,而是他当年6月20日第一次绘画后制作的另一个小样。这是因为,在6月20日的绘画完成小样后,清廷方面曾提出一系列更改要求,包括:去掉眼睛上下、鼻子等处的阴影,眼睛加大,眉毛要直,嘴角要朝上,嘴唇要丰满。据说,这是慈禧亲自提出的要求。

胡博正是根据这个要求完成了第二个小样,先经过载振等人的审阅,感觉满意后再次转交慈禧。这一次,慈禧又提出眼睛要向上睁开一点。这样,再次修改的小样才成为德和园保存肖像的蓝本。可以看出,德和园肖像上,这些修改意见都得到了充分的响应。胡博也明白了,慈禧并不是如自己所推测的那样想要一张完全真实的画像。

巴黎画廊中的慈禧,双眼上下都有明显的阴影,突出了眼袋的存在,而且明显画出了弯曲的眉骨,显示慈禧的眉毛是重新画过的。鼻梁更加坚挺,突出了额头的川字文,嘴角很明显地向下弯曲,嘴唇棱角分明——在西方这或许都是表达人物具有强大决断力的一种手段,但东方人看来,是有一点女生男相,可能感到不舒服。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慈禧才要求进行修改。

由此可以推断,巴黎画廊的作品,与胡博的第一个小样更加接近。换句话说,也就是与真实的慈禧更加接近,因为胡博在制作第一个小样的时候,目的肯定是尽量真实。

仔细端详这幅肖像,诚如胡博对慈禧的描述——“坐得笔直,显出坚强的意志,脸上皱纹也带着深意似的。”也只有这样一个刁悍的那拉氏,才能够解释那个时代一件件令人惊怵的往事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叱咤风云的飞将军李广为什么终生未被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广最终有没有封侯,李广是一位怎样的大将军,李广为什么没封侯

    汉将李广是陇西成纪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秦安人,司马迁又说他祖籍其实在陕西兴平。李氏家族祖上即能征善战,射箭是家传的绝技,在秦时就出过名将,据说秦灭燕国,最后活捉燕太子丹的,就是李广的先人。这也就是李广和堂弟李蔡早早被汉文帝任做武骑常侍,护卫天子的原因。景帝时,吴楚七国叛乱,李广以骁骑将军的身份,跟着太尉

  • 朱元璋鼓励后代多生育导致明末皇族子孙近百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百万子孙被赶尽杀绝,崇祯皇帝的现存后代,朱元璋哪个儿子后代最多

    古今中外的帝王们中间,大明王朝开国皇帝的出生大概是最草率的了。元帝国的糟糕统治使贫农朱五四对生育已经不感兴趣。四十七岁的他已经被生活折磨得完全像个老头了。他和四十二岁的陈二娘此时已经有了三男二女,在这个年岁,再怀孩子,会被人笑话,然而一不小心,还是怀上了。朱五四夫妇已经习惯了听天由命。既然怀上了,那

  • 张郃的能力有多强?刘备为何如此忌惮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时期刘备的能力,刘备其实是最厉害的,张郃武力什么水平

    张郃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在汉中之战中,刘备久攻阳平关仍未克,乃引军南渡汉水,于定军山前扎营。夏侯渊率兵前来争山,筑围与刘备军相峙。此战,刘备军乘夜先攻东围,张郃军首战不利,夏侯渊于是分兵帮助张郃。

  • 钟会在面对邓艾和姜维时 钟会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贾诩,姜思达发生了什么,三国姜维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邓艾与姜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邓艾与姜维差距在哪里?为什么钟会对待邓艾和姜维截然不同?邓艾,字士载,他是曹魏名将,曾在曹魏的西线,多次抵御蜀汉的北伐,公元263年,司马昭下令发动灭蜀之战时,他则偷渡阴平,大败诸葛瞻,并率军直逼成都城下,成

  • 朱高炽为何能得到朱元璋的赏识?他的真是能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为什么可以成功,朱高炽聪明吗,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

    朱高炽,即明仁宗,明成祖朱棣长子,次年改元“洪熙”。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明朝的历史上,朱高炽虽然身为皇帝,但似乎并没有什么存在感。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的往往是他雄才大略的父亲朱棣和他那经天纬地的祖父朱元璋,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朱炽是一个肥胖又软弱的短命皇帝。却几乎没有人知道,朱

  • 魏延子午谷奇谋真的不靠谱吗 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用这个建议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为何不重用魏延,如果诸葛亮用子午谷奇谋会怎么样,诸葛亮不听魏延的奇袭之计

    对子午谷奇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为何坚决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它到底有多不靠谱?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延就提出了“子午谷奇谋”,他的意思是只要给他一万兵马,其中五千精兵,五千负责押送粮草,不出十天便可以从子午谷直插长安。而另一方面诸葛亮带兵从斜

  • 魏延当初固守汉中长达十年时间 姜维接手为何三十天都坚持不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魏延和姜维哪个厉害,姜维为什么不救魏延,姜维最后一计如果成功

    还不了解:魏延和姜维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延固守汉中10年无人能破,姜维为什么连30天都守不住?为了打赢汉中之战,刘备几乎倾举国之力,除了关羽留在荆州战场,其余的大小将领几乎全都出动了。赵云与黄忠负责定军山,张飞与马超负责下辩之战,应对曹洪曹休。其他将领也都

  • 历史上郑和下西洋分别去了哪里?发生在何时?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郑和七次下西洋发生在哪个朝代,《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贡献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倘若说起明朝前期的重要大事的话,人们记得住的大概有几个,第一个朱元璋屠杀开国功臣,第二个是朱棣篡位,第三个便是郑和下西洋了,而今天要探讨的便是第三个。显然的,对于中国而言,郑和下西洋是一件非常好的

  • 陈伯之简介:北齐豫州刺史,《与陈伯之书》因其而写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郑伯克段于鄢公羊传,与陈伯之书文言文翻译,与陈伯之书中的典故

    南朝(420-589)承自东晋,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北朝(386-581)承自十六国,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时期杰出名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

  • 三国时期马超投靠后,刘备却对他不重用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为什么不信任马超,马超带了多少人投降的刘备,三国时期的马超

    马超,字孟起,汉末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汉年三国时期,勇冠三军的猛将,无疑是魏蜀吴三国都非常重视的人才。比如许褚、典韦,就受到了曹操的重用。再比如关羽、张飞,也受到了刘备的重用。不过,同样勇冠三军的马超,却一直没有获得刘备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