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多尔衮墓被盗案:为家族后人所为 曾轰动京城

多尔衮墓被盗案:为家族后人所为 曾轰动京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937 更新时间:2024/1/17 10:26:34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1650),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顺治七年(1650)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重葺墓地,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据史料记载,多尔衮死后,被苏克萨哈、詹岱告发多谋逆,惨遭掘墓鞭尸。当时在北京的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在《鞑靼战纪》中记载称:“顺治帝福临命令毁掉阿玛王(多尔衮)华丽的陵墓,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直到乾隆时期,多尔衮墓才得以重修,暂得安宁;未曾想,仅仅过了150余年,多尔衮墓又遭盗墓,且为家族后人所为,一时轰动京城,众说纷纭。

1931年3月10日,北平《世界日报》以“前清睿親王墓被盗”为题,报道了一起盗墓案,随后的11日、14日两天,又作了连续报道,多尔衮墓被盗案浮出水面。其中,14日的报道对这起特大盗墓案件做了基本事实陈述与案情总结,相当于给了当时的北平市民的一份官方公告。

从多尔衮嫡孙、世袭睿亲王(民国已废除封号)的中铨口供来看,盗掘祖坟、与外人平分墓中珍宝的事实已确凿无疑,实在是败家玩意,斯文扫地了。口供中的盗墓时间按公历推算,应为1931年2月7日上午8时至下午2时,“刨”了足足6个小时,所得金器玉器及财宝确实是不少的。据报载,4月7日,中铨等案犯被大兴县公署押解至法院,中铨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此案告一段落,尘埃落定。

但多尔衮家族的墓地并未就此安宁,虎视眈眈的各路盗墓者依旧在等待时机,随时都会再下手盗掘。以多尔衮为首的睿亲王家族墓地,散布于京郊多处,还有多座后来世袭睿亲王的王爷墓地,墓中未知珍宝太过诱人,总会有铤而走险者蠢蠢欲动。果不其然,继中铨盗案之后不到一年时间,1932年初(旧历为1931年十二月)在昌平又发生了一起多尔衮家族墓地盗案。近一年后,1932年12月,这桩盗案才告破获,案情公之于众。

1932年12月1日,《世界日报》刊载“多尔衮坟墓被掘”的报道,第一次向世人披露此案案情。据报道内容看来,如果不是因为盗墓者群体内讧,这桩隐密的盗墓案不知道还要隐匿多久。仅从多尔衮后裔对墓内失物的统计来看,金玉财宝的数量与品质都是相当惊人的,甚至于并不亚于中铨盗案中的珍宝。别的姑且不提,单单是提及的“翠玉白菜一颗”,恐怕就是国宝级的顶级珍宝了,是否与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翡翠白菜同宗同源,虽不得而知,却可以想见其随葬品规格之高了罢。而“纯金五供一堂”,也绝非一般金器可以比拟,从中透露出来的多尔衮家族权倾朝野之气焰可见一斑。所谓“五供”由鼎一只、烛台一对、花觚一对组成;这组器物大多摆放于宗祠庙宇,祭奠先祖,常见于明清陵墓。现存的明清陵墓中,玉石、铜、锡、瓷、珐琅等各种材质的五供均可见到,但纯金制作的还闻所未闻,在亲王墓地中使用纯金五供随葬,已然有“僭越”祖制之嫌,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无论如何,从多尔衮家族墓地中被盗珍宝的数量与质量来看,案情都十分重大,可谓国字号大案。

然而,这桩轰动一时的盗墓大案,之后竟然再没有任何音讯,也再没有相关报道的下文。至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北平沦陷,日军于1940年左右,将位于大兴县的多尔衮墓地拆毁,修建了跑马场。至此,九王坟仅存红墙根基和宝顶前三合土拜台。1954年又因大规模城市建设需要,将墓地彻底铲平。从此,世间再无多尔衮墓,多尔衮及其家族墓地也就此消失,那些盗案报道中罗列陈述的种种奇珍异宝及历史谜团,都只能停留在偶尔翻阅到几页旧报纸的后世读者之追思与想象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清朝对官吏的高压:李鸿章欲重修圆明园被降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清朝剧的人,对清朝司法官吏的印象应该都有些许,总觉得他们十分威风:衙门一开,两旁差役手持棍棒,敲打着地面,一声声“威武”,制造一种肃杀气氛,吓得小民们战战兢兢,两股战战,然后大人坐在上面用惊堂木一拍,或者将竹签往下一扔,好不威风。然而,历史永远比戏曲复杂;存在永远比虚构深沉,真正的清朝司法官吏,

  • 解密历史上真实的“芈月”:曾出手救出秦惠文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大揭秘全集视频,历史之谜,不为人知的真实历史事件

    电视剧《芈月传》来势汹汹,刚一上线,即引起广泛关注。也难怪,电视剧《芈月传》刚刚开拍时,就新闻不断,还有好多人对“芈月”的“芈”怎么读争论不休,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半”的繁体字呢。再说,《芈月传》是根据蒋胜男同名小说《芈月传》改编的,小说的最初名为《大秦宣太后》,系《甄嬛传》原班人马打造——由郑晓龙

  • 揭秘慈禧的另类爱好 爱读鬼故事 常当编剧导演!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经典传奇讲恐怖老宅,慈禧的性格是怎么样的,慈禧墓为什么不开放

    这一天的经历都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我被一群几乎与世隔绝的宫廷女性包围,她们和世界上各地的女子一样好奇心极强,围着我问来问去。庆王年轻貌美的四女儿是个寡妇,她问我: “你果真在欧洲长大并读书的吗?我听别人说,喝了那个国家的水就会把自己国家的一切都忘记。你会讲他们的语言,是因为喝了他们的水

  • 揭秘:周文王是怎么用两件宝物玩死纣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纣王囚禁周文王,周文王是哪个朝代的,商纣王的残暴

    商朝末年,周部落迅速崛起,实力凌驾于殷商之上。于是周文王姬昌决定,发动换届选举,取殷商而代之。 但有件事,让周文王为难——推翻商王朝容易,需要的是一个理由。可上哪儿弄个理由出来呢?苦苦思索中,周文王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法子。周文王放出消息:我这里有块玉版,价值连城呀华丽气派,这么高端大气的玉版呀,

  • 倾城绝代李师师死法之贞烈 令大宋男儿皆自愧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贞观长歌里李恪结局,薛仁贵脱帽退万敌,李师师和宋徽宗

    靖康二年十一月的金线巷,一片空荡,高空孤挂着一轮冷月,映着李师师的楼阁,一人一灯一影。 昔日的莺歌燕舞已是过眼云烟,而此时只有说不尽的凄凉。李师师枯坐在古琴前,琴已布满了厚厚的尘。昔日憎恨那些轻浮放荡的酒客们,师师不止一次的在这里麻木的拔动琴弦,对牛弹琴。李师师忽然觉得其实人生知已难寻,有“牛”相伴

  • 海盗汪直做了什么让日本人立铜像至今仍纪念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太监汪直和海盗汪直,苏联雕像被推倒,汪精卫什么时候投靠日本

    汪直,也有人说是王直,明朝有三个王直,有个太监,有个大臣,还有个海盗(商),今天我们说的就是海盗王直。为什么汪直会变成王直呢,《明史》称他为汪直,明代郑若曾《筹海图编》和明嘉靖年间《浙江通志》转录的田汝成《王直传》称他为王直。我以为应该是汪直的可能性会大一些,因为明朝时候的方言问题,以及汪直做海盗,

  • 揭秘慈禧因入宫遭人排挤 为获宠掌握满语汉语!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成吉思汗的嫔妃的结局,延禧攻略规矩体统台词,杨贵妃多少岁入宫

    一个曾经辉煌的王朝,在她的手里走向最后的没落;两个少年天子,被她玩弄于股掌之间,形同虚设。嗜权如命的慈禧,何以能够在男人统治的世界里纵横捭 阖,掌控大清王朝近半个世纪?《百家讲坛》主讲人隋丽娟教授洗去了慈禧脸上的层层油彩,她讲述的不仅是一个“政治人物”,更是作为妻子、母亲和女人的慈禧。 慈禧到底有多

  • 乾隆下江南除了游玩还干了什么利国利民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十四年(1749年)八月,两淮盐政吉庆上奏,表示乾隆举行木兰秋狝典礼,又西巡五台山礼佛、东巡曲阜祭孔,但是江南丰饶之地却未亲自巡幸,以江南民众十分盼望为由,恳请南巡。乾隆未给出明确回应只朱批“览”,表示已看过此奏折了。乾隆帝为何下江南?官员联名奏请,首次南巡两过扬州市档案局的贾丽琴介绍,当年九月

  • 揭秘清朝末代皇太后慈禧肖像留下的千古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卡尔慈禧肖像,慈禧太后复原图,历史上真实的慈禧画像

    哪个慈禧更真实? 荷兰人华士·胡博用他的两幅慈禧油画肖像,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百年谜题。这两幅画,容貌的细节不同,精神气质更是迥异,这是什么原因呢?哪幅画更接近晚年慈禧的真实面貌呢?如果慈禧知道这位画家还另外为她画了一幅肖像,她还会对他说“Good”吗?当一位荷兰画家把他绘制的肖像小样交给慈禧审阅的时候

  • 叱咤风云的飞将军李广为什么终生未被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广最终有没有封侯,李广是一位怎样的大将军,李广为什么没封侯

    汉将李广是陇西成纪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秦安人,司马迁又说他祖籍其实在陕西兴平。李氏家族祖上即能征善战,射箭是家传的绝技,在秦时就出过名将,据说秦灭燕国,最后活捉燕太子丹的,就是李广的先人。这也就是李广和堂弟李蔡早早被汉文帝任做武骑常侍,护卫天子的原因。景帝时,吴楚七国叛乱,李广以骁骑将军的身份,跟着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