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将领吕文焕简介:在宋蒙襄樊之战中相持达6年之久

南宋将领吕文焕简介:在宋蒙襄樊之战中相持达6年之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514 更新时间:2023/12/4 21:47:42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 吕文焕 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吕文焕 (?—1299年?),南宋后期著名将领。号常山 ,小名吕六 ,吕文德之弟,安丰(今安徽寿县)人,活动年代是宋末元初。吕文焕在宋蒙襄樊之战后期任宋朝守将,相持达6年之久。1273年,襄阳兵尽粮绝,吕文焕投降元朝,并立刻为元军策划攻打鄂州(今湖北武汉),自请为先锋。随后攻破及招降沿江诸州,并为伯颜向导,引元军东下。1276年,元军破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吕文焕与伯颜一起入城。官至中书左丞,1286年告老还乡,卒于家。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吕文焕是南宋淮南西路安丰军(今安徽寿县)人,小名吕六,与其兄吕文德同为宋末抗蒙将领。关于他镇守襄阳以前的经历,史书缺乏记载。吕文焕曾自述“少服戎行,壮临边徼。干戈满眼,轻性命于鸿毛;弓箭在腰,系死生于马足。不但驰驱于西北,誓将屏蔽于东南”。 吕文焕去世后,与吕家过从甚密的方回所作的挽词中说:“燕颔逢荆鄂,于今四十秋。始闻降鬼国(丰都),遄见拔泸州”。 可见吕文焕早年从军,在宋理宗开庆、景定年间随其兄吕文德在鄂州、四川等战场与蒙古作战。其间宋廷曾特授其中亮大夫州防御使之职,在制书中写道:“敌王所忾,既斩馘而献俘;振旅而还,乃策勋而舍爵。具官(吕)某,见推勋阀,蚤总戎照。传授六韬而起家,间关万里而赴授。朕拊髀思名将,一扫兵氛;尔束发战匈奴,屡腾凯奏。宜加品秩,以奖忠劳。” 从这段制书中可知吕文焕在从军前曾教人兵法,后被召至前线,建有不少战功,已是一员颇有名气的骁将。

1262年(南宋景定三年,蒙古中统三年)十月,当时镇守四川的吕文德将不听调遣、御敌多逗遛不进且奏功失实的将校姓名上报宋廷,其中有他弟弟吕文焕的名字,结果吕文焕遭到削两秩的处分。 而后吕文焕随其兄镇守京湖边境,1266年(南宋咸淳二年,蒙古至元三年)与蒙古将领张禧战于高头赤山,不胜,被蒙军夺去了均州。 当时,吕文德中蒙古计,欲开榷场于襄阳城外,吕文焕曾捎信劝谏,但没成功,事后吕文德颇为后悔。 1267年(南宋咸淳三年,蒙古至元四年)十二月,吕文焕以功累擢知襄阳府兼京西安抚副使,接替程大元成为正式的襄阳守将,抵御蒙古将领阿术刘整围攻。

死守襄阳

从1267年(南宋咸淳三年,蒙古至元四年)十一月开始,蒙古军队就长期围困襄阳城,他们先后在城西南和城东北修筑城堡,控制宋军白河、汉水及陆路交通,在城西和城南立栅,切断宋军东路,又在迎旭门外汉水中筑台阻遏南宋水军。吕文焕急向其兄吕文德求援,吕文德认为襄阳城坚池深,未予重视。 吕文焕多次出击,均未能破围。次年九月,阿术采纳刘整建议,训练水军7万,造战船5000艘,以加强水上作战能力,使宋军无法再经汉水入援襄阳。

吕文焕困守孤城,间有张世杰、夏贵、范文虎等人多次入援,但都以失败告终。而宋廷对于吕文焕也不甚放心,朝廷中不断有人呼吁以经营襄阳有经验的高达代替吕文焕。1270年(南宋咸淳六年,蒙古至元七年)春,吕文焕以步骑一万五千人、兵船百余人奇袭襄阳西北的蒙军的造船基地万山堡,但被蒙古将领张弘范打败。御史李旺向宰相贾似道进言起用高达,贾似道说:“吾用达,如吕氏何?”李旺说:“吕氏安,则赵氏危矣!”吕文焕也听到这个传闻,心里很不爽。他幕府中的一个门客献计道:“今朝廷以襄急,故遣达;吾以捷闻,则达必不成遣矣。”吕文焕采用了这个计策,抓获了几个蒙军哨骑后就向朝廷报捷。但事实上朝廷并没有急于派高达援襄阳。 从此事可以看出贾似道对吕文焕的支持及吕文焕与南宋朝廷相互不信任关系。这一年,蒙古命宋衜写信劝降吕文焕,就称:“足下在吕氏族中,最才最贤,(宋廷)必将易置腹心,尺书见召,鱼脱于渊,其祸不可测也。” 企图离间吕文焕与南宋朝廷间的关系。

尽管如此,吕文焕仍奋力抗敌。1272年(南宋咸淳八年,元朝至元九年),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张顺、张贵兄弟入援襄樊,成功突破元军封锁,为襄樊军民送来盐、布等宝贵的物资。其间张顺战死,吕文焕留张贵共守襄阳,后来张贵试图突围向范文虎求援时,被元军俘虏后遇害,元军派四名南宋降兵运张贵的尸体到襄阳,吕文焕将四名降兵全部斩杀,并为张顺、张贵立双庙以祀。

二张入援失败后,襄阳城内物资紧缺,对外联系也被断绝,宋朝援兵迟迟不来,史载吕文焕“捍御应酬,备殚心力。粮食虽可支吾,而衣装薪刍断绝不至。文焕撤屋为薪,缉麻为衣,每一巡城,南望恸哭”。 1273年(南宋咸淳九年,元至元十年)正月九日,在回回炮的助攻下,元军将领阿里海牙攻克与襄阳唇齿相依的樊城 ,并屠其全城,襄阳彻底成为孤城,元世祖忽必烈降诏谕吕文焕:“尔等拒守孤城,于今五年,宜力尔主,固其宜也。然势究援绝,如数万生灵何?若能纳款,悉赦勿治,且加迁擢。” 吕文焕开始动摇了。

降元攻宋

攻破樊城后,元军将领阿里海牙移攻襄阳,仍发回回炮轰击,所中无不摧陷,城中守军大乱,不少宋军将士逾城降元。刘整以前曾到襄阳城下劝降吕文焕,被伏弩所伤 ,因此主张毁灭襄阳城、俘虏吕文焕,阿里海牙不同意,亲自至城下再次劝降,告诉吕文焕:“君以孤城御我数年,今鸟飞路绝,帝(忽必烈)实嘉能忠而主。信降,必尊官重赐以劝方来,终不仇汝置死所也!” 张庭珍也在城下喊道:“我师所攻,无不取者,汝孤城路绝,外无一兵之援,而欲以死守求空名,如阖郡之人何?汝宜早图之!” 萨木丹、阿里、译史王员外郎主动请缨,进襄阳劝降,吕文焕设宴招待,萨木丹综合国际形势、双方军事实力对比、襄阳面临的困境,对吕文焕说:“天眷吾有元,海外内罔非臣属,独尔一隅漏王泽。今天兵云集,带甲百万,以中国之大,供亿无穷,筑长围,扼鹿门,横亘江路,攻具之奇,有西域机石,飞三百余步,以是樊破无噍类尔。婴城固守六载,为人臣义无不足,如生民何?圣朝上应天时,下徇地利,中察时变,平宋必矣,其审思之!” 此外元将张宏亦进行了招谕。 经过元朝的多番工作,吕文焕内心已欲投降,但犹疑未决。于是阿里海牙和吕文焕折箭为誓担保,吕文焕感泣,1273年(南宋咸淳九年,元至元十年)二月二十四日,吕文焕和儿子出城投降,归顺元朝。 襄阳因而失守,南宋灭亡已成定局。

吕文焕投降,元朝如获至宝,不仅由于襄阳的战略重要性,更加上吕氏家族在南宋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胡祇遹所言:“吕生(吕文焕)世握兵柄,兄弟子侄布满台阁,宋君臣之孰贤孰愚,宋河山城郭之何瑕何坚,宋兵民之多寡虚实,宋兵刑政之得失巧拙,不为不知”。 所以元朝决定优待吕文焕、招降吕氏子弟与部下。吕文焕降元后,奉旨入朝觐见元世祖,1273年(南宋咸淳九年,元至元十年)四月,吕文焕到达元大都,并主动为元朝策划攻打南宋鄂州(今湖北武汉),自请为先锋。 元世祖忽必烈封吕文焕为昭勇大将军、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襄汉大都督,赐其将校有差。

1274年(南宋咸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二月,吕文焕拜参知政事、行省荆湖,跟随元将伯颜征讨南宋,招降沿江州郡,陷沙洋、新城、鄂州等城。元世祖命吕文焕率其麾下,以善遇降将的圣旨,招谕元军尚未攻下的州郡。当时沿江诸将多是吕氏旧部,争相望风款附,投降元朝。当然也大有忠贞爱国之士,如新城守将边居谊佯装接受吕文焕的招降,诱其至城下,伏弩乱发,几乎将吕文焕射死(边居谊在城破后赴火而死)。 宋廷多次派人请和,吕文焕不听。元军一路高歌猛进,直抵南宋都城临安。1275年(南宋德祐元年,元至元十二年)五月,南宋谢太皇太后下诏晓谕吕文焕等人,吕文焕回书一封,不为所动,于是南宋朝廷下令籍没吕文焕等人全家。

晚年光景

1276年(南宋德祐二年,元至元十三年)正月,伯颜大军进逼临安,南宋投降,吕文焕率先入城,持黄榜宣谕军民,并与范文虎参拜两宫太后。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吕文焕被任命为中书左丞,仍宣慰江东,负责招降和安抚宋朝军民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吕文焕奉元世祖之命对南宋降兵能用的每月发衣服粮饷,不能用的命他们屯田。跟从吕文焕办事的党项人江东按察使阿八赤要求吕文焕分金银和宅邸、奴婢给他,吕文焕不同意。于是阿八赤陷害吕文焕,称其“私匿兵仗”。元世祖派御史大夫相威前去调查,真相大白后罢免了阿八赤的官。 其后吕文焕赞同元世祖讨伐日本的计划。

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正月,吕文焕以江淮行省右丞请老,辞官归乡,元世祖许之,仍任其子吕师圣为宣慰使。

元朝文学家白朴的《天籁集》收录了有吕文焕致仕后为他写的祝寿词,说吕文焕降元后“衣冠不改,意气横秋”,描述退休后他的生活“着宫锦何妨万里游,似谢安笑傲,东山别墅,鸱夷放浪,西子扁舟。醉眼乾坤,歌鬟风雾,笑折梅花插满头。” 直到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还有吕文焕修建金陵(今南京)常照庵的记载。 大约就在1298年或1299年,吕文焕卒于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的时候孙权都已经向刘备求和了 刘备为什么不答应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孙权求和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孙权求和,刘备为何不答应?事实上,孙权表面上是求和,但私下里是在嘲讽、恶心刘备,他根本没有求和的诚意!不信你看孙权的求和信是怎么写的!夷陵之战三国时期,夷陵之战可以说是决定了天下大势的一场仗!实力比较弱小的蜀汉和

  • 北宋开国名将潘美简介:参与平南唐、灭北汉、雁门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开国名将,袁绍如何夺得北方四州,河北袁绍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潘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汉族,大名(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人,一说封丘(今河南封丘

  • 北宋名将曹玮简介: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玮诱敌译文,沉勇的拼音,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玮(973年7月22日 —1030年2月21日 ),字宝臣 。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真

  • 作为三国最早出名的孙坚 孙坚的人生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演义中的孙坚是个什么样的人,三国孙坚的个人资料,孙坚有什么品质

    对三国孙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三国时期最早在军事上打出名头的人,孙坚的人生是怎么样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孙坚无疑是被浪花淘尽的第一批英雄,但在孙曹刘三家中,孙坚却是最早在军事上打出名头的人。孙坚的人生就如同流星划过天际,短暂而又光芒万丈!平乱第

  • 满清八大贵族,哪家出的皇后最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现代还有贵族吗,满清后裔都去哪了,满清贵族后裔明星

    满清八大贵族,哪家出的皇后最多?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对清代皇室有了解的应该都知道,清朝的后妃,对家世极为看重;尤其是这皇后之位,基本上都被那几大满清贵族给垄断了,这些满清贵族,大部分来源于满清八大姓。满清八大姓分别为佟(佟佳氏),关(瓜尔佳氏),马(马佳氏),索(索绰罗氏),

  • 长孙无忌的生平:长孙无忌究竟是忠臣还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长孙无忌这名字是有点怪,他是唐朝功臣位列第一的人,不过他的知名度却不是很高,从文或从武的角度看,比他厉害的人比比皆是,那到底为什么他是唐朝第一功臣?还被封了国公。要从玄武门事件开始看。玄武门事件,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唐朝时期德高望重李世民在玄武门发生事变。当时的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布衣之交,很受李世民

  • 揭秘:岳飞勇武无双却为什么考取不了武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说岳全传》里面,有岳飞枪挑小梁王、轻松夺取武状元的桥段。其实,这桥段是假的,岳飞本人从未参加过武举考试。而且,从曾经发生在岳飞身上的一件事来看,以岳飞的性格,是根本不可能考得上武状元的。岳飞在老将宗泽帐下效力,宗泽很欣赏这个年轻人才华、勇气和资质,将他升为统制官,经常和他彻夜长谈。有一次,宗泽语重

  • 费祎怎么死的?揭秘蜀汉千古迷案费祎遇刺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诸葛亮死后二十年时间里,蜀国的内政、军事、外交大权先后由蒋琬、费祎把持。诸葛亮生前数次举兵代魏,死后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蜀国,人民生活困苦,经济萧条。蒋琬掌权以后,不再像诸葛亮那样兴师北伐,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国民经济建设上。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使蜀国国力得到快速提升,凡是战事能免则免,尽

  • 宽厚豁达的蜀汉宰相蒋琬:蒋琬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丞相诸葛亮刚刚去世,他非常看重的两位能臣——魏延和杨仪为了争夺兵权在汉中发生火拼,最后魏延寡不敌众,被杨仪所杀。蒋琬和杨仪都是丞相府的长史,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杨仪随军出征,筹度军粮,谋划分部,想都不用想,一会儿就把这些事情做完了,诸葛亮把杨仪和魏延当作他的左膀右臂,而蒋琬留守成都丞相府。虽然诸葛

  • 传奇美女潘玉儿:竟然能让皇帝萧宝卷自愿当奴隶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后宫中,萧宝卷时常以奴仆自居,为潘玉儿端茶送水,捏脚捶背。他们出外游玩时,他让美人坐在可以躺下睡觉的舒适的轿子上,自己却骑着马,像个随从式地跟在后头。即使众人议论纷纷,他也毫不在意。潘玉儿的出现肯定让一些女人恨得咬牙切齿,也肯定让一些女人大大出了一口恶气。当历朝历代的后宫女人们都在为如何讨好皇帝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