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当初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这么做为了自己的江山吗

赵匡胤当初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这么做为了自己的江山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658 更新时间:2024/1/17 16:56:51

还不了解:杯酒释兵权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原因是什么?赵匡胤这么做是为了自己的江山吗?

从古到今往往受人们尊敬的都是拼一代,拼一代们刻苦努力,不断的开拓发展,为后世带来了很多的福利。在中国古代的封建朝里,最卓越的拼一代应该是每一个王朝开国的皇帝,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使得一个王朝可以建立,在每一个开国皇帝的时代里,对于和他们一起拼搏的兄弟,态度并不一样,这其中有些国主的做法是令人赞叹的,但也是有一些国主的做法,也是让人咂舌的。

当上皇帝,忌惮将军

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这样一个对因为对待兄弟不是很妥当,而令后世咂舌的一位国主,赵匡胤本身是北周的大将,立下过很多汗马功劳,皇帝对他也非常的信任,但是有一天后周的皇帝突然病故,留下自己年幼的儿子,这让整个后周王朝都抱有很大的危机。作为一国的统治者,如果连兵权都放给将军们掌握,自己没有什么实权,那么就会被架空,这个王朝就名存实亡了。

赵匡胤也借此机会发动了陈桥兵变,走上了皇帝之位,自己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他心里是非常清楚的,因此为了避免他的后代遭受到同样的遭遇,他不想让人在模仿他出现这样的事情。将军们的权力被他收回,作为一国的统治者,他也带头领导演绎了历史上最著名的画面,那就是杯酒释兵权。

《宋史》: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

当政局慢慢稳定之后,他发动了杯酒释兵权,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他完全把将军们的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让跟随自己多年的部下全部的解甲归田,让人们比较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些将领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反抗,就乖乖地将自己的权利交了出去,这些为了大宋江山社稷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大将们完全可以在当时进行造反,成为下一个皇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有功之臣甘愿交出自己的权利呢?

为了收回权力,煞费苦心

首先是南征北战之中产生的个人威信,赵匡胤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卓越的将领,在当时北周的禁卫军之中是最有威严的人,所以在他没有当上皇帝之前,就已经和与他同生共死的兄弟们有很深的交情。同时在北周的战争之中,他的军事才能有一定的发挥,他打仗打出来的战绩更是让人佩服,这样将战绩一次又一次的积累,使得士兵们只认赵匡胤为元帅不认其他人,大家都了解他才是真正的领袖。

在军事管理和治理能力方面的权威地位,这方面确实只有赵匡胤是独树一帜的。所以当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首先士兵们愿意听他的话,其次出生入死的有功之臣,这些将领们,既然当初他们选择了他,那就彻底地对他信任才能落下个善始善终。

《续资治通鉴·宋纪二》帝曰:"卿等固然,设麾下有欲富贵者,一旦以黄袍加汝身,汝虽欲不为,其可得乎?

作为一个有功之臣,尤其是对于开国元勋来说,他们的追求一定不是单纯的荣华富贵,而是更多方面的,他们之间已经进行过一些在权力欲望之上的争斗,但是当他们面对赵匡胤的时候,赵匡胤作为一个当世奇才,虽然他的皇位来的并不是那么光明,但是他确确实实将一个王朝新崭新的王朝带领了出来。他海纳百川的胸怀是其他人比不了的,大多数人都了解杯酒释兵权这件事情,但是却不了解赵匡胤为了能将这件事情做成功有多少的付出,赵匡胤为了让大家心服口服,不但在这些有功的权臣交了权力之后,换来的是爵位以及后半生的富贵。

同时赵匡胤也对于他们进行了一些允诺,大家都害怕狡兔死走狗烹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赵匡胤对于这些卸甲归田的有功之臣们,大多数都进行了联姻,就是将他自己的妹妹以及他自己的女儿嫁给这些将领,或者是嫁给这些将领的儿子,用这种方式让将领们心服口服将兵权交出来。同时让将领们放心,他绝对不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不用担心自己被夺了兵权之后被赵匡胤杀掉,赵匡胤做的不仅仅只是这些事情。

收回权力,改革制度

当他将军权收归自己之后,为了彻底的根除后患,便开始了改革制度。首先是他确确实实是受到了唐代以及五代十国那种军阀割据混战的动乱局面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前朝并没有解决掉的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可见他也是下了很大一番功夫的,确确实实也解决了军阀割据这样的问题,但是同时也为宋代埋下了一个隐患,那就是宋代大军的战斗能力是在慢慢的下降的。

虽然作为开国之君的赵匡胤一朝他是可以很轻松地带领将士们打仗的,因为他就是那个时代最卓越的将领,但是在他之后,他的皇帝弟弟,以及皇帝儿子们,并没有他那样卓越的将才,不能带军打仗,同时对于军事也是一窍不通的,他所创立的这种制度在大军中出现了一种严重的问题。将领们不再认识自己的士兵是谁,士兵们也不了解自己的将领到底是哪一位,在后期问题比较严重,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

《续资治通鉴》:"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兵,为国家计长久,其道何如?"

结语

在赵匡胤策划杯酒释兵权这一件事上,我们可以得出,他其实并不是一时兴起的想法,要了解赵匡胤在拥有军权之后才是黄袍加身的皇帝,他在当上皇帝之后,与宰相赵普联合策划拿回军权之前,他已经想到了这些事情。

在他手中的权力变大之后,兄弟们就算是真的谋反,他也是有兵可用的,作为他自己的个人实力和作战能力也非这些元勋所能及,有不少人在研究历史的时候看到的是赵匡胤本人对于权力的高度热衷。这些事情才更能表现出赵匡胤的雄才大略和缜密的心思,一个开国的皇帝将一个王朝创立了下来,并且让这个王朝延长了几个世纪,历史上又有多少君王能如他一般英明呢?

参考献:

《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宋纪二》《宋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哲宗赵煦:北宋第七位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赵煦,即宋哲宗,原名赵佣,宋神宗赵顼第六子,生母是钦成皇后朱氏,北宋第七位皇帝,在位共15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元丰八年(1085年),被立为太子,同年即位,年仅十岁,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临朝听政。元祐八年(1093年),高氏去世,赵煦开始亲政。在位时,

  • 后世如何评价赵顼?关于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赵顼,即宋神宗,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是宣仁圣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在位共1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继位。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

  • 宋神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赵顼,即宋神宗,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是宣仁圣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在位共1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继位。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

  • 三国时期廖化姜维在官职上有何差距?他们之间有何瓜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廖化,本名淳,三国时蜀汉将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19年,蜀汉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发起了襄樊之战。此战,关羽在初期可谓无往不利,比如生擒于禁,斩杀庞德等。但是,随后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麋芳、士仁都背弃关羽。同时,关羽又在与徐晃的交战中失

  • 宋神宗赵顼:北宋第六位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赵顼,即宋神宗,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是宣仁圣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在位共1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继位。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

  • 后世如何评价赵曙?他登基后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赵曙,即宋英宗,初名赵宗实,宋仁宗赵祯养子,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北宋第五位皇帝,在位共4年。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使。嘉祐七年(1062年),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

  • 宋英宗赵曙:北宋第五位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赵曙,即宋英宗,初名赵宗实,宋仁宗赵祯养子,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北宋第五位皇帝,在位共4年。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使。嘉祐七年(1062年),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

  • 宋仁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徽宗是宋仁宗的什么人,仁宗在位多少年,宋仁宗在位期间的唐宋八大家

    赵祯,即宋仁宗,原名赵受益,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北宋第四位皇帝,在位共43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

  • 宋仁宗赵祯:北宋第四位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赵祯,即宋仁宗,原名赵受益,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北宋第四位皇帝,在位共43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

  • 后世如何评价赵恒?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赵恒,即宋真宗,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生母是元德皇后李氏,北宋第三位皇帝,在位共25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恒早年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年),被册立为太子。至道三年(997年),太宗崩,赵恒即位为帝。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