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和和珅并非争锋相对的仇敌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和和珅并非争锋相对的仇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617 更新时间:2023/12/9 15:55:47

很多人对清朝名臣纪晓岚的了解,都是来自于电视剧《铁嘴铜牙》,因为这部剧中纪晓岗代表忠臣和臣贪和珅的斗争,真是精彩了。

但是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是这样的吗。

其实,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的纪晓岚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和珅对纪晓岚的关照;在人际关系上,更多的是纪晓岚对和珅的帮助。电视剧中的纪晓岚由张国立饰演,和珅由王刚饰演,但其实历史上的纪晓岚其貌不扬,高度近视,而和珅 却是一代美男子。据史记载,纪晓岚比和珅大26岁,两人政见不同,也常常在诗文中互相讥讽,但在政坛,无有很多交锋。这与今日电视剧情节大相迥异。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

纪晓岚生于清雍正二年,出身书香门第,少年时誉为“神童”,21岁中秀才,24岁考中解元,31岁以二甲第四名进士入仕,先在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晋升为右 庶子,掌太子府事,在乾隆时恩宠倍加,受命为《四库全书》总纂官,十三年中披星戴月编书,终于编成经、史、子、集四部,纪晓岚还亲自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四库全书》是一部研究中国文史的重要工具书。纪晓岚也由内阁学士升迁礼部尚书。他一生中五次出掌都察院。纪晓岚80岁时,还拜协办大学士,加太子 少保衔,兼国子监事。纪晓岚82岁卒于嘉庆十年,嘉庆皇帝御赐碑文:“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

“敏”而“达”,也可以说是对纪晓岚的评价。所谓“敏”,即指他刻苦好学,博学强记,年轻时喻为“河间才子”,才名与袁枚同,时有“北纪南袁” 之称。但他一生只留下一部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和一部《纪文达公遗集》。原因是纪晓岚中年时把大量精力花在编纂《四库全书》上,自己著述少了。《阅微 草堂笔记》内容丰富,知识性强,文风质朴淡雅,不少篇章揭示社会矛盾,敢于抨击时弊,有很高的思想价值与学术价值。鲁迅誉之:“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 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纪晓岚生前被推为清代学界领袖、文坛泰斗,此言非虚也。

明代才子解缙是《永乐大典》的总纂官,论才情可与纪晓岚匹敌,但他43岁惨死于囹圄;而纪晓岚却因《四库全书》而一生享尽荣华富贵。此中原因当 然与解、纪两人面对的皇帝有关。永乐帝朱棣能力强而生性多疑暴戾,视文人性命如草芥;乾隆帝则是一位善于执政而又雅爱文学的天子,他很赏识有才气的文人, 对文人的言论也较宽容,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与纪晓岚的个人性格有关。嘉庆皇帝赞誉纪晓岚,一是“敏”,二是“达”,解缙却“敏”而不“达”,古代 许多有才气的文人未能终善一生,就是不“达”。

所谓“达”,一为通晓,即通情达理;二为达观,即随遇而安,对不如意的事能看得开。综观纪晓岚一生,因他敢于直言,也曾引起同僚嫉妒,皇帝不 快,和珅曾几次难为纪晓岚,幸亏纪晓岚才思敏捷,每次都以巧言化险为夷,而与乾隆相处,也“伴君如伴虎”。 一次,纪晓岚与同僚在书馆中读书,因天奇热无比,他便脱掉上衣,赤膊翻书,不料乾隆突然驾到,纪晓岚来不及穿衣,赶紧脖子一缩,藏到书桌底下,乾隆早已看 到,故意与他人谈笑风生,纪晓岚在桌子下大汗淋漓,实在熬不住,他本来是高度近视,便探头问:“老头子走了吗?”话音刚落,才知乾隆正坐在他眼前,乾隆怒 而责问,纪晓岚从容答道:“老乃长寿之意,头乃万物之首,子乃圣人之称,孔子孟子有子,故万岁乃‘老头子’也。”尽管纪晓岚以诙谐巧言周旋,但毕竟 “伴虎”于侧, 他几次直言,也曾惹乾隆大发雷霆,怒斥纪晓岚:“我看你文学上还有一点根基,才给你一个官做,其实我不过把你们文人当作娼妓一样豢养罢了,你怎么敢大胆议 论国事?”可见,纪晓岚虽以通达处世,也饱受人格污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名臣刘大夏:祖孙三人都是明朝知名的廉吏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刘大夏(1436-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死后明朝廷赐谥忠宣,故世称刘东山、刘忠宣。仕明英宗、宪宗、孝宗、武宗四朝,历官皆著政声,朝廷嘉奖,百姓颂扬,“虽妇人女子皆知其贤,无毫发可议。”明孝宗察其“廉且练事”,为官之清廉,办事之干练,皆远超其他大臣,遂倾心倚重,刘大夏也竭诚辅佐,贡献颇多,成

  • 汉朝宣帝名将赵充国 :靠屯田政策平定羌人部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河湟一带,羌部落酋长提出要渡过湟水,去北边放牧,西汉朝廷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就已经渡河北去。渡河之后,羌族首领与先零首领订立盟约,并且向匈奴借兵,共同对抗西汉。汉宣帝问满朝文武,谁可担当平定边关的大任,七十多岁的老将军赵充国站出来说:“最佳人选当然是我。”但赵充国到了边关后,却没什么

  • 蒙古远征时的秘密武器:穿丝绸内衣减少中箭伤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人类步入大航海时代之前,一股来自蒙古草原的旋风曾席卷旧大陆。蒙古帝国令人震惊地占领了人类当时所知世界的三分之二,只是因为内部汗位竞争,加之欧洲寒冷赤贫,才使其免于覆没。蒙古帝国的胜利,是技术优势、将领才华、士兵勇敢、物质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体,此外,对待被征服政权的开明态度,亦使抵抗最小化。在欧洲,蒙

  • 谁是中国古代最仗义的帝王?死于“善任却不知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知人善任,是一个政治家所应具备的起码素质。在这方面,前秦皇帝苻坚有欣喜,也有悔恨。他将“善任”做到了极致,一生惜才、爱才,坚持“为政之体,德化为先”(《晋书》),笼络各方豪杰,让那些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头面人物,一起向他顶礼膜拜。能做到这一点的,在整个十六国时期,只有苻坚一人。然而他却没能做到“知人

  • 古代哪位皇帝因做噩梦被吓疯 最终竟然惊惧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睡觉时被噩梦困扰,想起来如骨鲠在喉。这大概是做过坏事的人的一般通病,后秦国主姚苌也不例外。他因为杀死了主子,也就是前秦皇帝苻坚,自己当了皇帝后,就再也没过过踏实的日子。这件事几乎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一直困扰、侵蚀着他的神经。姚苌日日夜夜都做噩梦,最终让他落得个发疯发狂、惊惧而死的悲惨结局。如此死法,发

  • 成吉思汗如何用兵制胜?蒙古铁骑横扫天下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13世纪,蒙古铁骑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像龙卷风一样横扫欧亚大陆,以及为微小的损失取得重大的胜利,然而光靠骑兵进攻往往是不够的,还有一样秘密武器伴随着成吉思汗的铁骑东征西战。在成吉思汗及其后代的征战中,欧亚大陆有近五十个国家被毁灭,之后建立起的庞大的帝国,为什么蒙古铁骑如此厉害?每次都能迅速的消灭敌人,

  • 盘点古代7个白手起家的皇帝:刘邦 郭威 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一、汉高祖--刘邦“三岁看老”,可少年时代的刘邦,怎么看都不像当皇帝的胚子。出身低微也就算了,他不学无术;不学无术也就算了,他还游手好闲;游手好闲也就算了,他还吃喝嫖赌。这一点,连本朝的太史公司马迁都敷衍不过去了,给了他一个四字评价:好酒及色。如果刘邦没有遇见吕公,他可能一辈子就是浪荡乡里的二流子。

  • 后赵石虎儿子石邃如何吃人:以食美貌尼姑肉为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晋时期的石勒由羯族的部落小帅之子沦为汉族地主的耕奴,继而为将军、以至成为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皇帝。他曾率轻骑在宁平城一次杀死晋军二十万人,接着,少数民族士兵连败晋军十二阵,晋军再死三万人,洛阳失陷。后赵帝国地盘虽小,石勒却有五个皇后,一万多个姬妾。他死了以后,儿子日夜与五个皇后母亲淫乐,后来被石虎杀掉,

  • 石虎杀子:后赵太子石邃竟因不讲礼貌被石虎杀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后赵皇帝石虎杀了先帝石勒的儿子,窃取了皇位,立自己的儿子石邃为皇太子。石邃曾和父亲南征北战,一起在战场上杀敌,一起出生入死,感情非常深厚,属于亦亲亦友的那种。若不是有晋朝的八王之乱,马氏父子兄弟互相残杀,后赵也不可能趁机建立。所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石虎很自豪地说:“我们父子感情多深,我绝对不会杀阿

  • 梁武帝生活俭朴清廉:为何梁朝官场腐败丛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梁武帝生活俭朴,“日止一食,膳无鲜腴,惟豆羹粝食而已……身衣布衣”。在他的影响下,朝中出现了一些清官,如宰相范云、徐勉等。但是,梁朝却没因梁武帝和他身边极少数人的清廉垂范而保持住清新的社会风气,国家反而越来越腐败,到处都是贪官污吏。 这是什么原因呢? 梁武帝生活俭朴,“日止一食,膳无鲜腴,惟豆羹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