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明朝史上的铁骨忠臣铁铉是因何而死的?

揭秘:明朝史上的铁骨忠臣铁铉是因何而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254 更新时间:2024/1/21 21:38:42

铁铉,河南人,洪武年间,铁铉在国子监读书,因熟通经史,成绩卓著,而被朱元璋直接授予礼科给事中之职。此后他又调任都督府断事,在审理一件悬案时,很快就做出了公正的判决,因此朱元璋非常高兴,赐予他 “鼎石”的表字,希望他成为大明的鼎石。

朱棣起兵

1398年建文帝即位后,铁铉升任山东参政。1399年7月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义,起兵对抗朝廷,并将老将耿炳文的大军打败。同年8月建文帝派遣曹国公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出征讨伐,由铁铉负责督运粮饷。明军虽然众多,但铁铉督饷无缺。

死守济南

但草包将军李景隆很不给力,在与朱棣的作战狼狈而逃。1400年6月朱棣趁机率大军南下,兵锋指向北方重镇济南城。此时济南城内兵力单薄,却士气全无,但书生出身的铁铉毅然决定死守济南,并与守将盛庸等人“酌酒同盟,收集溃亡,守济南,相与慷慨涕泣,以死自誓”。

宁死不降

抵达济南城下后,朱棣认为济南可不战而下,于是命人用箭将劝降书射进城内。朱棣一看对方已是铁石心肠,便下令攻城。铁炫防守严密,所以一直没能攻下,战局陷入相持状态。朱棣此时心生一计,下令诸军准备引水灌城,一时间城内人心惶惶准备投降。朱棣本人则骑着骏马,准备入城受降。朱棣刚进城门,预先置于门拱上的铁闸轰然而落,立即砸烂了朱棣的马头,朱棣换马急返,非常愤怒,下令全军攻城。

巧计退兵

济南眼看就要陷落。此时铁铉拿出了秘密武器,他下令将朱元璋的神牌高悬于城上。朱棣自诩为太祖的孝子,自然不敢下令攻击父亲的牌位。最终朱棣采纳可姚广孝撤军的建议。就这样曾经横行无忌、百战百胜的朱棣竟然在一介书生面前栽了跟头,但他绝对没想到,他还会在他的身上栽一个大跟头。

凌迟处死

1402年6月南京最终陷落,铁铉也被逮捕。朱棣决定亲自审问。在朝堂之上,铁铉背身而立,正言不屈,朱棣想让他回过身来看看,终不可得。朱棣便下令将铁铉的耳鼻割下,塞到铁铉的嘴里,让他吃掉,还问他:好吃吗?)”铁铉厉声回答道:“忠臣孝子肉有何不甘!”朱棣无言可对,下令将铁铉凌迟处死。铁铉骂声不绝,“至死,犹喃喃骂不绝”。

铁公祠庙

于是他吩咐左右的太监架起大油锅,将铁铉的尸体投入其中,顷刻间大殿上顿时充满了焦煳之气。此时连杀人如麻的朱棣也十分惊骇,于是命人将铁铉的尸骨安葬。铁铉死时37岁,此后他80多岁的父母被发配海南,妻子杨氏和两个女儿被配入官方妓院。但后世的人们并没有忘记他。如今在山东各地,仍然有许多明清时期修建的“铁公”祠庙,济南一带更将其视为守护乡土之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构靠1只猫和10个处女做了皇帝 建立盛世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自赵光义开始到靖康之辱,宋朝的皇帝就没有一个出自于赵匡胤这一支,“靖康之辱”时,宗室多人被俘,赵光义子孙几乎覆灭。康王赵构逃过一劫,后登基称帝,是为宋高宗。赵构儿子元懿太子又因为苗刘之变而死,在以后的多年里,赵构一直试图再生,可惜没成,无奈之下,赵构只能从太祖那一支里选个接班人。直接说肯定不行,所以

  • 霍去病:堪称一生“东方不败”的汉朝战神传奇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父亲是个小吏,母亲是公主的女奴,生下来之后,他爹还不敢承认,所以霍去病的身份只能是私生子。 汉武帝曾经想教他兵法,但霍去病不学,还说:“知道战略大概就行,学什么兵法啊。”不学不代表不行,霍去病用他的经历告诉世人什么叫天才。元朔六年,17岁的他带着八百骑兵,奔袭数百里,杀敌2028人,其中有匈奴的相国

  • 常胜将军打败赵子龙更是诸葛亮最器重的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看三国演义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五丈原病危时,将自己的生平所学全部传授给了姜维,诸葛亮为什么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一个降将姜维,而且连“连弩”之法图本都悉数传给了姜维。除了自己的儿子,诸葛亮帐下将军有忠有勇无数,唯独传给姜维,可见诸葛亮对姜维的信任和厚爱。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那么器重姜维呢?姜维又何德

  • 司马懿的权术傲视群雄 是三国最后的赢家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以退为进的政治谋略 以退为进是一种高超的人生智慧,佛家有一首叫《插秧偈》的歌:“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勇往直前容易,退一步却很难,但是诚如佛家所言,如果只知道进而不知道退,那世界并不圆满,因为它只有前面的一半,而没有后面的一半。在三国群雄中,有一个人

  • 揭秘:大清第一帝努尔哈赤坎的一生坎坷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出生于公元1559年,活到68岁,高寿啊。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真部落长大父亲有地位,但也是个穷人从小丧母,继母对其非打即骂,12岁便外出干活养家采木耳、弄蘑菇、挖人参、砍个木头,就干这些...小小年纪就混社会了尝尽人情冷暖啊,努尔哈赤女真语的意思是:野猪皮(啥?)道理其实跟汉族起名差不多,以前

  • 惊!雍正让官员回家反省3年 归其原因只因一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皇帝还是雍亲王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兄弟们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就经常出去躲清静,深入民间,微服私访,一来了解一下普通子民的生活,二来结交天下豪侠、智者,以备不时之需。比如,野史中记载的那个助他登上大位的邬先生,就是这样获得的。雍正尤其喜欢游江南,因为那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而且也容易遇上智谋之士。

  • 抗倭名将俞大猷和戚继光齐名曾勇敢单挑少林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起明朝抗倭名将,众所周知有戚继光,但有一人和戚继光齐名,在抗倭方面的功劳也不少,而且他本人也是传奇人物。 这个人就是俞大猷。俞大猷和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他手下的“俞家军”也是一支劲旅,曾经吓退过敌人,可见有多厉害。俞大猷的个人成就也很高,他写过很多诗词,这些诗词大多气势豪迈,颇有苏辛之风。俞

  • 晚清重臣曾国藩的为学之道 :为学和生活分不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从前学者,常会发生一种错误,以为做学问就是隔绝尘世,关起门来读书。因此书本之外无学问,书本之外无世界。前辈先生往往读书数十年,而不解世事者,甚或出大门而不知东南西北者,都还是书斋里的本色。就是宋人在那里喊“学者学为人也”的口号,似乎是与世间相接近了,但是他们日日在那里寻孔颜乐处,仍旧未免语句上的

  • 三国最睿智的女性辛宪英:曾准确预测司马代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三国时期杰出的女性,一般都会想到诸葛亮夫人黄月英,孙权的妹妹孙尚香,曹操的夫人卞氏。其实,还有一位女性,她的一生几乎与三国相始终,从东汉末年活到三国统一前夕,而且一直处于政治的漩涡中心,也有着极高的政治智慧和预见能力,只是在民间的名气远不如前面几位而已。她就是魏国的辛宪英。辛宪英出生于公元191

  • 谁让让明朝富有?却惨遭举家获罪的残酷清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一碗绿豆汤,预埋了张居正身死家灭的悲惨命运 要评选明朝三百年里,最为霸气嚣张的内阁首辅,当仁不让的,正是大名鼎鼎的万历首辅张居正。1,大明霸道首辅 这位大佬的千云豪气,仅看名号就知道:首席活太师。“太师”这个过往只追认过世官员的荣誉称号,他还没退休就照单全收。全称是“正一品太师兼太傅,中极殿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