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南宋抗金名将孟珙:孟珙如何联蒙灭了金国?

揭秘南宋抗金名将孟珙:孟珙如何联蒙灭了金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562 更新时间:2024/1/5 18:03:11

说起岳飞,无人不知,但岳飞终究也没能一雪靖康耻,在岳飞冤死80年后,岳飞一名部将的后人,为岳飞完成了他的毕生梦想。

当年岳飞部下有一人叫孟安,孟安之子孟林也随父上阵,孟林之子孟宗政在战事中崭露头角后,镇守襄阳城,而孟宗政第四子孟珙从小便随着父兄上战场锻炼,培养了良好的弓马武艺以及军事素养。

孟珙在22岁那年,还从万军之中救出了父亲,可谓少年勇猛。孟宗政十一位很优秀的将领,他死后当地百姓甚至为之罢市痛哭,金人也很忌惮他,都叫他孟爷爷。

孟宗政死了,金人很高兴,但金人想不到的是,孟老爷子虽死,却留下更厉害的杀手锏,这个杀手锏最后让金人付出了亡国代价。

在大败金国的武仙、灭了他十万大军后,金国这时候虽然不比强盛之时,但实力还是有的,蒙古军想去占点便宜结果碰了一头灰。

没办法,蒙古军再次发出联宋灭金的邀请,1233年,孟珙带着2万人一路出发,一举在野战中击败来阻挡的2万金国骑兵,并且斩杀1200人,和蒙古军塔察儿会师。

蒙古人向来崇尚武力,所以塔察尔和孟珙结为好安答(兄弟),两人约定好画地为界,防止攻城时候误伤友军。

宋蒙两方配合的还是不错的,你在这边打,我在这边攻,必要时也会互相救援。比如说有一次蒙古军派张柔率敢死队突击,被金人用挠去了,孟珙带着前锋一剑斩断钩子,救了张柔。

如此友好的配合,金军自然抵不住,就这当口,蔡州城里的金人还玩起了禅让,金哀宗禅位于元帅完颜承麟

这个场景现在想想就乐:外面炮火连天的打着仗,城池随时不保,里面居然还有人有心情搞登基。这得多大的皇帝瘾啊!

当然,完颜承麟还没体会当皇帝啥滋味呢,宋蒙联军已经杀入了蔡州城。三国大交兵,最后金哀宗自杀,完颜承麟被杀。

孟珙作为一个老实人,把金国的财物等和蒙古均分了。哦,还有金哀宗的尸体,也一分为二了。

完颜承麟表现也不错,起码人家刷新了做皇帝时间最短的记录——几个时辰。

金国彻底灭亡了,孟珙立下了不世之功,一雪靖康耻,完成了岳飞等前辈的夙愿。

宋蒙两国既然没了共同敌人,自然也开始掐架,孟珙的更多功绩就体现在对抗蒙古。

宋蒙战争爆发后,孟珙基本是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之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孟珙一人在指挥对抗蒙古。

在襄阳守卫战战、黄州之战、蕲州围攻战中,孟珙表现的十分突出,连败蒙古军,被称为“南宋擎天柱”,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永宁公主为何被骗下嫁?一生仅见丈夫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看起来当上了皇子皇孙金枝玉叶,就一定会享受荣华富贵,得到美满幸福。事实上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清楚,在看似风光的背后,其实也有着异样的苦衷,只不过有些人命好点,有些人命苦罢了。不过,要算真正苦的,大明所有公主都可以入列,其中永宁公主应该拿第一。永宁公主是明穆宗的女,明神宗的妹妹,1567年出生,1594

  • 朱元璋以卫所制度为荣: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卫所制度是明代最主要的军事制度。卫所制度吸取了历史上的屯田经验,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明太祖曾深以创设这一军制为荣,他曾夸口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明代从京师到府州,都设立了卫、所。按照明制,5600名军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所,120人为一个百户所。自卫指挥使以下军官都

  • 解密:谁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研究星座的文人作家?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摩羯,来源于印度民间神话传说,被印度人认为是河水之精,有着翻江倒海的神力。早期摩羯形象是一合体海怪,头部与前肢似羚羊,身体与尾部呈鱼形。大约在东晋,摩羯兽随佛经传入中国,《洛阳伽蓝记》载:“至辛头大河,河西岸有如来作摩羯大鱼,从河而出。”宋代星座已经很流行我身边有许多年轻的朋友、同事,平日坐下来聊天

  • 揭秘:戊戌政变前夕光绪皇帝的密诏里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戊戌政变前夕,光绪皇帝颁发的两道“密诏”,是研究维新运动的重要资料,也是康有为后来保皇活动的重要凭借。然而,“密诏”发布,即有人产生怀疑,和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的王照也说它是“伪作”,近年来,对“密诏”的来源、时间、内容、性质诸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视,如台湾黄彰健先生即有专文考核,为此,这里准备就我接

  • 秦始皇真的是一位暴君吗?如何客观评价秦始皇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提及秦始皇,有人立马就能联想到诸多关于他的词汇,比如荆轲刺秦王、焚书坑儒、寻找长生不老药,就连孟姜女哭长城,多多少少都根秦始皇有些关系,归纳起来,秦始皇几乎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暴虐成性。既然秦始皇如此被人熟知,那为何还要聊他?我觉得,当下有很大一部分人对秦始皇的认识,还仅仅限于他的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

  • 古代末代皇帝结局都如何?纣王自焚 杨广被勒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从某种意义上说,夏朝的启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他的父亲禹因治水有功,只是被部族推举为带有不固定性的首领,只有到了他儿子启才是确立了国号“夏”且有血缘承袭性的王。夏启一开始也曾仿效他父亲的艰苦朴素之风,吃粗食,卧蒿褥,兼之敬老爱幼,且又多建战功。但后来他却受“权力惯性”的支配,大肆享乐起来,尤喜打猎

  • 柴荣大破契丹统一北方改写大宋历史 他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中国最短命、最被忽视的皇帝,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后周皇帝柴荣了。柴荣的一生颇为传奇,他15岁从军,24岁拜将,33岁称帝,看似一步步登天的命运,最后却因为两个字衰亡。柴荣从小出生于一个富豪家庭,后来由于家道中落,柴荣投奔了自己的姑姑,并被姑父收为义子。据说,柴荣的姑姑曾经入选后唐庄宗时的后宫,后来

  • 揭秘:为什么同是投降于禁的结局却迥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战役大家都不陌生,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的故事在民间也流传甚广。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津津乐道关羽的威震华夏、于禁的狼狈窝囊。有多少人想到作为此时此刻胜利一方的关羽曾经也同样有过兵败投降,屈身事敌的经历。可结果却是关羽的投降不但没有成为他光辉一生的污点,反而给其留下了忠肝义胆的美名

  • 明太祖朱元璋多节俭:看见人穿新靴子 气得痛哭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还是在大明王朝建立的前夕,朱元璋将文武百官请到自己的身边,给大家出了个题目:元朝为什么会迅速土崩瓦解?不久将诞生的新王朝当务之急是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高参刘基首先进言:“宋元以来,宽纵日久,当使纪纲整肃,然后才能实施新政。”朱元璋感到言之有理,也深感大明朝的当务之急,应是制定法律,以法治国。根据朱

  • 揭大清首富胡雪岩:60岁时为何会被慈禧抄家?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胡雪岩的形象就是大清“首富”,其实无论在官场还是商场,比他更富裕的人多了去了,但他们因为他那家著名“胡庆余堂”的家喻户晓,他的名字也成为“大善人”的代称。红顶商人胡雪岩成为商界偶像,主要就是将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发挥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从政府那里得到的回报是十分巨大的:除了黄马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