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蛙跳战术”的鼻祖另有其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蛙跳战术”的鼻祖另有其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584 更新时间:2024/3/3 7:03:58

魏军不知道彭城缺粮,攻城只是试探性进攻。遇到宋军激烈抵抗之后,拓跋焘唯恐再遭悬瓠之败,放弃围城,修改作战计划,采取越城进攻。不与宋军在彭城和寿阳一线纠缠,越过重点防御的大城市,直接杀向宋朝国都建康。

越城作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充分运用,形成战术理论。美军两大名将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在太平洋战争中,放弃一线平推的传统做法,跳跃前进,越岛攻击。利用海军优势,避开日军守备重点,迅速突破防御线,取得辉煌战绩,并给这一战法取了形象的名字,叫做“蛙跳”。

蛙跳战术的鼻祖既不是麦克阿瑟,也不是尼米兹,而是拓跋焘。相比于越岛作战,越城作战更具风险。当时美军已经掌握太平洋地区空中和海上优势,越岛作战水到渠成,海军是助跳器。对于魏军而言,骑兵是助跳器。魏军没有控制整个作战区域的能力,风险不言而喻。如果济南、彭城和寿阳的宋军切断魏军补给线,进行包抄,可能会导致魏军全军覆没。

拓跋焘有大气魄,是军事天才。魏军保留着游牧民族的一项传统,就地取粮。孙子兵法讲得很明白,善用兵者,因粮于敌,这是蒙古大军横行天下的原因之一。以战养战,闪电攻击,直捣敌军老巢,拓跋焘又发动了一轮快速进攻。

魏军三路南下,向山阳(今江苏淮安)、横江(今安徽和县)、广陵(今江苏扬州)攻击前进。魏军兵临淮河,先行军赶造木筏数十支,偷渡淮水,到达淮水之南。守淮宋兵见魏军突然从天而降,惊慌失措,四散逃走。

魏军渡过淮河,与前来增援彭城的一支一万人的宋军在盱眙遭遇。宋军主将臧质派手下将领抢先占领盱眙城东的高山,在山上修筑了两处营垒,自己在城南扎营,依托有利地势形成掎角之势阻挡魏军。

魏军猛攻东山二营,臧质畏惧敌军强大,不敢出兵救援,二营被击溃。魏军杀向臧质大营,臧质独木难支,抵挡不住,尽弃辎重装备,仅率七百人逃进盱眙城。拓跋焘绕过盱眙,继续向南进发,兵临长江,抵达瓜步(今南京市六合区东南之瓜步山)。魏军拆掉房舍、砍伐芦苇建造竹筏,扬言南渡大江。

南京城内外戒严,宋国动员全部水师守卫长江,王公以下子弟都要参军。太子刘劭出镇石头城,指挥水军,一排排战舰覆压江面,江岸营垒相连,从采石矶到暨阳,长达六七百里。

刘义隆登上石头城,遥望大江对岸奔驰的鲜卑骑兵,不禁面露忧色,深深自责,对江湛说:“北伐之事赞同的人少,今士民劳怨,我们不能不感到惭愧。为大家带来灾难,这是我的过失。”一转念想起檀道济,叹息道:“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刘义隆不是束手无策的人,他发起间谍战,派出大批特务潜到江北,大搞破坏,在村落里放置野葛毒酒。

一顶金色大帐支上雄奇凌清的瓜步山,新辟的盘山路蜿蜒而上,拓跋焘俯视巨浪滚滚向东奔流的大江,眼神掠过那千帆万垒。凄雨冷风让他感受到江淮寒气,你不能指望这里的冬天会像塞北那样严寒,也不能奢求长江会像黄河那样千里冰封。空有铁骑千群,而无用武之地。宋人大肆破坏,各地官府撤退之时烧城烧粮,江淮百姓逃散,粮食都带走了,魏军几乎搜集不到食物。而今是冬天,旷野里只有北风。大军身后的彭城和寿阳两座淮北军事重镇一处也没有攻克,随时威胁着补给线。

打过长江去,根本是作秀,别说没有战船,即使有了战船,习惯马背上生活的鲜卑勇士驾驭得了颠簸不平的船只吗?赤壁啊!赤壁!拓跋焘饮了一口水,凉气袭遍全身,水从河北用骆驼驮来。他有个习惯,从不饮河南水。

打不下建康,只有退兵。果断是拓跋焘最大的优点。魏国使者带着骆驼、名马来到南京城,要求讲和,请两国通婚。刘义隆借坡下驴,他也不想把这场燃烧到家门口的战争继续下去。

宋使田奇带着奇珍异果回赠,拓跋焘取过礼品中的黄柑就吃,痛饮酃酒。左右侍从附耳低语,怀疑食物里有毒药。拓跋焘没有回答,举手指天,把孙子拓跋濬叫到身边,诚恳地对田奇说:“我远来至此,非为功名,只想继好息民,永结姻援。宋国若能以女妻此孙,我以女妻武陵王,自此匹马不复南顾。”

虽然太子刘劭和满朝文武力主联姻,刘义隆最终还是拒绝了拓跋焘的和亲。与北魏结为姻亲之国,等于承认两国为平等邦交国,这就丧失了南朝华夏正朔地位,刘义隆不会甘心,有生之年决不放弃中州。

即使和亲未成,粮草匮乏的魏军也不能长期待在江淮。一个月后,公元451年(元嘉二十八年)正月,拓跋焘在瓜步山大会群臣,魏军沿江举起烽火,退军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真实“兰陵王”:不是嫡子 是否俊美待考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654个字演绎出的“战神”如果要从官方口径推敲兰陵王的出身,那么唐人李百药所著、名列《二十四史》的《北齐书》的记载显然最为权威,但这篇仅654字的传记中,提及兰陵王战绩的只有开头一段:“突厥入晋阳,长恭(兰陵王名高长恭)尽力击之。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

  • 解密南北朝名将檀道济之死:效命疆场却蒙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南北朝时期,南方朝廷与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刘宋时期尤盛。公元431年1月,南朝宋文帝北伐魏国失败,前锋将军到彦之退驻到河南滑台一带。一代名将檀道济率兵救援,大败魏军,打到山东济南,正在高唱凯歌时,另一魏将叔孙建派轻骑烧了宋军的粮草。“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想当年官渡之战,袁绍就是

  • 清宫里的武林高手:神秘太监高手最后一代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夏一跳,天津静海人,是清宫瑾妃身边的太监之一,因为身材高大,一次被慈禧看到吓了一跳而得赐此名。这个名字他引以为傲,旁人多少觉得有些别扭,于是一般尊称其为夏大伯。夏大伯晚年颇多逸事,虽然身为太监,却娶了一个对他甚好的夏大娘。可惜的是,这位姥姥是夏一跳出宫后娶的,对他早年的身世也言之不详,所以,无从知道

  • 晚清“中兴名臣”胡林翼:夫人外交维持同僚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胡林翼,一个吃喝嫖赌样样俱全的“问题”青年,忽然间变成了大清帝国的顶梁柱。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人可以偶尔放松一下自己,但是千万不要把放松变成放纵,更不能以此为寄托,聪明的人懂得适可而止,懂得找准自己的方向。在他们准备大干一场之前,这种“荒唐”的游戏只不过是一种调剂,一些有趣的经历而已。但是这也往往需要

  • 功高皇帝怕!揭秘历史上被皇帝害死的八位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臣被帝王冤杀的历史教训:封建体制下屡屡发生名臣被冤杀的事情,有的因正直而遭诬陷,有的因改革而受攻击,有的因才高而遭妒忌……他们的冤情虽各不相同,但他们的人生际遇却体现了那个时代官场的实况。盘点中国古代被冤杀的名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厉害,你辉煌,可是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总是有那么一小撮人在盯着你,

  • 前赵皇帝刘聪:史上共立了十一个皇后的荒淫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人都是这样,谁也别说谁的辨别能力有多强。拿破仑不是说过吗,真理就是谎话重复一千遍。你耳边老是听到这个人的不好,你还会认为他好呀!大脑皮层早就形成条件反射了,靳准先前利用的也就是这一点。对于平阳城来说,公元318年,无疑是一个最为血腥恐怖的年份。城内血流成河,“鬼大哭,声闻百里”(《晋书》),其状惨不

  • 宋太祖赵匡胤:中国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印象中的宋朝是一个文人统治的帝国。然而这个帝国的开创者却是一位职业军官,他的名字叫赵匡胤。 在成为职业军官之前,赵匡胤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侠。 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传说赵匡胤武艺高强。江湖第一武术门派少林寺,其最经典的少林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 少林长拳全

  • 高欢为什么不如宇文泰:输在高欢的儿子不争气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高欢和宇文泰分别是北齐和北周的实际缔造者,只是他们和曹操一样,生前没有称帝,死后由各自的儿子当了皇帝。高欢英明神武,富于机谋。善用人,不问地位高低,唯才是举。治军严明,将士乐为效死。高欢生前平定尔朱氏,葛荣之乱,统一了河东的北方,当时东魏(北齐)的实力远胜于宇文泰的西魏。虽然东西魏的五场大战中败多胜

  • 宇文泰在沙宛为何能以一万疲师胜高欢二十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沙宛之战(两晋南北朝)战争概述:公元537年,建立不到一年西魏国内遇到大灾,东魏高欢乘机向西魏宇文泰发起进攻,宇文泰危难之际果断出击,在小关和沙宛两次大败东魏军,沙宛一役,奠定了中国之后三十余年的后三国时代。将星指数:★★★★★ 宇文泰 高欢 候景 李弼精彩指数:★★★★★★政治影响指数:★★★★提

  • 岳飞叛逆的早年:两次被处罚 直到遇上伯乐宗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一入军营,竟然接连干了几件让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不仅差点毁了他的前途,几乎就丢了性命,使他报国之路的第一年走得相当崎岖坎坷。有人说,岳飞就是个“刺儿头”,活该倒霉,但是也有人说这是岳飞的个性,必能成大事。一说起岳飞,人们就想起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精忠报国”、“岳母刺字”、“枪挑小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