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标作为明朝的第一个太子 朱标到底有多厉害

朱标作为明朝的第一个太子 朱标到底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130 更新时间:2024/1/2 3:41:21

还不了解:明代朱标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标有多厉害?甚至死后待遇超过诸多皇帝。

说起明代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他最终传位于皇太孙朱允炆一事在历史上并非轶事,甚至在后世中引起过不小的争议。

可是,人们似乎忽视了作为他们爷孙之间纽带的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朱元璋的长子、朱允炆的父亲——朱标。

人们都说,朱元璋共有二十六子,怎就偏偏传位给孙子,难道这二十几个儿子中还挑不出一个储君吗?其实,长子朱标作为太子,的的确确是朱元璋钦定的储君人选,只惋惜病逝得早,令朱元璋痛心不已。

或许是念及已逝的太子,朱元璋十分亲睐身为皇孙的朱允炆,更册立其为皇太孙。这下,朱元璋的儿子们更不乐意了,尤其是燕王朱棣,好不容易熬死了太子,不想被亲侄子截胡。

或许也因为不服气吧,后来,朱棣便发动了靖难之役,直接取而代之。那么问题来了,太子朱标究竟是何等人,他当太子时为何朱棣不敢反抗呢?

舐犊情深,寄予厚望

朱标乃朱元璋的长子,生母为孝慈高皇后马氏。朱标出生时,朱元璋正在外征战,初为人父的喜悦使他兴奋之下在一座山上刻下了这几个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可见,长子的降生对于此时的朱元璋来说是给了他莫大的鼓舞,此子的地位终究与众不同。朱元璋对长子抱以极大的希望,特意寻求名师教授朱标,悉心教导、培养这个儿子。

朱标也没有令父亲失望,洪武元年,朱标正式被立为太子,成为皇储。众所周知,朱元璋为人狠厉、手段残忍。与其父朱元璋大相径庭,朱标为人仁慈宽厚。

史料上经常称朱标“忤太祖意”或“不称太祖意”,说明二人的政见有不合之处,大致因为太子朱标时常劝谏自己的父皇不宜过于严厉、苛责,不宜杀人过多,伤了和气。

可是,太子此举不仅没有触犯龙颜,地位也没有丝毫动摇,仍旧得到朱元璋的信任和重视。当然,朱标也没有因此得意忘形,他不会一味忤逆父皇的意思。

与父皇理念相悖的“宽通平易之政”,他只会小范围实施,绝不会逾矩,以下犯上。另外,朱标也会为臣子、兄弟向父皇求情,从中调和。

要了解,除了马皇后,也就只有太子能劝得住这位暴戾的皇帝。这些小事皆体现了太子朱标的仁孝之心,也足见朱元璋对太子的感情深厚,《明史》评价朱标其“仁慈天性然也”。

的确,朱标做太子的二十五年间,为人处世皆以“仁厚治天下”为宗旨。洪武二十五年,这位温文儒雅、敦厚善良的太子正值壮年就病逝,朱元璋痛失爱子,将其葬孝陵东侧,谥“懿文太子”。

独得父皇青睐所因为何

历史上,暴戾的帝王对上仁厚的太子,这样的组合并不少见,好比汉高祖刘邦和太子刘盈、汉武帝刘彻和太子刘据,放宽一点甚至可以算上秦始皇和公子扶苏

可是,这几位太子却遭到了父亲的“嫌弃”,被认为是懦弱,父子关系也是剑拔弩张。然而,朱标却没有这般“霉运”,他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依旧不可撼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在前文提到过,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而且不仅是长子,更是嫡长子。朱标的生母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元配,马皇后一生与朱元璋伉俪情深,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

朱标作为二人感情的结晶,还是头一个,地位自然尊贵。况且,嫡长子在古代的宗法制度中本就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立皇储更有“立嫡立长”之说,便是受到当时盛行的“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

因此,对于皇室来说,嫡长子是令诸皇子望尘莫及的身份。其次,朱标身上仁慈宽厚的天性并非被朱元璋厌恶。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曾告诫太子朱标要牢记几个原则,总结起来即仁、明、勤、断四条。

朱元璋说,能仁才不会失于疏暴,他把“仁”字放在首位,显然是认为这是作为储君将来治国理政所必备的卓越品质。朱元璋是个善明断又勤政的皇帝,但他的铁腕政治使他实在称不上是一位仁君。

或许是朱元璋自身比较欠缺这一品质,他更加告诫太子要重视“仁”,重视太子的儒家教育,还请了名师为太子讲授儒家经典。幸好,朱标不负众望,成长为一位慈仁殷勤的卓越皇储。

亲兄弟之间的过节

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如果说仁厚的朱标是马皇后的镜子,那么同样狠厉的朱棣自然就是朱元璋的镜子。说来奇怪,朱棣作为马皇后和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标的同胞兄弟,却不似兄长一般温柔宽厚。

回看他的人生,朱棣反而像极了朱元璋的性子。按照常理而言,皇帝应该会更喜欢脾气性格像自己的儿子,可是朱元璋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朱棣虽然阴狠,但也能成事,朱元璋显然是看清了这一点,因此朱棣自小就受到了父皇的历练,十岁受封燕王。可是,无论朱棣怎样出色,只要兄长朱标在,储君之位都注定与他无缘。

由于朱标的太子之位十分稳固,自己羽翼未丰无法与之抗衡,朱棣不敢贸然行动,只能静静等待机会。况且,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朱标有朱元璋的支持,蓝玉的鼎力相助,文臣的拥护,这样的名望是朱棣无法企及的。

当然,朱标虽然对待自己的兄弟们都十分亲厚,但是与朱棣之间似有嫌隙,原因是受到晋王的挑拨。太子册立以来,诸王一直在明争暗斗,晋王朱棡忌惮燕王朱棣的功劳。

于是,他便向太子告发朱棣不服管,使太子将此事汇报给朱元璋。自此开始,朱标与朱棣兄弟之间的关系开始紧张。终于,洪武二十五年太子病逝,朱棣总算等到了机会。

岂料,或许是由于朱元璋太过悲痛,竟然册立了太子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储。不仅如此,朱元璋很清楚朱棣实力雄厚,对继任皇帝构成威胁,但也只有他才能成为皇权的支撑,于是临死前下遗诏:“诸王临国,毋得至京”。

惋惜,朱棣不满之心已久,尤其在朱允炆即位后,燕王朱棣因皇帝力行削藩而起兵造反,夺得皇位,是为明成祖,大明王朝的历史也为之改变。

话又说了回来,朱标死后,先是被朱元璋谥“懿文太子”,后被其子朱允炆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明成祖登基后,复称朱标为懿文太子,崇祯十七年,南明弘光帝又复称他兴宗孝康皇帝。

可见,朱标的为人在明代历代帝王、储君中颇为少见,死后能被如此追尊,也算是实属难得了,甚至超过了一些皇帝的礼制。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庾文君:晋明帝司马绍的皇后,后世如何评价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孔子对于晋文公的评价,司马绍的特点,庾太后

    庾文君,东晋明帝司马绍的皇后,左将军庾琛的女儿,太尉庾亮、司空庾冰的妹妹,车骑将军庾翼的姐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庾文君性情仁和,姿容淑美。琅琊王司马睿晋元帝听说,聘为世子司马绍正妃,先后生下晋成帝司马衍、晋康帝司马岳。晋明帝即位后,册立为皇后。太宁三年(

  • 才华出众的永瑆,为什么不被乾隆看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永瑆为什么抠门,为什么嘉庆毫无作为,为什么乾隆不选永璂

    才华出众的永瑆,为什么不被乾隆看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乾隆一生共有十七个儿子,一般来说,较为年长的皇子继承皇位可能性要大些。但由于乾隆实在太能活了,排在前面的皇子都没能活过他,所以最终他选的是第十五子永琰继承皇位。都知道乾隆在选继承人的时候,已经没什么选项了,最后选出来的永琰

  • 刘备和孙尚香结婚时间长达三年 两人为何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尚香和刘备有孩子吗,孙尚香和刘备的故事,刘备与孙尚香几个孩子

    还不知道:刘备与孙尚香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与孙尚香结婚3年,为何未生下一儿半女,诸葛亮的话暗藏玄机?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的一本历史小说,它主要讲述了魏蜀吴三国的风云。然而,在这个男子争雄的时代,依然有一个女子比较突出,此人便是孙尚香。若是生为

  • 郑阿春:晋元帝司马睿的妃子,她有着怎样的遭遇?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炎与司马睿的关系,晋元帝司马睿,司马睿晋什么帝

    郑阿春,晋元帝司马睿的妃子,临济县令郑合孙女,安丰太守郑恺长女,晋简文帝司马昱的生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郑阿春幼年时父母双亡,先嫁渤海人田氏。田氏死后,守寡。建兴三年(315年),成为丞相司马睿侍妾。晋元帝即位后,受封夫人,生下会稽王司马昱。晋明帝继位,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真的是一个愚笨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阿斗就是刘禅吗,刘禅智商真的很低吗,什么是扶不起的阿斗

    对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阿斗真的那么蠢吗?诸葛亮从这件小事发现,他其实比刘备更聪明。人们常说扶不起的阿斗,似乎阿斗就是整个三国里最愚笨的一个人,拥有诸葛亮这样的谋臣,坐拥的川蜀之地物产丰饶,同时也有着百万雄兵,但不仅没有在战争中打出任何效果,反而最后被魏国人

  • 霍光是忠臣吗?权臣霍光最后为何落得悲惨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霍光是忠臣吗,汉朝霍光是什么样的人,汉朝霍光有后人吗

    霍光在霍去病的帮助下在官场如鱼得水,从郎官一路做到了光禄大夫等职位,颇受汉武帝的恩宠,一直侍奉汉武帝左右。霍光前后出入宫禁二十多年,未曾犯一次错误,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信任。霍光是忠臣吗巫蛊之祸后,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储君,并暗示霍光辅政。汉武帝临终前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并将辅佐大任交给霍光。一位辅政大臣上官

  • 汉景帝一代贤君背后的污点!揭汉景帝残忍的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景帝简介,滕君则诚贤君也,汉景帝儿子

    汉高祖刘邦登基之后,采纳叔孙通的建议恢复礼法,使得汉朝又有了“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但是到了汉朝依旧有惨绝人寰的荒唐事情。世上什么事情最为荒唐?莫过于衣冠上国居然用活人陪葬,还有被后人追认为贤帝、明君的帝王也无法避免自私、害怕孤独等,这些人类浅薄的陋性,竟然用万人陪葬。何等惨无人道的事迹!后世

  • 一代名臣霍光为何身死名灭?霍光为什么会被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霍光后代下场,霍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清朝十大名臣

    国人一提到霍去病往往赞不绝口,这位年轻的将军,一出手就是大手笔,那种“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情壮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在中国,霍去病和卫青一样,成了中国战胜强敌开疆拓土的大英雄。和霍去病相似,他的弟弟霍光也是很了不起的人物,汉武帝生前钦点他做了托孤大臣,可后来却没有很好的结局。霍光当初是个很低

  • 史上以一敌百大英雄TOP5 岳飞、项羽排名第几?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十大猛将谁排第一,西楚霸王项羽有多厉害,岳飞和关羽谁厉害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来都不缺乏能人异士,说道能以一敌百的大英雄,更是数不胜数,今天小编就介绍几个大英雄的英勇事迹给大家开开眼。No.1——岳飞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精通韬略,善于骑射,品格高尚,抗金名将,其领导的岳家军军纪严明。史书记载,岳飞可以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在勇冠

  • 大太监刘瑾的另一面:提倡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瑾真的谋反吗,刘瑾是谁,挑夫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

    刘谨的改革措施还包括降赋税,减轻农民负担。“三月,甲辰,振浙江饥……又停止本年应解杂款银六万两以宽民力。”宦官制是皇权的产物。在某些情况下,专制君主出于强化君权和裁抑臣权的目的,因而有意培植借重宦官的力量,如东汉曾利用宦官力量来对付专权的外戚官僚集团,唐代曾借重宦官以制抑防范那些威胁中央集权的藩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