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末清初文学家顾炎武:酷爱收集各类书籍碑文

明末清初文学家顾炎武:酷爱收集各类书籍碑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599 更新时间:2024/2/5 19:50:48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昆山千墩(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他学识渊博,学风严谨,著作等身,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顾亭林诗集》、《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作为耕读世家,顾炎武家族藏书历时四代,从高祖顾济“寒家 藏书”到倭寇焚书,从曾祖顾章志重新收藏到子侄分藏,从嗣祖顾绍芾藏书抄书到鼎革之际藏书散亡,几经磨难,最终造就出明末清初爱国主义思想家、学者顾炎武,算得上是天下藏书之家最为圆满的一个结局了。

关于祖辈的藏书,顾炎武《抄书自序》中说:“自先高祖为给事中,当正德之末,其时天下惟府官司及建宁书坊乃有刻板,其流布于人间者不过《四书》、《五经》、《通鉴》、《性理》诸书,他书即有刻者,非好古之家不蓄,而寒家已有书六七千卷。”没料到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侵犯江东各州县,高祖顾济收藏的数千卷书籍连同顾家的老宅子全都被倭寇焚毁了。又言:“洎万历初,而先曾祖历官至兵部侍郎,中间莅方镇三四,清介之操,虽一钱不以取诸官,而性独嗜书,往往出俸购之。”万历后,曾祖顾章志多次出任各省的要员,但他注重操守,为官清正廉洁,平生就是嗜好收藏图书,往往要拿出自己的俸禄来购买书籍。顾章志去世时,他所收藏的上万卷书籍被当做家族的重要遗产分成四份,分别由三个儿子一个侄子来继承。

顾炎武的嗣祖顾绍芾得到了父亲顾章志的藏书遗产中的一份,他是太学生,也特别喜欢读书,几十年中他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藏书,到顾炎武立嗣时,顾绍芾的藏书大约又有了五六千卷。他亲自教导顾炎武“著书不如抄书”,说:现在人的学问不如古人深厚,抄书可以吸取和整理前人的思想学术成果,当知识积累丰富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很可惜顾绍芾所抄录的数十本《邸报》资料和大部分藏书因明清鼎革散失,到顾炎武北游时仅存两三千卷。顾炎武无奈地说:“自罹变故,转徙无,而散亡者什之六七……”受嗣祖顾绍芾的影响,顾炎武喜读书藏书更注重抄录之功。他自述:“先取《一统志》,后取各省府州县志,后取二十一史参互书之。凡阅志书一千部,本行不尽,则注之旁;旁之不尽,则别为一集曰《备录》。”学生耒回忆先生:“无一日不读书,无一日不抄书。”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自成逼死崇祯 明朝生灵涂炭 人口锐减8000万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从李自成起义到吴三桂灭亡,混战五十四年。明末人口为一亿,到清世祖时全国人口只剩下1400万人了,锐减了80%多,损失人口8000多万。轰轰烈烈崇祯元年,陕西的大饥荒弄到人相食的地步,正是这场空前的大灾难拉开了明王朝灭亡的序幕。李自成的战马饮惯了人血,对水不屑一顾。上了战场,战马一闻到血腥味

  • 吕光创立后凉:系中国史上第一个真正太上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苻坚在长安天天被动挨打、穷途末路的时候,他的一个爱将却扫平了整个大西北,纵横无敌。览尽了无限风光之后,他踏上归途,然而故乡再不是原来的故乡。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他发现已经回不去了。非常意外的,他“随波逐流”创立一个新国家。他叫吕光。22岁时一战成名吕光这一族有个名人,就是刘邦的皇后吕雉。当年吕雉死后

  • 揭秘:汉成帝刘骜最会享受因而最终死于淫乱?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平心而论,汉朝的皇帝大多还是挺靠谱的。高祖刘邦,以平民身份,提三尺剑起义,反抗暴秦,后又打败贵族出身的项羽,创建了大汉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平民皇帝,非常了不起。武帝刘彻,胸怀大略,集全国之力,击破匈奴,洗刷了几百年来靠着女人向匈奴乞和的耻辱,扬我国威,也很了不起。与勇武的祖辈相比,汉成帝刘骜,

  • 揭秘刘贺在位仅27天就能做出1000多件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可是如果做的太过分就连天都是看不下去的。在中国历史上有以为短命的皇帝,他在皇位上一共待了27天,但是却孜孜不倦不知疲惫的做了1000件荒唐的事情,即便是昏庸也无法形容他,如果非要找一个词来形容他就是作死。而刘贺的作死作出了水平,作出了风采 。先说下刘贺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前任皇帝

  • 女中之豪杰孝庄 没有她就没有后来的康熙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虽然同是少数民族建立大一统的政权,但清朝人关后的形势与元朝有本质不同。元朝的忽必烈一代雄主,纵马驰骋,入主中原后政治稳固自然不在话下。而清朝却是皇帝年幼、权臣辅政,只要有哪点处理不好,轻则宫廷政变,政局动荡,重则大清帝国分崩离析。可以说,时势需要孝庄,时势又造就了孝庄,以其才华与胸怀,赢得生前身后名

  • 揭秘比刘邦更卑微 比康熙更伟大的皇帝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朱元璋是名副其实的社会最底层,和刘邦比起来,不要说亭长,他在元朝的时候,连个芝麻绿豆长也没有当过,就是纯粹的一个老百姓。孤苦伶仃朱元璋十六岁,就先后死了父亲、大哥、大侄、母亲四口。面对父母哥哥的尸体,不仅无钱购置棺木,连安葬的坟地也没有。朱元璋去哀求地主刘德,被一顿臭骂轰出大门。邻居刘继祖

  • 宋玉简介 先秦时期楚国著名文人宋玉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记述极为简略。《韩诗外传》有"宋玉因其友而见楚相"之言。刘向《新序》则作"宋玉因其友以见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见察",同时又有"楚威王(襄王的祖父)问于宋玉

  • 揭秘魏冉和白起的关系 魏冉如何发掘白起的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魏冉和白起的关系魏冉,是秦国的重臣,拥立秦昭王为王的核心人物。对秦国的贡献不可忽视,一生更是四次任宰相,为秦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人物。白起,战国时秦国著名的将领,为秦统一六国贡献了力量。因为在长平之战中表现卓越,杀敌40万,被不少人称为“杀神”,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是继孙武和吴起后,历史上又一杰出的军

  • 平定巴蜀的司马错: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野史《格格春秋》里记载着这样一则趣事:公元前一世纪的某一天,《战国策》的作者刘向请几位朋友赴宴。刘向本是节俭之人,不会无故请人喝酒,朋友们一猜便知他必有为难之事相求。还真让朋友们猜中了,酒至半酣,刘向从袖筒里掏出一篇文稿让大伙传阅。朋友们一看,见题目是《司马错论伐蜀》。刘向告诉大家,这是即将编入《战

  • 揭秘:为什么南汉后主刘伥每遇用人必先阉割?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942年4月,偏安一方的南汉小朝廷的实际创立者,南汉高祖皇帝病重,看看待死。自知有生之日已经不多便派人宣来右仆射王翻,商量后事,进行所谓的托孤。他叹息着说:我生有19个儿子,至今还没有立太子。他们看起来都不中用,洪度、洪熙(均系南汉高祖之子)年纪虽居长,但都不能承继我的事业。其他诸子也差不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