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最后将荀彧逼死 曹操为什么容不下他

曹操最后将荀彧逼死 曹操为什么容不下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351 更新时间:2024/1/2 5:56:19

荀彧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荀彧是曹操亲密合作的谋士,曹操为何容不下他,将其逼死?

引言

建安十七年十二月,曹操兵下濡须口,与孙权隔江相持。几乎是同时,因病留守寿春的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荀彧收到一个从前线寄给自己的食盒。然而打开后却空无一物。空白的食盒似乎指示着什么。于是荀彧饮药而卒。终年仅五十岁。对于一个卓有建树的政治家来说,实属英年早逝。

荀彧死亡的消息迅速被江东探知。孙权随即贴出布告,指斥曹操因为荀彧拒绝执行他杀害伏皇后的命令而迫害荀彧致死。布告贴到蜀中,刘备给了八个字评语:老贼不死,祸乱未已。是时三方鼎足之势已成,彼此再无顾虑可言。横竖二五也是一十,以炎汉正统自居的刘备干脆就将曹操比作汉朝的庆父,也即祸乱根源。

历史学家们认为关于孙权指斥曹操一事证据不足,以荀彧之聪明智慧,便有此事也不会落到如此狼狈。但江东并不在乎给政敌曹操多加一条哪怕虚拟的罪状。何况迫害伏皇后实在是有的。而且是有大贤之名的“龙头”华歆亲自带队执行。虽与荀彧无关,却同曹操有碍,也不能说绝对冤枉了他。

而荀彧之死也的确与曹操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曹操逼死了荀彧。而这两人的推诚相待、亲密合作至今已经二十一年。二十一年以来,没有其他任何人能取代荀彧在曹魏集团中的作用或对曹操的影响。虽然曹操麾下谋臣如云,尽有奇思妙策人所难及者。但是荀彧只有一个。所有谋臣之中,只有荀彧被敬称为今君而不名。

这不但是曹操也是许都所有名儒文士的共识。二十一年来,每当曹操领兵出战时,留守根据地负总责的一般总是荀彧。曹主外,荀主内,曹操是大汉王朝的丞相,而荀彧却是曹操的丞相。荀彧道德厚重,学问渊深,忠正老成,政事通达,爱才善举,能识大体。许都冠冕之中他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

因此有所谓“五百年间命世者”之称。曹操称赞荀彧在辅弼、检举人才、建言献策和密谋四大方面的杰出作用。司马懿也说,史书中记载的久远故事不提,在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百十年间,没有贤才能够赶得上荀彧。然而事到建安十七年,曹操竟已不能再容忍这个贤才大德继续生存下去。

因为之前不久荀彧曾反对过曹操晋爵魏公的建议。虽然措辞并不苛刻,语调也并不激烈,但反对的意见既出自荀彧之口,就绝不能小视。曹操为此很不高兴。公爵的取得非同小可。因为这已超越了寻常所谓臣僚的范围,而有开府建国之权。之前,曹操也可以将贤人们招揽进丞相府以便为自己服务。

比如杨修或七子们。但从体制来说,丞相本身即是汉臣,因此他的僚属们便也均为汉臣。而倘若跃升为公,则可裂土分茅,建立自己的国家,定都并且组建从属于自己的文武班子。汉朝肇始时,诸王威权极大,在各自的领地上行政、军事、财政一总统之,虽有朝廷派出的相和尉加以匡扶,但仍经常出现诸王权力大到破坏平衡的程度。

因此本朝中后叶尽管名臣辈出,如国公级别的大人物却极罕见。之前建安元年时汉献帝刘协迁都许昌,从此开始建安时代。但也正在这一年,王朝的实际权柄即归于曹操。因此一般公卿官佐们都在努力地揣摩皇帝与曹操之间的关系以求在两者中寻找到平衡。因此曹操倘若晋爵为魏公,威权并重,在礼法制度上已可稍与皇帝抗衡,而远在其余大臣之上。

这无疑是一个破坏平衡的信号。荀彧因而反对。但即使以他的远见卓识也未必想到数年之后满朝公卿真的已被架空。随着曹操晋爵为魏公不数年后又晋爵魏王,在制度上享有行政权和人事任免权,天下贤才名士文武将佐便蜂拥而上魏国求一官职,以致皇帝刘协手下的汉官们无论名义上还是实际上均已成为一种摆设。

著名的猛将夏侯惇先时曾任汉朝伏波将军,然而当魏国肇建时他却迟迟不得封号,于是不满地向曹操抗争。曹操的答复是以夏侯惇的功绩威望,在新创建的魏国中任职不免屈才,因为按本朝的礼节,臣僚可以分几个等级,而最高等的臣子可以为君主之师,即所谓“太上师臣,其次友臣”。

汉朝成立垂四百年,明主贤臣不胜枚举,自然有资格用夏侯惇这样的臣子,但魏朝初建根基尚浅,所以不敢贸然将夏侯惇纳入自己治下,但夏侯惇坚辞要求,于是得封为魏国的前将军。此时本朝名士已基本都在魏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正如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四人在汉中王刘备那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样。

因此当建安二十三年许昌发生叛乱时曹操才盛怒到几乎将汉官杀光,以至于当时有朝中又换一面目的慨叹。但即使真正杀光,于时也已无碍。正如建安元年国家的政治中心从洛阳迁到许昌一样,此时已从许昌倾斜至魏国的都城邺城。曹操将许昌的汉官们都召集到邺城,然后令当晚出门救火的汉臣出列。

汉臣们觉得救火应该有功无过,于是纷纷出列,而曹操将他们都杀死,理由是在许都混乱之时出门救火,纵无附逆之实,也有添乱之嫌。此刻实际上处理国家大事以及朝廷日常事务的机构已全在邺城。许昌诸汉官虽然体系完备,却完全被架空。此举令我们联想到千余年后明代的两京之制。

虽然洪武皇帝朱棣迁都至北京,但南京首都的资格并未废除。在南京也有一个体系完备的和北京一一映射的官吏系统。但因并非政治中枢,实际上无权无钱,国家的基本俸禄只能糊口,以至于南京官吏们只能另想出路谋财。以耿直闻名的副都御史海瑞去南京赴任时,惊讶地看到官吏们在街上横征暴敛,宛如抢劫。

建安十七年,荀彧虽然想不到日后的情况比他曾设想的还要糟,但曹操晋爵魏公之事却已被提到日程上来。荀彧并非不知即使自己出头反对多半也于事无补,因为这件事背后实在有很深内涵。于曹操,十余年来把持朝政,根基已稳,是时机将自己的统治进一步纳入正轨。同时也可试探一下朝野反应。

而于群臣则均想借拥立之功再进一步,谋求更高的职位。因此日后当刘备拒绝担任皇帝时,诸葛亮的劝说中便提到这点,倘若群臣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则于事业必有极大损害。因此即位有时也的确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谓“坚辞不就”也只是烟幕而已。反例则可举出宋江。

之前,李逵曾经多次拥护其杀上东京,夺了鸟位做皇帝。宋江囿于“忠义”钳制,始终不敢应口。实则梁山众将所以不满招安,其根源并非对忠义的坚持或对起义的忠诚而是对利益的坚持。倘使宋江做了皇帝,则诸将当然可从草寇提升到朝廷重官大将,好处自不待言。否则即使投降朝廷,也要有必要的政治待遇和安全保障。

是时蔡京、高俅把持朝政,皆与梁山有旧仇,即使招安,日后的升迁之路也必然艰辛。果然所谓一百单八将中得任官职的极少超过上梁山前级别。以前是中级,现在还是中级。

招安无丝毫利益可言,又不如在山寨时的痛快淋漓,倘若不是愚忠贯顶为博声名不惜性命的人,谁愿意做这赔本买卖?因此梁山招安各领官职之后,宋江、卢俊义一死,便涣然冰释,兄弟彼此再无往来。并非当日忠义而今淡漠,而是已经形不成一个聚合的利益共同体,涣散是必然结果。

结语

因此荀彧的出头几乎是挑明了和曹操以及以曹操为首的利益共同体为仇作对。本来,倘若荀彧拥护甚至默许,当曹操顺利晋爵魏公或魏王时,辅弼大臣之首仍然是非荀彧莫属。是时荀彧本人也将拥有更大的权力和更广泛的声名,前景之美好触手可及。然而荀彧还是毅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穆邪利:北齐后主高纬第三位皇后,她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弘历第一任皇后,女世子结局在一起了吗,女世子最后结局是怎样

    穆邪利,小名黄花,后改小名舍利,北齐后主高纬第三位皇后。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她初为弘德夫人,宫内称为“舍利太监”。她被高纬立为左皇后继而皇后。北周攻陷晋阳,高纬传位幼主高恒,高恒尊她为太上皇后。人物生平入宫得幸穆邪利,小名黄花,后改名舍利,本是北齐后主高纬

  • 荀彧和郭嘉相比 曹操为什么更喜欢郭嘉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荀彧郭嘉荀攸,郭嘉和荀攸谁厉害,荀彧和荀攸的关系

    还不了解:荀彧和郭嘉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同样是顶级谋士,曹操为什么更喜欢郭嘉,而不喜欢荀彧呢?郭嘉(字奉孝)和荀彧(字文若)是曹孟德一统北方的左臂右膀。很明显,荀文若的功勋要大于郭奉孝。荀文若为曹孟德的前期发展贡献了很大力量,特别是在一统河北以前,帮助曹总在

  • 高绰:北齐武成帝高湛庶长子,他究竟有多残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庶长子小说,历史上真正的陆贞和高湛,历史上的高演和高湛

    高绰,本名高融,字仁通,小字君明,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大臣,武成帝高湛庶长子,生母是李夫人。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绰残暴不仁,出继汉阳郡王高洽。河清三年(564年),改封南阳郡王,出任司徒、定州刺史。礼贤下士,有宠于帝,迁大将军。武平五年(574年),遭到佞

  • 武成皇后元氏:北齐武成帝高湛皇后,她的行为有多不检点?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真正的陆贞和高湛,历史上的高演和高湛,华妃偷了温实初的方子

    武成皇后胡氏,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父亲是胡延之,生母为范阳卢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天保初年,胡氏被选为长广王高湛的王妃。生二子,高纬、高俨。高湛继位后,立胡氏为皇后,高纬为太子。胡氏不耐宫闱寂寞,同高湛的亲信随从和士开私通。河清四年(565年),高湛传

  • 三国时期姜维在蜀汉担任过哪些官职?有何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时期有诸葛亮吗,诸葛亮与姜维,三国时期魏国

    姜维,字伯约,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姜维是三国蜀汉名将,本来他为魏国效力,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军压境,姜维受到天水太守猜忌,跟随太守回城时,因行动慢了一点,太守下令关闭城门,不让姜维进入,姜维走投无路,

  • 顺成皇后元氏:北齐孝昭帝高演皇后,她有着怎样的遭遇?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昭华公主结局,仁元王后和肃宗的感情,昭成皇后

    顺成皇后,复姓拓跋,汉姓元氏,北魏皇室后代,道武帝拓跋珪六世孙,开府仪同三司元蛮之女,北齐孝昭帝高演的皇后。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孝昭皇后,河南元氏,开府仪同三司元蛮之女,南北朝时期北齐孝昭帝高演的皇后。高演还是常山王时,元氏便嫁给高演,成为常山王妃

  • 三国时期诸葛亮时常比作管仲和乐毅,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是古人的智慧结晶,也是他们留给我们不可多得的文化宝藏。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诸葛亮定然是佩服不已的,这是一个神机妙算之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治国也可以打天下,是刘备建立蜀国的重要

  • 司马懿在诸葛亮去世后再也没有攻打蜀汉,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做了什么,诸葛亮死后还有北伐吗,诸葛亮被谁打败的

    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权臣。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出斜谷进攻曹魏。四月,诸葛亮至郿县(位于今陕西宝鸡),进驻渭水之南。公元234年八月,司马懿以“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指示,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

  • 元仲华:北齐文襄皇帝高澄的妻子,她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澄儿子,北齐高澄做过皇帝吗,高澄元玉仪

    元仲华,北魏时期公主,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孙女,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女,北齐文襄皇帝高澄的妻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生平北魏孝武帝时,封为冯翊公主,年幼时便与高澄结婚,生下高澄第三子高孝琬,之后又生下两个女儿,高澄于诸子中最宠爱她的儿子。高澄在其父高欢去

  • 娄昭君:北齐神武帝高欢的正妻,生下四个皇帝一个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漪澜棋玉萧礼结局东宫美人,北齐萧贵妃,历史上的高欢

    娄昭君,即齐武明皇后,本姓匹娄,北齐神武帝高欢的正妻,真定侯娄提孙女,赠司徒娄内干之女,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的生母。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亢明爽,处事果断。早年嫁给高欢,辅佐丈夫建功立业,成为渤海王妃。文襄帝高澄嗣位,进为渤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