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李世民竟也干过哪些兔死狗烹的缺德事?

唐太宗李世民竟也干过哪些兔死狗烹的缺德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639 更新时间:2024/1/3 15:39:20

裴寂是大唐开国元勋不假,但在唐太宗时期几次犯法,太宗很想杀了裴寂。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寂有死罪者四:位为三公而与妖人法雅亲密,罪一也;事发之后,乃负气称怒,称国家有天下,是我所谋,罪二也;妖人言其有天分,匿而不奏,罪三也;阴行杀戮以灭口,罪四也。我杀之非无辞。议者多言流配,朕其从众乎。”

要了解太宗的这段口谕,首先了解下裴寂和法雅之间的事情。有个名叫法雅的和尚,过去曾自由出入皇宫和东宫,是李渊李建成的红人。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即位,自然法雅的光辉时代也一去不返了。法雅被禁止出入宫廷,心中十分怨恨,经常对一些熟人发牢骚。可是谁都知道李建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经常听到法雅说这些话,那都是大逆不道。于是有人就到官府去告发,官府立刻把法雅抓起来讯问。在讯问时,法雅交代他说的很多诽谤朝廷的话,裴寂都知道,于是裴寂也被带到官府接受调查。裴寂当然不承认,法雅却一口要定裴寂就是知道。于是朝廷就罢免了裴寂的官职,还削掉裴寂一半的封邑,不许裴寂留在京城。裴寂很不服气,就去找唐太宗理论。裴寂不知道事情的轻重,自然是无功而返。

这个法雅和裴寂一样都是李渊和李建成的心腹。当李世民即位之后,第一要清理的就是李建成的手下。虽然,李世民对魏征非常客气,但是魏征只是个例外,对其他李建成的属下就毫不留情了,只要不向自己效忠,就用各自手段去打压。法雅虽然是为佛教的大师,但是在政坛上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下面的官员自然想借法雅之口,钓上几条大鱼。看法雅之后一口要定裴寂知道自己的妖言,就可以看出是受了官府的胁迫了。官员们知道裴寂也有关联立刻上报李世民。李世民本来就对裴寂有诸多不满,当然借题发挥了。

裴寂央求太宗让自己留在京城,并说起自己当年的种种功劳。确实,在李渊时代,李渊曾经当着满朝的大臣的面拉着裴寂的手说:“要是没有爱卿,我怎么能有天下!”裴寂俨然成为兴唐第一功臣。当年李世民不好说什么,现在李渊倒了,李世民做了皇帝,当然要为自己正名。

李世民说:“按你的真才实学和功劳,不可能有今天这么高的地位!只不过因为先帝念你对皇家有功,才使你位居首辅。其实,先帝在位时,政治法律方面纰漏谬误极多,地方官吏办事松弛、施政紊乱,你是朝廷宰辅,你难道就没有责任?但我还是念当年我们之间的旧情,不对你施以极刑,让你回归故里,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在李世民看来,兴唐第一功臣当然是自己,其次是刘文静,再其次才是裴寂。裴寂处处宣扬没有他,就没有大唐天下,那是贪天之功,罪大恶极。至于李世民批评裴寂处理政务有很多失误,却是欲加之罪。就算是和在李渊时代,李世民也是朝中说一不二的重要人物。虽然说裴寂和李渊交情莫逆,但是大政方针还是要李渊拍板,李世民支持。李世民如此说的真正目的,是要大范围的否定自己的父亲。李渊有很多事情都处理不当,这样就可以让世人理解,李渊没有册立李世民为太子,也是李渊荒悖的延续,对李世民登基自然也会更多一些理解和支持。

更多文章

  • 吕后:甘愿替刘邦当杀手 竹尖谋杀韩信当“女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韩信到底该不该杀?这是一个令刘邦纠结的问题。一方面他有不赏之功,没有他,就没有汉之立国;另一方面他确实不太安分,叫人很不放心。贬淮阴侯 高祖六年,韩信为楚王,有人密报其谋逆。刘邦迟疑不决,诸多将领却异口同声: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陛下,发兵打吧。韩信的人缘看来不太好,在陈平的建议下,刘邦

  • 三国名将张辽:让东吴人人闻风丧胆的曹魏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的曹魏可谓将星璀璨,用兵神速者诸如夏侯渊、治军严整者诸如徐晃,作战机敏者诸如张郃,而要说屡建奇勋、大智大勇的将军,则首推张辽。他就像是曹操的一把所向无敌的利剑,震慑敌胆。他戎马一生,统领铁骑驰骋血火战场,威名远播,堪称曹操帐下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官!

  • 为何说李煜诗酒荒淫其实不过是麻痹宋朝的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971年,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赵匡胤将其扣留。李煜亲手写信请求将李从善放回,赵匡胤拒绝。李煜从此真正认识到南唐的无力,这一切让他深思:南唐的出路在哪里?从此之后,李煜为南唐黯淡的前途,国家日益窘迫而悲伤,每天和臣下饮酒悲歌,不能自已,甚至对一些主战派官员多番贬斥,一改当年振作之风。是李煜从此沉落

  • 揭秘:努尔哈赤御用宝剑为啥是明朝皇帝赐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把龙虎将军剑,这把宝剑是至今保存下来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唯一珍贵遗物。宝剑为铁质,式样古朴典雅、颇具明代剑器风格。剑全长八十厘米,未开刃,剑鞘为木质,外蒙鲨鱼皮,此剑原有鹿皮条,上面写有满汉文字,汉文是:“太祖高皇帝御用剑一把,原在盛京尊藏。 ”可见这口剑在清朝入关后,曾移放在北

  • 历史上一统中原的西汉千古军事奇才是何许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淮阴(今江苏省淮阴西南)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韩信起于布衣,征战于天下,终于为中原之一统奠定新局。韩信顾念旧恩,不忍叛汉,卒死于妇人之手。长乐宫的钟声,也为韩信之奇冤而悲鸣!大忍大勇志向远大韩信出身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

  • 铁铉:明朝铁骨亦明朝忠臣 37岁惨死震慑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1402年6月南京城金川门缓缓打开,燕王朱棣率“靖难”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城中,与此同时皇宫中冒起滚滚浓烟,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大明鼎石铁铉,河南人,洪武年间,铁铉在国子监读书,因熟通经史,成绩卓著,而被朱元璋直接授予礼科给事中之职。此后他又调任都督府断事,在审理一件悬案时,很快就做出了公

  • 慈安与慈禧一起垂帘听政 她若不死 哪容慈禧放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慈禧,恐怕是人尽皆知了,但晚清历史上,有一人一直被忽略了,她就是东太后慈安。慈安16岁入宫,开始只是嫔妃,然而不到半年,就登上皇后宝座,可见慈安若非聪明之辈,是不可能冠绝后宫的。事实上,咸丰帝虽然风流倜傥,心机深沉,连大臣都摸不透,却始终宠爱她,信任她。弥留之际,咸丰唯独将慈安召到身边,告诫她慈

  • 揭秘: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逃亡缅甸始末过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所谓36计走为上计,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似乎就是战争中常见的情形,战争更替,只有保住性命才有机会卷土重来。身为南明的永历皇帝也深谙此道。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揭晓他逃亡缅甸的始末过程。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1661年8月12日),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捎来口信,让他明日过

  • 被派做间谍的郑国如何成为秦统一六国的关键?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46年,战国末期,有一个当时最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六国时期,根据历史的发展,秦国当时是最强大的国家,且有吞并统一六国的趋势,韩国只是秦国相邻的一个小国,如果秦国要统一六国的话,韩国无疑首当其冲,于是一个既愚蠢又聪明的计划就从韩桓王脑中诞生了。他找来了当时韩国出名的水利工程师郑国,郑国是

  • 能臣徐济:被朱棣召到金陵“赐宴于春官”的知府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初年有位知府,曾经备受姚广孝等当时名人称道,曾经受到永乐皇帝朱棣的亲自召见并赐宴,他的名字叫徐济。然而,历代《吴县志》都没有记载,民国《吴县志》中仅“邵武知府徐济墓在光福市墟”寥寥数字,就连徐氏后裔徐傅编的《光福志》也没有任何的记载。日前,笔者在徐达左辑录的《金兰集》中发现了大理寺卿朱逢吉所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