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首位太后:古代首位太后芈月也是首位性解放者

中国首位太后:古代首位太后芈月也是首位性解放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992 更新时间:2023/12/10 14:42:30

由郑晓龙导演、孙俪主演的古装电视连续剧《芈月传》,于近日正式开播,该剧讲述中国历史上首位太后、秦昭王母亲及秦始皇高曾祖母、兵马俑始建者芈八子的传奇一生。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太后,也就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宣太后芈(读作“米”)八子,这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女人,一个在著名史书《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中均留有不小篇幅的女人,一个了不起的女人;一个很特别的女人,一个经历、事迹颇有传奇和复杂色彩的女人,甚至有人称她是“一匹不羁的烈马”。或者说,她是“战国时期的武则天”。

宣太后芈月(?—前265年),也叫芈八子,是秦惠文王(前356—前310年)之妻、秦昭襄王(前325-前251年)之母、秦始皇(前259-前210年)之高曾祖母。姓“芈”;芈乃楚国国姓,可想而知她是当时楚王的姐妹之一,贵为大国公主、金枝玉叶,不过她不是嫡出而是庶出,系楚威王小妾所生,但深得父亲宠爱。为什么她叫“八子”呢?原来秦国后宫分为8级: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看来这位芈八子公主,当老公秦惠文王(此人以车裂之酷刑残杀变法的商鞅,但仍继续推行其各项方针政策而闻名)在世的时候,其地位并不高,也谈不上有多么得宠。

可是,她竟接连生下了3个儿子!也许这是“无意插柳柳成荫”,但更大的可能,是她确实比较博得老公的喜欢(以她出色而独特的才干、性格、长相,这并不奇怪),所以惹得秦惠文王嫡妻醋劲大发,千方百计要收拾她;以至于前310年老公一死,惠文后就与刚继位的儿子秦武王合谋,将芈八子的宝贝儿子嬴稷远远送到燕国去当了人质。

眼看这母子俩的人生将要黯淡收场了,事情却突然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前途一片光明。关键问题出在继位的秦武王身上。这是一个草包,非常鲁莽,几乎毫无当国王的素质。堂堂一国之君,干什么不好,偏偏喜欢跟人比力气大小。当然,秦人尚武,但是这位武王未免太过于发扬光大;不但每天亲近力士莽夫,把他们一个个封成大官(任鄙、乌获和孟说等人皆因力大而得高官厚禄),而且还要跟他们较劲儿。武王在位不过4年,即与孟说举鼎绝膑而死。武王无子,国人即迎回正在燕地当人质的嬴稷而立之,是为秦昭襄王。芈八子被尊为太后,史称宣太后。

故中国“太后”之称谓,即始见于这位秦宣太后芈八子。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一)云:“《史记·秦本纪》曰:昭王母芈氏,号宣太后。王母于是始以为称。故范睢说秦王有独闻太后之语。其后赵孝成王新立,亦有太后用事之说。是太后之号,自秦昭(襄)王始也。汉袭秦故号,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也。”

秦昭王年少,宣太后主政,以楚人魏冉(宣太后异父长弟)为将军(后为相)、樗里疾为相,控制了秦国的军政大权。魏冉的将军之职,为秦置将军之始,也算是宣太后的一个创举。不过,秦国这时的政局是动荡不安的。秦武王诸弟争立,武王母(惠文后)、武王后(魏女)及大臣拥立公子壮(武王弟)即位,称季君,与宣太后、魏冉对抗,内乱3年不止。秦昭王二年 (前305年),宣太后、魏冉尽诛公子壮、惠文后、昭襄王异母兄弟及大臣,逐武王后回魏,“季君之乱”遂平。宣太后封同父弟芈戎为华阳君,封子悝为泾阳君、显为高陵君,此三人与魏冉称为秦国“四贵”,而形成党亲专政的格局,威震天下。秦国原来重用客卿制的传统被打破,这也是宣太后独具胆识之处,以其强有力的政治手腕,维护了国家统治的稳定。

故中国太后之专权,亦自秦宣太后始。宋代陈师道《后山集》(卷二二)云:“母后临政,自秦宣太后始也。”她雄才大略,以太后身份统治秦国、呼风唤雨长达40年之久,而且大大发展了国力,并用名将白起,“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向稽首”(《史记·穰侯列传》),堪称历史上著名的女性政治家。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不满足于“王”的称号,自称为“西帝”。秦国之所以后来能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在宣太后玄孙嬴政(即秦始皇)手里最终统一六国、缔造秦朝、称为皇帝,宣太后的功绩是不可抹杀的。

宣太后不仅擅长国事、政绩非凡;而且思想解放、生活放纵,行事为人特立独行。她是一个在男女关系上非常自由淫荡的女子。历史记载了她的作为成就,也同样记载了她的风流韵事。

据《类聚》记载,魏冉被封侯于穰(今河南邓县),所以亦称穰侯。穰侯举荐白起担任将军,为秦国打败韩、魏、楚三国,攻取魏国在黄河南边的属地,获得大大小小共60余座城市。穰侯因此而专权独断,出入宫庭,与宣太后幽会,成为其重要的情人之一(而他又是宣太后的同母之弟,实属乱伦)。魏冉权倾一时,飞扬拔扈,以致国人只知有穰侯而不知有秦王。由此可见,所谓的爱情,实具有自私和利他的双重品质。

不过,宣太后找情人仍颇有原则:利国利家利己利民。她见前来朝贡的西北部戎狄国王义渠年轻力壮、骜不驯,竟把色迷迷的目光投注在自己身上,便不免有所动心。早在惠文王在世时,义渠就已归附秦国。但因刚继位的儿子(秦昭襄王)年幼无能,而戎狄国正军力强盛,义渠虎视眈眈地注视着秦国,甚至明目张胆地侵扰边民,蚕食边土,成为心腹大患。出于无奈,宣太后遂施行美人计,宽衣解带,主动献身献媚,通奸媾和。义渠王亦毫不客气地翻身上马,屁颠屁颠地耀武扬威,以为霸占了她的阴道就能霸占整个秦国。宣太后心知肚明,日夜下套义渠王。只要义渠王稍微心不在焉,她就红杏出墙、招蜂惹蝶,令其心无旁骛。

不料,宣太后奉承义渠王长达30年之后(前272年),直到秦国势力已经强大、义渠王无精打采,然后就在温柔乡中突然发难,于咸阳甘泉宫杀掉已被自己浪费的义渠王,并立刻派兵灭掉了戎狄,就地设置郡县。据说,与义渠王一同死掉的,还有她和义渠王所生的两个儿子(《史记·范睢列传》、《汉书·匈奴传》、《后汉书·西羌传》)。因此,昭襄王从不干涉母亲找情人,而宣太后就像脱缰的烈马般随心所欲地寻欢作乐、日夜云雨。

宣太后先后有过许多名情人,而最后一名也是最出名的便是大臣魏丑夫(此“丑”为十二生肖之“丑”,而非丑陋之“丑”,其实这是一个长相很俊美的男子)。她喜爱魏丑夫,常常以共商国事为幌子宣其入宫,以尽鱼水之欢。宣太后病重将死时传出命令:“为我下葬时,一定要魏丑夫殉葬。”魏丑夫闻讯十分恐惧忧郁。大臣庸芮帮他向宣太后进言:“人死了以后还有知觉吗?”宣太后回答:“没有知觉了。”庸芮进一步说:“如果人死后无知,那么您岂不是白白牺牲了心上人的性命?假如人死后有知,那么先王这几十年来,在地底下怒火已经积得够多了,太后您去了阴间,补过还来不及,哪还有机会跟魏丑夫欢爱?万一让先王发现这个小白脸,岂不是更要惹出大麻烦来?先王可是要大打出手啦!”宣太后一想,确有道理,于是应道:“你说得很有道理,就照你说的办。”(《战国策·秦策》)这才打消把魏丑夫带去黄泉的主意,转而考虑自己身后的安全。

秦昭王四十二年(前265年),魏国范雎被封为相,宣太后失势,不久终于瞑目驾薨,去找其法定的老公秦惠文王了。至于惠文王是不是为她给自己戴了四十几年绿帽子而大打出手,不得而知。宣太后下葬于芷阳(郦山西麓)。据说,其子秦昭襄王孝心可嘉,竟制造了大批兵马俑来陪葬宣太后。所以有一种理论(学者陈景元)说,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西安骊山麓秦始皇兵马俑,实际上是属于她而不是秦始皇,是她始建的。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无稽之谈。

而宣太后最让后人瞠目的,还并不是她杀情夫、夺地盘的事情,倒是她论政风格之自由奔放、不拘隐私的程度。有一次,她竟公然在军事会议上谈论性爱生活,描述做爱姿势。

这是《战国策·韩策二》上记载的一个著名故事。今人竟戏称之为《战国策》里唯一的“黄色故事”、中国古代最神奇的“荤段子”;而宣太后就是“荤段子”的鼻祖。

宣太后掌握着朝政大权,很多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大事她都要参与甚至做主。有一次(那时宣太后还是个年轻漂亮的新寡),她的祖国楚国竟不顾国际法的规定,悍然出兵,进攻韩国所属之雍氏——这是秦国周边的一个小邦。围城达5个多月之后,韩国扛不住了,即派遣大臣尚靳出使秦国求救,希望秦国能组建自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崤山,打击楚国侵略者。

宣太后亲切地接见了辩才过人(而且据说还是个帅哥——大概韩国早已知晓宣太后好这口)的尚靳。尚靳在会谈中表示:“秦、韩两国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楚帝国主义进攻韩国的目的,是为了颠覆新兴的秦国,为了瓦解我俩刚刚诞生的革命阵营。再说从地理上说韩国是秦国的屏障、从外交上说韩国是秦国的随从,秦国不能坐视不管。”(即“唇亡齿寒”的意思。)宣太后原本对攻打祖国大为不愿,但对尚靳的发言还比较赞赏,于是表示,秦国的国策部门将会郑重考虑贵国的意见,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在宣太后主持下,秦国遂召开了御前军事机密会议,商量这个仗究竟该怎么打。眼见诸大臣将领个个态度推诿犹豫、含糊混沌,宣太后不满了,她先是洋洋洒洒发表了一通长篇大论,慷慨激昂,鼓励大家“抗楚援韩”;发言之末,她更是快人快语,一针见血地对外国来使尚靳说道:

“想当年,先王与我鸳鸯交合,当他把一条大腿压在我身上的时候,我竟感到困乏而难以支撑;但当他把整个身子压在我身上的时候,我却不觉得沉重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比较舒服,我有承宠接欢、兴云受雨之愉悦。秦国出于人权的考虑,也会帮助韩国抗击楚国这个邪恶轴心。但我国目前景气不好,兵不足、粮不多,解救韩国的军费开支很成问题。如果我国全力以赴,每一支箭就是几十两银子,打仗就是拼经济。请转达贵国国王,让我们出兵是可以的,但至少先要给点什么好处吧,让我国也减轻一些负担,舒服舒服。”

她在说这段话时,一直用那双好看的杏仁眼,顾盼生辉地瞪着帅哥尚靳;她的弦外之音就是:“你们国王舍不舍得把你送给我啊?”

说完这段话后,宣太后又通过尚靳向韩国国王表达了自己亲切的问候,并邀请韩国国王在他认为适当的时候访问秦国。难道,她还想与韩王也有一段佳话?

宣太后以自己与先王做爱的姿势为例,其道理就是说,要把力量集中于一个地方作全力进攻。她用了物理学上的“压强”理论(面积越大,则压强越小;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说明只有这样才能使敌方吃不消,从而打败对方。在当时来看,这是非常先进的科学道理。李敖对此也曾解释过。但是,宣太后在重要的国家军事会议上,面对友国使节,竟然毫不考虑什么外交辞令,甚至公开说出这等床笫隐私、个人的性体验,她的个性还真是鲜明,胆子大得出奇。

这种在重大活动和外交场合对于两性关系的话题毫无忌讳的做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空前绝后的事情。两千年后,清朝大文豪王士桢批点宣太后:“此等淫亵语,出于妇人之口,入于使者之耳,载于国史之笔,皆大奇!”(《池北偶谈》)南宋鲍彪新注本里也说:“宣太后之言污鄙甚矣!以爱魏丑夫欲使为殉观之,则此言不以为耻,可知秦母后之恶,有自来矣!”

其实,位于函谷关以西的秦国,在那时被视作“蛮族之邦”,根本没有中原文明的种种计较;又因为这样的一种不计较、负累少,它才能最终吞并六国,车同轨、书同文,顺利地实现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大一统。

对于古人的怀疑,李敖说他们全都大惊小怪了。在中国古代文明中,对性的看法上,确曾有过开通的一面。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行为还是非常自由活跃的。大多的性禁忌,其实是此后的事情了,特别是南宋朱熹倡导理学之后。不管怎样,我还是想把“中国第一个性解放者”的桂冠赠送给她老人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清恭宗是谁?末代皇帝溥仪鲜为人知的的庙号谥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光绪的庙号,齐桓公是谥号还是庙号,清朝谥文正的人是哪几位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的称呼都是宣统帝或者清废帝、末代皇帝、逊帝等,因为他没有庙号和谥号,毕竟清朝被推翻了,继承它的中华民国及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能给他上庙号和谥号。但溥仪毕竟是末代皇帝,真真切切地做过三年的清朝皇帝,所以爱新觉罗家族在台湾的后裔在1967 年给溥仪上了庙号“宪宗”和

  • 唐太宗李世民竟也干过哪些兔死狗烹的缺德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太宗晚期的过,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启示,唐太宗的功绩和过失

    裴寂是大唐开国元勋不假,但在唐太宗时期几次犯法,太宗很想杀了裴寂。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寂有死罪者四:位为三公而与妖人法雅亲密,罪一也;事发之后,乃负气称怒,称国家有天下,是我所谋,罪二也;妖人言其有天分,匿而不奏,罪三也;阴行杀戮以灭口,罪四也。我杀之非无辞。议者多言流配,朕其从众乎。”要了解太宗的

  • 吕后:甘愿替刘邦当杀手 竹尖谋杀韩信当“女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韩信到底该不该杀?这是一个令刘邦纠结的问题。一方面他有不赏之功,没有他,就没有汉之立国;另一方面他确实不太安分,叫人很不放心。贬淮阴侯 高祖六年,韩信为楚王,有人密报其谋逆。刘邦迟疑不决,诸多将领却异口同声: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陛下,发兵打吧。韩信的人缘看来不太好,在陈平的建议下,刘邦

  • 三国名将张辽:让东吴人人闻风丧胆的曹魏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的曹魏可谓将星璀璨,用兵神速者诸如夏侯渊、治军严整者诸如徐晃,作战机敏者诸如张郃,而要说屡建奇勋、大智大勇的将军,则首推张辽。他就像是曹操的一把所向无敌的利剑,震慑敌胆。他戎马一生,统领铁骑驰骋血火战场,威名远播,堪称曹操帐下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官!

  • 为何说李煜诗酒荒淫其实不过是麻痹宋朝的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971年,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赵匡胤将其扣留。李煜亲手写信请求将李从善放回,赵匡胤拒绝。李煜从此真正认识到南唐的无力,这一切让他深思:南唐的出路在哪里?从此之后,李煜为南唐黯淡的前途,国家日益窘迫而悲伤,每天和臣下饮酒悲歌,不能自已,甚至对一些主战派官员多番贬斥,一改当年振作之风。是李煜从此沉落

  • 揭秘:努尔哈赤御用宝剑为啥是明朝皇帝赐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把龙虎将军剑,这把宝剑是至今保存下来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唯一珍贵遗物。宝剑为铁质,式样古朴典雅、颇具明代剑器风格。剑全长八十厘米,未开刃,剑鞘为木质,外蒙鲨鱼皮,此剑原有鹿皮条,上面写有满汉文字,汉文是:“太祖高皇帝御用剑一把,原在盛京尊藏。 ”可见这口剑在清朝入关后,曾移放在北

  • 历史上一统中原的西汉千古军事奇才是何许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淮阴(今江苏省淮阴西南)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韩信起于布衣,征战于天下,终于为中原之一统奠定新局。韩信顾念旧恩,不忍叛汉,卒死于妇人之手。长乐宫的钟声,也为韩信之奇冤而悲鸣!大忍大勇志向远大韩信出身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

  • 铁铉:明朝铁骨亦明朝忠臣 37岁惨死震慑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1402年6月南京城金川门缓缓打开,燕王朱棣率“靖难”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城中,与此同时皇宫中冒起滚滚浓烟,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大明鼎石铁铉,河南人,洪武年间,铁铉在国子监读书,因熟通经史,成绩卓著,而被朱元璋直接授予礼科给事中之职。此后他又调任都督府断事,在审理一件悬案时,很快就做出了公

  • 慈安与慈禧一起垂帘听政 她若不死 哪容慈禧放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慈禧,恐怕是人尽皆知了,但晚清历史上,有一人一直被忽略了,她就是东太后慈安。慈安16岁入宫,开始只是嫔妃,然而不到半年,就登上皇后宝座,可见慈安若非聪明之辈,是不可能冠绝后宫的。事实上,咸丰帝虽然风流倜傥,心机深沉,连大臣都摸不透,却始终宠爱她,信任她。弥留之际,咸丰唯独将慈安召到身边,告诫她慈

  • 揭秘: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逃亡缅甸始末过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所谓36计走为上计,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似乎就是战争中常见的情形,战争更替,只有保住性命才有机会卷土重来。身为南明的永历皇帝也深谙此道。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揭晓他逃亡缅甸的始末过程。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1661年8月12日),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捎来口信,让他明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