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宰相汪伯彦简介:与黄潜善同居相位时,专权自恃

南宋宰相汪伯彦简介:与黄潜善同居相位时,专权自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245 更新时间:2023/12/18 16:39:44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汪伯彦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汪伯彦(1069年―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南宋初年宰相,著名奸臣。在南宋属于主和派。少颖异,嗜诗书,文学有声。邑建英才馆,聘为师,其二甥秦桧皆从之学。 宋徽宗时推行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

康王赵构在河北,他率兵保护,遂受信任。赵构继承皇位后,任知枢密院事,旋进右仆射。与黄潜善同居相位,专权自恃。他又主谋南迁扬州(今江苏扬州),不作战守之计。建炎三年(1129年),扬州失守后罢职。后又知池州(今安徽贵池区)、宣州(今安徽宣城)。以献其所著《中兴日历》,后升至检校少傅。绍兴十一年(1141年)去世,终年七十三岁。追赠为少师,谥号“忠定”。

人物生平

受召献策

汪伯彦,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考中进士 ,授任成安(今属河北)主簿,后以功升任宣教郎、中奉大夫。公元1120年(宣和二年),汪伯彦受宋徽宗赵佶召对(召对,是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除任开府司仪曹事,后迁任军器将作少监,又提任为部郎中。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汪伯彦被宋钦宗赵桓召见,他献上《河北边防十策》,因切合帝意,被任命为直龙图阁,知相州(今河南安阳)。同年十月,金兵攻陷真定(今河北正定),宋钦宗下诏迁真定帅府于相州,由汪伯彦统领。

护卫康王

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11月,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奉命出使金军大营,到达磁州(今河北磁县),当时到处都是金国的骑兵,曾有数百名骑兵到磁州城下,追踪赵构的行踪。汪伯彦马上用帛书请赵构回相州,汪伯彦亲自背着装弓箭的袋子,他的部下在黄河边迎接赵构。赵构慰劳他说:“以后见到皇上,一定首先推荐你做京兆尹。”汪伯彦从此成为赵构的心腹,深得赵构信任。

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闰11月,赵构接到蜡书,设置天下兵马大元帅府,任命汪伯彦为副将。赵构率兵渡河,谋划将去哪里,人人说的都不一样,汪伯彦独自认为非出北城门渡过子城不可。赵构听到汪伯彦的话大为高兴,认为他说的很对,于是从北城门渡过子城。赵构渡过子城后,由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经过郓州(治所在今山东郓城县东)、济州(治所今山东茌平西南),抵达南京(今河南商丘南),赵构所部之人都是些乌合之众,形势屡屡危急,依赖汪伯彦的调护才得以安全。赵构回京后,奏请朝廷让汪伯彦担任集英殿修撰。

高宗宠幸

金兵逼近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时,宋钦宗下诏说,现金人正想与大宋议和,康王赵构率兵,不可轻举妄动。汪伯彦认为可以。宗泽说,金人狂妄奸诈,议和是缓兵之计;如果相信他们,后悔也来不及,应该立即进兵。汪伯彦等人阻挠他。等到汴梁被攻破,金人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北去,张邦昌僭位称帝,赵构听到后流涕。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春,赵构秉承皇帝旨意任命汪伯彦为显谟阁待制,不久,升任为元帅、直学士。同年五月,赵构即位,是为宋高宗,升任汪伯彦为同知枢密院事。六月,又升任为知枢密院事。公元1128年(建炎二年)12月,宋高宗任命汪伯彦为右仆射。

屡遭贬官

宋高宗刚即位时,天下百姓盼望太平。当时,汪伯彦主和,反对抗金,促请宋高宗南迁扬州(今江苏扬州)。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汪伯彦与黄潜善担任宰相,专权放任,不能提出任何施政方针。上至御史、谏官,下至百姓、内侍,都弹劾他们。汪伯彦被罢免为观文殿大学士、洪州知州,后改为提举崇福宫。同年二月,金兵攻陷扬州,汪伯彦被贬职居住在永州(今湖南零陵)。

公元1131年(绍兴元年),汪伯彦恢复官职,任池州(今安徽贵池)知州、江东安抚大使。台谏官认为不能这样安排汪伯彦,于是诏命汪伯彦仍以旧的官职去管理宫观,不久任广州知州。公元1134年(绍兴四年),宋高宗追褒陈东、欧阳澈。舍人王居正不停地论奏汪伯彦、黄潜善,汪伯彦先前的官职也被罢去。

官复原职

公元1137年(绍兴七年),宋高宗对辅臣说:“元帅府的旧僚属,往往都谢世了,只剩汪伯彦是共渡难关的。我的故旧,所剩无几,应该恢复汪伯彦的官职。”秦桧、张浚说:“我们已商议在郊外祭天的时候取得圣旨,再得到上天对汪伯彦过去功劳的证明,这样就能使中外信服。”当初汪伯彦没中进士时,在祁门知县王本的馆舍,秦桧曾跟他学习,而张俊也是汪伯彦推荐的,所以他们一起替汪伯彦说好话。

公元1139年(绍兴九年),汪伯彦被任命为宣州(今安徽宣城)知州,他上朝拜见宋高宗,宋高宗对秦桧说:“对汪伯彦是随便任命的官职,希望能免去人们的议论。”又说:“汪伯彦是康王府的旧僚,离开京城七年。汉高祖、光武帝不忘丰、沛、南阳的故旧,这都是人之常情。”汪伯彦献上自己写的《中兴日历》五卷,他被任命为检校少傅、保信军节度使。

公元1140年(绍兴十年),汪伯彦请求任管祠观的闲职,得到宋高宗的准许。公元1141年(绍兴十一年)五月丙辰日,汪伯彦去世,终年七十三岁。宋高宗甚为哀悼,九天后,除开府仪同三司致仕,追赠为少师,赐其家田地十顷,银千两、帛千匹,丧事由朝廷处理,又赐官其亲属二人于饶州任职,谥号“忠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王娡出身平民又是已婚妇女 王娡最后是怎么成为汉朝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皇后王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平民出身的王娡,为什么还能从已婚妇女华丽转身为大汉帝国皇后?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几乎是所有人心中固有的一个观念。在人们的认知中,男性应该外出打拼,赚钱养家,是整个家庭中最具有话语权的大家长。相比于男性,古代女子的责任和义务就显

  • 雍正的皇帝不是正当得来的吗 雍正皇位为什么被人质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雍正皇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不是清代的皇帝吗?雍正皇帝的皇位为何被世人怀疑?雍正皇帝 在位仅仅13年,然而他这十三年的皇位留给后人很多疑点,有人说他的皇位是篡改遗诏而得,将康熙的遗诏“传位十四阿哥”篡改为“传位于四阿哥”,的确“十”要改写为“于

  • 年羹尧能够调动几十万大军 年羹尧为何不敢取代雍正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年羹尧和雍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年羹尧能够调动20多万野战大军,为何不敢取代雍正皇帝?在前几天的文章中,小编和大家聊了康熙末期九王夺嫡的故事。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之后,雍正皇帝继承了皇位。其实雍正皇帝继位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雍正顺利继位的过程中,

  • 合肥之战时孙权被张辽包围时,凌统是如何救下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凌统,字公绩,凌操之子,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合肥之战,孙权率十万大军,被张辽七千人击败,当时,孙权撤军,前锋部队已经先走了,张辽率军突然追来,在逍遥津北,追上了孙权,将孙权合围,包了饺子。眼看军情危急,孙权急忙派人快马追赶告知前锋部队,但是,前锋部队

  • 古代诸侯造反的时候 他们为什么不向国外扩张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对古代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诸侯造反,为何只在中国版图内反叛,而不去攻打周边建国?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诸侯(藩王、藩镇等等)造反的事件,不过,成功的却不多。成功的不多,说明要造反成功是很困难的,只算得上是小概率事件。(诸侯起兵)那么,既然成功的不多,诸侯

  • 杨丽华的结局如何?17岁当皇后18岁成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杨丽华17岁当皇后18岁成太后最后结局怎么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父亲是隋文帝杨坚,母亲则是独孤伽罗,显赫耀眼的家世将她从小就培养为一位端庄、稳重的女子。最开始在隋朝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她被北周武帝选中,成为了太子宇文赟的妻子。成婚那年,她仅有12岁,却已经

  • 南宋宰相周葵简介:为人胸襟宽阔,深受宋孝宗赞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南宋宰相黄潜善简介:曾逐李纲、张所,杀陈东、欧阳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君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经常用一鸣惊人来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对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意思和“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基本一致。在《史记·滑稽列传》中,“

  •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六国后宫的妃子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秦始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一统了天下,可六国后宫中的女人该何去何从?秦始皇嬴政 剧照六国美女究竟有多少?《周礼》中有这样一句话:“士一妾,大夫二,诸侯有侄娣,九女而已。”意思是说,除了结嫡妻子之外,士人最多再纳一个姬妾,大夫可最多纳三个姬妾,而地位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