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崇祯皇帝为什么会向罗马教皇借兵?

崇祯皇帝为什么会向罗马教皇借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596 更新时间:2024/1/27 7:02:51

最早的关于基督教传入中国的确切记载是唐太宗贞观九年,即公元635年,从波斯来的传教士带着经书来到东土大唐,由宰相房玄龄迎接,并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亲自接见。这比唐玄奘法师取经回到长安的时间还早了十年。(玄奘法师是贞观三年出发,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而当时进入入中国的是聂斯脱里派,全称为神圣大公叙利亚东方教会,史书上称之为“景教”。贞观十二年,既公元638年,景教正式获得唐朝官方认可,并资助其在长安修建教堂。然而景教虽然受到唐朝官方的礼遇,但并没人成为当时的主流宗教信仰。后来唐武宗会昌灭佛,波及景教,景教在唐朝的发展渐渐式微。但唐朝灭亡后,景教在中世纪的契丹人和元朝蒙古人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

网络配图

元末明初社会大动乱,景教也在中国大陆消声灭迹。这之后过了将近两百年的时间,才开始有天主教传教士试图到中国传教,基督教才再次进入中国人的视线。十五世纪开始,欧洲人开了大航海时代。在新兴手工业和海外贸易的带动下,欧洲的经济文化开始蓬勃发展。在先进的航海技术的支持下,伴随着他们的远洋商队、海外殖民者和宣教士,他们把欧洲的科技、文化和宗教带到了全世界。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耶稣会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神父辗转到达广东的上川岛,但并未得到进入内地传教的许可,最终带着遗憾死在了上川岛。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萄牙租借澳门,随后更多的传教士通过在澳门的耶稣会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天主教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有着很深远的影响,最著名的就是和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出版《几何原本》的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徐光启。徐光启本人早在万历三十八年就在南京受洗加入天主教。在崇祯末年,据统计明朝宫廷内的王公大臣中就有114人信奉天主教。值得一提的是,明末大海盗,“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早年,在澳门投靠其舅父时,学习葡萄牙语并受洗加入过天主教,教名为“尼古拉斯”。甚至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的时候,也请了两位耶稣会传教士,封为“国师”。

而要说到有明一朝的皇帝中与天主教关系最密切的,就要数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了。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自诩为“朕非亡国之君,却担亡国之运”的倒霉皇帝崇祯在煤山自尽。而后吴三桂放清兵入关,在南方的大明宗室先后建立了三个南明小政权,其中坚持就久的就是桂王朱由榔建立的永历小朝廷。

网络配图

当时有一个人叫庞天寿,顺天府大兴县人(现在的北京大兴),是崇祯时期的内廷御马太监。御马监是内廷最有权势的部门之一,执掌兵符,并一度主管特务机构西厂,与主管东厂的司礼监几成分庭抗礼之势。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天主教教徒,而给他施洗的也是在明清两朝都非常有名望的传教士汤若望。受洗后的庞天寿改教名为“亚基楼”(Aquileo),意思是没有嘴唇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要起名叫没有嘴唇的人,没有xx的人不是更贴切嘛?)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时候,庞天寿恰好不在北京,而是被派去南京出差了,由此他躲过一劫。崇祯殉国后,南京以及南方各省依旧在明朝的控制之下。当年燕王朱棣篡位后迁都燕京,但南京还是保留一套预备班底。崇祯自杀的消息传到南京后,南京的大臣们都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在一番争论后,福王朱由菘即位是为弘光皇帝。随即留在南京的庞天寿被弘光帝派往福建征税,但还没等完成任务回来,南京就沦陷了。

1645年仅在位一年的弘光帝死后,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没错,就是前面提到的郑成功的爸爸)等人的扶持下在福州登基称帝,改元为隆武皇帝。而此时的庞天寿和传教士毕方济一同前往澳门,希望能够求得在澳门的葡萄牙人的帮助。到了澳门后的庞天寿充分发挥了自己天主教徒的身份,成功地游说葡萄牙人逐渐了一支由三百名火枪手和六门大炮组成的雇佣军。然而,这支雇佣军好不容易刚刚组建好,福州方面又传来了不幸的消息。随即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登基,这就是南明最后一任永历皇帝。庞天寿只得带着这支雇佣军,前去支援永历。

当时永历皇帝一路被清军撵到桂林,这支葡萄牙雇佣兵承担了守城的艰巨任务。经过数场残酷的大战,靠着葡萄牙人凶猛的火器,总算暂时击退了由李成栋,尚可喜率领的清军。

网络配图

借此胜利之机,庞天寿开始在宫廷内进行传教活动。还真别说,在庞天寿的努力下,加之人在困境时需要寻求精神寄托的心理需求,皇太后马氏和萧氏,都受洗入教,改教名为“玛利亚”和“烈纳”;皇后王氏,改教名“亚纳”,在宫廷之中对着圣母像日夜叩拜。就连东宫太子都受洗入教,改名“康斯坦丁”。永历本人还曾手写了一份祷告文:“天主慈悲,挽回赣永之虏寇,化为良民,怜万性生灵。”

永历还曾让庞天寿代表自己给当时的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耶稣会会长和威尼斯共和国写了三封信,请求波兰籍传教士卜弥格转呈,恳求派遣援军。现在这几份信依旧保存在梵蒂冈的博物馆。罗马教皇收到来信后,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二十来岁的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会成为军中神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匡胤得力干将,赵匡胤出生传说,赵匡胤子孙又抢回皇位

    作为一位将军,作为一个帝王,需要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勇武,更多的是敌我双方的了解,对战争趋势的判断。在赵匡胤的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选择,其实还并不是高平之战,而在更早。网络配图25岁之时,郭威即位,赵匡胤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父亲的庇护,成为禁军的一名军官。而这时的柴荣,拜澶州刺史、镇宁军节度使,但朝中多有大

  • 后燕世祖慕容垂妻段氏为何最后绝望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慕容垂与苻坚,明世祖,汉世祖起点

    后燕世祖,成武帝慕容垂为十六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据说他年轻时骁勇善战,为大燕朝在中原开创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在鲜卑部落中也享有“战神”的美誉。图片来源于网络慕容垂自幼聪明好学,文武兼备,十三岁便勇冠三军,威名远播,更在远征高丽一事上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因而深受其父慕容皝的喜爱。慕容皝本欲将王

  • 北周武德皇后墓葬中的金印最后去向成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皇后金印,北周高祖武皇帝孝陵,宇文邕墓被盗

    武德皇后是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这个时期中国领土被分为两个政权,一个南朝一个北朝,两个政权长期对峙分裂,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后来隋炀帝杨坚统一了中国,将中国重新融合在一起!图片来源于网络下面我们来说一说武德皇后生活的北朝。北朝从北魏开始到东魏和西魏的对峙,再到后来北齐北周的对峙,一共经

  • 一位有所作为的天子 却为何只当了一个月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哪个皇帝只当了一天,哪个皇帝只当了八天,天子中支

    很多人都说明朝没有几个好皇帝。但我不这么认为。皇帝荒淫好色很正常,所以,不能单从好色一方面来评价一位皇帝。明朝有一位被大家称为“一月天子”的皇帝。他虽然每日回宫就开始沉于酒色,纵欲淫乐。但这只是回宫,而不是整天呆在宫里行乐。网络配图朱常洛是明神宗朱翊钧偶然临幸宫女而生。因此从小得不到父爱。朱常洛当上

  • 皇太极不但娶过俩寡妇 还曾令自己的妾妃改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太极多大娶大玉儿,太后可以废皇上吗,皇太极为什么要娶大玉儿

    后金扩张势力时期,在满蒙政治联姻下,皇太极的后宫地位尊贵的妃子大多是蒙古女子,而其中两个女人最为特殊,她们都是众蒙古部落之主察哈尔林丹汗的妻子,在林丹汗死后,率所属部众来归,先后在天聪八年和天聪九年,被皇太极纳入宫中。网络配图那么,皇太极为啥要娶这两个寡妇呢?野鸡飞入帐中来后金天聪八年八月,林丹汗的

  • 梁父吟到底是什么 诸葛亮为什么喜欢唱梁父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的梁甫吟诗全文,诸葛亮的一段唱,梁甫吟表达了什么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梁父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志 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这是诸葛亮传记中记载的内容,意思是说:诸葛亮在隆中耕种田地,喜欢吟诵歌谣《梁父吟》。诸葛亮身高八尺,经常自己把自己比做管仲、乐毅一样的人物,但

  • 逼死皇后卫子夫,真的是汉武帝一手策划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卫子夫是第二个皇后,汉武帝喜欢过卫子夫吗,汉武帝瞧不起卫子夫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逼死皇后卫子夫,汉武帝后悔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们都知道,西汉的灭亡,与外戚王氏的专权有着直接的关联;但在西汉前期,无论是刘氏皇室,还是勋贵集团,对于外戚势力都是极为警惕,主要的原因,就是吕后。“外戚”概念的正式形成,源于司马迁的《史记》,《外戚世家》正是以吕氏为开

  • 赵高能够轻易的弄死胡亥 赵高为什么还被子婴除掉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为什么疼爱胡亥,秦二世胡亥,秦二世胡亥简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高和子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秦二世胡亥是秦朝的第二任皇帝,虽然这个位置来得不是那光彩,但是好歹他还是当上皇帝,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因为秦始皇生前没有明确地确诊继承人,也没有明确地告知天下,所以在秦始皇巡游途中因病突然去世之后,才发现大秦帝国居然没有法定

  • 刘邦当初为什么不杀子婴 其实这才是刘邦的高明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是阴险之人吗,子婴向刘邦投降的地点,刘邦对待子婴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不杀子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王子婴,也叫秦三世,在公元前207年,掌握朝政的丞相赵高,企图自立为帝,逼迫杀了秦二世胡亥,秦二世死后,赵高召集大臣告知诛杀秦二世的情况,然而发现群臣和将领们都不支持他,不得不迎立子婴,子婴继位5天之后,杀了赵高,子婴是秦朝最后一位

  • 尚可喜是什么人?康熙钦封的汉人亲王,被后世吹捧的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熙三次亲征平定了什么叛乱,康熙身上的汉人血统,尚可喜家族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尚可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1675年(康熙十四年),平西王吴三桂造反,靖南王耿精忠起兵响应,“三藩”已有“两藩”反叛。为了拉拢第三个藩王、平南王尚可喜,康熙下旨,封尚可喜为平南亲王。这样一来,尚可喜成了清朝276年间,唯一一个汉人亲王。这位历经明清两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