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秘闻:朱元璋不敢出兵日本背后的隐情

秘闻:朱元璋不敢出兵日本背后的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860 更新时间:2023/12/26 16:51:51

导读: 明朝时期水上武器可谓是历史之最,不仅出现了最早的“航母”,还发明了许多其他的武器。按理来说有这样强大的后盾,朱元璋能容忍日本的屡次羞辱呢?这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难道背后有什么不能说的隐情。

纵览中国历史,但凡一个大一统朝初定,总是希望四夷宾服。明朝也不例外,朱元璋即位之初就派使臣下国书到日本,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希望他们来朝贡,二是责令他们解决扰明倭寇问题。结果,国书送达后,日本不仅没来朝贡,反而砍了使者的脑袋。泱泱天朝大国被小小岛国羞辱,朱元璋恼羞成怒,扬言出兵,要征服日本。

网络配图

针对朱元璋的开战威胁,日本摄政王怀良亲王针锋相对,写了一封回信。这封信不卑不亢,绵里藏针,表面上给了“天朝”面子,实际却暗藏“奉陪到底”的强硬。小小日本,为何敢杀大明使臣?这首先与两场历史巨变有关。其一,南灭亡;其二,日本抗元。

南宋灭亡前,中国是日本的榜样。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进行哀悼。可见,日本的“中华情结”何其深厚。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因日本不来朝贡,造大船7000艘,两伐日本,结果船队均被台风摧毁。通过抗元,日本大大提高了战胜中国的信心,对中国也不再崇拜。

网络配图

虽然百年后汉人复国成功,但继起的明王朝在日本人的眼里,已经失去了正统地位。中国自南宋以后就不再是他们崇尚的正源华夏明了。朱元璋鄙视日本由来已久,在他眼里,日本就是个“国王无道民为贼”的小丑。但日本却认为自己比明王朝更有资格继承中华大统。大明与日本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然而,面对朱元璋的步步紧逼,日本当政者还是寸步不让。他们除了上述两个原因,还有什么更撑得住的理由呢?

追寻历史的深处,我们发现:日本当政者的“战略”眼光原因,甚至占据日本对抗中国底气的更大比重。

网络配图

怀良亲王认为,中国作为一支大陆力量,对外张力极其有限,从未有征服海上岛国的记录,何谈海战胜利经验?所以,这个执掌日本大半江山的王者,虽承认本国实力还没有强到能战胜中国的程度,但料定大明皇帝不敢做蒙古远征军都做不到的事,朱元璋的战争威胁不过是说大话而已,所以自己也来个以牙还牙,放出“大话”—放马过来,俺不怕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太祖皇帝死亡之谜 宋太祖为何会离奇驾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1000多年前的11月14日,公元976年,宋太祖开包九年凌晨,太祖皇帝赵匡胤突然离奇死亡,一时间众说纷纭。宋太祖赵匡胤,军将出身却以文明方式披上龙袍的奇特帝王,创建新型文官政治,奠定两宋三百年富强基石,一生之彪炳辉煌,正如其“唐宗宋祖”的地位,公认重量级!驾崩的时候,也正是五十岁的壮年,可谓英年早

  • 永乐帝朱棣执意要迁都到北京有什么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 ,定都应天,就是现在的南京。朱元璋晚年曾经有意迁都北方,派太子朱标到北方巡视,回来后,朱标不幸去世,此时朱元璋已到了暮年,也没有多余的精力,迁都的事情自然也就被搁置了。建文帝时期,发生了靖难之役,迁都的问题无从谈起。明成祖即位之后,他宣布以南京为京师,北平为北京。从永乐十五年开

  • 28岁一事无成的刘备在想什么 一张征兵告示给你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刘备胸怀大志,可是都二十八岁了,还一点着落都没有。看到朝廷在募兵,他会想自己去还是不去呢?去会怎么样,不去又如何?世道如此混乱,可为什么不见有人出来重整乾坤呢?一网络配图东汉末年宦官弄权,争斗愈烈,皇位更替频繁,朝政日益衰败。地方豪强横征暴敛,加上连年天灾,致使平民百姓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

  • 揭秘抗倭英雄戚继光为何要贿赂张居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戚继光是民族大英雄,可是却不知道戚继光还是一个会送礼和收礼的官场小人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员张德信在说到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时,指出戚继光的好朋友王世贞记述过戚继光“时时购千金姬进之居正”。为了取得上司张居正的欢心,戚继光曾不惜重金购买“千金姬”的美女作为礼品奉进。沈德符的《万历野

  • 孝子楷模嘉靖帝如此尽孝:为给其父弄个称号大兴冤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 明代以孝治天下,孝子在社会上受到普遍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说,嘉靖与杨慎,都是堪称楷模的孝子。嘉靖不惜大兴冤狱,也要为其父兴献王弄一个皇帝称号,杨慎不惜以身殉国,也要坚持父亲杨廷和议定的大礼。世上事怕就怕“认真”二字,遗憾的是,嘉靖与杨慎都认真过了头。网络配图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开篇引用

  • 同样是太后当政,汉武帝到底比光绪强在哪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赵绾、王臧来到,汉武帝对他们发表了殷切的欢迎致辞。但是两人听了半晌,却是听得一头雾水,根本听不明白汉武帝是什么意思。领导的意图,不好领会。但赵绾还是硬着头皮,建言国策。他提出来个极扯淡的建议,建议修筑明堂,作为诸侯朝拜之所。然后,赵绾非常隆重地向汉武帝推荐他的老师,八十多岁的老学者申公。八十多岁的老

  • 揭秘唐玄宗宠妃贞顺皇后与杨玉环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贞顺皇后与杨玉环有什么关系呢?贞顺皇后与杨玉环的关系从辈分上说是婆婆与儿媳的关系。贞顺皇后是唐玄宗年轻时最为宠爱的妃子,贞顺皇后与唐玄宗育有一子,即李瑁世人称其为寿王。杨玉环17岁入宫,被册封为寿王妃嫁给了李瑁,贞顺皇后自然成了杨的婆婆。按理说这对婆媳关系就该如此平稳发展下去,然而时来运转这对关系后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杀光自己的所有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自然是个好皇帝,但他也有残酷冷血的一面,玄武门之变就是一例。唐太宗的老爸唐高祖李渊偏爱长子李建成,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李建成是太子,未来的接班人。李世民是老二,上有兄,下有弟,正好处在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地位。也不知是李建成害怕功勋卓著的李世民动摇他的太子之位,还是李世民不甘心屈居

  • 揭秘:武则天是否真的亲手杀了自己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美貌倾城又谋略过人,她的墓碑没有雕刻任何一个字,功过成败留于后人评说。网络配图 纵观从古至今对她的评价,最为常见的应该就是“心机深沉”这四个字。的确,一个女人不仅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宫闱斗争当中一步步取胜,还能够在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

  • 这个皇帝生活够郁闷:竟被老婆活活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一生雄才伟略,功绩显赫,却偏偏在最后被自己出轨的老婆气死,英雄迟暮,结局总忍不住让人叹息。说起拓跋宏来,他也算是吃尽苦头,才登上帝位的,皇室中的帝位争夺战十分激烈,虽然拓跋宏最终坐到了龙椅上,但他却还要听命于当时的冯太后,冯太后为人雷利,对权力把持的十分严苛。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冯太后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