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祖皇帝死亡之谜 宋太祖为何会离奇驾崩?

太祖皇帝死亡之谜 宋太祖为何会离奇驾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415 更新时间:2023/12/26 16:51:11

1000多年前的11月14日,公元976年,宋太祖开包九年凌晨,太祖皇帝赵匡胤突然离奇死亡,一时间众说纷纭。

宋太祖赵匡胤,军将出身却以文明方式披上龙袍的奇特帝王,创建新型文官政治,奠定两宋三百年富强基石,一生之彪炳辉煌,正如其“唐宗宋祖”的地位,公认重量级!驾崩的时候,也正是五十岁的壮年,可谓英年早逝,引来无数后人痛惜!

网络配图

但以功业论,这位崇尚文治,骨子里却铁血沸腾的强人,离世的那一刻,心中恐怕更多是深深的不甘!志在开创强国盛世的他,离世的时候,面对的依然还有顽强残喘的北汉,更有虎视眈眈的契丹辽邦,一个新生且蒸蒸日上的华夏王朝,眼前却还有太多凶险挑战,而他,却已无奈的倒在新关口的前夜!

而比这遗憾,更令后世津津乐道千年的,却是他的死因。一位开国帝王的驾崩,留在《宋史》上的,却只有简约的一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草草交代的地点年龄,匆匆一笔带过!

说的比较细的,则是《宋史纪事本末》,患病的赵匡胤召弟弟晋王赵光义议事,二人深夜密谈,到14日凌晨,窗外随从们却看到了离奇一幕:昏黄烛火下,赵光义匆忙闪避着什么,然后赵匡胤用一把斧子戳地,大声对赵光义一句呼喝:好为之!呼喝过后,溘然驾崩!

网络配图

于是,密谈过的赵光义顺风顺水登基,继承哥哥遗志完成统一大业,缔造了一个太平安定的宋帝国。当然那夜情景,这位既得利益者,也自然没逃了弑君的嫌疑,更留下了一个著名掌故:烛影斧声!

当然赵光义本人,也是有话说的,我本来就是合法继承人,有著名的“金匮之盟”,即大哥死了他接班。可这个盟约,虽然《宋史》等官方史料,说的言之凿凿,但盟约的原文,却是至今没有。所以赵光义的弑君嫌疑,也就传了一代又一代。哪怕有司马光等大学问家,卖力著述为他辩护,却也拦不住质疑!

即使是在宋朝年间,拜宋朝的自由文化风气所赐,赵光义的杀兄嫌疑,就曾被说的有鼻子有眼,最著名的就是文莹的《续湘山野录》,说是那天深夜,这哥俩密谈,夜里雪积满殿前,赵匡胤用斧子戳雪,嘱咐赵光义“好做,好做”。接着就上床睡觉,赵光义则守在一边,到五更的时候,熟睡的赵匡胤就驾崩了。到底怎么驾崩的?这段春秋笔法,让好些人猜测无穷!

网络配图

对这样的猜测,也有好些忠臣很愤怒,就比如刚才提到的司马光,不但愤怒,还提笔辩护,说宋太宗真心冤枉,怎么冤枉法?以司马光考证,赵匡胤驾崩那一刻,赵光义根本不在身边,却是赵匡胤的老婆开宝皇后在身边,一看人没了,赶紧派太监喊儿子赵德芳进宫来接班,没想到这位太监王继隆当场正义感大发,认定赵光义才是合法接班人,掉头就把赵光义拽进来,这一瞬间的正义感,成就了赵光义的帝王大业。

由于司马光很权威,所以这个说法,好些人也认,还被编入《续资治通鉴长编》里。确实,如果司马光说的是真,那赵匡胤的死,赵光义恰能洗脱最大嫌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永乐帝朱棣执意要迁都到北京有什么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 ,定都应天,就是现在的南京。朱元璋晚年曾经有意迁都北方,派太子朱标到北方巡视,回来后,朱标不幸去世,此时朱元璋已到了暮年,也没有多余的精力,迁都的事情自然也就被搁置了。建文帝时期,发生了靖难之役,迁都的问题无从谈起。明成祖即位之后,他宣布以南京为京师,北平为北京。从永乐十五年开

  • 28岁一事无成的刘备在想什么 一张征兵告示给你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刘备胸怀大志,可是都二十八岁了,还一点着落都没有。看到朝廷在募兵,他会想自己去还是不去呢?去会怎么样,不去又如何?世道如此混乱,可为什么不见有人出来重整乾坤呢?一网络配图东汉末年宦官弄权,争斗愈烈,皇位更替频繁,朝政日益衰败。地方豪强横征暴敛,加上连年天灾,致使平民百姓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

  • 揭秘抗倭英雄戚继光为何要贿赂张居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戚继光是民族大英雄,可是却不知道戚继光还是一个会送礼和收礼的官场小人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员张德信在说到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时,指出戚继光的好朋友王世贞记述过戚继光“时时购千金姬进之居正”。为了取得上司张居正的欢心,戚继光曾不惜重金购买“千金姬”的美女作为礼品奉进。沈德符的《万历野

  • 孝子楷模嘉靖帝如此尽孝:为给其父弄个称号大兴冤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 明代以孝治天下,孝子在社会上受到普遍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说,嘉靖与杨慎,都是堪称楷模的孝子。嘉靖不惜大兴冤狱,也要为其父兴献王弄一个皇帝称号,杨慎不惜以身殉国,也要坚持父亲杨廷和议定的大礼。世上事怕就怕“认真”二字,遗憾的是,嘉靖与杨慎都认真过了头。网络配图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开篇引用

  • 同样是太后当政,汉武帝到底比光绪强在哪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赵绾、王臧来到,汉武帝对他们发表了殷切的欢迎致辞。但是两人听了半晌,却是听得一头雾水,根本听不明白汉武帝是什么意思。领导的意图,不好领会。但赵绾还是硬着头皮,建言国策。他提出来个极扯淡的建议,建议修筑明堂,作为诸侯朝拜之所。然后,赵绾非常隆重地向汉武帝推荐他的老师,八十多岁的老学者申公。八十多岁的老

  • 揭秘唐玄宗宠妃贞顺皇后与杨玉环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贞顺皇后与杨玉环有什么关系呢?贞顺皇后与杨玉环的关系从辈分上说是婆婆与儿媳的关系。贞顺皇后是唐玄宗年轻时最为宠爱的妃子,贞顺皇后与唐玄宗育有一子,即李瑁世人称其为寿王。杨玉环17岁入宫,被册封为寿王妃嫁给了李瑁,贞顺皇后自然成了杨的婆婆。按理说这对婆媳关系就该如此平稳发展下去,然而时来运转这对关系后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杀光自己的所有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自然是个好皇帝,但他也有残酷冷血的一面,玄武门之变就是一例。唐太宗的老爸唐高祖李渊偏爱长子李建成,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李建成是太子,未来的接班人。李世民是老二,上有兄,下有弟,正好处在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地位。也不知是李建成害怕功勋卓著的李世民动摇他的太子之位,还是李世民不甘心屈居

  • 揭秘:武则天是否真的亲手杀了自己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美貌倾城又谋略过人,她的墓碑没有雕刻任何一个字,功过成败留于后人评说。网络配图 纵观从古至今对她的评价,最为常见的应该就是“心机深沉”这四个字。的确,一个女人不仅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宫闱斗争当中一步步取胜,还能够在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

  • 这个皇帝生活够郁闷:竟被老婆活活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一生雄才伟略,功绩显赫,却偏偏在最后被自己出轨的老婆气死,英雄迟暮,结局总忍不住让人叹息。说起拓跋宏来,他也算是吃尽苦头,才登上帝位的,皇室中的帝位争夺战十分激烈,虽然拓跋宏最终坐到了龙椅上,但他却还要听命于当时的冯太后,冯太后为人雷利,对权力把持的十分严苛。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冯太后掌

  • 武安君白起怎么会死在秦昭王手中?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白起,又名公孙起,秦国上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之首。白起善于用兵,史书记载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他一生征战37年,未尝一败,打得六国无人敢挂帅迎敌,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不世之功;但却因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国40万降卒,而被正统史家永远打入“冷宫”,不得立于名将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