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谜案:哪个皇子才是康熙真正属意的继承人

清朝谜案:哪个皇子才是康熙真正属意的继承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88 更新时间:2024/2/6 14:13:48

1722年康熙年纪已经69了,按照旧例他要前往南苑进行秋狩,在这次的秋狩途中,康熙渐感身体不适,所以在当年十一月初七回到了北京,然后一直在畅春园疗养。到了十二日,康熙自己觉得身体有所恢复,这让宫中的所有人都松了口气。但是第二天,康熙健康状况再次恶化,当天八位皇子奉召入宫,其中包括雍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是这一天晚上康熙驾鹤西去,遗诏中康熙将皇四子胤禛列为自己的继承人,也就是日后的雍正。雍正即位后,民间传言康熙是被雍正害死的,在雍正时期有个文人名叫曾静的就说,康熙病重前,雍正进了一碗参汤,然后康熙就驾崩了。也有研究清史的学者认为康熙当年的病情并不严重,为何突然死亡,的确让人生疑,而且当时一名康熙身边的意大利籍传教士马国贤也说康熙死的时候痛苦万分,即便不是被毒杀,想必也是发生了重大的变故。所以民间也传言康熙是死在雍正联合隆科多、年羹等人的阴谋之下。

但是也有人认为雍正的继位是合理的,这是康熙苦心安排的,而且康熙年近古稀,身体因伤寒引起并发症也是正常的,而且十二日的好转也有可能是回光返照,因此康熙应该是正常死亡。但是康熙之死离我们也有300多年了,当年揭不开的真相,我们后人也无法揣测,但是康熙之死,知道的人心里肯定明白是怎么回事。

康熙到底传位给谁

康熙生前九子夺嫡,但是死后最有争议的就是皇四子和皇十四子究竟哪个人才是康熙的继承人。后世传言是胤禛勾结了隆科多篡改了康熙的遗诏,其实篡改一说并不成立。因为清朝时满族人建立的政权,当遇到重要诏命的时候是以满文为正本的,汉文只是副本,满文中将十四皇子改为于四皇子是不成立的,满文不像汉文可以轻易的改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那份诏书上是满文与汉文合璧写的:皇四子胤禛,在清朝皇帝的儿子都是写成皇某子的,所以改诏书根本是不可能的。之所欲后来人们会之一雍正的合法地位可能和雍正的作风有关系,但是康熙欲立雍正为继承人其实也不是没有征兆,其一二废太子胤礽后,康熙就是让胤禛上天坛祭天的,此前除了太子胤礽祭天过,其他皇子都没有。而且康熙在去世前曾多次召见雍正,而不是其他的皇子,也没有让远在西北的皇十四子回来,可见康熙本来的意图就是立雍正。而且有人传言胤禛谋害康熙,其实就像他想谋害,没有康熙的召见胤禛也没法进去。

康熙之所以后来将皇十四子远派西北,最大的可能就是让雍正即位。康熙去世前册封的秦是很少的,而雍正就是其中一个,而皇十四子只是大将军王的封号并没有爵位。而且康熙对雍正的第四个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是非常喜爱的,康熙有97个皇孙,能在宫中抚养而且康熙亲自教导的很少,弘历就是其中之一。

康熙遗诏

康熙遗诏又被称为《康熙皇帝遗诏》,它一共一式四份,分别被藏在了不同的地方,一个是位于台湾的台湾故宫,一个被放在了大陆,是在大陆的第一历史档案馆内,最后一个地址是在辽宁的档案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康熙帝在逝世之后,他的遗诏被颁布于天下,以此来告示天下。但是因为这个遗诏是雍正帝登基之后他临拟然后颁布于天下的,所以这并不是康熙的真迹,也不能单单凭借这个遗诏说明雍正帝是否有篡位之嫌。在西方的1725年的时候,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而且是完整英文版本的康熙遗诏,它是由康熙身边的传教士马国贤带回,然后途经伦敦时进行了出版。

康熙帝的遗诏是用汉字和满文这两种文字去书写同样的一个内容。在遗诏的内容之中,写有雍亲王的皇四子胤禛,说他的人品很是贵重,肯定可以继承大统,去继承皇帝之位。这里说得皇四子是胤禛,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雍正。雍正登上皇位之后,开始秘密临拟定立储君,把遗诏封藏在盒子内,放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的匾额的后面,等到康熙帝逝世后取出来,并以此昭告天下。

康熙帝的遗诏在首次亮相的是在辽宁省档案馆。在辽宁省档案馆所收藏的“康熙遗诏”,他是用汉满这个两个民族的两种文字去写同一个内容。这一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于后来研究清朝历史有很大的作用,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狠毒变态明太祖朱元璋:曾将对手分尸喂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张士诚,小字九四,乃泰州人。他自年青时代起,就做当地盐场的帮闲记帐一类杂差,很能损公肥私,凭关系让三个弟弟干上操舟运盐的营生,顺便走私贩盐。这性质与现在派出所所长让亲戚开歌舞厅按脚房一样,不算什么大恶,却无职业“道德”可言。网络配图当然,盐铁在封建社会一直是国家严管专卖产品。由此,利润颇丰。手中有了

  • 汉高祖为何能夺取天下?他自己有一番“语录式”高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分封诸侯、整顿天下,着实忙了一段时间,等一切稍稍安定之后,便在洛阳南宫召集群臣,置酒相乐。酒过三巡,君臣们面红耳赤,酒气壮了胆气,得意之情便喜形于色,这也是胜利者自然的反映。高祖清了清嗓子,宫内顿时鸦雀无声,只听他缓声说道:“各位辅佐我成功,今天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为

  • 康熙与宫女苏麻喇姑之间是否真的有暧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大清王朝让小编一直记着就是苏麻喇姑了,在小编很中时看的有关康熙电视剧中,她虽然是位宫女,但是她真的特别出彩,心灵手巧!在相关史籍中在清朝初她还参与了定冠服制度。但最让小编记忆深刻的是她与康熙之间的爱情,但我们了解历史多从电视剧中,但到底是真是假,就请各位与小编一起来探解吧!网络配图我们从以下六点

  • 揭:刘备三顾茅庐的历史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历史中刘备三顾茅庐给了我们很多假象。在这一故事中,我们认为诸葛亮十分有才华,所以刘备才三番五次去请他做自己的军师。而刘备十分爱才,所以不惜自降身份,请诸葛亮出山。可是这些都是表象,刘备三顾茅庐的历史真相是这样的。网络配图许多人提到“三顾茅庐”,就会坚信,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就一定会等到明主的

  • 诸葛亮后继无人:为何两大传人都没有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历史上,诸葛亮无疑是一位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在刘备三顾茅庐联手诸葛亮后,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然后西取益州,整个蜀汉国虽然步履维艰,但总体趋势向好。等到刘备拿下汉中后,蜀汉的实力可谓走向了顶峰。但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的后半生几乎全部用在了北伐中原上。在诸葛亮病死五丈原

  • 揭:秦始皇铸造“十二铜人”的幕后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秦始皇铸造“十二铜人”一直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相传是因为秦始皇为了保证国家的安定团结,所以下令收集兵器,打造了这十二个铜人,但是在后人的流传中,这些铜人神秘消失。那这些铜人身上有怎样的秘密呢?秦朝十二铜人的由来秦始皇为一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

  • 英国国王乔治五世:乔治五世为英国做了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乔治五世是英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成就的国王,乔治五世在位期间抛弃了自己的德国姓氏,改姓为温莎,所以在乔治五世之后的王室成员都姓温莎,乔治五世便是温莎王朝的第一位国王。乔治五世本来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海军军官,但是后来却成为了英国国王,但是乔治五世却终生爱好航海,下面就讲一个这方面的乔治五世的故事。图片

  • 卸磨杀驴!武则天如何利用酷吏独掌大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大多时候,人们在评论武则天时,往往要涉及到她所培养的酷吏。当然武则天并非始终器重酷吏,酷吏不过是武则天打击政敌的工具而已。那么,我们来看下武则天是如何利用酷吏独揽大权的?公元684年,太后武则天悍然废掉了唐中宗李显的皇位,改立了李显的弟弟睿宗李旦。李旦即位后,发觉当皇帝比以前当王爷的时候还要清

  • 宋太祖赵匡胤的治国方略是不穿华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十分了解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疾苦,他决心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个社会。后来他壮志得酬,终于“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不忘本色,照样简朴律己,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其衣服也只有登殿上朝时的赭服是用绫锦做的,其他大多是绢布,有的

  • 著名谏臣杨涟究竟犯了什么罪惨遭粉身碎骨之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杨涟,字文孺,号大洪,汉族,湖北人,明朝著名的谏臣。杨涟一生效命于朝廷,为朝廷的建设做出了自己重要的贡献。杨涟为人老实忠厚,极其痛恨那些搅乱政局之人。后来,因为反抗阉党来遏止魏忠贤的事件中,杨涟为了维护政局的稳定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图片来源于网络杨涟的青年时期,刚好是“东林”正兴起的时候,那时他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