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晚年将爱子赐死,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孙权晚年将爱子赐死,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986 更新时间:2023/12/11 5:25:22

东吴开国皇帝孙权喜欢打猎,特别是猎虎,于是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分别取名为孙大虎、孙小虎。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不过孙权却比老虎还要残忍,他居然不顾父子之情,将自己的亲生儿子赐死!孙权并不算是一位暴君,但他为何却如此冷酷无情,赐死爱子的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鲁王

此人就是孙权的第四子孙霸,其母为谢姬。242年八月,在有司的奏请下,孙权册封孙霸为鲁王,同时让老臣是仪兼任鲁王的老师。当时,孙权只剩四个儿子在世,他最喜欢的就是孙霸,“是时鲁王霸有盛宠,与太子和齐衡”。孙权最初也没有在意,“初拜犹同宫室,礼秩未分”。这引起了朝中大臣的注意,他们纷纷上书,“以为太子、国王上下有序,礼秩宜异”。

自此孙和、孙霸开始分开居住,两人的矛盾也由此而生。此时孙霸依然受到父皇的宠爱,而孙和却逐渐失去了孙权的信任。这是因为全公主孙鲁班(即孙大虎)一直说孙和及其生母王夫人的坏话,孙权信以为真,非常生气,结果“夫人忧死,而和宠稍损,惧於废黜”。就在孙和战战兢兢之时,孙霸对储位产生了想法。

二、党争

孙霸明白要想成为储君,必须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于是他积极与朝臣交往,拉拢了一大批支持者。此时,东吴朝中的大臣形成为两派,一派支持太子孙和,主要有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另一派支持孙霸,主要有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

太子、鲁王两派势均力敌,互相攻讦,引发政局的动荡,史称“南鲁之争”。“南”指的是太子孙和,因为他当时居住在南宫,而“鲁”指的是鲁王孙霸。这引起了孙权的注意,于是他在244年下诏,“禁断往来,假以精学”,也就是说,禁止两人与朝臣交往,让他们去专心学习。可是,孙霸并不甘心,他依然觊觎着储君的位置。

三、杀子

全寄、吴安、孙奇、杨竺这人是孙霸的死党,孙霸利用他们不断诋毁太子孙和,东吴的政局更加动荡。在这种情况下,孙权意识到了危险,他对堂孙孙峻说:“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将有袁氏之败,为天下笑。一人立者,安得不乱?”也就是说,无论立孙和,还是立孙霸,都将埋下动乱的种子,索性两人都不立。

250年,孙权废掉了太子孙和,还赐死了蓄意挑起这场党争的孙霸,同时还处罚了两派的官员。孙权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处于稳定东吴政局,另一方面他想把皇位传给幼子孙亮!不过,孙权做梦也没有想到,孙亮即位后,东吴的政局更加动荡,先后发生了四次政变,三位权臣被杀,一位皇帝被废,许多重臣死于非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司马懿临死前禁止子孙拜谒自己的陵墓,这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死前七个字,司马懿死了以后,司马懿的墓被盗了吗

    嘉平三年六月,即251年,曹魏权臣司马懿一病不起,于同年八月病死于洛阳,终年七十三岁。司马懿之死并不仓促,所以他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后事,因此在临死前,他“预作终制”、“作顾命三篇”。司马懿对后事的安排有悖于常理,甚至不让后世子孙祭拜他的陵墓,那么司马懿为何要这么做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

  • 亡国昏君夏桀做了哪些暴行断送了万里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夏桀流放南巢,夏朝的暴君行为,昏君指南

    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因为他残暴不堪,断送了夏朝政权。夏朝百姓们,常年生活在夏桀的残酷压榨之下,对夏桀恨之入骨。百姓编唱了一首歌曲,反映出了夏桀的残暴和百姓的水深火热。歌曲这样唱到:“江水沛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归薄兮,薄亦大兮。”图片来源于网络百姓旨在说明夏朝的统治即将走入末路,身为统治者

  • 曹魏上将军曹真为何被人指着鼻子痛骂?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真能力如何,曹真有那么差吗,诸葛亮骂曹真

    魏文帝黄初五年,吴质府中。那天的吴质府中高朋满座,名流如潮,整个洛阳城中的高官齐聚一堂。魏文帝曹丕亲自下令,从上将军曹真以下所有高级官员都必须到吴质家中集会,目的只有一个,陪吴质喝酒,让吴质高兴。吴质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这么牛,竟然让皇帝亲自下令,让上将军都必须来捧场?吴质官职不大,当时不过是职位不过

  • 赵云为何被诸葛亮嫌弃 刘备也不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为何刘备不重用赵云,刘备不重用赵云,三国刘备为什么不信任赵云

    《三国演义》中,五虎将之一的赵云看上去似乎是个很精明的人物。诸葛亮每次出兵必带着赵云,二人似乎也是黄金搭档。例如诸葛亮赤壁借东风,是指定要赵云前来接应;诸葛亮吊孝,也是要求赵云一路护送;甚至就连刘备招亲,诸葛亮也派的赵云保驾,诸葛亮和赵云配合看上去世那么得天衣无缝。那么,为何刘备死后,赵云为何得不到

  • 司马光认死理:凡让百姓掏腰包的事他都认为是坏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光砸缸告诉我们,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却不知,清不过包公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岭南:打击政治对手的绝佳流放地宋神宗死的时候只有38岁。这个胸怀大志的理想主义者平生只做对了一件事情:发动变法。他也只做错了一件事情:停止变法。有人指责他没有推进民主体制,我以为这跟指责乔丹(国际篮球明星)为什么不踢足球一样不靠谱。他在他的年代,只能作出符合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选择。网络配图宋

  • 唐朝"第一太监高力士"非奸臣?为皇帝离世吐血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到底有多强大,唐朝繁荣到什么程度,唐朝为什么是最繁荣的朝代

    在关于唐朝的影视作品中,高力士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大多以奸佞猥琐、谄言媚上、恃宠弄权的形象出现。而不少学者认为,历史上的高力士不但不是奸臣,反而忠心耿耿,并为开元盛世做出过贡献。网络配图贵族出身年少被阉高力士原名冯元一,说起来也是一位贵公子。他的曾祖冯盎曾任高州总督,受封耿国公;他的父亲冯君衡世袭

  • 唐朝唐敬宗痴迷足球 常不顾公务组织深夜球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穆宗,宋代足球小将结局,唐诗足球

    其实,足球与中国历史渊源颇深,这项运动最早起源于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当我们历史上那些国产球星在球场上闹得欢、踢出花的时候,梅西、C罗们的祖先还不知道足球是圆的还是方的。网络配图汉武帝看球踢球还评球秦统一六国后,足球(蹴鞠)运动一度失去市场。西汉建立后,又重新走向兴盛,这主要得益于皇家贵族的推波助澜

  • 宋初名臣王嗣宗"文状元"头衔竟是打架赢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初时间,宋初晚唐体,四大名臣之一

    史上话说古代科举考试,谁能中状元,考的当然是诗书文章,书生们日夜苦读圣贤书,勤练文章,为的就是能在乡试、省试甚至殿试上一展身手,争取“一举成名天下闻”。至于展的什么身手,当然是锦绣文章。然而,历史那么长,故事那么多,什么奇闻没有?什么奇葩没有?网络配图在宋太祖的那个年代,能不能当上状元,不全靠笔杆子

  • 唐代哪位皇帝的文治武功不逊于唐太宗 并非唐玄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玄宗功过评价,唐太宗和唐玄宗的区别,李世民唐玄宗是什么关系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丈夫。武则天从他的手中夺走了政权,建立了短暂的大周王朝,让李姓男人们着实丢了一把脸。因此,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是“昏懦”。最晚从欧阳修撰《新唐书》以来,就把他当作“昏懦之主”。那么,高宗果真是一个“昏懦”之君吗?不尽然。网络配图有人认为李治并不昏懦,他之所

  • 三国中和吕布不分上下的武将 竟死的这么窝囊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布真的是三国第一猛将吗,三国吕布打不过谁,三英为什么打不过吕布

    曹操征讨吕布时典韦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网络配图典韦的死,是三国里其他武将所表现不了的,其死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曹操中张绣假降之计,导致典韦战死,色字头上一把刀啊,曹操就是犯此大忌,导致三国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