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临死前禁止子孙拜谒自己的陵墓,这是为什么?

司马懿临死前禁止子孙拜谒自己的陵墓,这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012 更新时间:2024/1/19 18:03:45

嘉平三年六月,即251年,曹魏权臣司马懿一病不起,于同年八月病死于洛阳,终年七十三岁。司马懿之死并不仓促,所以他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后事,因此在临死前,他“预作终制”、“作顾命三篇”。司马懿对后事的安排有悖于常理,甚至不让后世子孙祭拜他的陵墓,那么司马懿为何要这么做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司马懿的遗嘱主要有四项内容:第一,陵墓的位置选在首阳山,“不坟不树”。所谓“不坟不树”指的是陵墓不用土堆成坟丘的形状,不种植任何树木。按照当时的规制,“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只有平民才会“不封不树。”司马懿虽然没有称帝,但已经是曹魏的权臣,这明显不合符规制。

第二,遗体入殓时,“敛以时服,不设明器”。所谓时服指的是平常穿的衣服,明器就是陪葬品。按照司马懿的地位,即使穿黄袍下葬,也没人敢提出异议。可是司马懿却下令穿平常的衣服下葬,而且要求不放任何陪葬品。中国古代讲究“生养死葬”,才是尽孝之道,因此厚葬之风盛行,可是司马懿却要求薄葬。

第三,“后终者不得合葬”。意思是说死在司马懿后面的夫人,一律不得与他合葬。第四,后世子孙禁止拜谒自己的陵寝。这个规定是最不合理的,“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对先祖的祭拜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可是司马懿却违背礼制,不让子孙祭拜自己的陵寝,这到底是为何呢?

我觉得司马懿的遗嘱之所以有悖常理,主要有两个目的,也是司马懿临终前最担忧的事情。其一,“不封不树”、薄葬以及不让后世子孙谒陵有一个共同目的,这就是隐藏自己陵寝的位置,防止陵寝被盗。战国道汉朝时期,厚葬之风盛行,结果到了乱世,十墓九空,所以司马懿想通过这种手段,来达到防盗的目的。

其二,吸取历史教训。当年,司马懿被曹爽剥夺权力,他是如何发动政变,掌控曹魏政局的?没错就是高平陵之变!当年,曹爽跟随魏主曹芳出城,拜谒高平陵,司马懿这才趁机发动政变,将曹爽一党斩草除根的。司马懿虽然病重,但他并不糊涂,因此他临死前下令,“子弟群官皆不得谒陵。”

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司马昭都遵从遗嘱,从未祭拜过父亲的陵寝。不过,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却违背了祖父的遗嘱,拜谒了司马师、司马昭的陵墓,但是“不敢谒高原陵(司马懿的陵寝)”。西晋虽然统治了天下,但很快就陷入混乱,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北方则落入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

然而,司马懿的陵寝却销声匿迹,人们再也找不到他的高原陵了!自司马懿死后,至今已经过了一千多年,关于司马懿陵寝的位置说法很多,但却始终没有确切的位置,我们不得不佩服司马懿的老奸巨猾,到临死前他思绪依然那样清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亡国昏君夏桀做了哪些暴行断送了万里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夏桀流放南巢,夏朝的暴君行为,昏君指南

    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因为他残暴不堪,断送了夏朝政权。夏朝百姓们,常年生活在夏桀的残酷压榨之下,对夏桀恨之入骨。百姓编唱了一首歌曲,反映出了夏桀的残暴和百姓的水深火热。歌曲这样唱到:“江水沛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归薄兮,薄亦大兮。”图片来源于网络百姓旨在说明夏朝的统治即将走入末路,身为统治者

  • 曹魏上将军曹真为何被人指着鼻子痛骂?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真能力如何,曹真有那么差吗,诸葛亮骂曹真

    魏文帝黄初五年,吴质府中。那天的吴质府中高朋满座,名流如潮,整个洛阳城中的高官齐聚一堂。魏文帝曹丕亲自下令,从上将军曹真以下所有高级官员都必须到吴质家中集会,目的只有一个,陪吴质喝酒,让吴质高兴。吴质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这么牛,竟然让皇帝亲自下令,让上将军都必须来捧场?吴质官职不大,当时不过是职位不过

  • 赵云为何被诸葛亮嫌弃 刘备也不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为何刘备不重用赵云,刘备不重用赵云,三国刘备为什么不信任赵云

    《三国演义》中,五虎将之一的赵云看上去似乎是个很精明的人物。诸葛亮每次出兵必带着赵云,二人似乎也是黄金搭档。例如诸葛亮赤壁借东风,是指定要赵云前来接应;诸葛亮吊孝,也是要求赵云一路护送;甚至就连刘备招亲,诸葛亮也派的赵云保驾,诸葛亮和赵云配合看上去世那么得天衣无缝。那么,为何刘备死后,赵云为何得不到

  • 司马光认死理:凡让百姓掏腰包的事他都认为是坏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光砸缸告诉我们,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却不知,清不过包公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岭南:打击政治对手的绝佳流放地宋神宗死的时候只有38岁。这个胸怀大志的理想主义者平生只做对了一件事情:发动变法。他也只做错了一件事情:停止变法。有人指责他没有推进民主体制,我以为这跟指责乔丹(国际篮球明星)为什么不踢足球一样不靠谱。他在他的年代,只能作出符合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选择。网络配图宋

  • 唐朝"第一太监高力士"非奸臣?为皇帝离世吐血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到底有多强大,唐朝繁荣到什么程度,唐朝为什么是最繁荣的朝代

    在关于唐朝的影视作品中,高力士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大多以奸佞猥琐、谄言媚上、恃宠弄权的形象出现。而不少学者认为,历史上的高力士不但不是奸臣,反而忠心耿耿,并为开元盛世做出过贡献。网络配图贵族出身年少被阉高力士原名冯元一,说起来也是一位贵公子。他的曾祖冯盎曾任高州总督,受封耿国公;他的父亲冯君衡世袭

  • 唐朝唐敬宗痴迷足球 常不顾公务组织深夜球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穆宗,宋代足球小将结局,唐诗足球

    其实,足球与中国历史渊源颇深,这项运动最早起源于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当我们历史上那些国产球星在球场上闹得欢、踢出花的时候,梅西、C罗们的祖先还不知道足球是圆的还是方的。网络配图汉武帝看球踢球还评球秦统一六国后,足球(蹴鞠)运动一度失去市场。西汉建立后,又重新走向兴盛,这主要得益于皇家贵族的推波助澜

  • 宋初名臣王嗣宗"文状元"头衔竟是打架赢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初时间,宋初晚唐体,四大名臣之一

    史上话说古代科举考试,谁能中状元,考的当然是诗书文章,书生们日夜苦读圣贤书,勤练文章,为的就是能在乡试、省试甚至殿试上一展身手,争取“一举成名天下闻”。至于展的什么身手,当然是锦绣文章。然而,历史那么长,故事那么多,什么奇闻没有?什么奇葩没有?网络配图在宋太祖的那个年代,能不能当上状元,不全靠笔杆子

  • 唐代哪位皇帝的文治武功不逊于唐太宗 并非唐玄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玄宗功过评价,唐太宗和唐玄宗的区别,李世民唐玄宗是什么关系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丈夫。武则天从他的手中夺走了政权,建立了短暂的大周王朝,让李姓男人们着实丢了一把脸。因此,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是“昏懦”。最晚从欧阳修撰《新唐书》以来,就把他当作“昏懦之主”。那么,高宗果真是一个“昏懦”之君吗?不尽然。网络配图有人认为李治并不昏懦,他之所

  • 三国中和吕布不分上下的武将 竟死的这么窝囊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布真的是三国第一猛将吗,三国吕布打不过谁,三英为什么打不过吕布

    曹操征讨吕布时典韦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网络配图典韦的死,是三国里其他武将所表现不了的,其死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曹操中张绣假降之计,导致典韦战死,色字头上一把刀啊,曹操就是犯此大忌,导致三国第

  • 清朝最后三任皇帝为何都没有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为什么清朝后期的皇帝都没有子嗣,清朝过后为什么皇帝就没了,清朝最后几个皇帝都没有孩子

    导读:大清王朝统治了中国近300年的时间,到了最后三个皇帝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宣统皇帝都没有留下任何子嗣。爱新觉罗皇族在最后的几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妻妾成群的皇帝怎么就连一个孩子也生不出来呢?网络配图同治皇帝是咸丰皇帝和慈禧生的,仅仅当了三年皇上的同治在1875年1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