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年间贪污贿赂成风:皇帝敛财不逊臣子

乾隆年间贪污贿赂成风:皇帝敛财不逊臣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333 更新时间:2024/1/15 11:49:22

乾隆中期以后,官员之间喜欢借馈赠之名,行贿赂之实,以谋取不正当利益。这种灰色交易犹如躯体内的恶性肿瘤,四处蔓延,异常活跃。权力系统成为利益输送的管道,官家制度在其传导过程中,其刚性的一面也随之层层递减。递减的制度根本无法约束食权者膨胀的欲望,这种自下而上的病原体传导方式,将权力结构层层腐蚀。州县将利益导道府,道府再导向总督和巡抚,总督和巡抚则导向京城权要们,最后接棒的是皇帝本人。

在官僚机器的运行过程中,这种迎来送往的利益传接成为权力的润滑剂。作为这部机器的主人,乾隆皇帝居然也参与到了这场权与利的博弈当中。皇帝居然也接受朝中大臣们的礼品,送给皇帝的礼品就是“贡品”。皇帝什么稀罕玩意没见过,所以给皇帝办贡是一项劳神劳心的活,各方面都要考虑周全,既要是天下奇珍,又要不流于世俗。

亶望显然在这方面是高手,所送礼品往往能够博取乾隆的欢心。比如说,他准备送给皇帝一柄价值4000两白银的玉如意,经过一番衡量觉得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孝敬之心,于是又在玉如意上镶嵌大大小小珍珠为饰。四分重的珠子大约值四五千两白银,重五分者则需六七千两,如搞一颗像龙眼果那样重3钱的珠子,至少要掏白银2万两。像王亶望出手如此阔绰,在各省督抚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就算他们有这份孝心,也没有这份财力。

网络配图

王亶望之所以下这么大本钱办贡,倒不是他比其他官员大方,而是因为他所任的浙江巡抚是天下肥缺,一年朝廷发给他的养廉银就有1万两,又加上他兼管盐政,每年又增加9800两津贴,这些都是制度内的合法收入。如果其他官员也打肿脸充胖子,就是自己一年的俸禄都搭进去也置办不起礼品,更不要说过节要贡,过年要贡,皇上“万寿”(生日)要贡,皇太后“圣寿”(生日)也要贡。

虽然进贡标准不一,但别的督抚大吏乃至京中权贵在这件事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他们也得打肿脸充胖子,想尽一切办法紧跟而上,进贡成了当时各级官员争宠卖乖的必备手段。其实进贡之风并不是始于王亶望,当时的大学士、云贵总督曾经一次性进贡品九十余种。当时有人将乾隆朝进贡成风的罪责推到李侍尧的身上,认定李侍尧“善纳贡献,物皆精巧,是以天下封疆大吏从风而靡”。

其实将吏治腐败的责任一股脑推给某个腐败官员是没有道理的。上梁不正下梁歪,正因为皇帝好这一口,下面的官员才会投其所好。

连续的贪污案暴露出了官僚集团的贪腐黑幕,乾隆也并非不清楚官员们进贡与吏治败坏之间的关系。乾隆皇帝在查办王亶望贪污案的整个过程中,曾经三次降旨对进贡作出某种限制,我们姑且将其认定为乾隆对官员进贡之事的自我检讨。但乾隆这么做,只是做做应景的表面章。因为没有官员会相信这种蔓延开来的腐败之风会来个急刹车。

当然对于皇帝来说,不纳贡并不代表不敛财。在权力系统的利益管道中,又何止这一种选择。比如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如果说和珅捞取的是灰色利益或者黑色利益,那么嘉庆抄没其资产,是不是间接捞取灰色或者黑色利益呢?如果全部充入国库,并将这些资产用于民生,就等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实际上并未如此。就拿王亶望贪污案来说,被革职拿问的甘肃原任、现任的大小官员有一百多名,统统被抄家。在籍没的家产中,金珠玉玩之类最贵重的一份,照例要送进皇帝的私人金库——内务府广储司。如此转了一圈下来,本来以为贪官被杀的杀,抄家的抄家,可皇帝还是将自己扣在了这条灰色利益链的最后一环。

网络配图

这次全国性的抄家活动持续了两年之久,甘肃省所有的贪官数年所积珍宝,可以说悉数归入乾隆皇帝的私囊。皇帝对官员的借事罚银,也几近巧取豪夺。上面曾提到的江苏巡抚闵鹗元的弟弟闵鹤元贪污赈银1万9千两,乾隆皇帝命闵鹤元十倍罚出,即罚银19万两。不久又发现闵鹤元亏空库银6万多两,也让闵鹤元赔补。闵鹗元对其弟知情不举,在皇帝审查之时又吞吞吐吐,乾隆皇帝命其“自行议罪”,自己给自己定个罪吧。

闵鹗元只好恳求皇帝,再允许他罚银4万两。闵鹗元每年就一万两的养廉银,用来偿付弟弟的罚项已所剩无几。没过多长时间,就连这笔养廉银也被乾隆“永行停支”了。既然弟弟贪污,那么你这个哥哥也不配享受国家发的养廉银。

其实官员的廉洁还真就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养出来的,就拿以廉洁自律闻名的闵鹗元来说,到后来也还是在官场灰色生存的各种规则面前低下头,走上了“苞苴日进,动逾千万”的权钱交易之路。而他变法儿筹措来的近30万两罚银,大都被指定缴到了内务府。乾隆初年,内务府的日子并不好过,如果皇家遇急事只能靠户部的银库(类似于中央银行)来暂时接济。到了乾隆中期,在大造圆明园等皇家林苑,以及满足皇帝种种挥霍的同时,内务府却奇迹般地实现了扭亏为盈,其所属机构广储司、圆明园、造办处三座银库更是岁岁盈积。就连户部也经常从内务府借钱,从这一微妙变化中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在敛财方面丝毫不逊于他的那些臣子。乾隆四十一年(1776)初,六十六岁的皇帝第四次东巡山东。

与前几次东巡有明显不同,这一次,沿途前来接驾的王公大臣特别多:以前只是河北、山东的地方大员全数到来,而这一次附近的蒙古王公,几处盐政、织造,甚至连远在湖广、四川、广东的封疆大吏也都聚集于此。

一路之上仪仗塞路,闹得山东地界是翻天覆地。大员们争先恐后来到山东,只是为了满足老皇帝愈演愈烈的一个喜好:收受贡品。乾隆的此次山东之行,也成了各地大臣们的赛宝大会。每位大员的车队都是珠光宝气,世间罕见。

我们来看一看乾隆这次短途旅行都收到了哪些贡品:二月十六日,在黄新庄驻跸时,蒙古阿尔善亲王罗卜藏多尔吉进了“金六十锭”,净重五百九十二两。亲王说,这是预备皇帝一路上赏赐他人之用。六天后,还是在黄新庄,河南巡抚徐绩给皇帝进了数车衣料,包括贡缎袍五十端、贡缎套五十端、宁袍五十端、宁褂五十端、杭绫一百端、汴绫一百端、貂皮一百张、乌云豹一千张、银鼠一千张。

由北京到山东,一路之上,几乎每个驿站都有大量的贡品在等着乾隆皇帝查收。内务府派出大量接收人员,源源不断地将这些贡品装车运回皇宫……皇帝出一趟差,赚得盆满钵满。

网络配图

乾隆年间的贪风之炽与惩贪之严,两种风气的激烈碰撞,让人看得一头雾水。我们就拿王亶望贪污案来说,整个甘肃官场可以说是到了无官不腐的地步。一件贪污案处理下来,前前后后竟杀掉大小官员50多人,不能说惩贪不严。可这种霹雳手段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贪风依旧愈刮愈猛。乾隆对这个案子的处理颇值得玩味,虽然整个甘肃官场到了无官不腐的地步,可最后受到国法处置的只有200人,要知道,一个省的官员接近千人。

那么其他五分之四的官员呢?答案是,大部分官员已经被带病提拔或者异地交流了。

这些漏网的官员就是沾了集体腐败的光,涉案官员之多让乾隆也觉得心惊,最后不得不抬高立案的门槛,涉案金额由最初的一千两提高到一万两。既然一个林子里都是贪吃的野兽,为了保持生态平衡,那就抓大放小。皇帝用事实证明,腐败有个边界,没有捞出界就是安全的;一旦捞出界,就是危险的。危险系数会随着参与人员的增加而得到稀释,人越多,也就越接近“安全”的彼岸。

这也正是“齐黑”效应的题中应有之义。当这条权力链上的所有人都准备一条道走到黑的时候,黑与白的对比也就失去了参照。在这种情况下,谁是“黑”,谁又是真正意义上的“白”呢?不过都是行走于灰色地带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史无前例:明成祖朱棣为何大肆捕捉天下尼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成祖朱棣的功与过,空前绝后与史无前例,朱棣残忍行为

    尼姑,是出家修行的女教徒,讲求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与朝廷素无瓜葛,但明朝的尼姑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扰和追捕。永乐十八年(1420),明成祖朱棣突然下令,将全国所有的尼姑以及女道士,统统逮捕送到京师逐一审问,验明真实身份。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索天下尼姑案,既打破了佛门千年来与世无争的静雅,也让后人感到莫

  • 三国时期的赵云文武双全为什么不得刘备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云为什么没有得到刘备重用,赵云文武双全,刘备一生为什么不重用赵云

    对于赵云是不是五虎上将这个问题在史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史料只是记载了刘备封了前后左右将军为: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厦门大学易中天教师对于三国的解读中,认为刘备所封的前后左右将军即位四虎上将,赵云虽为刘备护子保夫人,甚至为刘备鞍前马后,立下赫赫战功,但赵云一直都不得刘备的信任,赤壁

  • 三国超级神童聪明绝顶诸葛恪被人羞辱竟无言以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真的神机妙算吗,三国三大神童,三国自作聪明的谋士

    三国时代有不少神童,比如让梨的孔融、称象的曹冲。但是,在几位神童中,有一人堪称超级神童,此人就是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诸葛恪幼小以神童著称,成人之后拜骑都尉,孙权长子孙登为太子时担任左辅都尉,作为东宫幕僚领袖辅佐太子理政。之后历任丹阳太守、威北将军等职,赤乌八年(公元245年)丞相陆逊

  • 明朝阉祸起于何时:朱元璋晚年即已重用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武宗被文官集团谋杀,朱元璋活了多少岁,如果明宣宗多活几年

    任何事物都有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明代的宦官也是这样。明太祖朱元璋坐上大明王朝的交椅后,“收天下之权以归一人”[12],以历史上宦官祸国乱政为鉴戒,曾感慨系之地说:“吾见史传所书,汉唐末世皆为宦官败蠹,不可拯救,未尝不为之惋叹。”[13]因此他对宦官作了种种限制,明确规定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穿戴外

  • 古不列颠传奇国王亚瑟王为何只存在于传说中?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有亚瑟王这个人吗,亚瑟王是真实存在的吗,亚瑟王传奇和亚瑟王之死

    关于亚瑟王,很多人可能都不够了解。那么,亚瑟王是谁?亚瑟王是古不列颠最伟大的,也是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国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亚瑟王。图片来源于网络人们大多会从一些神话和一些文献资料中去了解亚瑟王,亚瑟王创造了一个传奇的辉煌时代,一直都是英国人的骄傲,他是著名的“圆桌骑士团”的首领,被世人称为

  •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不结婚是为了地下情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伊丽莎白一世情人们,伊丽莎白一世的情人,伊丽莎白一世的感情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是英王亨利八世的女儿,也是都铎王朝最后第二位君主,被称为“血腥玛丽”玛丽一世的妹妹。在1558年玛丽一世因病去世之后,次年一月,伊丽莎白一世正式加冕为王。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嫁,因此她也是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图片来源于网络伊丽莎白幼时,她的母亲安妮·博林被判处了死刑,到爱德华六

  • 刘邦正妻吕后是因为嫉妒戚夫人才偷情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是什么时候遇到戚夫人的,刘邦老婆戚夫人的下场,刘邦给戚夫人安排了什么后路

    吕后,也就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的妻子,她的名字叫做吕雉,因为她是皇后,所以世人叫她“吕后”。她出生于公元前241年,于公元前180年离世,丈夫刘邦死后,吕后掌权长达十五年。吕后是个怎样的人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吕后简介中寻找。图片来源于网络吕后简介记录了吕后的生平,它简明扼要的展现了吕后的一生。吕

  • 朱元璋反腐不靠谱:贪污60两银子便斩立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银世之家银饰是真的吗,朱元璋治贪的方法,朱元璋惩贪

    在历史上,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反腐败手腕最狠的一个皇帝。登上大宝的第二年,朱元璋龙椅还没有坐热,就对手下的大臣说了一番动感情的话,大致意思是:从前我当老百姓的时候,见到贪官污吏对民间疾苦丝毫不理会,心里恨透了他们,今后要立法严禁,遇到贪官污吏危害百姓的,绝不姑息。网络配图朱元璋说到做到。他颁布了有史

  • 晚明基层的溃烂:朱元璋寄予无限希望的县官被视作鸡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的开国功臣的下场,明朝误我中华,朱元璋滥杀无辜

    朱元璋出身底层,是真正意义上的草根。草根帝王的最大优点或者说特点,就是对民间疾苦有着切肤之痛。朱元璋深知基层对帝国来说,如同大厦之根本,要是根本出了问题,大厦无论看上去有多么辉煌多么巍峨,最终也免不了轰然倒塌的败局。于是,他对基层的重视便超乎寻常。今天我们所说的基层,一般是指乡镇甚至社区和村组一级,

  • 传闻中不好女色的松赞干布如何有五个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松赞干布的妹妹是谁,松赞干布最爱的是谁,松赞干布老婆有哪些

    松赞干布是中国极为有名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之一,在重新统一了吐蕃王朝之后,将四分五裂的藏族进行了重新整合,让藏族呈现出一个繁荣兴盛的景象。在政治上,他建立了严格的统治机构,制定了周密的管理制度,对吐蕃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改革;在军事上,他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军事制度,加强戍边防卫力量;在经济上,他大力发展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