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刘据当上皇帝的话 汉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如果刘据当上皇帝的话 汉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004 更新时间:2024/1/20 6:22:17

你真的了解刘据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巫蛊之案太子刘据被小人江充等人诬陷,最后无奈自杀,知道真相的汉武帝,痛心疾首。建立了思子宫,以求太子刘据归来的魂魄可以看到这位年迈的父亲的心酸。同样,太子刘据被杀,也引来了很多的人的猜想,如果太子刘据没有死,汉朝会怎样。但是这个问题无定论,我们只能从先人留给我们的只言片语来分析一下可能性。

父慈子爱、令人羡慕的父子关系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上每行幸,常以后事付太子,宫内付皇后。有所平决,还,白其最,上亦无异,有时不省也。”

意思就是说,汉武帝晚年的时候经常出来游历天下,就把国家的事情全部都交给太子;而内宫中的事情就交给了卫皇后负责,如果有需要做决断的事情,太子刘据经常等到汉武帝回来;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告诉汉武帝,汉武帝基本就是听听意见,也不做评价,让太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可见晚年的汉武帝对于太子还是非常的信任的,对于军国大事,基本属于放任状态。除此之外,我们再看一段话,这段话更能体现汉武帝对于自己的这太子的喜爱。“太子每谏征伐四夷,上笑曰:“吾当其劳,以逸遗汝,不亦可乎!”

大意就是说,太子和汉武帝说少用点兵,不要再征战四方了,此时汉武帝只是微微一笑。说了一句,我来做这些苦差事,剩下比较安逸的事情,你来做不好吗?我们知道,汉武帝非常的喜欢征战,汉武帝名留青史的很多的故事都和军队有关。太子刘据不让汉武帝征战四方,汉武帝竟然还安慰太子刘据,可见对其喜爱程度。要知道刘据此举代表的什么,代表的是太子刘据直接和汉武帝说,我认为你征战四方是错误的。大家品味一下了。

虽为父子、性格相反

《资治通鉴》记载“及长,性仁恕温谨,上嫌其材能少,不类己;而所幸王夫人生子闳,李姬生子旦、胥,李夫人生子,皇后、太子宠浸衰,常有不自安之意。”

意思就是说,太子刘据和汉武帝的性格相反,而汉武帝也曾经说过太子刘据的个性和自己不像。加上卫皇后年纪已经大了,汉武帝对于其宠爱远不如从前,而王夫人又生了几个儿子。这两件事情加起来,令卫皇后和太子刘据心中感觉非常的不安。从这一段记载来看,汉武帝对于太子刘据性格还是有点意见的,毕竟龙生龙,凤生凤。向汉武帝这样人,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样的强势和有魄力。

作为为人父母的汉武帝是这样的想法,但是作为皇帝的汉武帝对此可是提出了不同想法。《资治通鉴》记载:”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岂有之邪?可以意晓之。”

大意就是说太子刘据性格沉稳,以后必定能够安定天下,不让我担心。现在的汉朝想要找一个君主,除了太子刘据,还能有谁更合适继承我的皇位呢?我听说太子和皇后担心自己的处境,你就和他们说,不用担心,他就是我的继承人。这段话是汉武帝对卫青说的,让卫青转告给太子刘据、卫皇后的。从这段话来看,太子刘据虽然和汉武帝的性格相反,但是丝毫不影响汉武帝对其宠爱。前面我们说到,晚年太子刘据还敢直接和汉武帝说不想让其征战四方。这句话估计除了太子刘据敢说,朝臣中估计没有几个人敢说这件事。知道汉武的朋友应该知道晚年的汉武帝性格已经变化很大了。

太子继位、安定平稳

前面我们说到了太子刘据和汉武帝性格想反,汉武帝对其宠爱仍然不减。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作为皇帝的汉武帝来看待。汉朝经过文景之治的沉淀,才让汉武帝有钱财和能力去攻击匈奴,这一点汉武帝很清楚。汉武帝对于国家的状况自然也是非常的清楚的,常年的征战,国家已经不堪重负。

太子刘据的性格正好可以让汉朝休养生息,安定天下的百姓,让汉朝的经济逐渐发展。这一点从上面汉武帝让卫青转告给太子和卫皇后的话,我们可以体会到。所以太子刘据继位的话,汉朝虽然不会有什么大的变革,但是必定会和文景之治一样。处于一个中兴发展的时期。刘据的儿子汉昭帝刘弗陵我们知道,也是一代明君,也许刘据继位侯,会出现一个类似于文景之治的两代贤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韩国被秦国灭亡后,哪位韩王被迫迁离了韩国旧地?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韩王安即位时,韩国形势危如累卵,处于灭亡边缘。公元前231年,秦军大兵压境,韩王安被迫割让南阳地区给秦国,韩国得以暂时喘息。公元前230年,秦国派遣内史腾率军攻韩,韩王安投降,韩国灭亡。秦国以韩地建颍川郡,建郡治于阳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国灭亡后,韩王安被迁离

  • 韩桓惠王是如何葬送韩国的江山?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韩桓惠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前273年,韩魏两国交恶,年轻气盛的魏安釐王选择联合赵惠文王,发动了对韩国的大战,魏赵联军包围了韩国重镇华阳城。韩厘王一面调集国内大军驰援华阳城,一面向秦国求援,把持朝政的秦国相国、穰侯魏冉得知事情紧急,连忙亲自挂帅,又以白起的主

  • 汉武帝处死卫子夫和刘据是因为巫蛊之祸吗 这只是表面而已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卫子夫和刘据之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表面看,皇后卫子夫与太子刘据死于蛊惑之祸。联系汉武帝之后的所作所为,皇后卫子夫与太子刘据之死,蛊惑之祸仅仅是导火索,真正的死因是外戚专权。为什么这样说呢?鲜花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一,太子刘据的外戚势力让汉武帝警惕。太子刘据的

  • 司马尚作为赵国的将领,赵王迁听信什么谗言废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尚,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将领,因赵王迁听信谗言,被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秦国大举攻赵,秦国名将王翦率领上党郡兵卒直下井陉,杨端和率领河内兵卒进围赵都邯郸。赵派李牧、司马尚率领大军抵御。赵王宠臣郭开受了秦国贿赂,造谣说

  • 为得诸葛亮刘备愿意三顾茅庐,若换作曹操与孙权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顾茅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备为得诸葛亮三顾茅庐,曹操和孙权会愿意这样做吗?答案是不会,即使听说诸葛亮有这样的名气,但是也不会屈尊去拜访这位没有实战的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不管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别的著作中都有写到,其出处是诸葛亮在北伐前期给后主刘婵写的《出师

  • 汉初时残暴善妒的吕后,为何独独放过了薄姬及其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夫贵妻荣、母以子贵的古代社会,女人的命运从来只有仰仗丈夫和儿子,皇后诰命如此,荆钗布裙也如此。大汉王朝的开创者汉高祖刘邦虽然一生拥有美女无数,但最著名的只有三个女人。一个是刘邦的结发妻子吕雉,一个是最受刘邦宠爱的戚夫人,还有一个就是汉文帝刘恒的生母薄姬薄太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李广父子到底做了什么 卫青和霍去病为何想弄死两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卫青和霍去病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汉大将军大司马卫青,对外作战果敢勇武,一击必杀。对待朝内同仁,则谦让仁和,气度宽广。《史记》中说:大将军遇士大夫有礼,於士卒有恩,众皆乐为之用。骑上下山若蜚,材干绝人。又说到:言大将军号令明,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休舍,穿井未通,须士

  • 薛涛的身世是怎样的?她最后为什么会选择道袍度余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薛涛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写下“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的薛涛,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因为家道中落,她不得不进入风月场所,成为红尘中人。但薛涛的气节,又让她不留恋红尘,不为红尘的污浊所染。薛涛是高傲的,她的才气,她的

  • 韩信巅峰时期的权势有多大?他为何会甘愿当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巅峰时期的权势有多大,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韩信和刘邦之间的关系,复杂中还带着一点微妙。在楚汉时期,与其说韩信是刘邦手下的大将,不如何说他是刘邦的盟友。有一件事可以说明,韩信并不是只会乖乖听话的忠臣。高帝四年下旬,项羽开始溃败,刘邦让天下诸侯派兵和自己一起追

  • 耶律大石是如何,在金人铁蹄之下建立西辽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耶律大石是如何建立西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女真人的崛起,金国的建立,对于北宋来说,是一场灾难,比辽国对宋朝的影响更加的大。金人北下,国土一分为二,偏安于临安之地,可谓是耻辱然而金国的建立,首当其中面对他的,乃是当时的大哥辽国,也是因为不满辽朝的统治,女真部落才奋起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