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三才是如何出名的?李三才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三才是如何出名的?李三才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76 更新时间:2024/1/25 22:47:13

三才是明朝后期的一位著名官吏,李三才之所以那么出名是因为李三才曾经在朝廷中引起党争,而且李三才本人为人又是非的高调,这使得李三才虽然官职并不是很高,但是却有能力在明朝朝廷之内引起了几次轩然大波,李三才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位褒贬不一的官员,正是因为有争议,所以越争越出名。下面做一下李三才简介。李三才,字道甫,号修吾,生于哪一年不是很清楚,祖籍陕西临潼,世代为武功右卫的军官,落籍顺天府通州,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通州。1574年,李三才中了进士,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入仕,授户部主事。不久,又升为郎中。

1583年,李三才因为替遭到明神宗严旨切责并且外迁的魏允贞鸣不平被降职为山东东昌的推官,从此,李三才在朝野中声名大振。在东昌的时候李三才颇得民心。后来屡有升降,任过山东佥事、河南参议,进为副使,先后两次管理山东、山西学政,最后被提拔为南京通政司参议,召任大理寺少卿。1599年,李三才以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并巡抚凤阳诸府。连连上疏陈述矿监税使给地方带来的危害,要求明神宗停止这一遣派,但是明神宗置之不理。但是明神宗却将李三才的事情记在心上了,后来李三才看到上疏无效,请辞官职,明神宗竟然应允了,后来关于李三才的任用问题引起了明朝廷的东林党争。后来李三才在明神宗没有批准的条件下辞官回到了通州,开始讲学授徒,置办起双鹤书院。但是李三才为人非常高调,使得很多官员揪住其不放,屡次上疏弹劾李三才,最总李三才被明神宗落职为民。1621年,围绕李三才的任用问题,又掀起了轩然大波,党争一场激烈。1623年,明熹宗任命李三才为南京户部尚书,他还没来得及赴任就因病离世了。魏忠贤得势之后,李三才被列为东林巨魁,再次被削籍,所有的封诰都被剥夺,崇祯初年才恢复。

李三才和锡爵都是明朝著名的官员,李三才生于哪一年不是很清楚,卒于1623年,1674年中进士之后入仕。王锡爵生于1534年,卒于1611年,1562年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二入仕。从生卒年月和入仕时间上来看两个人是同一时期的人。两个人存在着某些相同的地方,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下面就比较一下李三才和王锡爵。李三才和王锡爵都是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就受到比较好的教育。李三才世代为武功右卫的军官,而王锡爵其父王梦祥为南京国子监监生,其母吴氏为富家女。从出身上来看两个人可谓是半斤八两。从李三才和王锡爵的为官之路来看,李三才的为官之路要比王锡爵更加坎坷,李三才因为得罪了明神宗而造成为官之路的坎坷,而王锡爵却在自己为官的时候得罪了当时的权臣而使得自己的为官之路出现了坎坷,但是总的来说王锡爵的为官之路要比李三才更加顺畅一些,王锡爵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代皇帝,始终是得到皇帝的信任与重用的。并且死后殊荣不减。而李三才却因为得罪了万历皇帝而始终在外地为官,最终不得不放弃官职改为开坛讲学,创办了双鹤书院,而且一直以来李三才就处于党争的漩涡之中,甚至是死后也不能够避免党争带给自己的灾祸。

从李三才和王锡爵二人的成就来看,李三才在任职期间得到了百姓的拥戴,淮、一带百姓为了纪念李三才给他们带来的好处,集资修建了生祠,“聚族为之肖像其中,朝夕起拜于其下不绝”。从这里可以看出李三才有良好政绩和威望。而王锡爵的官位要比李三才高很多,一直是朝廷的重臣,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京师度过的,并没有直接为老百姓做出什么功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五废六立 两朝为后:传奇皇后羊献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羊献容是晋惠帝司马衷的第二任皇后。提起司马衷,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有一句名言,大家肯定不陌生,那就是“何不食肉糜”?这句名言,就是司马衷先生说的。他说这句话时的情境是这样的:大臣向他汇报,发生旱灾,老百姓连粥都喝不上了。于是,一脸不解的司马衷先生,就说了上面的这句名言。不需要我说,你肯定也知道了,司

  • 三国曹魏名将第一人——张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按正史记载,作为浴血沙场能征善战的将军,张辽当为曹魏阵营的第一人。《三国志》将张辽列为曹魏五大将之首。王歆更赞曰:“曹魏多名将,而张辽为第一。”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县人(今山西省朔州)。胡汉长期杂处的边地朔州,是英雄豪杰辈出的地方。在张辽之后,这块地方相继崛起的各朝代英雄好汉

  • 朱元璋为何如此仇富?竟然源于小时候的一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重八十六岁那年,朱家租种刘德的十几亩田地,获得了大丰收。在朱五四的印象中,他种了一辈子的田,还从没有收过这么多的粮食。粮食收多了,心眼儿也就多了。陈二娘对朱五四道:“我们家重八已经是大人了。趁今年收成好,托人给重八说房媳妇吧。”朱五四听了陈二娘的话后只是笑笑,没言语。虽然他也有和陈二娘同样的想法,但

  • 王昭君的一生是怎样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将王昭君比作具有“落雁”美貌的女子,那不如将她比作沙漠中的一颗耐旱而茁壮的野草。在中国王昭君除了是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四大美女文明之外,它让中国人民数千年来永记于心的就是她和亲出塞的故事了。传说王昭君是西汉时期的一个有着绝世才貌的女子,她的美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

  • 这算不算报应:唐太宗儿子们的人生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太子李承乾唐太宗嫡长子,母为长孙皇后。贞观初年就被立为太子,之后数次代唐太宗监国理政,颇有好评。但后来李承乾的脚出现了残废,生活行事也错误频出,与唐太宗的关系逐渐疏远。他的太子地位也因此受到了李泰的威胁。为了应对危险的变故,李承乾准备了一个谋反计划。但在贞观十七年(643年),谋反计划泄露,李承乾也

  • 虞姬是怎么死的?历史上虞姬是被项羽杀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虞姬,又称虞美人(公元前202年12月),江苏省沭阳县虞溪村人,出生于吴中,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相传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后人也因此根据项羽所作的《垓下歌》推断出她在楚营内自刎,由此流传了一段关于“霸王别姬”的佳话。虞姬自刎史书中对

  • 康熙太子:从皇恩浩荡到废黜监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壕!久等啦!我们继续来讲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故事~上次我们说到了,在大清叛乱四起、国家危急的时候,康熙的发妻孝诚仁皇后不负众望生下了一个皇子,康熙皇帝本因为嫡长子出世而欢喜异常,但是皇后为生产而逝却使皇帝心痛不已。所以后来,他对这个儿子倾注了太多复杂的情感。这个年轻的君王是爱这个孩子的,甚至是放纵

  • 狐狸精始祖:最冤枉的美人苏妲己并非祸水红颜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封神榜》中,妲己受女娲娘娘派遣。本意只是让她迷惑商纣王,使之不理朝政,从而断送掉商纣王的江山。传说纣王参拜女娲时,竟然对女娲娘娘动了色心,提起笔来就写了首淫诗。这等无耻行径,自然是人神共怒,女娲娘娘也凤心不悦。要知道,在我们的文化体系里,女娲娘娘是大地之母,是我们的母亲。一个不肖子孙竟然对自己的

  • 晚清政府的几步错棋:咸丰帝遗嘱政治隐患极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内忧外患,民族矛盾越加严重,阶级矛盾也日益激化。清政府国力日益不足,形成了西强东弱的客观形势。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政治体制竟一波三折,引发一系列错误,更使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趋紧张,多重矛盾交织,形成了积贫积弱的恶性循环。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处置不当,咸丰皇帝被迫跑到承德避暑山

  • 三国时期的五虎上将分别是哪些人?他们的谥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五虎上将是指蜀汉名将里名声最响、地位最高、能力最强的五位将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谥号是我国古代时人们根据故去人物的生平事迹、品行成就等因素而给出的评价性文字。一般来说,帝王、诸侯这种身份不凡、位高权重者的谥号最为知名,像汉文帝、汉武帝等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