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三国正史中除去吕布典韦太史慈,用戟的高手都是谁

在三国正史中除去吕布典韦太史慈,用戟的高手都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971 更新时间:2024/1/23 3:16:29

在冷兵器时代,刀排在第一位。 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在三国正史中,用短刀的不少,用长矛长槊的也很多,比如吕布在长安城下单挑郭汜郭阿多,用的就是长矛:“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汉末英雄记》”

这样看来吕布的兵器并不是方天画戟,在三国正史记载中,用长戟的名将是张辽张文远,濡须坞之战,张辽的长戟差点吓破孙权的苦胆:“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三国志·卷十七》”

面对张辽寒光闪闪的长戟,孙权及其部下抱头鼠窜,爬上高坡才想起以长戟对长戟,看来在后汉三国时期,长戟还是极其重要的杀敌自保兵器。咱们今天要聊的话题,就是三国枭雄中的用戟高手:吕布根本就排不上号,张辽也没资格参评,后汉三国五位枭雄谁是用戟第一高手?

咱们今天说的是三国正史,所以吕布虽然也是一代枭雄一方诸侯,但是因为正史中没有他用戟的记载,所以很不好意思,他就排不上号了。

至于张辽张文远,虽然披甲持戟八百破十万差点生擒孙权,但是很遗憾,他只能算名将而算不得枭雄——咱们说的枭雄,起码是一方诸侯,是别人管他叫主公,而他不管别人叫主公的。

同样道理,《三国志·卷十八》中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的典韦,虽然军中都传颂"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但他不是枭雄而是名将;《三国志·卷四十九》中的太史慈,虽然也背着一双短戟,但他同样不算枭雄诸侯,他一直是有主公的。

如果按照正史评选后汉三国用戟名将,典韦敢称第二,可能就没人敢称第一,至于张辽太史慈孰强孰弱,咱们有时间在讨论——咱们今天的话题是后汉三国枭雄诸侯中的用戟高手,名将们都不参评。

在后汉三国正史中,“主公级别”的枭雄诸侯,能打能杀而且手戟不离左右的,从前往后的排序是董卓董仲颖、曹操曹孟德、孙策孙伯符、刘备刘玄德、孙权孙仲谋。至于这五位枭雄谁是用戟第一高手,咱们还是去后汉三国史料中去找答案。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方天画戟专捅义父。这只是一句笑谈,正史中的吕布不用戟,却差点被戟要了性命:“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卓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己,行止常以布自卫。然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为卓顾谢,卓意亦解。由是阴怨卓。卓常使布守中閤,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从《三国志·卷七》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吕布差点被董卓一手戟钉死,还真不是动了“有主的饽饽”,而是因为一言不合差点被董卓杀掉——由此可见,董卓的武功也是相当高的,他要杀吕布,吕布居然没敢还手,而是躲过之后回过头来道歉,董卓这才饶了他。

吕布后来与董卓的侍婢私通,应该也是一种报复手段,他先是偷了董卓的侍婢,然后又偷走了董卓的性命——吕布杀董卓的过程,在《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中描写的很详细:“肃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坠车……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

《九州春秋》中说用长戟刺伤董卓的是李黑,吕布用长矛完成了最后一击:“黑等以长戟侠叉卓车,或叉其马。卓惊呼布,布素施铠于衣中,持矛,即应声刺卓,坠于车。”

笔者一直怀疑,《九州春秋》中的李黑和《后汉书》中的李肃是同一个人,这位据称是西汉飞将军李广之后的家伙,用的倒真是长戟,但是他属于昙花一现式人物,也不是枭雄诸侯级别的,所以咱们就把他放在一边不提了。

董卓会用手戟,曹操也会用,而且用得还不错,据孙盛《异同杂语》记载:“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

曹操墓被发掘,至于他旁边的小遗骸是不是“小时候的曹操”,咱们就当是开了一个专家的玩笑,但是那杆“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似乎真的存在过的。

曹操用手戟刺杀张让未遂后突围,用长戟格杀猛虎,说明他敢只带着许褚马超谈判,也是比较有底气的——即使马超没被许褚一个眼神吓退,突然袭击也未必能拿下曹操。

比起曹操,董卓的手戟耍得似乎不太熟练,近距离投射,居然还被吕布躲过去了。董卓在后汉三国正史中也是一位武功高手,《后汉书》说董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三国志》则说他“有才武,膂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

在用戟方面,董卓不如曹操,好像比孙策也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孙策用手戟投射轻功高手严白虎,那可是一击必中,颇有小李飞刀的风范。

《三国志·卷四十六》裴松之注引《吴录》中说:严白虎的弟弟严舆是个轻功高手,能在跪坐的时候突然跳起来,但是在孙策的手戟面前,却是不堪一击,“策知其无能也,乃以手戟投之,立死。”

与孙策的一发命中不同,刘备也曾用手戟射人,结果也跑偏了:“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音义同‘掷’)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三国志·卷三十六》裴松之注引《云别传》)”

有人说刘备用手戟投射的那个小人就是糜芳,这就可以理解了:刘备根本就没想射中,而且糜芳也不是个善茬子,他躲过刘备的手戟也不奇怪,因为《三国志·卷三十八》说包括糜竺糜芳糜威糜照在内,糜家的人“皆便弓马,善射御。”

前面咱们说过,张辽挺着长戟在山坡下叫阵,孙权握着长戟在山顶上哆嗦着不敢下来应战,说明他知道自己拿着长戟也打不过张辽,也说明在孙权眼里,张辽比老虎还可怕,因为面对老虎,孙权是敢用短戟拼一下的。

《三国志·卷四十七》记载: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孙权亲自骑马在庱亭射虎,结果被老虎跳起来抓伤了战马,随后只好使出压箱底的绝技,“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后汉三国年间五位用戟枭雄诸侯盘点完了,但是要评选其中的用戟第一高手,可就难住笔者了:要按战绩来算,曹操与孙策不相上下,要是从个人武勇来看,董卓也不输给其他四位,至于孙权,可能只能叨陪末座。

笔者不能给董卓曹操孙策刘备孙权的用戟技能排出一二三名,最后只好请教读者诸君:按照后汉三国正史的记载来评说,哪位枭雄用戟技法最高?他们用的手戟,是一把带尖儿的钩子,还是短版方天画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和陈友琼打仗时,元朝在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和陈友琼决战时,元朝在干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同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战略决战,陈友谅中箭而死,朱元璋.取得战略全胜。此时元朝主力早已被北方向红巾军统帅刘福通给歼灭了,正在苟延残喘根本没有精力出兵南方。1351年,刘福福在颍州发动武装

  • 董卓临死前说了一句话,为何被嘲笑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大奸臣,他玩弄权术,祸国殃民。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董卓还算是比较聪明的,他花光了自己的家产来拉拢羌人,羌人一方面觉得董卓真的很豪爽,一方面又害怕董卓的武力,所以就听命于他,董卓借此扩大了自己的势力,于是,看着当时中央势力弱小,地方豪强趁机发展,他就是这个时候不

  • 廖化最高的官职是右车骑将军 这个官职地位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廖化官职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的廖化是一员名将,廖化的右车骑将军是个什么样的官职,这个官职地位很高吗?在蜀汉后期,廖化是一位妇孺皆知的武将,这是因为民间流传着一句话:“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也即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因为蜀汉后期名将凋

  • 钟会不是姜维的对手 魏国为什么还能灭蜀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灭蜀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战场上钟会不是姜维的对手,魏国为什么能消灭蜀汉?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基于三国格局崩溃,魏国决定掀起灭国战三国格局本身就是不平衡的,魏国体量要比蜀汉、东吴加起来还要多,蜀汉和东吴联手打魏国都够呛,之所以前期能长期保持三国格局

  • 三国时期文鸯的才能怎么样?关于他的后世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起三国的武将们,大家一定会马上想起吕布、关羽、张飞、赵云。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孙盛《魏氏春秋》: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房玄龄《晋书》:钦子鸯,年十八,勇冠三军。《赠太尉韩允忠神道碑》:“文次骞智敌万人。”后人对此人的评价颇高,此人是谁?他便是三国时期魏末

  • 唐朝大将程咬金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程咬金转投李世民后,终于遇到了明主,一心辅佐李世民稳坐江山。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程咬金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战斗中,程咬金出力不小,看看凌烟阁排行榜就明白了,此时排名远在秦琼之上。程咬金前半活的很精彩,但是到了晚年,也许是觉得功成名就程咬金不思进取

  • 从兵进山海关到退出京城,李自成溃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朝灭亡。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虽然明朝最终由清朝取代,但真正逼死崇祯、攻灭明朝的,却是李自成。然而,李自成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进入北京城,到四月三十日退出京城,其占据北京城的时间,满打满算不过四十二天。那么,李自成这四十二天之中,到底经历了

  • 和珅与福康安相比 两人谁的权势更大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和珅和福康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和福康安都深受乾隆皇帝的宠信,和珅与福康安相比,两人谁的势力和权利更大?和珅和福康安都是乾隆皇帝时期的权臣,一个官拜文华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一个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和珅和福康安都深受乾隆的宠信,他们俩谁的权势更

  • 揭秘十公主凄惨又幸运的一生 如此凄凉是因为嫁给了和珅的儿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清朝十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十公主作为乾隆最宠爱的女儿,十公主的晚景为什么会这般凄凉?仅仅是因为她嫁给了和珅的儿子吗?乾隆最喜爱的十公主也就是大贪官和珅之子丰绅殷德之妻固伦和孝公主,其实说她后半生惨也确实挺惨,夫家的和珅家族破败,丈夫丰绅殷德英年早逝;但要

  • 嘉庆上位就着急处死和珅 和珅真的是乾隆留给嘉庆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嘉庆和珅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和珅真的是乾隆留给嘉庆皇帝的吗?嘉庆为什么上位之后就杀了和珅?嘉庆有那么心急吗?271年前,在满族正红旗下,一个没钱没权没背景的家庭里,和珅出生了。可能谁都想不到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里,出了一位权倾中外,并将名字刻于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