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嘉庆皇帝杀和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嘉庆皇帝杀和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650 更新时间:2024/2/5 3:29:56

嘉庆皇帝杀和珅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一)臭名昭著的大贪官

和珅(1750-1799年),钮祜禄氏,本名善保,奉天府开原县人,满洲正红旗,乾隆朝时期的权臣、商人。

人之初,性本善。和珅幼时学习努力,精明强干,要说不是一个天生有劣根之人,笔者认为他是入仕后喜欢上了玩弄权术,不择手段追求财富,而逐步学坏的。

他通过成功审理李侍案,深得乾隆皇帝宠信,皇上将十公主嫁给其长子丰绅殷德,使其成为了皇亲国戚。

他有一套令人望其项背的巴结和钻营本领,得到天时地利人和后,先后担任和兼任众多关键职务,主要有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另拜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忠襄公。

随着手中权力的不断增加,私欲日益膨胀。他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他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建立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的商业往来。成为了历史上最著名的红顶商人。

(二)除掉和珅的原因

大清王朝有一传统,每次易帝,新主都会发动一场对前朝重臣的残酷清洗运动,例如顺治皇帝对付多尔衮,康熙皇帝杀掉鳌拜雍正皇帝赐死年羹尧,乾隆皇帝密除讷亲。人怕出名猪怕壮哦,嘉庆皇帝上位,他不遭殃谁遭殃?传统归传统,嘉庆皇帝除掉和珅的直接原因估摸有两个方面。

其一、和珅家大业大,有家产无数,而当时国库却是一穷二白,急于解决财政危机的嘉庆皇帝最简便快速的方法就是把和珅当摇钱树。

和珅死后,嘉庆皇帝全权接管了他的家产。从当时清人的笔记中,大约能找到有关和珅家产的三种说法,总数都差不多。

《清稗类钞.讥讽》载:至800兆有奇。800兆便是8亿两银子。大约相当于现流行货币40至50亿元。

《庸盫笔记.抄查和珅清单》载:合算估计银22389万多两。这是估算价的物产,而那些尚未估价的财产,大概三倍还要多,总数也大约8亿两白银。

《杌近志.和珅之家财》载:抄出百余号家财,已估26号,值223兆两有奇,未估有83号,按比例算,当800兆两有奇。

那时代清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约7千万两银子,1755年到1799年,和珅从乾隆朝得宠到嘉庆朝被扳倒,仅仅22年时间,就搜刮了8亿两银子,平均每年3千6百余万银子,约超朝廷年财政收入的一半,这金额的确惊人。据史载,大名鼎鼎的法国路易十四,其私产亦不过两千余万两银子。

看来和珅是该杀的。但嘉庆皇帝的真正目的也绝非是惩治贪官,当时就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说,可以理解为“嘉庆为了吃饱,和珅必须跌倒”。和珅的巨额财富,肯定是嘉庆动杀机的真正原因之一。

其二、当初嘉庆皇帝即使当上了储君,和珅不仅没把他看重,反而还设法压制他。嘉庆皇帝对其深恶痛绝。

乾隆五十九年,为了不超过祖辈康熙皇帝执政61年的历史,乾隆皇帝决定立太子,和珅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未免自己的权势受到打压,极力恭维乾隆皇帝定能“万万岁”。意思嘛请乾隆皇帝在龙椅上继续坐下去而不要起身。20多个皇子听了都不高兴,尤其得罪了不久之后被乾隆皇帝指定为皇位继承人的十五子爱新觉罗·颙琰(即后来的嘉庆皇帝)。

嘉庆皇帝上位后,对外用嘉庆纪年,宫内仍使用乾隆纪年。1796年,既是嘉庆元年,又是乾隆六十一年。两个年号的并存,说明嘉庆皇帝有名无实而乾隆皇帝舍不得放权。

乾隆从当太上皇到离世,权力的控制从没放松,帮其实施权力控制的就是和珅。

嘉庆皇帝在位的前三年,处处受到和珅的掣肘,有志难舒,对其当然恨之入骨,不除不快。聪明能干过人的和珅,被权势蒙蔽了双眼,没想到自己是个臣子,也就是一个奴才身份,换了新主子咋办?真格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三)弃用传统吉祥物如意

据野史载,这事也与和珅有关。

如意的造型为长条且一端弯曲,是中国古代一种器物的名称,很早以前就有了,用骨、竹、木、角、石、玉、铁、铜等材料制成。

在清代,御座和寝殿中均摆有如意,是皇帝、后妃们的把玩之物,以示吉祥、顺心。按照满族的老风俗,凡过年过节,王公大臣和在外省的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都要要向皇上敬献如意,以表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满族人入关进京以后,这种老风俗仍然保持下来。可是嘉庆皇帝上位后,却被下谕禁献了。谕旨中说:诸臣以为如意,在朕观之转不如意也。

读罢上述谕旨,不知内情的人肯定不明就里。其实这中间有奥秘!

按照规矩,将嫡子立为皇太子后,要将传位诏书放在正大光明匾后面,乾隆皇帝先后立了两个太子,放了两次诏书,结果两个太子都夭折了。估摸乾隆皇帝心理脆弱了,从此以后再也不提立太子放诏书之事。

一年年过去后,晚年的乾隆皇帝不得不考虑这问题,那时活着的嫡子中没有杰出人才,于是乾隆皇帝就从庶子中选择了忠厚老实的颙琰作为继承人,并且一直秘而不宣,直到即将禅位前一年才正式公之于众。

如此绝密之事,除了乾隆皇帝心中有数外,只有和珅一人事前知道。某日他选了一只上好的如意送给颙琰,以取悦这位未来的皇帝。颙琰开初也觉得莫名其妙,得知自己暗中被选为太子后大为惊恐,加之他对和珅这种大贪官本身就十分忌恨,所以对其送的如意十分反感。和珅被杀后,嘉庆皇帝即下谕旨禁献如意。嗬嗬,和珅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可笑的是不明真相的人们还以为嘉庆皇帝下谕旨禁献如意,是要崇尚节俭,杜绝奢侈耶。

笔者感言:正如《红楼梦》里金陵十二曲中的《聪明累》所述:“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一生绝顶聪明、多才多艺的和珅,在权力和财富方面心术用狠了用歪了,到头来身败名裂财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最痴情的猛将,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最痴情的猛将,你知道是谁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夏侯尚是三国时期的大将,在《三国演义》中没有太多故事,但事实上他是曹魏有名的武将,曹丕对夏侯尚有极高的评价:”智略深敏,谋谟过人”。但曹丕也感叹:“不幸早殒,命也奈何!”这背后是一个凄美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个三国时期名将痴情

  • 法正与张松背叛刘璋的原因是什么 两人为什么要引狼入室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对法正与张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法正与张松作为刘璋的部下,法正与张松为什么会帮助刘备夺取益州?两人为什么会背叛刘璋?建安十九年,刘备率诸葛亮、张飞、赵云、马超等把成都团团围住,然后派简雍去劝益州牧刘璋投降。刘璋不得已,只好向刘备投降,刘备遂夺得益州,自领益州牧

  • 在三国正史中除去吕布典韦太史慈,用戟的高手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冷兵器时代,刀排在第一位。 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在三国正史中,用短刀的不少,用长矛长槊的也很多,比如吕布在长安城下单挑郭汜郭阿多,用的就是长矛:“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汉末

  • 朱元璋和陈友琼打仗时,元朝在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和陈友琼决战时,元朝在干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同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战略决战,陈友谅中箭而死,朱元璋.取得战略全胜。此时元朝主力早已被北方向红巾军统帅刘福通给歼灭了,正在苟延残喘根本没有精力出兵南方。1351年,刘福福在颍州发动武装

  • 董卓临死前说了一句话,为何被嘲笑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大奸臣,他玩弄权术,祸国殃民。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董卓还算是比较聪明的,他花光了自己的家产来拉拢羌人,羌人一方面觉得董卓真的很豪爽,一方面又害怕董卓的武力,所以就听命于他,董卓借此扩大了自己的势力,于是,看着当时中央势力弱小,地方豪强趁机发展,他就是这个时候不

  • 廖化最高的官职是右车骑将军 这个官职地位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廖化官职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的廖化是一员名将,廖化的右车骑将军是个什么样的官职,这个官职地位很高吗?在蜀汉后期,廖化是一位妇孺皆知的武将,这是因为民间流传着一句话:“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也即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因为蜀汉后期名将凋

  • 钟会不是姜维的对手 魏国为什么还能灭蜀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灭蜀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战场上钟会不是姜维的对手,魏国为什么能消灭蜀汉?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基于三国格局崩溃,魏国决定掀起灭国战三国格局本身就是不平衡的,魏国体量要比蜀汉、东吴加起来还要多,蜀汉和东吴联手打魏国都够呛,之所以前期能长期保持三国格局

  • 三国时期文鸯的才能怎么样?关于他的后世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起三国的武将们,大家一定会马上想起吕布、关羽、张飞、赵云。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孙盛《魏氏春秋》: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房玄龄《晋书》:钦子鸯,年十八,勇冠三军。《赠太尉韩允忠神道碑》:“文次骞智敌万人。”后人对此人的评价颇高,此人是谁?他便是三国时期魏末

  • 唐朝大将程咬金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程咬金转投李世民后,终于遇到了明主,一心辅佐李世民稳坐江山。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程咬金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战斗中,程咬金出力不小,看看凌烟阁排行榜就明白了,此时排名远在秦琼之上。程咬金前半活的很精彩,但是到了晚年,也许是觉得功成名就程咬金不思进取

  • 从兵进山海关到退出京城,李自成溃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朝灭亡。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虽然明朝最终由清朝取代,但真正逼死崇祯、攻灭明朝的,却是李自成。然而,李自成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进入北京城,到四月三十日退出京城,其占据北京城的时间,满打满算不过四十二天。那么,李自成这四十二天之中,到底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