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禄山为何要认杨贵妃为养母?他到底是何用意?

安禄山为何要认杨贵妃为养母?他到底是何用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023 更新时间:2024/1/25 0:51:39

我们都知道安禄山是让盛唐画上终止符的一个关键人物,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有人说“政治家都是天生的好演员”,作为“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绝对当之无愧。在安禄山起兵造反之前,在唐玄宗面前始终扮演着一个“憨厚耿直、毫无心思”的武夫形象,从而使得朝廷不仅始终未曾将其生有戒心,且屡屡受到重用,而认杨玉环为养母,同样出于此目的。

安禄山本为胡将出身,却因朝中党争而摆脱束缚

安禄山本姓康,名轧荦山,其父为康姓胡人,母亲阿史德氏则是突厥族,由于父亲去世的早,因此从小随母亲在突厥部族生活,后来逃离突厥,这才改姓安。

因其从小精通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因而初在幽州担任通译谋生,后因盗窃之事获罪,却又阴差阳错的投到了范阳节度使张守珪麾下,不仅因功升任张守珪副手,还被他收为了义子。

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唐朝最初虽然任用胡将,但却“不专大将之任,皆以大臣为使以制之”,即坚决杜绝胡将独自掌兵,且必须以汉人对其进行节制。然而,由于朝中的一场变故,却使得安禄山等胡将掌兵成为了可能。

彼时,作为宰相的李林甫早已是大权在握,然而由于唐玄宗志在四方,因而边镇将领权力日益增大,甚至已经威胁到了宰相的程度。与此同时,边镇将领“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郭元振张嘉贞张说萧嵩李适之等都是以边将身份直接跻身宰相之列,再加上李适之入朝之后与李林甫激烈争权,使得李林甫对此甚为忌惮。

因此,在扳倒李适之之后,李林甫为了杜绝出将入相的根源,从而稳固自己的相权。便于天宝十一年(752年),不仅辞去了兼任的朔方节度使之职,举荐安思顺继任,并且上书唐玄宗,说道“文臣为将,怯于战阵,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骁勇善战,而寒族在朝中没有党援”,意思是不应该以文官节制武将,且应该大肆提拔寒族、蕃人。

李林甫此举虽然使得唐朝涌现出了高仙芝哥舒翰等一众少数民族将领,却也使得安禄山得以长期控制河北,最终为“安史之乱”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安禄山拜杨玉环为养母,目的便是获取宠信、攫取权力

安禄山此人极善于心计,虽然其获得张守珪重用不无英勇善战的本事,但同样善于巴结上司,甚至不惜拜张守珪为义父,从而凭借张守珪的信任,在开元二十八年(750年)时便升任平卢兵马使,又通过贿赂各级官员而屡受好评。

之后,他更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演技,他充分利用自己的胡人身份,对朝廷展现出一个未经开化的野蛮人形象,使得唐玄宗对其的印象总停留在淳朴、憨厚、简单上,从而受到唐玄宗的重用,在天宝元年(742年)时被任命为代理御史中丞、平卢节度使,两年后又兼任范阳节度使。

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安禄山为了获取更大的权力,在得知杨贵妃独宠后宫之后,便想到了走“后宫路线”。有了张守珪这个“前车之鉴”,安禄山便故伎重施的请求为杨贵妃的养子,而唐玄宗由于被他的外表所欺骗,毫无防备的便同意了。之后,安禄山每次进宫朝见唐玄宗都先拜望杨贵妃,唐玄宗觉得奇怪就问原因,安禄山回答说“蕃人先母后父”,唐玄宗听后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再度被他的憨直所打动,甚至命令杨銛以下的杨家兄妹与安禄山结为兄弟姐妹。

为了讨好杨贵妃,安禄山简直堪称无所不用其极。天宝十年(751年),安禄山过生日,唐玄宗和杨贵妃不仅赏赐了其丰厚的生日礼物,杨贵妃更是在三天后特召安禄山进宫,替他这个“大儿子”举行洗三仪式。杨贵妃让人把安禄山当做婴儿放在大澡盆中,为他洗澡,洗完澡后,又用锦绣料子特制的大襁褓,包裹住安禄山,让宫女们把他放在一个彩轿上抬着,在后宫花园中转来转去,口呼“禄儿、禄儿”嬉戏取乐,欢呼动地。

唐玄宗派人询问,报云“贵妃与禄山作三曰洗儿,洗了又绷禄山,是以欢笑。”这也勾起了唐玄宗的童心,于是欣然前往,极乐而罢。从此宫中都称呼安禄山为“禄儿”,出入来去尽自由。一个300斤的大胖子,被人称作“禄儿”,想想都让人打寒颤。

正是由于搭上了杨贵妃这条线,使得安禄山与唐玄宗、杨贵妃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早已经超出了普通臣子的宠信程度,不仅使得朝廷对他始终没有怀疑,权力更是迅速膨胀。例如天宝十年(751年)时,安禄山请求兼任河东节度使,唐玄宗想也不想的便答应了,这岂是一个臣子能够享受到的待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高阳公主被赐死真的是因为她谋反?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钟爱的女儿,她的生母,史书记载不祥。由于她深得唐太宗的钟爱,所以唐太宗对她的婚事也非常用心,为她找了一户显贵之家,让她做了唐朝初年时期的一代名相房玄龄的儿媳

  • 鲁芝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都经历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从而篡夺了曹魏大权,这直接影响到了曹魏甚至三国的历史走向。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平陵之变后,曹爽

  • 平阳公主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军礼安葬的女子,一生有何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巾帼英雄”乃是人们对女中豪杰的尊称,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在《娘子关偶成》对其的评价“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关前高义旗。今日关头成独笑,可无巾帼赠男儿”,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安葬的女性,平阳公主(李秀宁乃

  • 刘关张之死后,诸葛亮没有伐吴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于228年至234年,对曹魏发起的五次进攻战。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赤壁之战后,由于曹操的失败,让他短时间内,无力再对江东发动大规模的征讨,这就让东吴有了发展稳固势力的机会,与此同时,也给了刘备发展地盘的时机。正是因为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惨败,得以为后来魏蜀吴三分天

  • 三国时期赵云跟随追随刘备二十三年都未得封侯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赵云什么时候开始跟刘备,赵云什么时候跟了刘备,赵云多大跟着刘备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期,不仅有许多武将,而且也非常有名,文臣也非常有名,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后汉三国之争,其实是人才之争,而这场竞争的赢家,无疑是曹操曹孟德。孙权虽然没有占便宜,但毕竟也没吃亏,江东才俊基本都留在了江东,不像刘备辖区内的很多智谋之士和能征惯战之将,都跑到曹操和孙权那里去了。我们按

  • 李宝臣是什么人?身为安禄山后代的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安禄山的结局,安禄山之爪,安禄山是谁杀死的

    安史之乱发生于唐朝时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从先天元年(712)到至德元年(756)是唐朝第九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时期,在经历了前几代唐朝帝王对国家治理的不断累积之下,到了唐玄宗统治阶段,唐朝进入到了全盛时期,史称为“开元盛世”。但是在这样

  • 恭亲王奕訢是个什么样的人?鬼子六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如果恭亲王奕欣做了皇帝,恭亲王鬼子六,恭亲王奕欣为什么叫鬼子六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 ,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晚清,有一位历史人物诟病颇多,她就是慈禧。慈禧的丈夫就是咸丰,咸丰英年早逝,在世的时候,他就经常让慈禧替他代答奏章,作为皇帝的枕边人,过多地参与政事,便助长了慈禧对于权力的渴望和向往,让慈禧骄奢淫

  • 唐玄宗非嫡非长,为何能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唯一的嫡长子继位,为什么只有明朝是嫡长子继位,清朝为什么不传位给长子

    唐玄宗排行第三,又是庶子,他是怎么成为皇帝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睿宗李旦有六个儿子,老大名叫李成器,老二名叫李成义,老三就是李隆基。李成器生于679年,母亲是唐睿宗的皇后刘氏,他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唐睿宗第一次在位时期,李成器还被册封为皇太子。由于武则天称帝,唐睿宗被降为

  • 李自成只剩十八人,为何能在短短六年间迅速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姚雪垠《李自成》,李自成失败的真正的原因,刘宗敏

    李自成如何在六年之间迅速崛起,推翻大明王朝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自成原是驿站的一名马夫,可是到了崇祯二年,因朝廷裁减驿站经费,他失业了。偏偏在这个时候,陕西又爆发了严重灾荒,粮食价格达到六钱银子一斗。摆在李自成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等着饿死,要么铤而走险。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

  • 汉高祖刘邦和群众约法三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的约法三章事件,汉高祖约法三章的内容是什么,约法三章是哪三章

    刘邦平民出身,秦末时带兵争夺天下,秦灭亡后建立了汉朝,发生在他身上的著名事件很多,其中约法三章的事件尤为著名,刘邦和谁约法三章也成为后世历史学家研究的细节之一。刘邦和谁约法三章对刘邦最终取得胜利颇具意义,历史记载刘邦在攻破关中地区后,在城池下召集群众,与大家进行约法三章。后期历史学者的研究过程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