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修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曹操为什么只杀杨修不杀司马懿

杨修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曹操为什么只杀杨修不杀司马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639 更新时间:2024/1/17 10:24:47

还不了解:杨修和司马懿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修和司马懿相比,曹操临死前为什么只杀杨修不杀司马懿?司马懿的隐患不是更大吗?

曹操:杀“羊”还是杀“马”,只在孤一念之间。

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想必曹操定会除掉司马懿,免得日后养出司马氏这只“大蛊”。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想必杨修定会不再卖弄聪明,不再触及曹操的红线;

有人说,曹操杀杨修、留司马懿,是因为杨修才智过人,爱秀聪明,惹曹操厌烦;

也有人说,这是因为杨修的母亲乃袁术之女,杨修身上有袁氏血脉,被曹操认定为隐患。

其实不然,这两点并不是杨修之死的主要原因。而且历史和演义是有差别的,杨修并非是因为演义中的“鸡肋事件”而死。

才智过人不是错,曹操麾下的谋士们哪个不是才智过人,如贾诩程昱这些难对付的老家伙曹操都能容忍,杨修这个爱显摆的小年轻总归罪不至死。

袁氏血脉也没那么严重,曹操不至于仅凭此就杀人。庞德就是例子,其人原是马超旧部,其兄庞柔也在蜀汉为将,这明显是与敌人关系不浅,但曹操依然重用了他。

再看曹魏阵营中,各路士族、军阀、豪杰那是来者不拒,海纳百川,其中好多都曾与曹操敌对过,而曹操始终以宽广胸襟招揽天下。何况杨修真正的出身是弘农杨氏,是老杨家人,只不过是袁术的外甥罢了,曹操连袁绍的外甥高干都接纳并封为并州刺史,又怎么会容不下杨修?

那么,曹操杀杨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杀杨修的动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

杨修会被处死,其实也不算冤枉,是各种原因累加的结果,而其中的主要原因:

一是曹植,二是杨彪。

一、因曹植卷入夺嫡风波

曹植是曹家老四,与曹家老二曹丕曾有过一番激烈的夺嫡之争。曹植文才横溢、性情率直、颇肖曹操,因而曹操一度想立曹植为继承人。曹植也拉拢了一批文士替自己出谋划策,其中比较知名的就有丁仪、丁廙(yì)、杨修等人。

的确,在历史上曹植对杨修很看重,亲笔写长信招揽。看信中措辞,诸如“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足下高视于上京”、“明早相迎,书不尽怀”等等。

信中内容通俗来说大致就是:杨兄,我曹植好想你,几天不见,浑身不得劲儿……杨兄你的才华那是优秀超群、冠绝长安……明早我等你来哦,信里根本讲不完,咱们当面好好唠唠,不见不散!

古人招揽贤才可谓不遗余力,信中内容也是肉麻得紧,总之就是要强烈地表达出赏识看重之意。

那么曹植为何会极力拉拢杨修呢?

一方面是因为杨修乃是汉末三公杨彪之子,出身著名的弘农杨氏,和袁绍的袁氏一样都是四世三公的排面,政治影响力很大。

另一方面是因为杨修本人也的确是个人才,他才思敏捷而且处事能力也不弱。

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是时,军国多事,脩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三国志·曹植传》

根据史料记载,杨修当时任曹操的丞相府主簿,大致相当于秘书处处长的角色,那是能接触到各种决策机要的职位,曹操的得力助手。因而,从太子到官员都争着与杨修交好。

最终,杨修选择站在曹植这边,谁让曹操最初明显偏向曹植,曹植又极力拉拢,杨修也就顺势加入了。依我看,杨修自然也是希望通过此次政治押注,获得从龙之功,那么三公之位就是囊中之物了。毕竟杨家四世三公,我可不信杨修没有继续传扬家族荣耀的志向。

谁知这次押注失败了,曹植最终被废弃,曹丕夺嫡上位成功。夺嫡失败的一方几乎都不会有好的下场,杨修也不能例外。

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脩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脩。——《三国志》

曹操在最终确立曹丕为储后,曹植这边的人就要妥善处理掉。像杨修这样的谋臣,既有才能谋略,又有袁氏血脉,万一未来搞事情怎么办,留着他曹操死后不放心。于是,猜疑心重的曹操便毫不留情地处理掉了杨修,罪名是“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从中也能看出曹操主要还是以江山稳定为首要,打压一切不稳定因素。

二、因杨彪牵涉政治立场

杨修的父亲杨彪其实与曹操不对付。毕竟,曹操以阉宦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令满朝汉臣鄙夷不齿,何况是位居三公,以忠君刚直著称的杨彪。

杨彪为保汉室、护献帝,之前在董卓、郭汜面前都没有屈服过,几度为献帝出头,多次差点儿要了命。但杨彪依然内心坚定,就是这么的刚。献帝到了曹操手里,杨彪看出汉室衰颓已无法挽回,便谎称有脚疾,退隐家中,拒绝为曹魏朝廷效力。

杨彪这种态度就是在在无声地反抗曹操,曹操对杨彪肯定是不满的。不过老子不配合,不耽误曹操用儿子,杨修很快成了曹操的得力部下。然而杨修千不该万不该掺乎进夺嫡之争,主要后患有三:

1、杨修是曹操的丞相府主簿,总知内外,这属于是直属近臣,应该全力效忠曹操,而不是站队皇子,参与夺嫡。曹操就曾对杨修指点曹植夺嫡而感到不满,并写信给杨彪指出此事。惋惜,杨修没能收手,杨彪也没太过上心。

2、杨彪心向汉室,这对想当魏王的曹操来说,就是必除的政敌,连荀彧都没能例外。不过杨彪退隐了,没由头再去整治,但杨修还在朝为官,杨彪的态度多少都会影响杨修,曹操不得不猜疑。

3、曹操对旧有制度的改革,是提升寒门、抑制士族的。弘农杨氏作为数一数二的士族,自然也是曹操天然的敌人。你看曹操为何因为谗言杀了士族领袖崔琰,有崔琰太傲、明确表态立储的因素,也有打压士族的因素。

总之,杨修的先天政治立场本就受曹操警惕,结果杨修还不知内敛,深度参与夺嫡,最重要的是曹植一方最后还输得难看,就连杨修都预知自己恐怕难逃一死。

结语

夺嫡不是说参与了就得死,你看贾诩不也帮曹丕说话了吗,但是说得多巧啊,丝毫不让曹操觉得僭越。

司马懿和杨修的角色很相似,看司马懿是怎么做的,能低调就低调,要多谦卑就多谦卑。就这样曹操还因“狼顾之相”想要杀掉司马懿,但司马懿就是卖力干活、勤勤恳恳,装出一副“老黄牛”的样子,再有曹丕的极力维护,最后才让曹操放弃了杀他的心思。当然曹丕最终胜了,所以麾下人马都有好处,否则司马懿的处境也不比杨修好多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郭孝恪为大唐征战一生,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初年武将众多,特别是李世民麾下,大多数还在凌烟阁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名字,比如李靖、秦琼、程咬金等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但是李世民麾下有一名大将,他曾经为李世民立下多次战功,可是在《隋唐演义》一书中却连他的名字都没有提到,而在《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中,他却是唐朝初期

  • 汉献帝被曹丕后,为何不投奔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汉献帝被曹丕篡位后,为何不投奔刘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献帝比刘备年轻,等刘备老了之后,怎么办呢?像汉献帝和曹丕姓氏不同,可以禅让;但是刘备和刘协都姓刘,都是汉室后代,禅让也没有办法禅让啊,这就很尴尬了。如果刘协识相,就不要和后宫的嫔妃生孩子,然后过继刘禅做太子;如果刘协还

  • 杨修也是四世三公 杨修为什么没有能成为一方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杨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修也是四世三公之一,杨修为什么没有成为诸侯,杨修为什么没有参与争霸天下?袁家两位大孝子,虽然成了诸侯,可却是踩着袁家长辈的人头而割据的,另外杨家虽然也是四世三公,却并没有“门生故吏遍天下”。畸形世家“四世三公”说起“四世三公”,首先

  • 赵云在蜀汉没有升官封侯的原因是什么?他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21年,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理由,出兵攻打孙权。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要是排一个三国名将人气榜,一身是胆的虎威将军赵云赵子龙,绝对可以进入前三名,甚至可能力压关羽张飞而成为榜首——无论是在正史还是演义小说中,赵云都是忠勇仁义、识大体顾大局:既不像关

  • 历史上真实的汉成帝刘骜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时代,西汉的发展鼎力时期是在汉武帝至汉宣帝时期。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说到汉成帝与“美色”,我们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大抵就是“掌上舞”的赵飞燕。赵飞燕,以及她的妹妹赵合德,皆是汉代宫奴赵临的女儿。因而姐妹俩早些年也只有做奴婢的命:先是在长安宫默默

  • 雍正要杀年羹尧是为了什么?背后有何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年羹尧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

  • 程昱为何会被称为曹操手下的顶级谋士?有何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程昱盾兵,程昱为什么不能三公,程昱谋定后动

    程昱东汉后期至三国时期曹魏谋士、名臣、将领。本名程立,因梦中在泰山捧日,更名程昱。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以成魏之霸业者,昱、嘉之谋为多”,程昱有谋,能断大事,与郭嘉、董昭、刘晔、蒋济因为才策谋略并称为世之奇士,更是被爱好三国这段历史的朋友们将之同荀彧、荀攸、郭嘉、贾

  • 韩信为刘邦提出的两次比较出色的战略决策,分别是在何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代名将,“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韩信作为“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兵仙”、“汉初三杰”的他,不仅在指挥作战方面能力出色,在战略谋划方面同样极为突出。在“楚汉争霸”之中,张良、陈平等人固然是重要的谋士,但韩信两次在战略方面提

  • 本事不大的许靖,为何格外受刘备青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为何格外青睐本事不大的许靖?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备称汉中王时,如何策封群臣的,策封糜竺为安汉将军,因为糜竺在刘备起兵初期几乎就是刘备的衣食父母。刘备没钱,糜竺给钱,刘备没妻,糜竺把妹妹嫁给刘备。策封诸葛亮为军师将军,这个无需多言。策封赖恭为太常,这是看重赖恭在蜀汉的影响

  • 朱常浩:无心争夺皇位,为何还没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说的这个人,他也是万历皇帝的儿子,无心争夺皇位,最后却没能善终。万历一共有八个儿子,其中只有一个,是周端妃为他生的,就是第五子朱常浩。说起周端妃,她早在万历十年就入宫了,凭借着出众的外貌,一进宫就被封为嫔,还位列万历的“九嫔”之首。按说以她的条件及入宫的优势,应该继续得到万历的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