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绩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被弹劾?

王绩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被弹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486 更新时间:2023/12/7 4:05:49

王绩,字无功,因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唐代初期诗人,是被后世公认的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为开创唐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王绩生活在隋唐之间,出身官宦世家,但他不像大多数读书人那样以建功立业为己任,而是一生纵情诗酒。这正如他的名字:他名绩,就是辉煌的事业;但字无功,也就是不求功业,不求建树。他在《自作墓志文并序》里就表达了这种放达的人生态度:“王绩者,有父母,无朋友,自为之字曰无功焉。人或问之,箕踞不对。盖以有道于己,无功于时也。”他只求不违背自己的生活意愿,不希图建立什么功业。可以说,“无功”两个字,就是对他一生的最好概括。

王绩从小好学,人非常聪明。隋朝开皇二十年(600年)的时候,只有十几岁的他跟着哥哥王度去拜见越国公杨素。杨素家里宾客盈门,都是当时的显达。杨素看见王绩年纪轻轻,就说这样的黄口小儿,来干什么。王绩毫不胆怯,面对权倾朝野的越国公,他侃侃而谈,他说周公都礼贤纳士,你要想表明自己的高贵,就不应该傲视天下的士人。杨素不禁改容相待,和他谈论文章,王绩对答如流,从容娴雅,在座的人都大为惊讶,称他为“神仙童子”。

大业元年(605年),王绩进入仕途,被授官为秘书省正字。他生性旷达,嗜酒如命,并不把做官当一回事。吕才在《王无功文集序》里说:“绩性简放,饮酒至数斗不醉。”他常说,我怎么没碰上酒仙刘伶,要是能和他一起闭门痛饮,那是多么大的享受啊。陶渊明有《五柳先生传》,他就写了一篇《五斗先生传》,他还有一篇《醉乡记》来颂扬喝酒的好处。当然,这种思想在他的诗里表现的最多,比如这首《初春》:

春来日渐长,醉客喜年光。

稍觉池亭好,偏宜酒瓮香。

春天到了,但让他高兴的是暖和的天气更适合酿酒了。再比如这首《独酌》:

浮生知几日?无状逐空名。

不如多酿酒,时向竹林倾。

他感叹人生短暂,生活虚无,还不如喝酒。

王绩这样的生活态度,当然不会处理好政事,就惹起了人们的非议。他请求外任,担任了六合县县丞。到任后他依然故我,纵酒废事,便又遭到了弹劾。再加上天下也开始动乱,他就解官而去。这天晚上,他把自己剩下的俸禄钱摆在衙门口,坐上小船悄悄离去,只留下了一首诗:

我家沧海白云边,还将别业对林泉。

不用功名喧一世,直取烟霞送百年。

彭泽有田惟种黍,步兵从宦岂论钱。

但使百年相续醉,何辞夜夜瓮间眠。

这首诗的题目叫《解六合丞还》,他在诗里以陶渊明、阮籍自比,描述了耕田读书、吟诗饮酒的自得其乐的生活。

虽然也曾感叹“网罗在天,吾且安之”,王绩的隐居生活还是非常惬意的。

但风云变幻,转眼间隋朝灭亡,唐朝建立了。武德八年(625年),唐高祖征召前朝官员。无奈之下,王绩再次来到长安,以原官“待诏门下省”,在新朝做了个听候咨询的参议官。

按照当时惯例,他每天可以得到好酒三升的供给。弟弟王静问他:“待诏快乐否?”王绩回答说:“待诏俸禄低,又寂寞,只有良酒三升使人留恋。”侍中陈叔达听到了,说:“三升酒怎么能留在王先生呢?还是一天给他一斗吧!”所以当时人们就称王绩为“斗酒学士”。

贞观初年,王绩罢官回乡了。后来,他听说太乐署史焦革善于酿酒,就请求担任太乐丞。吏部认为太乐丞只是一个管理乐府伶人的小官,不符合他的身份,王绩坚决请求说:“这是我深切的愿望。”吏部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他终于可以喝上焦革酿制的美酒了,但不久焦革就去世了。幸好焦革的妻子还一直给他送酒。一年多以后,焦革的妻子也去世了。王绩感叹说:“这是苍天不许我畅饮美酒吗?”就弃官离去了。

回乡后,王绩隐居东皋,所以自号“东皋子”。《唐才子传》说他“有奴婢数人,所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莳草药自给”。他床头放着《老子》《庄子》《周易》,除此之外,别的书都不读。

隐居的日子虽然悠闲自在,但也会让人感到一丝空虚和无奈。王绩晚年所作的名篇《野望》颇能代表这种思想: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徙倚欲何依”“相顾无相识”,山野的美好景色,乡间的恬静生活,并不能消除诗人内心的彷徨和苦闷;而饮酒和隐居,恐怕也不能抵挡来自灵魂深处的孤苦和无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朝宰相李斯是如何保住自己的相位的?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丞相李斯,战国时上蔡人,后入秦辅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 六国的大业,官拜丞相,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相”。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李斯作为秦朝时期的重要人物,其一生信奉自己“老鼠哲学”,因而对权力始终念念不忘。秦始皇时期,他全力辅佐秦始皇推行中央集权制,而在秦始皇去世之后,却由于贪恋权力,先后犯

  • 沈佺期为什么会成为北门学士?他的诗词有怎样的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沈佺期,字云卿,唐朝时期诗人,擅长七言之作,诗名与宋之问齐名,二人合称“沈宋”。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沈佺期的故事吧。唐高宗后期,由于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武则天凭借皇后的身份掌握了朝廷大权。她明白,要想控制整个国家,必须要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亲信力量。武则天就从左、右史和著作郎中,物色了一批才

  • 蔡文姬:多才多艺,却一生经历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曹文姬是东汉末年时期著名才女,是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她十分博学多才,精通书法、音律、诗词,“文姬归汉”的故事,为后人熟知,但在历史上,她流传下来的事迹并不多。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她是蔡邕的女儿,蔡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

  • 吴三桂为何不自请削藩?他如果想善终需要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明末清初这段历史,吴三桂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三桂前半身事明,后半生事清,但在事清过程中,却又留下不忠不义之举,举旗造反掀起三藩之乱,造成清初八年内战,给国家与人民带来重大损失,以至至今仍被鞭挞。在《康熙王朝》中,康熙声称“削藩亦

  • 三国时期曹真再曹魏是何地位?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蜀汉、孙吴这三方势力,鼎足而立,战火纷飞,英豪迭起,无数英雄叱咤风云,。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虽然有任人唯亲的嫌疑,但算得上一代雄主的曹操自然不可能因为亲近本家而乱用人才,而能

  • 探索王维晚年的隐居生活,他留下了哪些诗作?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诗人、画家,曾担任尚书右丞,时人称之为“王右丞”,他是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开创了水墨山水画派,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为笃信佛教,后世称之为“诗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王维晚年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维步入仕途后,虽然也经历过贬谪,甚至做过安禄山的俘虏

  • 霍去病在历史上有何作为?究竟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战神级别的人物,但霍去病仍能在历史上排进前三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 ,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他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

  • 孟古青被顺治帝废掉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因为她奢侈善妒?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所以使用木碗和银碗才会比较方便。过去瓷器都是在南方烧制的,比如江西景德镇、越州、漳州,生产成本很高。从南方运输到蒙古草原,运输成本也很高,对于住在蒙古草原的人来说,银碗、金碗可能都要比瓷碗便宜。按照我们今

  • 三国时期宗预在蜀汉是什么地位?后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宗预(?-264年),字德艳,荆州南阳郡安众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将领。东汉末年,宗预曾随张飞入蜀助平益州,又受辟为丞相诸葛亮手下主簿。在诸葛亮的器重下,宗预得以升任参军、右中郎将。诸葛亮病逝后,宗预

  • 房玄龄使唐朝宰相,他在历史上有多惧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社会开放,封建礼教束缚较弱,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还是很高的。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自从有君王开始,所有的朝代中,女士地位最高的可能就是唐朝了。唐朝女士强悍,也造就了一批惧内名将名相,咱们今天要聊的,就是一位可能比房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