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三桂为何不自请削藩?他如果想善终需要怎么做?

吴三桂为何不自请削藩?他如果想善终需要怎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833 更新时间:2024/2/5 3:18:54

说起明末清初这段历史,吴三桂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吴三桂前半身事明,后半生事清,但在事清过程中,却又留下不忠不义之举,举旗造反掀起三藩之乱,造成清初八年内战,给国家与人民带来重大损失,以至至今仍被鞭挞。

在《康熙王朝》中,康熙声称“削藩亦反,不削亦反”,刻画出吴三桂自私自利的野心形象,于是康熙作出撤藩的决定。然而,历史向来是胜利者的宣言,鲜有文人关注吴三桂的处境,那么从吴三桂角度来说,如果他主动削藩放权,放弃一切兵马大权,康熙会放过他吗?此人给了一个答案!

明末清初,清朝一共封过五个汉人王爷(追封不算),最广为人知的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实际上还有一个孙可望——张献忠义子。

张献忠死后,刘文秀李定国与孙可望等率大西军余部数万人,进军云贵,联明抗清。尽管全国抗清形势严峻,但在云贵地区大西军占据着优势。然而在1657年,驻扎在贵州的孙可望阴谋篡位,挑起了大西军内战,率领10万大军意图云南,却被李定国率领3万大军击败,孙可望压不下失利的怒火,跑到长沙,投降清朝,以借兵复仇。

一直以来,清军头疼于大西军的顽固,孙可望的投降,让清廷喜出望外。孙可望降清,出卖西南军情虚实,使李定国和西南抗清武装最后失利,清廷封他为义王。

然而兔死狗烹,大西军逐渐不足为患,孙可望失去利用价值之后,立即遭到清廷清算。

1658年,孙可望得知失散10多年的弟弟在上海,就希望清廷用公家驿传将穷弟弟送回团圆,按说这个要求并不离谱,但却迎来御史一阵猛烈批判,“(孙可望)始以张献忠养子荼毒蜀楚,神人共愤。继而称兵犯顺,逆我颜行。迨众叛亲离,计无复之,方率数百疲敝之卒,亡命来归……”,御史又称,孙可望之弟只是一个食粮兵丁,白身无官,这样的人,怎敢冒用妄用国家驿传?孙可望赶快上疏谢罪。

1659年,有人揭发孙可望放债取利等事。按说,这也是稀松平常之事,满洲八旗权贵放债取利多不胜数,但顺治却立即派人训斥一番。

1660年,永历皇帝逃入缅甸,李定国只余残部,南明败局已定。这一年,先是孙可望请求辞去义王封爵和册印,被清廷驳回,但六个月之后孙可望死了。官方给予结论是病死,但清初史家说孙可望是“随出猎被射死”。

孙可望死因真相如何,如今已经无法解开,但通过据守台湾的郑经,和孙可望家人经历来看,可能隐藏着惊人的内幕。

孙可望死后,其子孙征淇袭封义王,但几个月之后,孙征淇病死,弟弟孙征淳承袭。随着吴三桂缢杀永历皇帝,南明彻底消失在历史烟云中,孙可望家族利用价值进一步降低,清廷的“恩典”也就逐步降格。1666年,康熙将义王孙征淳的年俸由五千两减为三千两,此后爵位一降再降,1771年乾隆下令“孙可望子孙所有世职,嗣后不必承袭。”祸乱抗清最后希望的孙可望家族,在清朝政治舞台上就此消失。

1667年,清廷招抚台湾的郑经,并给予封王承诺,但郑经回信却一针见血:“贵朝宽仁无比,远者不问,以所闻见之事如方国安、孙可望,岂非竭诚贵朝者,今皆安在?往事可鉴,足为寒心。”一句“往事可鉴,足为寒心”,说明郑经对孙可望之死充满怀疑,不敢步孙可望后尘。

孙可望让郑经疑虑,焉知不会让吴三桂疑虑?所谓“神龙失势,与蚯蚓同”,吴三桂主动削藩,焉知不会是第二个孙可望?所以,吴三桂在康熙决定削藩之后,纯粹是不得不反,只能奋起一搏。

更为重要的是,与孙可望失势投降、缺乏根基不同,吴三桂从军数十年,军中关系盘根错节,这样的军中宿将又怎能让康熙和清廷安心?只会尽快除之而后快,唯一头疼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安排吴三桂死法,以安众汉奸之心罢了。

但有人认为,康熙不是顺治,这是一个千古明君,有豁达的心胸,肯定会善待吴三桂。其实,清宫剧中康熙很豁达,但在正史上康熙却多次言而无信,在三藩之乱中,尚之信和耿精忠先反后降,康熙给予承诺是“将功赎罪,既往不咎”,但局势稳定之后,却以“负恩谋反之罪”,将这二人处死。此外,还有朱三太子朱慈炤,康熙明令寻找和善待厚养前朝皇室中人,但找到朱慈炤后,却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理由,将75岁的朱慈炤凌迟处死,将他男性家人全部处死,女性充奴,可谓灭之满门。

可见,以康熙帝的德性,吴三桂即便主动放权,也是必然不得善终!

其实,在清朝时期,以汉人身份成为王爷,这就是原罪,注定不得善终。纵观清初几位汉人王爷,除了尚可喜,几乎没有一个得以善终。更重要的是,这些汉人王爷之死,总给人一种阴谋诡计的味道,一种小家子气的感觉,犹如此后清朝给人不够大气的印象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曹真再曹魏是何地位?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蜀汉、孙吴这三方势力,鼎足而立,战火纷飞,英豪迭起,无数英雄叱咤风云,。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虽然有任人唯亲的嫌疑,但算得上一代雄主的曹操自然不可能因为亲近本家而乱用人才,而能

  • 探索王维晚年的隐居生活,他留下了哪些诗作?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诗人、画家,曾担任尚书右丞,时人称之为“王右丞”,他是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开创了水墨山水画派,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为笃信佛教,后世称之为“诗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王维晚年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维步入仕途后,虽然也经历过贬谪,甚至做过安禄山的俘虏

  • 霍去病在历史上有何作为?究竟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战神级别的人物,但霍去病仍能在历史上排进前三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 ,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他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

  • 孟古青被顺治帝废掉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因为她奢侈善妒?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所以使用木碗和银碗才会比较方便。过去瓷器都是在南方烧制的,比如江西景德镇、越州、漳州,生产成本很高。从南方运输到蒙古草原,运输成本也很高,对于住在蒙古草原的人来说,银碗、金碗可能都要比瓷碗便宜。按照我们今

  • 三国时期宗预在蜀汉是什么地位?后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宗预(?-264年),字德艳,荆州南阳郡安众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将领。东汉末年,宗预曾随张飞入蜀助平益州,又受辟为丞相诸葛亮手下主簿。在诸葛亮的器重下,宗预得以升任参军、右中郎将。诸葛亮病逝后,宗预

  • 房玄龄使唐朝宰相,他在历史上有多惧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社会开放,封建礼教束缚较弱,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还是很高的。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自从有君王开始,所有的朝代中,女士地位最高的可能就是唐朝了。唐朝女士强悍,也造就了一批惧内名将名相,咱们今天要聊的,就是一位可能比房玄

  • 历史上的李秀成是什么人?太平天国提前终结与他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上,关于李秀成这个人的历史研究就一直备受人争议。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历史学家们的眼里,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是一个“军神”。这可能要归结于他的“忠”和“义”。1864年,天京城被攻破,太平天国至此陨落。忠王李秀成在送小天王出京时,一不小心坠马负伤

  • 周亚夫为什么会冤死狱中?他的罪名有多荒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周亚夫,西汉时期名将,他是开国功臣绛侯周勃之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仅用三个月就平定了七国之乱。这样一位名将,最后的结局却很悲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早年,周亚夫曾担任过河内郡守,当地有个老婆婆叫许负,善于相面,名声很大。有一次,周亚夫闲来无事,就把她请来,

  • 康熙出身最高的皇后:孝昭仁皇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一生册立过三位皇后,她们分别为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与孝懿仁皇后,这三位皇后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勋贵旧族出身,那么,这其中出身最高的究竟是哪一位呢?当属孝昭仁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孝诚仁皇后的祖父索尼虽是康熙初年朝中首辅,但他的家族早期并不显赫,只是从事文书工作,后来才在疆

  • 历史上真实的华妃是谁?她是雍正最宠爱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甄嬛传》中三大主角,皇后、华妃、甄嬛,里面华妃虽然嚣张跋扈却颇受喜爱。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华妃对雍正用情极深,可以什么都不为只为了他一人,可是圣上对她却是表面宠爱实则避讳,不仅仅杀了他们的子嗣,还赐了欢宜香防止华妃有了子嗣被年家所用。对于圣上来说她不只是一个妃嫔,也是年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