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中之战前,张飞与联手马超却被曹洪打败是为何?

汉中之战前,张飞与联手马超却被曹洪打败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28 更新时间:2024/3/6 16:03:32

汉中之战,对于三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众所周知,张飞勇武过人,与结拜兄弟关羽并称为“万人敌”,无论正史还是演义中,张飞都是举世罕见的勇武。更为难得的是,张飞有一股狠劲,面对吕布这样的高手,张飞敢于亮剑血拼而不败;刘备兵败长坂坡时,面对数千魏军,敢于只带20余骑断后。又勇又狠,这样的张飞堪称敌人的噩梦。

然而《三国志》中记载的一件事,却令人难以理解:在汉中之战的前奏战中,张飞联手马超,却被曹操一个能力普通的堂弟打败,难道张飞是水货

三国时代,曹操家族名将辈出,曹家与夏侯家的子弟被称为“诸曹诸夏”,为曹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就有很多是曹操堂弟,比如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等。论谋论勇,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当属前列,至于曹洪就没有太大的存在感了,但就是这个不足道也的曹洪,却击败了张飞、马超与吴兰的联手,还斩杀了刘备大将。

《三国志》记载: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辩;(曹操)遣曹洪拒之........曹洪进兵击兰(吴兰),大破之,斩其将任夔等。三月,张飞、马超走汉中,阴平氐强端斩吴兰,传其首。

汉中之战中,刘备派遣吴兰、马超、张飞各领一军,驻扎于下辩(今甘肃东南成县一带),曹操派遣曹洪应对。结果,曹洪大破吴兰,斩其部将任夔等人,张飞马超立即退走,吴兰败退过程中被阴平地方武装杀死。这就是历史上的“下辨之战”,是汉中之战的前哨战。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张飞、马超、吴兰具是一流名将,这三人组团不说神挡杀神,至少不是一般人可以抵挡的,为何曹操派能力一般的曹洪拒之?而且,曹洪又何德何能,最终让张飞、马超“望风而退”?

原因很简单,曹洪身边有高人,这就是曹休,曹操的侄子!

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操非常重视曹休,初见曹休时说“此吾家千里驹也!”于是,决定好好培养他,作为第二梯队,让其在军队中锻炼成长,还让他和曹丕住在一起,视若亲生儿子。汉中之战的爆发,给了曹休机会。

《三国志·曹休传》: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曹休)为骑都尉,参洪军事。太祖谓休曰:“汝虽参军,其实帅也。”洪闻此令,亦委事于休。

一句“汝虽参军,其实帅也”告诉我们,实际上下辨之战的曹军主帅是曹休,而不是曹洪!

但问题在于:曹休并非猛将,如何打得过张飞、马超、吴兰三个狠人组?

原来,刘备这次是声东击西,故布疑阵,主力是由他亲率黄忠、赵云,与夏侯渊、张郃对峙去了,而张飞、马超、吴兰的兵力不多,只是让他们去阻断曹军援军而已。

张飞知道刘备战术意图,搞出很大的声势,让吴兰等固守阵地,不要主动进攻。这一招好真吓住了曹洪,因为不知道虚实,担心大军深入会被张飞截断退路,于是犹豫不决、驻军不前,但曹休很快识破了刘备意图。

《三国志·曹休传》:备遣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众议狐疑,休曰:“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则飞自走矣。”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

于是,曹洪调集人马强攻吴兰,击败吴兰之后,张飞、马超疑兵就无用武之地了,只能败退。

至于张飞、马超超级猛将联手,为何不与曹洪打一仗,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是看《三国演义》中毒过深。古今任何战争,往往都是“小战靠勇,大战凭谋”,三国时期两军对阵,基本上不会出现单挑现象,张飞、马超再勇再猛又怎样,曹洪、曹休岂会与他俩单挑?再说,张飞马超兵力不足,与曹军直接对战,基本只有死路一条。

《三国志集解》:“张飞屯固山,曹洪破吴兰,飞退走。是飞虽勇猛,亦时为强敌所败也。”所以,《三国演义》中的所谓猛将战绩,其实最终还是靠兵力,个人勇武在战场上用处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曹休一战成名,此后镇守曹魏东线,多次击破吴军,诱降吴将,官至大司马,但令人遗憾的是,最终在228年却因背上毒疮发作而英年早逝,让三国少了一丝精彩。如果曹休不死,司马懿可能毫无政变机会,诸葛亮北伐难度更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马腾是什么结局?真的是被马超害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马腾字寿成,东汉末武将,东汉初将领马援之后。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马腾被写成对汉室十分忠诚的忠臣。东汉末年,董卓篡夺大权时,马腾为西凉太守,起兵应诏,为十八路诸侯之一。董卓败亡后,马腾同韩遂讨伐李傕、郭汜,因缺粮为其所败,退还西凉。曹操将汉献帝刘协迁往许都

  • 刘伯温临终前留下的预言是什么?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刘伯温是名气最大的一个。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人们常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师,也是蜀汉政权建立的重要功臣,在诸葛亮的悉心辅佐下,刘备一路走来,最终建立蜀汉基业。白帝城托

  • 南唐亡国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李煜是如何投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煜是个失败的皇帝,是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精通诗书音画,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对后世词坛影响很深。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煜的故事吧。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派兵灭掉了南汉。南唐

  • 王绩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被弹劾?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王绩,字无功,因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唐代初期诗人,是被后世公认的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为开创唐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绩生活在隋唐之间,出身官宦世家,但他不像大多数读书人那样以建功立业为己任,而是一生纵情诗酒。这正如他的名字:他名绩,就是辉煌的

  • 秦朝宰相李斯是如何保住自己的相位的?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丞相李斯,战国时上蔡人,后入秦辅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 六国的大业,官拜丞相,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相”。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李斯作为秦朝时期的重要人物,其一生信奉自己“老鼠哲学”,因而对权力始终念念不忘。秦始皇时期,他全力辅佐秦始皇推行中央集权制,而在秦始皇去世之后,却由于贪恋权力,先后犯

  • 沈佺期为什么会成为北门学士?他的诗词有怎样的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沈佺期,字云卿,唐朝时期诗人,擅长七言之作,诗名与宋之问齐名,二人合称“沈宋”。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沈佺期的故事吧。唐高宗后期,由于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武则天凭借皇后的身份掌握了朝廷大权。她明白,要想控制整个国家,必须要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亲信力量。武则天就从左、右史和著作郎中,物色了一批才

  • 蔡文姬:多才多艺,却一生经历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曹文姬是东汉末年时期著名才女,是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她十分博学多才,精通书法、音律、诗词,“文姬归汉”的故事,为后人熟知,但在历史上,她流传下来的事迹并不多。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她是蔡邕的女儿,蔡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

  • 吴三桂为何不自请削藩?他如果想善终需要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明末清初这段历史,吴三桂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三桂前半身事明,后半生事清,但在事清过程中,却又留下不忠不义之举,举旗造反掀起三藩之乱,造成清初八年内战,给国家与人民带来重大损失,以至至今仍被鞭挞。在《康熙王朝》中,康熙声称“削藩亦

  • 三国时期曹真再曹魏是何地位?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蜀汉、孙吴这三方势力,鼎足而立,战火纷飞,英豪迭起,无数英雄叱咤风云,。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虽然有任人唯亲的嫌疑,但算得上一代雄主的曹操自然不可能因为亲近本家而乱用人才,而能

  • 探索王维晚年的隐居生活,他留下了哪些诗作?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诗人、画家,曾担任尚书右丞,时人称之为“王右丞”,他是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开创了水墨山水画派,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为笃信佛教,后世称之为“诗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王维晚年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维步入仕途后,虽然也经历过贬谪,甚至做过安禄山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