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宇文觉退位后为何仍然没能逃过最后的死劫?

宇文觉退位后为何仍然没能逃过最后的死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052 更新时间:2023/12/14 22:45:21

孝闵帝宇文觉的父亲是宇文泰,母亲是北魏孝武帝的妹妹冯翊公主。了解孝闵帝宇文觉的生平经历得知,宇文觉生于公元542年,卒于公元557年,享年16岁。宇文觉是宇文泰第三个儿子,同时也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开国皇帝。宇文觉的父亲宇文泰是西魏朝廷重臣,宇文觉七岁时,被封为略阳郡公。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有一位善看面相之士来给宇文觉看相,私下里这位看相人告诉家人说,宇文觉是大富大贵之相,但可恨的是,宇文觉不长命。宇文觉14岁时,便娶了西魏文帝的第五个女儿晋安公主为妻。公元556年,时年14岁的宇文觉被宇文泰立为世子。同年4月,宇文觉被封为大将军。宇文觉的父亲宇文泰本想夺取元氏政权自立为帝,但在11月份时,宇文泰在北巡途中因病去世。当时,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是他的心腹,宇文泰临死之前,叮嘱宇文护辅佐年幼的宇文觉打理朝政。

宇文泰去世后,拓跋廓封任宇文觉为太师,并让他袭承父亲宇文泰的爵位。不久之后,宇文觉被晋升为周公。公元557年,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护发动了政变,他逼迫西魏皇帝拓跋廓将皇位禅让给宇文觉。同年2月15日,在宇文护的辅助下,宇文觉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为北周。宇文觉登基后,一直想要亲政。随即和宇文护爆发了政权之争,年幼的宇文觉根本不是宇文护的对手。随即退位被杀。

宇文觉的性格

《周书》和宇文邕、卢思道、徐钧等都评价过宇文觉。从他们对宇文觉评价话语中,便可窥探宇文觉的性格。卢思道曾说:“闵帝以嫡嗣承基,应天纳禅。弱龄厌世,未及称皇。以庶长见立,纂我鸿绪。从容文雅,亦守文之良主焉。”从卢思道对宇文觉的评价中,便可看出宇文觉有着刚毅果断的性格。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宇文觉成为北周开国皇帝之前,父亲宇文泰就已经去世了。后来,年仅15岁的宇文觉在权臣宇文护的拥护下,成为了北周开国皇帝。虽然宇文觉登基时,只有15岁,但是宇文觉十分不满宇文护。从某一方面来说,宇文觉是宇文护的傀儡,辅助宇文觉当皇帝,只是宇文护稳固北周政权的第一步。宇文觉成为北周统治者后,一心想要除掉宇文护。年仅15岁的宇文觉知道以自己的实力是不可能和宇文护硬碰硬的,为了铲除宇文护,宇文觉听从近臣的意见,苦练武功。

后来,宇文觉召集武士在后花园苦练武功一事被宇文护知道了,宇文护随即解散了宇文觉练武的队伍。受到打击的宇文觉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为了夺取政权,宇文觉拉拢身边近臣,让他们助自己一臂之力。由此来看,锲而不舍、越挫越勇也是宇文觉的性格亮点。值得一提的是,年仅15岁的宇文觉面对老谋深算的宇文护时,并没有向他妥协。单从这一点来看,宇文觉就是一位铁骨铮铮的汉子。

宇文觉怎么死的

从宇文觉生平经历来看,宇文觉去世时只有16岁。那么,宇文觉怎么死的呢?历史书籍《周书》详细记载了宇文觉的生平轶事以及宇文觉怎么死的。说起宇文觉之死,不得不提的就是北周谋臣宇文护。话说,宇文觉登基后,一直不满宰相宇文护目中无人的傲慢态度。宇文觉为了夺回政权,经常和身边的近臣密谋推翻宇文护一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朝廷大臣李植、孙恒、乙弗凤和贺拔提等人都看不惯宇文护的做法,便让小皇帝宇文觉除掉宇文护。宇文觉非常赞成李植等人的提议,但却不敢贸然行动。李植等人担心势单力薄干不过宇文护,便把宫伯张光洛拉入宇文觉阵营。随后,张光洛偷偷向宇文护告了密,宇文护深知李植等人难成气候,便没有杀死他们,只是把李植贬为梁州刺史,把孙恒贬为潼州刺史。宇文觉想召回李植、孙恒二人,但遭到了宇文护的阻止。

在宇文觉身边的乙弗凤担心时间一长,除掉宇文护一事就会化为泡影。于是,乙弗凤加紧密谋策划,当宇文觉宴请群臣期间,会找准时机除掉宇文护。没想到张光洛又将此事告诉给了宇文护。宇文护立马召集同党贺兰祥、尉迟纲等人商讨应对措施。贺兰祥让宇文护废掉宇文觉,重立新帝。到时候只要灭掉宇文觉同党,宇文护便可高枕无忧了。宇文护让尉迟纲抓捕了乙弗凤,随后逼迫宇文觉退位。一个月后,宇文护杀掉了年仅16岁的废帝宇文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慈禧与李鸿章“秘密结婚”的幕后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鸿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

  • 小宦官何能耐 竟逼死了一代贤相萧望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萧望之乃是萧何的六世孙,继承了家族的优良基因,在行事作风上也是刚正不阿,清正廉节,仁义忠信,且在政治上也有也有一定的远见。网络配图 望之一路累迁好不容易终于爬到了宰相之位,可惜这刚到手的香饽饽还没捂热呢,不想就这么倒霉的开罪了宦官弘恭和石显,并遭到了他们的不良陷害,含冤而终。真是马有失足,一朝变成千

  • 唐太宗曾欲做何事 被认为连隋炀帝都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都说人比人气死人,不过人还真喜欢比较,同学之间会比较,某某升官发财了,某某下海成了土豪了,某某娶了个温柔漂亮的妻子等等;同事之间也会比较,比较工资待遇,比较升官的快慢等。于是有人说:“人的烦恼,百分之九十都是因为比较而产生的。”想想也还真是,这年头,谁不比较呢?有比较,才会有计较!网络配图在南北朝时

  • 胸中藏天下却因羽翼未丰惨遭杀害的孝闵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孝闵帝宇文觉的父亲是宇文泰,母亲是北魏孝武帝的妹妹冯翊公主。了解孝闵帝宇文觉的生平经历得知,宇文觉生于公元542年,卒于公元557年,享年16岁。宇文觉是宇文泰第三个儿子,同时也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开国皇帝。宇文觉的父亲宇文泰是西魏朝廷重臣,宇文觉七岁时,被封为略阳郡公。图片来源于网络当时,有一位善看

  • 忘恩负义 赵匡胤对救命恩人竟然痛下杀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后周时,张琼隶属于赵匡胤的帐下,以骁勇闻名,曾冒死救过匡胤的性命,因此甚得赏识。网络配图 太祖即位后,擢典禁军,累迁为内外马步军都军头、领爱州刺史。光义迁开封尹臣,代为殿前都虞侯,迁嘉州防御使。当时军校史珪、石汉卿正逢受宠,但张琼却屡次折辱他二人,因此二人对其也是恨之入骨。于乾德元年(965)八月,

  • 悲剧皇帝孝闵帝宇文觉:登帝一年被废杀且没庙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孝闵帝宇文觉的父亲是宇文泰,母亲是北魏孝武帝的妹妹冯翊公主。了解孝闵帝宇文觉的生平经历得知,宇文觉生于公元542年,卒于公元557年,享年16岁。宇文觉是宇文泰第三个儿子,同时也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开国皇帝。宇文觉的父亲宇文泰是西魏朝廷重臣,宇文觉七岁时,被封为略阳郡公。图片来源于网络当时,有一位善看

  • 古代皇帝各种雷人奇葩死法 竟有被粪呛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从古至今,皇帝总是给人以什么至尊无上、权倾天下、世人屈膝的感觉,不管在哪儿都是呼风唤雨,声势浩大的,甚至连上厕所也都会有一大批什么锦衣卫侍从公公的跟随。可不过即使是有这样严实的360度无死角的贴身保护,却还是有些皇帝的死得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网络配图奇葩之一:遭雷劈死的皇帝武乙,子姓,名瞿,商朝君主,

  • 专家还原曹操真实相貌:眉毛散状鼻梁突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著名刑事相貌专家、曾复原过辛追夫人、大汶口遗址头骨的赵成文教授利用复原技术最终对曹操的相貌进行了还原,还原的曹操容貌具有三个显著特征:散状的眉毛,鼻梁上的突起,额头有倾斜幅度,而节目现场请来的曹氏后裔们也普遍具有类似的特征,对复原的曹操相貌也高度认可。网络配图在复原山东人祖先面孔,预测未来

  • 他是建文帝身边的重臣 为何最后竟被诛十族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一般都把犯了罪的大臣诛九族,历史上被诛九族的人不少,但是明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臣却被诛了十族。他就是方孝孺,也是史上唯一一位。方孝孺,字希直,号“缑城先生”,幼聪慧,6岁能诗,人奇其才。后拜宋濂为师,颇受宋濂器重。历任汉中府学教授,翰林侍讲,侍讲学士,后升任文学博士。建文帝朱允炆的老

  • 胡人安禄山与杨贵妃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说安禄山是杨贵妃的干儿子,是一名胡人,他最后也成为了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并且建立了燕政权,他长得也很胖,在朝拜的时候只对着杨贵妃朝拜,唐玄宗问他为何只拜杨贵妃,而安禄山说是因为他们的地方是以母为贵,所以他只拜杨贵妃,唐玄宗哈哈大笑,随即让杨贵妃认了安禄山为干儿子;实际上安禄山早已经看上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