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登基后连亲生兄弟都杀 雍正为何不杀胤祥

雍正登基后连亲生兄弟都杀 雍正为何不杀胤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885 更新时间:2024/1/18 18:00:14

你真的了解雍正不杀胤祥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雍正的‘登基之路’可不顺利,‘九子夺嫡’的血腥与残酷,但凡对其有些了解的人,都能感受得到。身处这种环境下,雍正的性格自然也会有些变化。自这一事件之后,雍正变得酷,喜猜忌,喜杀生,连亲兄弟胤禵都杀了,更况其他兄弟。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兄弟都落得身死的下场,也有几个明了处境,奇谋百出,从雍正的杀伐下活下来的皇子,比如说胤祥。雍正登基后,为啥不杀胤祥?这两个原因早已说明了结局。

雍正的性格确实偏冷酷一些,可他终究不是无情之辈,只是疑心太重,为了保护自己,不得已只好出手。按理说,疑心重,应该更加提防身边能够‘篡位’的人才对,而胤祥也有这样的实力,可为什么雍正就是不杀他?

大家别着急,还是先来了解一下胤祥这个人比较好,知道他的人不少,了解他的人却不多。胤祥是雍正的弟弟,皇十三子,此人手掌大权,不仅能够任免三品以上的官员,还能对各个督抚、道员等的任免提出建议。说是建议,其实也是参与了任免,这项权利之大,足以危及雍正的地位。

可雍正不仅没有杀他,反而让诸多大臣与他多多亲热。帝权术之中,大臣的‘营私结党’可是大麻烦,雍正深知此道,他应该让大臣们远离胤祥才对,可偏偏雍正反其道而行之,让大臣多与胤祥接触。这到底是为什么?这2个原因道明了一切。

第一个原因:胤祥与雍正的关系

皇宫无亲情,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大多数皇帝面对自己的亲兄弟,都好不手软,说杀就杀。情况确实如此,不然,雍正也不会连自己同父同母的兄弟都杀。可也有例外,胤祥就是例外之一。胤祥自小便与雍正熟悉,二人自小便是玩伴,一起玩乐一起长大,几乎可以用形影不离来形容二人当时的处境。而在冷血无情的大环境下,雍正与胤祥自然更懂得这份亲情的可贵,所以,二人都会十分小心地维护自己这段来之不易的真正的亲情。

第二个原因:忠诚

自小培养的感情,令胤祥对雍正有着绝对的忠诚,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他都会站在雍正这一边。拿‘九子夺嫡’这一大事件来说,雍正能够成功,少不了胤祥的鼎力帮助。甚至,胤祥拿自己的性命来帮助雍正,雍正能成事,胤祥功不可没。当然了,归根到底,胤祥对雍正的忠诚,还是来源于小时候二人的亲密无间的相处。也正因为如此,雍正登基之后,才会对胤祥礼待有加,给了大权。可以说,胤祥是雍正最信任的人,他连自己的孩子都能杀,却绝对不会杀胤祥。

在当时,胤祥的地位真正正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后来有学者甚至用‘副皇帝’来形容胤祥在当时的地位。能够身处帝王家,做到这样成功的人,真是少之又少。胤祥的才智、权谋、忠诚决定了他身处这一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渊将兵权交给了李元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武德九年(626年),东突厥大将郁射越过长城侵扰唐朝边境。这种侵扰在唐朝初年是家常便饭,很多唐朝历史爱好者都不知道这次侵扰的结局如何,当时的朝廷也没当回事。然而这次类似打酱油的侵扰却改变中国历史,因为这次侵扰直接引发了“玄武门之变”。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当得知郁射越过长城的消息

  • 唐太宗让退位的父亲搬出寝宫,被大臣批“不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是唐太宗李世民对大臣,李世民最喜欢的大臣,唐太宗身边的有名大臣

    武德九年(626年),唐高祖李渊退位,太子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李渊退位后还住在皇帝的寝宫太极宫,搞得唐太宗只能住在其他地方。于是唐太宗便决定让父亲搬出皇帝寝宫。唐太宗的决定看起来很正常,但有些大臣却当面指责唐太宗“不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登基称

  • 高欢和宇文泰能灭亡北魏,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欢宇文泰的五次大战,高欢是谁,忽而今夏和振华三部曲的关系

    正光五年(524年),北魏爆发了影响深远的“六镇起义”。永安二年(529年),六镇起义失败。有意思的是,后来灭亡北魏的高欢和宇文泰都参加过六镇起义,宇文泰的父亲和两个兄弟更都死于镇压起义的北魏官军之手,宇文泰本人也坚持起义到永安元年(528年)。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欢参加六镇

  • 秦琼在历史上的瓦岗军中是什么地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琼拿的兵器叫什么,秦琼官职多大,历史上秦琼的真实武力

    读过以《说唐》、《隋唐演义》为代表的“大隋唐”系列小说的朋友都知道,主角秦琼在小说中是瓦岗军的创始人和重要领导者,是瓦岗军的兵马大元帅,后来还成为反王联军的大元帅。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大隋唐”小说的主角秦琼秦琼在瓦岗军中是什么地位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琼是齐州历城(今山东

  • 等到马戛尔尼来访时,乾隆为何要赶走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马戛尔尼访华送了什么给乾隆,乾隆马嘎尔,乾隆为什么不杀纪晓岚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乾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消息闭塞的人才会愚昧无知,作为清朝的统治者,乾隆能获得情报的途经之广,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1793年,英国的马戛尔尼伯爵受英王之命访问中国,在一般人的所了解的信息看来,因为当时的中国拘泥于礼法,在跪拜的问题上和马戛尔尼谈不拢,才错过

  • 能击败许褚徐晃,关羽为何打不过夏侯惇?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夏侯惇和徐晃谁厉害,司马懿徐晃许褚,三国志战略版许褚和夏侯惇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关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三国正史中,关羽绝对是当时超一流悍将,万马军中刺颜良,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以至于他一人的风头,盖过了刘备手下全部将领:“蜀中名将唯羽”。虽然张飞也是当时公认的万人敌,但是对关羽也是心悦诚服:“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羽年长

  •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开端,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用了几年,司马光为什么要写资治通鉴,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成书于北宋年间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编年体史书之一,其作者司马光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史学家之一。不过有意思的是,《资治通鉴》并没有以某个朝代的建立为全书的开端,而是以历史事件“三家分晋”为全书的开端。这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要说明的是,《资治通鉴

  • 赤壁之战前夕,孙权是怎么下决心抵抗曹操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赤壁之战曹军死了多少人,赤壁之战孙权指挥部在哪,赤壁之战孙权年龄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几乎是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荆州,几十万大军兵临江东。在曹操巨大的军事压力面前,割据江东的孙权集团内部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以孙氏元老张昭为代表的士族主张向曹操投降。孙权虽然不想投降,但却一直无法下决心抵抗曹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可是鲁肃对孙权说:“向察众人

  • 东吴前将军到底是谁 此人差一点就改变了三国格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吴后期十大名将,扎萨将军到底是谁,刘备伐吴失去了十位大将

    对东吴吕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风云并起的汉末三国,涌现出了无数能臣武将。按照汉制,武将制度中的“四方将军”,也无疑是每个武将梦寐以求的职位。一般武将之首的标志,就是要看他是否担任过“前将军”一职。在曹魏集团中,前将军夏侯惇作为曹操最为信赖的族弟,他自然是当之

  • 从黄巾军到蜀汉灭亡 廖化到底活了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廖化黄巾起义,黄巾军张角,黄巾军什么时候灭亡

    对廖化寿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是三国时期的一句名言,意思就是蜀国后期没有人能担当大任,只能由廖化当先锋大将了。廖化很早就跟随刘备了,原本是黄巾军出身的他却能活到蜀汉灭亡,他究竟活了多长时间?廖化廖化曾经加入过黄巾军,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